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间研究报告
共享会议室调研报告

共享会议室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共享会议室是指多个企业或者个人共同拥有并共享使用的会议室。
近年来,随着创业潮的兴起、办公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共享经济的风行,共享会议室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的办公场所选择。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共享会议室的现状和优势,为潜在用户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共享会议室运营商、访谈共享会议室用户以及搜集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全面了解共享会议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调研结果3.1 共享会议室的优势共享会议室具有以下优势:•灵活性:共享会议室可以按需预定,灵活适应不同时间、场合和规模的会议需求。
•成本节省:与独立拥有会议室相比,共享会议室无需支付固定租金和维护成本,节省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
•专业服务:共享会议室通常提供专业的会议设备、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使会议更加高效和便利。
•社交机会:共享会议室聚集各行各业的会议参与者,为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3.2 共享会议室的使用情况根据走访共享会议室运营商和访谈用户的情况,共享会议室的使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特点:共享会议室的用户涵盖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和个体工作者,他们更加注重灵活性和成本节约。
•地理分布:共享会议室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商务区、办公楼和创业孵化园等地,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会议场所选择。
•预定方式:共享会议室的预定主要通过在线平台完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会议室。
•满意度评价:大部分用户对共享会议室的使用体验较为满意,其中最受好评的是设备齐全、服务周到和价格合理。
3.3 共享会议室的发展趋势根据对共享会议室运营商和用户的调研,可以看出共享会议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场所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办公楼和商务区,共享会议室的场所将扩展到酒店、咖啡厅和社区等非传统场所。
•服务个性化:共享会议室将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例如会议主题装饰和定制化的会议服务。
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际构建 方面都还处 于新兴 阶段 , 喜 的是许 多 图书馆 可
已经开始 实践 活动 , 比如复旦大学视觉 艺术 学院 、 上海
2 论文 统计 分析
2 1 论文时间分布 . 我 国对信 息共 享空 间 的研 究
大学 、 上海 师范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复旦 大学 、 中科院
国家科学 图书馆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国家图书馆等 。
Bi lo e rc An l sso nf r to mmo s Re e r h i b i m t i a y i f I o ma i n Co n s a c n Chi a n
刘 琼
( 上海大学 图情档 系 上海 204 ) 0 4 4
摘
要
以C NKI 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 库》 { 为数 据 源, 截至 2 0 对 0 8年 1 0月 国内所发表 的 关于信 息共 享空 间研 究的
究 的一 站 式服 务设 施 和协 作 学 习 环境 J 国外 有关 1 。 I C的研究始于 19 9 2年 , 至今 已有 十多年 时间 , 论研 理 究 成果颇多 , 形式不仅包括论文 , 还有 各种调研报告 和
领域开展 的后续研究提 供参 考。 1 数据 来源 和 分析 方 法
13篇 期 刊 论 文进 行 全 面 的 统 计 分 析 , 论 文 时 间 分 布 、 题 分 布 、 刊 分 布 、 金 论 文 分 布 、 者 分 布 、 者 机 构 分 1 从 主 期 基 作 作 布 、 键 词 词 频 、 引频 次 、 我 频 次等 多 个 角 度探 索我 国信 息 共 享 空 间研 究 的发 展 历 程 , 析 现 状 , 出 存 在 的 问 关 被 下 分 指 题 并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 关键词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作 者 分 布 文 献 计 量 学 统计 分 析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馆 ” 一 问题 开 展 了研 究 . 多 个 角 度 探 讨 了 图 书 馆 作 这 从
为 场 所 的 意 义 , 国 的 CLI Co n i o i r r n no — 美 R( u cl nL b aya dI f r mainRe o r e ) 2 0 to s u e s 于 o 5年 还 专 门 就 这 个 问 题 出 版 了 研
重 构 的 契 机 。在 汲 取 西 方 文 化 精 华 的 同 时 维 护 我 国 优 秀
对 于 图书 馆尤 其 是学 术 图 书馆来 说 。构建 信 息共 享
教 学 与研 究 出版 社 ,9 . 1 97
的传 统文 化 . 中华 民族文 化发 扬 光大 。 将 开 展 个 人 价 值 观 与 群 体 价 值 观 的 比较 研 究 ,认 知 两
进 行 面 对 面 的 沟 通 和 交 流 。 种 独 特 的 交 流 体 验 , 网络 这 是
无 法 给 予 的 。 于 进 行 科 学 研 究 的 高 层 次 用 户 来 说 , 图 对 在 书馆 与 志 同道合 的 读者 进 行学 术 交流 , 比孤立 研 究更 能 促 进其 研 究 的进 展 。
『 Ok b 7] a e, Roc i Cu u a s mpin f s n ih . h r l u to so t d As Ea a
们 在 图 书 馆 可 以 进 行 各 种 体 验 。 信 息 共 享 空 间具 有 提 供 站 式 信 息服 务 、 促 进 信 息 素 养 、推 动 研 究 与 学 习 的 特
点 . 应 了 用 户 学 习和 研 究 方 式 改 变 的 需 求 . 而 能 更 好 适 从 地 发 挥 图 书馆 的 场 所 功 能 。 关 键 词 :图 书 馆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场 所 功 能
构建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的探讨

