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单质的性质

合集下载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

不幸的事件
写出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 + O2 ===== 2CO
点燃
(氧气不充足)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1、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高温
别忘了我!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B )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2.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C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3.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 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 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D )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C)二氧化锰(D)碳粉 和氧化铜

课堂检测
1、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 D 这 是因为( )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_, C + O2 === CO2
点燃 C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_, 2C+O2===2CO 黑 色的固体变成____ 红 色 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的现象是:____ 浑浊 的固体,生成使石灰水变____________ 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C+2CuO===2Cu + CO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和氢气都具有的性质( A ) ①都具有还原性 ②都具有可燃性 ③常温下性质稳定 ④常温下都是气体 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练习: 练习: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C+Fe2O3 ==== ⑵ C +FeO ====
高温 高温 高温
⑶C+Fe3O4 ====
高温
⑴ 3C+2Fe2O3 ====4Fe+3CO2 ↑ ⑵ C+2FeO ==== 2Fe+CO2 ↑
高温 高温
⑶ 2C+Fe3O4 ==== 3Fe+2CO2↑
课堂检测
1、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 、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 D 是因为( 这 是因为( )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 :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 : 点燃 2、碳完全燃烧时生成 CO2 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碳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 CO2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3C+2Fe2O3 ====4Fe+3CO2 ↑
高温
别忘了我! 别忘了我!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B )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稳定性 ) ) ) 2.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C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无变化,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黑色粉逐渐变红色,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逐渐变红色,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 3.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 .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 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 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D )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C)二氧化锰(D)碳粉 )木炭粉( )氧化铜粉末( )二氧化锰( ) 和氧化铜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北京四中知识要点: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

2.了解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虽然很大,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难点: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知识详解: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接触一般都不反应。

利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古人用墨来书写的字、画可保存很久而不褪色。

2.单质碳在点燃或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能够跟许多物质起反应(1)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CO俗称“煤气”,有剧毒。

生活中烧煤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就会生成CO,使人中毒。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反应都是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氧化物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做还原剂。

但还原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3)化学反应中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化学反应常伴随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放热的反应可称为放热反应,吸热的反应可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而、等均为放热反应。

(4)单质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碳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之处:①它们的化学活泼性不同,氢气比碳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一般比碳容易反应;②化合价不同,在通常状况下氢元素表现+1价而碳元素表现+4价;③碳有可变化合价,所以燃烧充分或不充分时有两种氧化物。

(5)木片和木炭燃烧的比较木片:易点燃,燃烧时有火苗,冒黑烟。

木炭:不易点燃,燃烧无火苗(或有蓝色火焰)。

木炭与木片燃烧时现象不同,主要是因为木炭在点燃前已经把内部的水分及易挥发的可燃性物质(油脂、烃类等)处理掉了。

所以在燃烧时只是发红,不冒烟。

有时看到木炭燃烧时有蓝色火焰是因为红热的炭与CO2相遇产生CO,而CO燃烧是蓝色的火焰。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现象: 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高温
C+2CuO= 2Cu+CO2↑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常温下的稳定性: 二、高温下的活动性: 1、可燃性: 应用: 2、还原性:
应用:
H2和C还原CuO实验比较
实 验 装 置 图
H2和C还原CuO实验比较
实 验 装 置 图
巩固练习:
1、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
如初,这是因为(D )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__2_,化学方程式为____C__+_O__2_=点_=_燃=__C__O_2__;
不完全燃烧时生成__C__O___,化学方程式为__2_C__+_O__2=点_=_燃=__2_C_O_____;
一、常温下的稳定性:
用途
试一试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的主要 成分是C)这句广告词说明碳在常温下 化学性质_比_较_稳_定_。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常温下的稳定性:
用途:
二、高温下的活动性:
点燃
1、可燃性: C+O2 = CO2 (放出热量)
哈! 真香啊
哦嗬! 栽了
单质C的可燃性
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的现象是:_黑___色的固体变成_红___色
的固体,生成使石灰水变__白__色___浑__浊___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 _C__+_2_C__u_O__=_△=__=_2_C__u__+__C_O__2__。
4、碳和氢气都具有的性质( A )
①都具有还原性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冶炼金属——把略向下倾斜。 (2)加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实验结束,先移导管 ,再熄灭酒精灯。 (4)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条件都是“高温 ” 高温 高温
2Fe2O3+3C
2C + Fe3O4
C+ 金属氧化物
4Fe+3CO2
3Fe + 2CO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 点燃 档案、重要的文稿必须用 C 化学性质稳定 + O2 CO2 碳素墨水书写。 吗? 晶莹的钻石具有永久的收 藏价值。
用墨写的字、作的画色泽 不变。
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
碳单质在常温时的化学性质稳定;在 高温时化学性质活泼。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的稳定 性)
归纳与整理
决定
结构 体现 性质 决定 用途 体现 利用碳素墨水 作燃料
点 燃 点 燃
CO2 2CO
1.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书写档案材料等。 2.碳具有可燃性
氧气充足: C + O2 氧气不足:
2C + O2
3.碳具有还原性
C + 2CuO
高温
冶炼金属
Cu +CO2

