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高温下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练习: 练习: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C+Fe2O3 ==== ⑵ C +FeO ====
高温 高温 高温
⑶C+Fe3O4 ====
高温
⑴ 3C+2Fe2O3 ====4Fe+3CO2 ↑ ⑵ C+2FeO ==== 2Fe+CO2 ↑
高温 高温
⑶ 2C+Fe3O4 ==== 3Fe+2CO2↑
课堂检测
1、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 、北宋时期,黄庭坚用墨书写的“笔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 D 是因为( 这 是因为( )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 :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 : 点燃 2、碳完全燃烧时生成 CO2 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碳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 CO2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3C+2Fe2O3 ====4Fe+3CO2 ↑
高温
别忘了我! 别忘了我!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B )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稳定性 ) ) ) 2.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C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无变化,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黑色粉逐渐变红色,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逐渐变红色,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 3.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 .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 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 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D )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C)二氧化锰(D)碳粉 )木炭粉( )氧化铜粉末( )二氧化锰( ) 和氧化铜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常温下,很稳定:
用途:
二、高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 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1、可燃性:
复习一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 CO2
点燃
哈!
真香啊
哦嗬!
栽了
哟,真冷,快升火
哎
又栽了
单质C的可燃性
应用:焦炭可用于冶金工业(还原铁的氧化物)
高温
高温
2.炽热的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H2O)
C + CO2
C + H2O
高温
高温
2CO
H2 + CO
水煤气
练习:寻找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总结碳的还原性的规律性
在现有学习水平上,碳还原金属氧化物 时一般生成CO2,而还原非金属氧化物时一 般生成CO,而且不论还原哪种氧化物,反 应条件都可以写“高温”。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下层的煤充分燃烧生成CO2, 放出大量的热;添上大量的新煤后,其中的主要成份 碳会与生成的CO2又反应而生成CO,这个反应会吸收 大量的热,而且新添的煤也是冷的,所以添加新煤时 炉温会降低。
用墨书写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但仍不褪色,
碳 这是由于墨的主要成分是___,而在常温下
比较稳定 这种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故不易起变 化的缘故。
1、与充足的O2的反应:
点燃
C+O2 = CO2
2、与不充足的O2的反应:
2C+O2 = 2CO
点燃
都是放热反应, 所以可以用于 冬天取暖
小结: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物不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北京四中知识要点: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
2.了解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虽然很大,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难点: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知识详解: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接触一般都不反应。
利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古人用墨来书写的字、画可保存很久而不褪色。
2.单质碳在点燃或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能够跟许多物质起反应(1)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CO俗称“煤气”,有剧毒。
生活中烧煤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就会生成CO,使人中毒。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反应都是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氧化物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做还原剂。
但还原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3)化学反应中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化学反应常伴随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放热的反应可称为放热反应,吸热的反应可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而、等均为放热反应。
(4)单质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碳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之处:①它们的化学活泼性不同,氢气比碳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一般比碳容易反应;②化合价不同,在通常状况下氢元素表现+1价而碳元素表现+4价;③碳有可变化合价,所以燃烧充分或不充分时有两种氧化物。
(5)木片和木炭燃烧的比较木片:易点燃,燃烧时有火苗,冒黑烟。
木炭:不易点燃,燃烧无火苗(或有蓝色火焰)。
木炭与木片燃烧时现象不同,主要是因为木炭在点燃前已经把内部的水分及易挥发的可燃性物质(油脂、烃类等)处理掉了。
所以在燃烧时只是发红,不冒烟。
有时看到木炭燃烧时有蓝色火焰是因为红热的炭与CO2相遇产生CO,而CO燃烧是蓝色的火焰。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学科:化学教学内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基础知识精讲】1.碳的几种单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化学爽朗性大大加强,高温时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类似,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同时也存在着如下区别:(1)反应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碳所需要的温度比氢气要高.CuO+H2 △ Cu+H2O 2CuO+C高温2Cu+CO2↑(2)燃烧后的产物不同:氢气燃烧后生成水,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或者是一氧化碳.2H2+O2点燃2H2OC+O2点燃CO2(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3)从还原能力看,碳强于氢气.C + H2O 高温CO + H2【重点难点解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是黑色B.碳在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同时吸热C.木炭可使氧化镁还原成镁D.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分析碳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但并非差不多上黑色,金刚石它为无色透亮的正八面形状的固体;尽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但由于构成的微粒差不多上碳原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A)错(D)对.碳燃烧时不管生成什么物质均为放热.故(B)错,关于(C),木炭的还原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不能还原一切金属氧化物,通常能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有:Zn、Fe、Cu等的氧化物,但不能还原氧化镁.解答选(D)例2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相似点是()A.差不多上单质B.都难溶于水C.