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考试能力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复习大纲

高考语文复习大纲___在2004年发布了语文科的《考试大纲》,其中包括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以及专家预测的新观点。
这些构成了2005年语文高考复大纲,包括了复的内容、重点和策略等。
一、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生具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它需要考生能够辨认或记住需要他们辨认或记住的语文知识。
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知识性较强,答题有时也需要考生进行必要的思考,但这种思维过程比较简单,主要依靠认识和回忆。
B理解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它需要考生能够领悟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对于材料,要求考生能够懂得其含义、领悟其意思并能进行信息筛选和直接、简单地解说。
理解在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测试中分量较重,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的字词语句。
C分析综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它需要考生能够对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进行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是把整体按相同的属性分成若干部分,即剖析特征和关系;综合是把分散的要点聚合成整体。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整体的深层的认识。
D表达应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它需要考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表达。
对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用为基础,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表达应用能力是高考语文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它需要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语文知识,写出符合规范的常用文体短文。
在高考语文中,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专指表达和写作能力,是应用性很强的一种能力。
根据目前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表达应用能力层级所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
其中,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选材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篇章结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表达方式运用能力、驾驭常用文体能力等;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使用标点符号、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修改病句、变换选用句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等。
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四种能力要求

四种能力要求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理解能力该能力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能够对所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主要生物学事实进行理解,并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该能力要求考生能理解对知识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文字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此外,模式图、图解、表解、坐标图等都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表达形式。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该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分析和解释有关生物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问题做出判断。
1.(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
高考历史的“能力要求”

高考历史的“能力要求”我国高考历史的“能力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已逐步走向成熟,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给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9.史论结合。
四、文字表达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可以看出,高考历史的“能力要求”,主要局限在认知领域,历史学科的痕迹较浓。
10.高考综合“能力要求”我国高考出现“综合”以后,也提出了综合“能力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该类“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和内容作了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试目标:(1)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
(2)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3)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考试内容:(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
(2)理解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4)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能力要求仍然以认知领域为主,渗透了一些情感教育的目标,能力的目标分类源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突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能力,比较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高三政治-2018年政治高考复习大纲之能力要求 最新

2018年政治高考复习大纲之能力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政治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 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18年政治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
重点、策略等。
一、能力要求
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政治科教育目标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政治科高考以上述有关知识为背景或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
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理 1
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注意】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就必须借助于“从具体到抽象
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注意】
要求考生在解题时语言必须规范、划一。
“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根据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修订考试大纲,主要修订以下内容: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试题内容,优化情境设计,强化能力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与理解、思考与辨析,综合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试卷分数与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三)试卷内容结构1. 必考内容:共91题,分值为135分。
其中,现代文阅读19题,分值为35分;古代诗文阅读24题,分值为50分;语言文字应用22题,分值为30分;写作1题,分值为50分。
2. 加试内容:共45题,分值为75分。
其中,文学名著阅读5题,分值为10分;实用文本阅读5题,分值为20分;独立创作4题,分值为20分;材料作文4题(含加试题和必考题),分值为35分。
四、考查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选修Ⅰ的内容规定为高考考试内容。
据此确定各学科必考科目的考试内容。
五、考试能力要求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都把考查学生学科学习能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合理、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引导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科学习能力,是科学实施高考命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国课标卷《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九种:(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 通过理解试题提供的文字、图表等资料获取答题所需信息。
2. 对试题提供的文字、图表等资料和答题所需的问句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推断。
3. 准确、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答题所需信息。
4. 获取试题以外的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
高考命题设计与考核能力要求—政治

高考命题设计与查核能力要求—政治一、命题原则1.选择考察内容和考察重点的指导思想在 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势必出现亘古未有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加入 WTO 此后,我国面对着更为严重的挑战和更大的发展机会。
抓住机会,扩大开放,深入改革,开辟进步,牢牢环绕经济建设这此中心,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摆在全国人民眼前的主要任务。
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一定反映这一时代发展的大趋向。
高考政治命题要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即“一此中心,两个基本点” ,作为考察内容和考察重点的指导思想,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重申知识、能力、觉醒的一致高考的内容不可以离开中学教课的本质,要侧重和重申学什么考什么。
学生掌握知识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觉醒、灵巧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考察考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侧重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考察。
江泽民同志多次重申创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的教育也是“要以提升公民素质为根本主旨,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
所以高考要侧重考察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重申能力培育和考察知识运用这一中介形式,把知识和觉醒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做到知识、能力、觉醒的一致。
3.重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作用,指引学生以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目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可以只照本宣科一些词句或原理,应当对所学知识识记;重申考查能力,也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
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培育、提升学生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这与高考政治命题贯彻理论与本质相联合原则的要求相一致。
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条理性是较为广泛的现象。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布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进行。
Ⅰ.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一、考试能力要求高考浯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这五种能力由低到高形成台阶,其中最高一级为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它们是并列的。
表述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误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赏、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浯言表达技能。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在语言的实际应用。
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音考查的重点:常见的多音字的读音,常见的形似字的读音,常见的易读错的字音,形似字的声旁与读音不一致的读音。
字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而不要求拼写。
(2)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景美丽的文字之一,记载着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智彗的结晶,其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
“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规范形式。
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
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重在考查书写规范。
高考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

高考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内江六中历史组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一)获取和解读信息所谓获取和解读信息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试卷中的信息以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图画、符号等形式呈现,该项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精准审题,并能够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回映信息提供的情景。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整理。
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能力,这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所谓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正确处理好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之间的关系,或通过事实阐释观点,或用观点解释历史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语文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l. 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 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l. 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折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