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精编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24讲 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24讲 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24讲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3)知识点1 文艺复兴 (3)考向1 文艺复兴 (4)知识点2 宗教改革 (5)考向2 宗教改革 (6)知识点3 近代科学的兴起 (7)考向3 近代科学的兴起 (7)知识点4 启蒙运动 (9)考向4 启蒙运动 (10)考点二世界文化的发展 (11)知识点1 世界文化的发展(选必三) (11)知识点2 文化传承与保护(选必三) (13)考向1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3)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5)、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发展,让学生知道思想变革对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考点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知识点1 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

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2.原因:(1)经济上: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

(2)文化上: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5.成就(1)意大利领域人物特点薄伽丘但丁文学三杰彼特拉克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达·芬奇拉斐尔美术三杰米开朗琪罗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2)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24课挑山工课件ppt

24课挑山工课件ppt
24课挑山工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31
• 挑山工的介绍 • 挑山工的工作流程 • 挑山工的精神与价值观 • 挑山工对社会的奉献 • 挑山工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结语
01
挑山工的介绍
什么是挑山工
挑山工是指专门从事挑担山货、 物品上山的人,是泰山地区特有
的民间职业。
他们以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体力 ,承担着沉重的担子,攀登着峻 峭的山路,将各种物质运送到山
公道休息
根据身体状态和地形,选 择合适的位置进行休息, 恢复体力。
注意安全
在上山进程中,挑山工需 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避 免滑倒、碰撞等意外情况 。
卸载货物
选择合适地点
挑山工需要选择平坦、安全的地 点卸载货物,避免货物破坏或丢
失。
谨慎搬运
在搬运货物时,需要谨慎谨慎,避 免因碰撞或摔落导致货物破坏。
高强度体力劳动
挑山工需要背负沉重的物质,攀 爬高山峻岭,劳动强度极大。
工作时间长
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挑山工常常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任务,
导致工作时间长。
工作节奏不规律
由于天气和路况等因素的影响, 挑山工的工作节奏常常不规律,
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
年龄结构老化
挑山工年龄普遍偏大
由于挑山工的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 度大,年轻人往往不愿意从事这一职 业,导致挑山工年龄结构老化。
加强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挑山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下落事故 产生率。
建立社会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证体系,为挑山工提供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证, 增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
06
结语
总结挑山工的价值与意义
挑山工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 慧和顽强意志,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 时所表现出的团结协作和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7张PPT)
②看到小溪,小姑娘的表现: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③在月光下,小姑娘的表现: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 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 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 德彪西的《月光》。”
研读课文
找出草原度假时“我”和小姑娘不同的心理感受并简要分析。
研读课文 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看到并发生了什么?
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大草原。 ①看到野花,小姑娘的表现: 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 “呀, 真美! 能闻闻它吗?不, 别拔下它!” “啊, 我也闻到了, 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在尊重科学 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并非妄想)而创作出 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 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 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 想”“小说”视为科幻小说的三要素。
检查预习
点缀(zhu)ì 压抑( yì ) 蔚蓝(wèi ) 合拢(lǒnɡ) 迟钝(dùn) 闲暇( xiá ) 吟唱(yín ) 心有灵犀(xī ) 草籽( zǐ ) 高频(pín ) 覆盖( fù ) 孤零零(línɡ) 蒙眬(lónɡ) 凸现( tū ) 铁镍(niè )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名宇航员,“我”返回地球度假时,主任让“我”带上了 另一名宇航员“她”的传感眼镜。后来“我”得知“她”是“落日六号” 的领航员,因事故被困地心。“我”带上“她”的眼睛去旅行是“她” 最后一次看地球。
整体感知
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 课文,勾画出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 顺序梳理小说的结构层次。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件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件
聂耳: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逝世于日本,享年23岁。主要作品: 《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由九个乐章组成。1939年作 于延安。以黄河两岸人民抗 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 歌颂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 劳勇敢。音乐气势磅礴,强 烈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并具 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 音乐艺术的不朽杰作。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 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 标、年限、课程设置。 分4个学段:小学9年、中 学5年、高等学堂(或大 学预科)及大学6-7年。
讨论:
下面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 程》里规定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1)修身课大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________课。而算学、 博物、体操其实大体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课程。 (2)当时清政府最重视的一门课程是什么?设置这门课 程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 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 豪 端起土枪洋枪 挥动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 华北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冼星海音乐作品欣赏:《到敌人后方去》