息共享 空间的基础 , 能 根据学生 的学 习任务 和需求动 态配 置教学 资源 , 能促使专 业指导老 师和其他 的教学辅导人 员 参与到学生 的学 习活动 中去 , 以更好地根 据教学相长的 目标。
二
大 学生 学 习共 享空 间的特点 与功 能分析
习设施 、 资源及 平 台外 , 更 多 的 是 要 基 于 大 学 生 的 学 习 活 动进行学习辅导 与支 持 ; 除了现 有教 育资 源的共享 外 , 还 要促进大 学生 之 间、 师生 问 的知 识 传递 和 知识 共 享。这 样, 大学生不仅可 以通 过学 习资源学 习当前所需 的知识或 技能 , 还能构 建稳定 的社会 学 习网络 , 从 而持续 不断地 获 取 知 识 和 智 慧 。
第 5卷 第 8期 2 0 1 3年 8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e o r y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Co n t e mp o r a r y E d u c a t i o n
Vo 1 .5 NO . 8 Au g.2 01 3
关键词 : 大学生; 学 习; 共 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 : G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5 8 8 4 ( 2 0 1 3 ) 0 8— 0 0 1 8— 0 2
一
构 建 大学 生学 习共享 空 间的必要性
现代互联 网 』 : 的各种 服务 应用 已广 泛渗 透到 大学 生 的学习 、 生活 与社交 活 动 中, 他 们 可 以通 过 网络关 注 与现 实相关 的社会 问题 、 热点 、 焦 点问题 , 还 可以进行专业课 程 及研究方面的学 习。如第 3 1次《中国互联 网络 发展状 况 统计报告》 指 出: “ 网 民职业中 , 学生 占比为 2 5 . 1 %, 远远高 于其他群体” l j 。另一 方面 , 大学 教育 方式 也在 经历 着从 客观的知识传 授到 建构性 的合 作教 学模 式转 变。在 注重 客观知识传授的教学过程 中 , 大学 生的学 习需求 内容 往往 是可 以预见 的, 而 且 每届 学 生 的学 习 内容 又表 现 出集 中 性、 周期性 、 稳定性 、 阶段 性等特点 。而建构性 的合作 教学 模式 , 在 注重 学生个 性差 异 的同时 , 还要 强 调个性 化学 习 与协作交互式学习的协 同发 展 , 引导和督促 学生更好 地开 展研究性学习 。 学习共享空 间 ( L e a r n i n g C o m m o n s , L C) 是在 信息 共享 空间 ( I n f o r ma t i o n C o mm o n s , I C) 基础 上发 展起 来 的。信息 共享空间是 国外 图书馆所 开展 的一 种新型服 务方式 , 通常 是在专业 的图书馆 员 、 计 算机 专 家 、 专 业指 导老 师 的共 同 支持 下, 通过整合 和集成 图书馆 的物理空 间 、 信息 资源 、 计 算机软硬 件设施等 , 为用户提 供网络通讯 、 参考咨询 、 团 队 研究学 习等服务 , 是经 过特别设计 的一 站式服务 中心和协 同学 习环境 。如 1 9 9 2年美 国衣 阿华大 学建 立 了 I c, 美 国南加利福尼 亚大学 在 1 9 9 4年创 建 了该 校 的第一 个 I C; 1 9 9 8年 , 北卡罗莱纳大学在 D o n a l d B e a g l e的领导下组建 了 I C任务组等 。我 国对 I c的关注 起步 较晚 , 但 一些 高校也 开始 在图书馆 开展 I C服务 , 如香港大 学图书馆 、 清 大学 图 书馆 、 暨南大学 图 书馆 、 上海 师范 大学 图书 馆等 。从 国 内 外图书馆 的 I c发展来看 , 主要侧 重支持大学生学 习的信息 资源的管理与一站式 服务 , 还 没有与 大学课程 和专业教 学 任务有机结合起 来。 因此 , 学 习共 享空 间 的构建 , 应 在 信
我国医药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调查报告

