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 物质的多样性及相互转化复习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复习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复习学案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班级:姓名:[自主梳理]: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和等六大营养素一、蛋白质——生命的基础1、功能:蛋白质是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

2、构成:蛋白质分子是由多种(如、等)(含有H、O、C、N四种元素)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3、食物来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和植物中的等。

4、类型:几种不同的常见蛋白质血红蛋白——人体内气体的传输者血红蛋白 + O2→氧合血红蛋白5、蛋白质变质:当蛋白质分子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压电等)或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受到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

有些物质如__________等会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__________。

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甲醛的水溶液俗称 ,可由于二、糖类——能量加油站1、常见糖类(写化学式):淀粉、蔗糖、葡萄糖。

2、糖类物质的代谢过程:糖类完全氧化时放出热量约 kJ/g化学方程式:。

3、糖类的生理功能⑴供给能量(约占每日食物总供能的 %)⑵构成组织成分⑶转换为脂肪储存⑷为大脑提供糖原⑸解毒作用4、食物来源:富含糖类的食物有。

三、油脂——后备能源1、分类: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态,称为;动物油脂呈态,称为;2、功能:⑴重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氧化放热为 kJ/g)⑵备用能源(人体日需能量20%~25%)⑶保护脏器、维持体温3、食物来源:富含油脂的食物有。

小结:六大营养素中的功能物质是、、。

四、维生素——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素1、分类:维生素有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功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3、食物来源:和缺乏维生素A:患维生素C:患维生素D:患§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自主梳理]:一、人体中元素存在的形式组成人体的元素主要有种。

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有(填元素符号)]常量元素[主要有(填元素符号)]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Ca ——常量元素 幼儿和少年缺钙会得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 ;2、微量元素 请写出人体必需的几种微量元素符号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现象归纳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现象归纳

班级: 姓名: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固体由紫红色变成黑色)5. 氢气燃烧:2H2+O22H2O(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6. 硫粉燃烧:S+O2SO2(火焰在空气中呈淡蓝色,在氧气中呈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 红磷燃烧:4P+5O22P2O5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碳充分燃烧:C+O2CO2(空气中呈红热状态,氧气中发出炽热的白光)9. 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火焰呈蓝色)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点燃CO2+ 2H2O (火焰呈蓝色)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 (火焰呈蓝色)二.有氧气生成的反应:(分解反应)13. 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H2O22H2O + O2 ↑14.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KClO32KCl + 3O2 ↑15.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 O2 ↑17.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2Hg + O2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8.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2+C2CO19.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20.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2NaOH+CO2=Na2CO3+H2O四、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22.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 +2HCl CaCl2 +H2 + CO2↑(固体溶解,生成气体)23.碳酸钠与稀盐酸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产生大量气体)24.碳酸钠与稀硫酸: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CO2↑(产生大量气体)25.碳酸分解:H2CO3 = H2O + CO2↑(产生气泡)2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 + CO2↑2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 + H2O + CO2↑五、几个氧化还原反应:28.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置换反应)(黑色粉末变红)29.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反应)(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3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 加热Cu + CO2(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3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置换反应)(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浑浊)3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置换反应)3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34.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35. 镁和稀盐酸:Mg+2HCl=== MgCl2+ H2↑(产生气泡很快,固体逐渐消失)36. 锌和稀盐酸:Zn +2HCl===ZnCl2+ H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37.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产生气泡很慢,固体消失,溶液变成浅绿色)38. 铝和稀盐酸:2Al+6HCl== 2AlCl3+ 3H2↑39.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40.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H2↑41.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H2↑(产生气泡很慢,固体消失,溶液变成浅绿色)4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4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渐变成浅绿色)44.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Zn+FeSO4=ZnSO4+Fe (有黑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浅绿色渐变成无色)45.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蓝色渐变成无色)46.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无色变成蓝色)47.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银白色液体生成,溶液无色变成蓝色)(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48.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49.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Fe2(SO4)3+3H2O (同上)50.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 == CuCl2 + H2O(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无色变成绿色)5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渐变成蓝色)(4)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其它反应)52.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或吸收C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5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5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或检验CO2):Ca(OH)2 +CO2 ==CaCO3↓+ H2O(石灰水变浑浊)56.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一种)57.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58.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60.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61.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6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 3H2O(白色固体溶解)63.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64.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65.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6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6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2Fe(OH)3====Fe2(SO4)3 +6H2O(红褐色溶解,溶液黄色)6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6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固体溶解,生成气体)70.碳酸钠与稀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产生大量气体)71.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固体溶解,生成气体)72.硫酸和碳酸钠: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产生大量气体)73.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产生白色沉淀)74.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2HCl(产生白色沉淀)(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7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产生蓝色沉淀)7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FeCl3 == Fe(OH)3↓ + 3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7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Mg(OH)2↓ + 2NaCl(产生白色沉淀)7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产生蓝色沉淀)7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CaCO3↓+2NaOH(产生白色沉淀)(8)盐 + 盐 ----- 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8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AgNO3==AgCl↓+ NaNO3(产生白色沉淀)8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产生白色沉淀)82.硫酸钠和硝酸钡:Na2SO4 + Ba(NO3)2 == BaSO4↓ + 2Na NO3(产生白色沉淀)83.碳酸钠和氯化钙:Na2CO3+CaCl2==== 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84:碳酸钠和硝酸钙:Na2CO3+Ca(NO3)2===CaCO3+2NaNO3(产生白色沉淀)七.其它反应:85.水煤气的生成:C + H2O CO + H2 (置换反应、吸热反应)86.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化合反应、放热反应)87.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酸雨:SO2+ H2O == H2SO3(化合反应)88.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 2MgO+C (置换反应)89.汽车尾气催化转化:2NO+2CO催化剂N2+2CO290.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5H2O (蓝色固体变成白色)91.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CuSO4+ 5H2O == CuSO4·5H2O(白色固体变成蓝色)92.光合作用:。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3离子》学案1(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3离子》学案1(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学案1(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a. 核外电子运动固定的轨道,经常出现在一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

