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C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孩子安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 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 泽鲜艳不褪色,你知 道其中的原因吗?
一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 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所以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古字画能长久保 存而不变色。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如果升高温度,碳会 发生化学反应吗?
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点燃 CO2
木炭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C+O2 点燃 2CO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C+2CuO
高温
2Cu+CO2↑
高温
C+2CuO
2Cu+CO2↑
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
3.碳的还原性的应用
a.焦炭炼铁
高温
2Fe2O3+3C
4Fe+3CO2↑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可燃性: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填化学方程式)
3.还原性: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够 还原 CuO,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以历经千年 而不变色,为什么字画能保存这么长时间?
观看电视时,我们常常会听 到“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 传”的广告语,这又说明了 单质碳有哪些化学特性?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 )
A. WO3
B. H2
C. W D. H2O
①失氧的物质是_氧__化___剂,具有_氧__化___性,
发生的是__还__原__反应。
②得氧的物质是__还__原__剂,具有__还__原__性,
发生的是__氧__化__反应。
特别提醒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 研究化学反应的,不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碳的化 学性质,在学习中寻找答案。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碳单质的稳定性
思考
前面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 它们说明了什么?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单质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接触, 都不容易发生变化。
思考
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 性质不活泼呢?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 电子,它要成为稳定 结构,得4个电子或 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 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古人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 中的碳( D )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氧化性
√D.常温下性质稳定
解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 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第2课 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第2课 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

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二、学生认知分析
对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已经知道木炭可以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对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其实也易于接受,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已知古代书法作品保存千年也不易褪色,以及档案材料都用碳素墨水书写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延续情境,引入新课
环节二、分析实例、总结性质
环节三、课堂小结(略)。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

2.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

3.增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基本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2.在学习了碳单质可燃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碳能否与化合态的氧发生反应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碳单质的还原性,即,实验探究——碳还原氧化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3.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的还原性及还原反应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合作式学习策略。

根据化学学科一贯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配有学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阅读、进行实验探究、开放式问题讨论交流、反馈训练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借助学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重点突出,知识脉络清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补充完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理解掌握。

反馈训练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和学生的学后反思。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纪录片视频学生学案实验仪器用品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火柴等。

实验试剂碳、氧化铜、澄清石灰水五、教学过程(一) 探究点一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二)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古代字画(1)为什么我国古代一些字画(墨汁是用炭黑等制成)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6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6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C+2CuO=高==温==2Cu+CO2↑
对应用途 冶炼金属
针对训练 3.如图所示为用足量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
(1)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C+2CuO=高==温==2Cu+CO2↑

(3)反应完成后,实验操作应先 移走导气管 ,后 熄灭酒精灯 ;
(4)实验时,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A.CO
B.CO2
C.O2
D.CuO
2.用木材做电线杆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烤焦,其主要原因是( D )
A.烤焦成炭,增强吸附能力
B.烤焦成炭,增加美观
C.烤焦成炭,增加木材强度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1时35 分17秒下午11时35分23:35:1721.11.15
针对训练
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钠米管(两者
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
8.如图所示变化:
(1)写出化学式: A. C和CuO D. CuO ;E.
;B. Cu ;C. CO2 ; CO ;
(2)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2CuO=高==温==2Cu+CO2↑ ;

② 2Cu+O2=====2CuO

高温
③ C+CO2=====2CO
பைடு நூலகம்

9.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2课时)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2课时)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能力目标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素养目标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一定见过普通的铅笔,又或许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们知道铅笔芯和钻石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和金刚石相比,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的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29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滑腻感,熔点高,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演示]用导线将一根6B铅笔的铅笔芯、电池和灯泡连接,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归纳总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讨论交流]列举出生活中利用石墨导电性的一些实例。

[投影展示]石墨的用途。

[提出问题]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名师原创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名师原创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知识与技能:掌握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可燃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难点:碳的还原性及还原反应。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书画家,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洗礼,成为我国文化中的瑰宝。

为什么古代的作品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笔锋清晰,《清明上河图》保存到现在仍色泽鲜艳而不褪色呢?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是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的呢?二、合作探究 稳定性【过渡】古代字画(用墨书写或绘制,墨用炭黑等制成)保存至今,纸或布都已经开始腐烂或破损,但墨色依然不变,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呢?【投影展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归纳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燃性【知识回顾】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1)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点燃CO 2。

(2)当木炭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O 2=====点燃2CO 。

 还原性【过渡】碳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在高温时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