3C C + 2Fe2O3 还原剂 2Mg Mg + CO2 还原剂 2Al Al + Fe2O3 还原剂
木炭还原氧化铜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反应中CuO失去氧变为Cu,所以黑色粉末变为红 分析 色。同时反应中C夺得CuO中的氧变为CO2,所以生 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C + 2 CuO
高温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PPT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PPT
点燃
2CO
(不充分燃烧)
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决定了它具有 什么用途?
放出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热量,那么
生成一氧化碳时呢?
也放出热量,但是热值不如完全燃烧多 碳是不是只能和氧单质中的氧元素发生化学 反应呢?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中有红色光 亮金属铜生成
思考:
1、为什么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你知道这是哪位画家的佳作?距今有多少年 的历史?
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 河图,距今近千年!
为什么经历这么多年仍然墨迹如初?
这是1951年智威汤逊芝加哥公司为戴比尔 斯塑造形象所创作的经典之作。
你知道这里包含的化学知识吗?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碳的稳定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 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 容易失去电子
下列叙述中,主要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 是①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填写 ②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 用火将其表面烤焦 ③石墨做铅笔芯 ④古代用墨汁写字 绘画 ⑤石墨粉作耐高温的润滑剂 ( B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③⑤
A
A.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C.有些燃烧不需要氧气 B.这里的碳具有还原性 D.镁具有还原性
对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B.燃烧后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C.硬度差别很大 D.都能用做电极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D )。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 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④⑥
CuO: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碳单质的晶格结构
不同。

碳单质有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纳米线等,它们的晶格结构不同,晶格参数也不同,影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2、
碳单质的晶体结构不同。

碳单质有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纳米线等,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影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3、碳单质的表面状态不同。

碳单质有石墨、石墨烯、碳纳米
管和石墨纳米线等,它们的表面状态不同,影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4、碳单质的包裹态不同。

碳单质有石墨、石墨烯、碳
纳米管和石墨纳米线等,它们的包裹态不同,影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 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并邀请你一起参与。 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 [提出问题]
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① 氧化铜 木炭 ② , 。
[查阅资料]
铜、木炭都要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 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点燃
点燃
①反应物的量不同,
碳具有可 燃性
生成物不同
②冬天用煤取暖
一定要注意通 风。
2C + O2 (O2不充足)
2CO
应用:作为燃料
3、还原性(碳和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C +2 CuO
高温
2 Cu + CO2
应用:冶炼金属
碳还原二氧化碳:
C + CO2
高温
2CO
碳的化学性质
一: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
有这么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 璀璨夺目、价值连城,可是我告诉你它的成分与铅笔芯的 主要成分[石墨]是相同的,你会相信吗?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的物质吗?你能举例吗? 如以前学习过的氧气和臭氧[氧元素]、红磷和白磷[磷元素] 碳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它们的性质也存在着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原子的排列 方式不同
石墨的结构 C60的分子结构
②木炭和活性炭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

是由于它们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由于它们 内部疏松多孔,因而跟气体或溶液接触的 表面积就很大,这样它们就很容易吸附一 些气体或色素等物质。
基础演练
.将下列左边物质与右边的用途用线连接起 来
石墨
炭黑
冰箱去味剂
作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单质的性质
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金刚石、石墨和C 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名称 金刚石(由___元素组成)
石墨(由___元素组成)
C 60
结构模型
外观
色透明、正八 面体形状的 体,有璀
璨夺目的光泽
色不透明的细鳞片 状 体,有 光泽
C 60分子形似 。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粉末呈黄色
导电性 几乎
几乎
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 的物质
质 (最 的矿物之一),有滑腻感,在纸上会留下痕迹
质脆
导热性 良好 良好
很差
物性差异的原因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用途
、 、

、 、

应用于材料、医学和
超导等领域
例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的,与金刚石、石墨、C 60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 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 2
D .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2、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均属于混合物。

因为没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所以称为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主要用途
木炭灰黑色多孔固体制黑火药,制活性炭,制炭笔等
活性炭黑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做防毒面具,使溶液脱色
炭黑黑色粉末状固体制造油墨、油漆、鞋油、颜料、墨汁及橡胶制品的填料
焦炭浅灰色多孔固体,质地坚硬作燃料,冶金工业还原剂
【思考】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稳定性:“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存。

”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原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化学性质稳定。

例2.“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化学方程式:
3、还原性:C + 2CuO2Cu + CO2↑(置换反应)
现象:
注意:①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③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冷却后再把试
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④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
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应用:冶金工业:2C+ Fe3O43Fe + 2CO2↑
3C+ 2Fe2O34Fe + 3CO2↑
【堂上练习】
1.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

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
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B.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C.密度小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
B.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C. 用活性碳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
D. 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3.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4.小强、小明和小梅三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小强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小明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小梅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强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小梅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
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