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都有强氧化性分析本题的关键在审题上,若忽视了题干中的“化学性质”,则会得出(A)(B)(C)三个正确选项,由于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要紧有两点相似,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只有(C)正确.解答选(C)例3 在适当条件下,a g碳和 bg氧气反应,生成(a + b)g气体(碳和氧气都无剩余),求a 和b的比值范畴.分析 依照题意,碳与氧气恰好反应,由于碳和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两种,故存在a 与b的比值范畴.(1)C + O 2点燃CO 2 (2)2C + O 2点燃2CO12 32 24 32反应物恰好反应时,可按(1)式进行,也可按(2)式进行,还可按(1)(2)两式同时进行.若按(1)式进行,则a ∶b=12∶32=3∶8若按(2)式进行,则a ∶b=24∶32=3∶4若按(1)(2)式同时进行,则3∶8<a ∶b<3∶4综上所述为 83≤b a ≤43【难题巧解点拨】例1 将20g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刻后,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5.6g,求反应中生成铜的质量.分析 一样解法:剩余混合物,可能是木炭和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铜.若剩余物为木炭和铜设铜的质量为x,则2CuO + C 高温 2Cu+CO 2↑160 12 128 x 45 x 323 x 因此有20g - x 45 -x 323 =15.6g-x x=12.8g 若剩余物为氧化铜和铜时同上述解法类似略解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用差量法解题)2CuO + C 高温 2Cu+CO 2↑固体质量减少128 44x 20g-15.6g=4.4g x128=g 4.444 x=12.8g 例2 质量为3.3g和6.6g的两份木炭,分别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时;(1)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2)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分析 设未知数,分别求耗掉氧气的质量、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求比.由于数据不便运算,解题过程又多,如此运算,较为复杂.解 因为两份木炭的质量比为3.3g∶6.6g=1∶2,故有: 21C + 41O 2→21CO C + O 2→CO 2 因此 (1)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8∶32=1∶4; (2)生成CO和CO 2的质量比为14∶44=7∶22【典型热点考题】例1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红热的焦炭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氧气 B.氧化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分析 焦炭的要紧成份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在点燃或高温时碳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O 2点燃CO 2(充分燃烧) 2C +O 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2Fe2O 3 + 3C高温4Fe+ 3CO 2↑; CO 2十 C高温2CO,碳与一氧化碳不反应. 解答 选(C)例2 由两种黑色物质混合而成的固体粉末,加热后产生红色物质,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这种黑色混合物可能由 和 混合而成,得到的红色物质是 ,在此反应中, 是还原剂,________被还原.分析 这是一道推断题,解此类题时,必须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专门是要会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于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该气体为CO 2,则原混合物中含有碳粉,又由于反应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该红色固体为Cu,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Cu的氧化物,进一步分析可知该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为砖红色).解答 CuO; C; Cu; C; CuO例3 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后的黑色粉末48g ,高温下反应终止,得到红色铜32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析 高温至反应终止可能有三种情形:氧化铜耗尽;木炭耗尽;恰好反应(1)若氧化铜耗尽,设原氧化铜的质量为x2CuO + C 高温 2Cu+CO 2↑160 128x 32g x160=g 32128 x=40g 即原氧化铜的质量为40g(2)若木炭耗尽,设原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为y2CuO + C 高温 2Cu+CO 2↑12 128y 32gy 12=g32128 y=3g 因此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8g -3g=45g(3)因为 x+ y= 40+ 3= 43g < 48g因此:氧化铜和碳不可能恰好反应.【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碳和氢气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都能在空气中燃烧;②常温下都较稳固;③常温下都能和氧化铜反应;④高温下都能 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⑤在反应中作氧化剂A.①③④⑤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居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挥发性 B. 热稳固性 C.还原性 D.可燃性 3.反应中CO 2十 C △ 2CO被氧化的物质是( )A.C B.CO 2 C .SO 2 D.CO或CO 24.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O 2,它与氢生成的化合物中氢占25%.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NO 2 B.CO 2 C.SO 2 D.CO5.用墨汁写的字画,虽年长日久,但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要紧成份碳( ) A. 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C.能渗入纸中 D.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6. 将碳与氧气按下列质量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为一纯洁物的是( )A.3∶8 B.3∶5 C.2∶1 D.3∶47.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 )A. 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于水 B.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二、埃空题8.木炭、硫磺、火硝(KNO 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黑火药,爆炸时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是 .9.在一密闭容器里盛有3g 碳和6g氧气,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容器里的气体是 .10.将氧化铜与过量木炭粉混合平均,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了2.64g .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g。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1篇)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1篇)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854字)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二、碳的化学性质1.碳的可燃性,碳的化学性质。
点燃C + O2========C02(碳充分燃烧)点燃2C + O2========2C0 (碳不充分燃烧)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CuO+ C========2Cu +C02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CO2+C=======2C0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转化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氢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点燃C + O2========C02(O2充足)点燃2C + O2==========2C0(O2不充足)点燃2H2 + O2========2H2O还原性高温C + CO2========2C0高温C +2CuO==========2Cu+C02 ↑点燃H2 + CuO========2H20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2(1614字)碳的化学性质之三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
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附1:课堂练习一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化学辅导之碳的知识点有哪些