【演示实验】完成教材第110页实验6-2,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亮__红__色 的铜,这是由于_木__炭__有__还__原__性__,__能__与__氧__化__铜__反__应__,__生__成__金__属__铜___。
(3)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使__酒__精__灯__的__火__焰__集__中__,__使__被__加__热__ _部__位__的__温__度__更__高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把__导__气__管__从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中__移__出___,再撤掉_酒__精__灯__。
(1)木炭还原氧化铜
①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_红__色__,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_变__浑__浊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_+__2_C_u__O_=。高==温== 2Cu+CO2↑ (2)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_+__C__O_2_=_高=_=_温=_=__2_C__O__。 (3)应用: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能使氧化铁还原为铁,化学方程式为 _3_C__+__2_F_e_2_O_3_=高_=_=温_=_=__4_F_e_+__3_C__O_2_↑__。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_氧___被夺去的反应。
5.(上海中考)化学反应C+H2O=高==温== H2+CO中的还原剂是( A) A.C B.H2O C.H2 D.CO
6.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
_________
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学反__应__方__程__式_,是说_C_明+__反2_C_应_u_中O_=_有高_=_=_温__=__=____2__C__u__+___生C__成O_2_,↑__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C + O2=== 2CO
3:4
1)mC/mO2=3/8
CO2
2) mC/mO2=3/4
CO
3) 3/8<mC/mO2<3/4 CO、 CO2
4) mC/mO2<3/8
CO2
5) mC/mO2>3/4
CO
试分析碳燃烧后所得物质有几种可能?
(2)碳和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高温
C+2CuO===2Cu+CO2
2、高温下的活泼性
点燃
①可燃性:C + O2
CO2 ( O2充足)
点燃
②还原性:2)2CCu+OO+2C
2CO ( O2不充足
高 温 2Cu + CO2↑
2Fe2O3 + 3C 高 温 4Fe + 3CO2
C+CO2 高 温 2CO (吸收热量)
学完本课题应该知道
1.不同元素可组成不同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组 成不同物质。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其物理 性质有很大差异,而化学性质相同。

课堂测试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右图实验,
请你参与。 (1)该实验中的酒精灯加上铜网罩的目的
是_集__中__火__焰__,__提__高__温__度____,澄清石灰水 的作用是__检__验__二__氧__化__碳__的__生__成____; (2)试管①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出__现__红__色__固__体_,该 实 验说明碳具有__还__原____性; (2)同学们发现有第一组同学实验后清洗的仪器中试管
碳在常温下 化学性质不 活泼
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 泼? 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原子 结构中哪部分有关?
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 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 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考你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现象:
发出白光如,果放出升热量高, 温生成度一,碳是
7.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
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木炭粉
(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
(D)碳粉和氧化铜
8、在3H2+Fe2O3===2Fe+3H2O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H2被氧化,是氧化剂 B、水被氧化,是还原剂
①出现了裂缝,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_加__热__时__没__有__先__预__热__等__________
谢谢大家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⑷、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物理性 质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碳___原__子__的__排__列___方__式__不__同__.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 的一组物质是( C )
A. H2和O2 C. C和H2
B. H2和CO2 D. C和O2
3.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
是( B )
A.稳定性
(2)碳还可以还原其他金属氧化物
例如:
2Fe2O3 + 3C 高 温 4Fe + 3CO2
2WO3 + 3C 高 温 2W + 3CO2
(3)C与CO2的反应
高温
C+CO2 = 2CO
(吸收热量)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用途 :冶炼金属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古字画、烧焦木电线杆
初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单质碳

金刚石
石墨

C60


无定形炭
学 性

木炭 活性炭 焦炭 炭黑

金刚石、石墨、C60
的物理性质是否相
同?为什么不同?
不同,因为它 们的原子排列 方式不同
同 吗 ?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中国古字画
我国古代一些 书法家、画家用墨 (用炭黑等制成) 书写或绘制的字画 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而不褪色,这是为 什么?
点燃
2C+O2===2CO
(氧气不充足)
结论:碳具有可燃性,反应物含量不同,燃
烧产物可能也不相同。
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将门窗紧闭, 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的事故, 这是因为CO气体有毒引起的
真香啊
倒了
点燃
2C+O2===2CO
哟,真冷,快升火
又倒了
点燃
C + O2=== CO2
3:8
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 ,随着 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 增强 。
5.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 CO2 和 CO ,其中
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 和+2 。
6.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C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说明生成了

什么物质?
说明 生成 了什 么物 质?
[实验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
[实验结论]
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口略向下倾; 提高加热温度 3、酒精灯火焰外加网罩或用酒精喷灯; 4、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5、冷却后再倒出固体。
2.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下, 碳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1、填写下列空白
⑴、碳单质: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主要
有_石__墨__、__金__刚__石__、__C__6_0________
⑵、金__刚__石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⑶、_石__墨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C、Fe2O3失去氧被还原 D、 Fe2O3失去氧具有还原性
思考:
1、6g碳和18g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
容器内的物质是(B )
A.CO2ຫໍສະໝຸດ B.CO2、O2C.CO、CO2
D.C、CO
2、 在适当条件下,ag碳和bg氧气充分反应生
成(a+b)g气体 [碳和氧气没剩余],则a与b的比
值范围是 3/8~3/4
种否能使会澄发清石生灰水化变学浑浊反的气应体呢?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CO2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点燃
2C+O2===2CO
冬天用煤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风。
碳的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 碳有可燃性在达到燃点时可与空气中氧气反

点燃
C+O2===CO2
(氧气充足)
防止2Cu + O2△= 2CuO
碳的还原性
高温
C+2CuO===2Cu+CO2
CuO失去_氧__变成_C__u 被还原了
发生_还__原___反应 作_氧__化_剂__ 有 氧__化__性__
C得到 氧 变成
被C氧O化2 了
发生 氧化 反应 作_还__原_剂__ 有 还__原__性__
还原反应:氧化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