b.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c.电子层最多有层,由里向外符号依次为。

第一层离原子核最,能量最。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表示,圈内的数字表示表示各电子层上容纳的+11 2 8 1表示注意:决定元素原子种类的是。

[练习]画出锂、钠、铝、钾;碳、氮、氧、氯;氦、氖、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1]根据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概括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哪些规律?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第一层最多为个;b.第二层最多为个;c.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个)。

[思考2]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各有什么特点?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元素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_ 个(He为个) 不易得失电子相对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______个易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______个易____ _电子注: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数决定。

[随堂反馈][基础题]1.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则该元素原子质子数为()。

A.6 B.8 C.16 D.23.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4.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 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复习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 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复习学案(无答案)

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班级: 姓名:一、物质的分类:(参考教材第76页讨论初中化学物质分类的标准)[练习]将下列物质按物质的分类写到对应的类型旁边:空气、水、氧气、氦气、铁、 NaCl、 CuO、 Fe2O3、 H2SO4、NaOH、 CH4、 CO2、 Ca(OH)2、 CaCO3、 HNO3、 NH3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1、金属单质:(以Fe为例)⑴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⑵与酸反应⑶与盐溶液反应2、非金属氧化物:(以CO2为例)⑴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金属氧化物:(以CaO为例)⑴与水反应(2)与酸反应4、酸:(以H2SO4为例)⑴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无色酚酞溶液色⑵与金属单质反应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⑷与碱反应⑸与某些盐反应5、碱:(以Ca(OH)2为例)⑴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无色酚酞溶液色⑵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⑶与酸反应⑷与某些盐反应6、盐:⑴与金属单质反应⑵与酸反应⑶与碱溶液反应⑷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例题] 1、判断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能的画笑脸)⑴CO2与NaCl溶液⑵C aO与NaOH溶液⑶铁与澄清石灰水⑷铜与稀硫酸⑸ SO2与澄清石灰水⑹CaO与Na2CO3溶液⑺H2SO4与CuCl2溶液⑻ H2SO4与BaCl2溶液⑼NaOH溶液与NaCl溶液⑽ NaOH溶液与CuCl2溶液2、写出四种反应有ZnSO4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现有如下物质:氢气、碳粉、铜粉、生石灰、熟石灰、矿泉水、纯碱、烧碱、干冰(CO2)、石灰石 HCl、 H2SO4、 CaCO3。

(能用化学式表示的用化学式表示)其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Mg + O2(2) Al + HCl ——(3) C u + AgNO3——(4) SO2 + H2O——(5) SO2 + Ca(OH)2——(6) Fe2O3 + HCl——(7) HCl + Ca(OH)2——(8) HCl + Na2CO3——(9) HCl + AgNO3——(10) NaOH + CO2——(11) NaOH + H2SO4——(12) NaOH + CuSO4——(13) Ba(OH)2 + Na2SO4——(14) BaCl2 + Na2CO3——(15) NaCl + AgNO3——(16) NaHCO3 + HCl——。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班级: 姓名:[课前预习]1.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教材第1页到第113页)(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文字描述)思考:O2的实验室制法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学习的?同时填写下列内容: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装置和装置。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是和(加热、催化剂、常温等)(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是和,气体收集装置主要包括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和法(密度比空气大的用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法)。

3、给固体加热制气体的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气体的是,液体在常温下制气体的是。

收集O2选或。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常温反应来制得。

其发生装置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

4. 通过阅读课本填写下列问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药品是2)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为何不选择盐酸和碳酸钠粉末4)选用上图的那种发生装置,CO2一般用向排空气法5)验证气体是CO2的方法:。