化学辅导之碳的知识点有哪些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化学辅导之碳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碳的性质概述: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
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a)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b)可燃性: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
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2.可燃性:氧气充足的条件下:C+O2CO2 氧气不充分的条件下: 2C+O2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CO◎ 碳的性质的知识点拨碳”与“炭”的区别:“碳”是一种核电荷数为6的非金属元素,而“炭” 一般是指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在说明碳元素时,用“碳”表示,如碳单质、二氧化碳、碳酸等;在说明含石墨的无定形碳时,用“炭”表示,如木炭、焦炭等。
碳燃烧生成物的判断:氧气量充足时,碳充分燃烧:C+O2CO2 氧气量不充足时,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初中化学知识点:活性炭和木炭的结构和用途定义: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址杂质构成的,均属混合物。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优秀版)

C+ 2 ZnO = 2 Zn+CO2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O2的反应
新 鲜 动 物 血 清
C与CO2的反应
C与CO2的反应的方程式
C+CO2=2CO (吸收热量)
小结
碳在常温时很稳定,在加热或高温 条件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试一试
在一个通风良好的煤炉中,最不易发生
的反应是
点燃
A、C+O2 = CO2
点燃
C、2C+O2 = 2 CO
(C)
高温
B、C+CO2 = 2CO
点燃
D、2CO+O2 =2 CO2
试一试
碳和氢气一样,都具有: a、可燃性 b、氧化性
(D)
c、还原性 d、常温下性质稳定
A: 只有a
B: a和c
C: a和d
D: a、c和d
讨论
怎样证明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答:高温下将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燃烧, 得到的唯一产物都是CO2。证明纯净的金 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四
川
成
都
高
尹
新 实
长验
学
清校
哈! 真香啊
哦嗬! 栽了
哟,真冷,快升火
哎 又挨了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研究目标
1、记住 C 在常温时的稳定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 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记住 C 还原CuO实验的现象,并能正确分析和解
释这些现象。
3、会书写 C 分别与O2、Cu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根据 C 在常温时的稳定性,解释在生产、生活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通过试验,驾驭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实力目标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实力;发展和培育学生的试验视察实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实力。
情感目标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爱好。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
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接着,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
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
从学生较熟识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识到生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终支配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法建议教学中应留意以下几点: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学问进行新学问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学问链、实力链。
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试验装置。
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实力,提高试验的设计实力。
2、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探讨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擅长视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同时将所学化学运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方案一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C+O2===CO2
2、氧气不足量的时候
C+O2===CO
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继续跟氧气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CO2
点燃
CO+O2===CO2
特别注意: CO有毒,能以很快的速度与血红蛋白 结合,以致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使 人窒息死亡!!!
点燃
真香啊,哈哈
哦嗬!,全载了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碳与某些氧 1、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化物的反应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1、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现象分析:
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铜生成
有二氧化碳生成
反应方程式:
2CuO+C === 2Cu+CO2 (吸热反应)
高温
学以致用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 的主要成分是C)这句广告词说明碳在 比较稳定 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
学以致用
2、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碳与四氧化三铁 在高温下的反应是
高温 A、4C+3Fe3O4===4CO+Fe 加热 B、C+Fe3O4===CO2+Fe 加热 C、C+Fe3O4===CO2+Fe
北宋黄庭坚用墨(用炭黑等制成)写的字
这是一幅古代画家用墨画成的一幅山水画
碳在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单质碳高温下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高温下的化学性质
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化学性质
1、与金属氧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 化物
的反应
2、与非金属 氧化物
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1、氧气足量的时候
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1、氧气足量的时候
1、与金属氧化 二、碳与氧化物 物的反应 的反应 2、与非金属氧 化物的反应
还原反 应一般 规律
谢谢
√
高温 D、2C+Fe3O4===2CO2 +3Fe 高温 E、4C+Fe3O4===4CO +3Fe
学以致用
3、关于碳与氧化铜及二氧化碳的反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B、都是放热反应 C、产物都是一氧化碳
D、氧化铜和二氧化碳都有还原性
小结
1、氧气足量
小 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碳与氧气的 2、氧气不足量 反应
高温
1、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失去氧
2CuO+C === 2Cu+CO2
得到氧
高温
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是 还原反应,C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2、碳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失去氧
CO2+C===2CO
得到氧
高温
(吸热反应)
这也是还原反应!!!
2、碳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CuO+C === 2Cu+CO2 (吸热反应) 高温 CO2+C===2CO (吸热反应) 碳的还原反应的规律性: 1、条件均为“高温” 2、一般为吸热反应 3、除了题目特殊说明外,一般情况下,C 还原金属氧化物产物为CO2,还原非金属 氧化物产物为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