美术大师徐悲鸿:主要作品有《田横五百士》《愚
LOGO
24课 科学技术与Leabharlann 思想文化(二)影视课堂
1、这是哪一所大学? 2、是什么时期创办的?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废除科举、兴办学堂
模块
人才辈出、文艺兴盛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模块一: 废除科举, 兴办学堂.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34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34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语文七年级下册
作者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开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 后,再开“悬念”,写出结局,回答先前的问题。
设置悬念的作用:
①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②能使情节跌宕起伏;
③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与丰富的情感活动,并在揭晓时刻,凸
显人物性格。
任务二
善设悬念作用: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
出了事故,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我”带上小女孩 的眼睛去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当谜团揭 开后,读者不禁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 与反思。
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 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 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根据文章内容画一画“我”的游踪示意图。
大草原
漫步
小溪
来到
起床
在分析小说的线索时,尤其要注意双线结构的小说。在小说 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 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 “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 暗线 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任务二:作者善于制造悬念,文中也在多处埋下伏笔,请 结合文中的悬念和伏笔,体会其作用。
的性格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 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
也有灰色伤感的另一面,内心 精神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表现出
深处的悲悯情怀,使“我”这 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
个形象更加丰满。
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如何理解第25段中这句话?
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 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初中语文]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善良体贴、坚强勇敢 (不把自己的遭遇告诉“我”,最后请大家放心。)
“我”
从前的我
现在的我
• 我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 起了床,我伸了个懒腰。
•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 碌的工作中……世界在我 的眼中仍是灰色的。
• 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 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 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 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 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任务二:理·故事情节
活动一:初读课文,解读标题
1.看到标题,大 家有哪些疑问?
(1)谁“带上她的眼睛” ? (2)“她”是谁? (3)“眼睛”怎么能被带走?
(4)“带上她的眼睛”去做什么?
任务二:理·故事情节
活动二:浏览课文,划分层次并复述小说情节。 开端 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发展“我”带上传感眼镜,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度假。 高潮“我”发现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船失事情况。 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悬念
• 【1段】“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怎么可以带上别人的眼睛?
• 【4段】“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 似乎认为地球……就要爆炸了”
为什么她决定这么艰难?
• 【10-11段】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 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她 为何提到太空,她会沉默? 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 域……‘落日六号’在液态的地核物
太怕封闭了。””
质中向地心沉下去。”
【15段】热,热得像……地狱。 【38段】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
【24段】“看不到日出了,好想 【42段】“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
看草原的日出……”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21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21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对自然界 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视对“我”的深刻影响,“我”开始关 注生活中的美好。
品味语言
5.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 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看到 这样的情景:炽热的原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 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
细读感悟
(3)“热,热的像……地狱。”这句话暗示小姑娘深陷于 充满岩浆的地核,表明她处境艰难。
(4)“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 度。”这句话写出了即将永远看不到地面风景的小姑娘对这个世 界的留恋和不舍,暗示了她处境的艰难。
细读感悟
3.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遇到小姑娘之前,“我”的生活是“灰色”的,精神世界 是孤独寂寞的“沙漠”,但在那次旅行中,小姑娘的坚强、乐 观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此后,“我”开 始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发现平常事物之美。
细读感悟
4.简要分析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好处。
(1)使文章更具可信度。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 ,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科幻故事,使文章内容有理有据,深入 感人,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信度。
(2)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我”的所思所感为文章埋 下伏笔,由“我”的误会、不解到揭开谜底,使文章情节曲折 变化,更具有可读性。
环境描写,具体描绘度假地的景色,写出了大草原的 辽阔和生机,为下文写“我”带着“她”的眼睛开始草原 之旅做铺垫。
品味语言
2.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 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通感。“清香”是嗅觉,“小夜曲”是听觉,将 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闻”到淡 淡的花香时的美妙感受,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语文七年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语文七年下册