6)验证CO2气体收集满的方法:学习过程: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化学反应表达式: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型 ( )型不易( ) 密度比空气的( ) 密度比空气的( )不与( )反应选择实验装置:CO2气体发生装置属于型,CO2收集装置选法,原因是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仪器中:哪些可以代替长颈漏斗? ___________ 哪些可以代替锥形瓶? ____ _______ 3.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比较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4、实验步骤: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几个步骤: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③按要求装配好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气体的净化、转化与检验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气体的净化、转化与检验

班级: 姓名:自主梳理: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检验CO 2气体:吸收CO 2气体:除去N 2中的O 2:将CO 转化为CO 2:将CO 2转化为CO:学习过程:气体的净化例题1: 为了除去N 2中混有的少量的CO 2和水蒸气,两位同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装置,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尾气处理澄清石灰水CD混合气体AB☺从溶液中制得或从洗气瓶中通过的气体中都夹带少量水汽,对气体进行除杂时,若混合气体中有水的话,通常将 放在最后除去。

【问题1】:草酸(H 2C 2O 4)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 H 2C 2O 4==CO 2↑+CO ↑+H 2O 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 ,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

【问题2】:用该方法制取的一氧化碳中混有 杂质气体? 【问题3】:已知实验室常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气体(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

【总结】: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选择装置的思路气体成分的转化与验证例题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了一氧化碳,用如下图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 ,装置B 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

(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例3: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是否含有CO 2和CO (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B C D E F 浓硫酸 G H(1)A 装置中的试剂是 ,B 装置中的试剂是 ;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3)如果没有B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CO 2等气体,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 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

【问题5】利用下面所给装置来验证某混合气体是由CO 、CO 2、H 2、H 2O 组成的(温馨提醒: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装置连接顺序是: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金属和金属材料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学案金属和金属材料

班级: 姓名:课前梳理: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汞为态),有。

(2)大多数呈色(铜为色,金为色)(3)有良好的性、性、性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6):熔点最低的金属4、合金:,抗腐蚀性能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与人体有很好的”,二、金属的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1.金属(大多数)+ →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铁和盐酸反应:铝和硫酸反应:2.金属(活泼金属)+ →+ 氢气(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3.金属+ 溶液(可溶)→新金属+ (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1)原理:(炼铁高炉内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原料:、、、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2、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锈的主要成分:)(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②表面涂保护膜.(3)铁锈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性能。

3.要炼出含杂质2%的生铁3200吨,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4.生铁和刚都是铁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到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到2.0%之间。

将一块质量为8.5g的铁合金放入锥形瓶中,再往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恰好使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硫酸:铁合金中其他元素含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计),测得生的质量为0.3g成H2根据计算判断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复习过程:(活动一):重温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 Al、Zn、Fe、Sn、Pb、(H Pt、Au(活动二):我会判断应用一、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判断1:写出该实验中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判断2:下列各装置中的物质能否能发生置换反应,若能,写出生成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0思考:若质量为m 的铝也投入到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且足量稀硫酸中,反应速率如何?生成氢气的质量?请在左图中补充出来。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3(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3(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符号)= 中各原子的。

[练习]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l2O3、 H2SO4、Ca(OH)2 、CO(NH2)2。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 。

[练习]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H2SO4中H、S、O元素的质量比= ;NH4NO3中N、H、O各元素的质量比= ;CO(NH2)2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练习]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例题] ⑴计算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⑵计算500kg Fe2O3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⑶计算要多少kg Fe2O3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00kg。

⑷ 500kg Fe2O3与多少kg Fe3O4中含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反馈练习][基础题]1.下面是某同学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几点认识:①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②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质量的总和;③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化学式有关;④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分子的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甲型HIM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

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有18个原子B.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则乳酸中含有种元素,1个乳酸分子中有个原子,乳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多样性及相互转化
【复习过程】
[问题情境]: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化学元素组成的。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和实验室合成的物质超过三千万种,并且化学家还在以每年近百万种的速度继续发现更多的新物质。

[问题1]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物质的多样性?
原因①: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举例:;
原因②: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举例:;
原因③: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举例:;
[问题2]这么多的物质,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即方便又有效呢?
[解決问题1]:初中阶段,我们主要接触了以下这些物质:空气、氧气、铁、氢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镁、铝、锌、铜、氧化铁、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酒精、甲烷等。

请按照物质的分类,说说上述物质属于那一类。

[问题3]你知道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更多的物质的吗?
[问题解决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C → CO2→ H2CO3
2. HCl→ NaCl
3.Mg →MgO
4.CaO → Ca(OH)2→ CaCl2
[问题解决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3. Cu(OH)2→ CuO
4. Fe2O3→ Fe CuO → Cu
5. H2CO3→ CO2
【总结】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练习1] 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
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
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

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H可能是;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练习3 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甲 C Na2CO3Ca(OH)2Fe 乙O2Ca(OH)2HCl HCl 丙CuO MgCl2CO2CuCl2丁CO H2SO4NaOH NaOH
练习4 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X Y Z
A NaOH NaNO3NaCl
B Ca(OH)2CaCl2
C aCO3
C Fe2O3Fe FeSO4
D Cu CuO Cu(O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