❶科学与幻想结合,想象奇妙而合理。
一篇成功的科幻小说,往往都有奇特的想象和曲折的情节。作者以地 质科学(地幔、地核等)与航天技术(飞船、中子材料等)为依据,在合理的 想象中表现出科学的合理构想。大到文中出现的地航飞船进入地心的情节, 小到小小的眼镜可以传递花香、感受流水,这些奇特的想象都展示了作者 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给作品增加了奇幻的色彩。在情节设置上,作者以一次 悲剧性的飞船事故为背景,通过设置悬念来展开故事,使故事的情节曲折动 人,令人震撼。
天真、纯洁,感官细腻,感受敏锐,思维活 跃,情感丰富。她对生活和美好的事物无比热爱 和珍惜。
终日忙碌工作,对美好的事物不屑一顾,对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已经感到麻木。
品析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②“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 ①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
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 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难以察
因为受到了她的感染。"我"改正了对这个 世界的观点:灰色,开始重新感染这色彩斑斓 的世界了。从中我学到的东西也有很多:在困 境中渴望光明,这是人的本性。既然我们还能 自由自在的在这片辽阔无垠的天空下游玩,那 么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 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在消沉下去, 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
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本文小说的线索。
明线:“我”的活动。 暗线: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理清文章思路 (一)开始旅行
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
小姑娘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二)来到广阔的 草原上
(三)旅行结束
看月亮的欣喜 看不到日出的遗憾 小姑娘已变成了我的心脏
本文围绕“眼睛”表达了一种怎样 的思想感情?
坚强、勇敢、善良、乐观。困于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哥白尼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809-1882【英】 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
精品课件
1859年版《物种起源》
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 定了我今后的整个事业 。
——达尔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
精品课件
达尔文的成就
• 出版了《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思想和自然 选择理论,其规律是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 。
• 2.最重要的贡献:
发展和创造了 奏鸣—交响曲的音 乐结构形式。
精品课件
• 3.作品特点
• 线条严整粗犷,旋 律简洁质朴、含蓄 深情,极富心灵的 震撼力。
• 4.主要作品:
共有9部交响曲, 其中《命运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多其 他体裁的作品,如: 《悲怆奏鸣曲》和 《月光奏多芬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 曲,作于1804年。是贝多芬应法国大使邀请为拿 破仑谱写的。在贝多芬心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 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时,贝多 芬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 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十分气愤,把扉 页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 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牛顿的经典力学在科学技术上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 的发展,也是欧洲启蒙思想的科学基础,同时促使越来越多的 人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世界、探求规律、解决问题。
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分不开。
精品课件
哥白尼与日心说
中古时期,基督教宣扬的地心 说在欧洲占有统治地位。波兰天 文学家哥白尼接受文艺复兴的进 步思想,建立日心说的体系。伽 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用肉眼 看不到的星体,证实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他们的发现改变了当时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拉开了近代 科学革命的帷幕。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4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精品课件
第24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牛顿与经典力学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三、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四、乐圣贝多芬
精品课件
一、牛顿与经典力学
1、牛顿
牛顿的生平 1642年 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661年 进入剑桥大学学习
1665年 提出著名的二项式定理
1671年 研制出反射望远镜
1672年 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701年 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
1642~1727年[英]
1705年 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1727年 牛顿逝世,享年84岁
精品课件
如果我看得更远,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 们的肩膀上。
——牛顿
牛顿像
精品课件
《风车的故事》
精品课件
四、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19世纪的音乐泰斗。他 是一位将古典交响乐推向新的巅峰,同 时又开创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 的作品构思宏大,气势磅礴,具有强大 的感染力。主要代表作有: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精品课件
• 1.地位: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 的音乐家,古典乐派 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 的开拓者。他的作品 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他被尊称 为“乐圣。
精品课件
课后练习
1. “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
它在复杂却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
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恩格斯: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 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是( )
精品课件
巴尔扎克的小说,刻画了 两三千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反 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反映了人们对金钱 的追逐,《贝姨》、《邦斯舅 舅》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没落, 《农民》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 建地主的斗争。
《人间喜剧》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 史上不朽的丰碑。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 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精品课件




善于观察
事 的


勤于思考

(
一 六 六 五 年
精品课件
)
牛顿的成就
• 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数学——创建微积分 • 力学——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 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高度概括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
精品课件
三、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1、巴尔扎克
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 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人们希望的 自由、民主,贫富差距在不断拉 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促使 人们进行冷静的审视,在文学领 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法国作家巴 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
他一生创作了90多部小说, 总名为《人间喜剧》。
A.《命运交响曲》
B.《人间喜剧》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