北京 中医药大学 多媒体阅览室 中国药科 大学 沈阳药科 大学 学术研讨室 、 读者 培训 室 视听室 、 听音 室
V C D、 D V D、 录音机 、 录像机 、 光盘 、 录音带等 提供 读者研讨 、 培训 、 自助文 印服务 声像 器材及英 、 日语磁带 、 V C D等声像 资料
第3 3卷第 1 1期
河 南图书馆 学刊
2 0 1 3年 1 1月
嚣 国 医 药 院 救 国 鹌 馆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调 查 报 告
余 明 霞
( 广 东药学 院图书馆 ,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6 ) 关键 词 : 医药院校 图书馆 ; 信 息共享 空 间; 网络调 查
1 文献分 析
研究 文献总量 从 2 0 0 5年 至 2 0 1 0年 , 呈 现 出 明显 的递 增趋势 。2 0 0 5年仅有 3篇 , 2 0 0 8年 增加到 7 6篇 , 数量 上有 了质 的飞跃 , 说 明这时候 的 I C成 为图书馆界 的研 究 热点 和重 点 。2 0 0 9年 和 2 0 1 0年 出现 了研 究 的高 潮, 文献量分 别 达 到 1 1 0篇 和 1 2 0篇 , I C引起 越来 越 多学者 的注意 和重 视 。2 0 1 1年研 究文 献 数量 开 始 出 现 回落 , 减少为 1 0 4篇 。2 0 1 2年依 旧是下 降 趋势 , 仅 7 9篇 , I C研究进 入平稳时期 。 1 . 2 研 究文 献 内容分析 国内关 于 I C的研 究 文献 , 按 主 题 可分 为 以下 几 类: ①I c基 本 理 论 研 究 。包 括 I c概念 、 I c构 成 要 素、 I C的空 间结构 、 I C 的一 般模 式 、 I C的特 点 、 I C 的 规划 和建设 、 I C的评价 等 。② 国外 I c实施 情 况 的研 究 。③ 国内 I C创 建 的 实例 研 究 。④ I c的思 考 和综 述 。⑤ I c相 关 问题研 究 。包括 I C与 图书 馆 2 . 0 、 I C 与开放 存取 关 系 、 I c与信 息 素 养关 系 、 I c 的 3—1 0— 2 0
空间站调研报告总结

空间站调研报告总结空间站是一种在太空中建立的科研和实验平台,是人类探索太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的基地。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空间站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次调研主要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首先,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合作的典范。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空间局、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联盟共同建设和运营的。
各国在空间站的建设和发展中共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效益互补。
这种多国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够共同承担建设和运营的费用,还能够各取所长,推动太空科学研究的发展。
其次,国际空间站是进行太空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通过国际空间站,科学家们可以开展多领域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包括物理、生物、化学、天文等等。
国际空间站提供了无重力环境,可以对地球上无法开展的实验进行研究,有助于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等问题的探索和理解。
同时,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还为人类未来探索深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经验基础。
再次,国际空间站也是进行航天技术试验和生命支持系统研究的重要平台。
在国际空间站上,各国可以对新的航天技术进行试验和验证,并借此提高载人航天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国际空间站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的研究,包括人类在太空中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研究、植物和动物在无重力环境中的生长发育研究等等。
这些研究对于未来人类深空探索和长期太空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各国共同投入资金和资源,在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需要各方进行协调,这需要各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各方共同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和故障等情况的应对。
此外,长期在太空中生活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各方共同研究和应对。
综上所述,国际空间站作为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承担建设和运营的责任和费用,共同推动太空科学研究的发展。
共享办公空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共享办公空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共享办公空间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形式,为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等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办公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期为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办公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共享办公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模式,具有灵活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三、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研究,提出一套适合共享办公空间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为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共享办公空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五、研究内容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功能布局、设备设施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进行探讨。
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色彩、照明、家具、装饰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进行探讨。
共享办公空间的管理共享办公空间的管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共享办公空间的管理进行探讨。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共享办公空间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共享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进展

作站 、 协作会议空间 、 扫描工作站 、 无线网络 、 闲咖啡 休
厅等 。虚拟空间即是 指开放 存取 的、 提供共享 的信息 资源的虚拟 场所 , 包括 数字 化 的电子 资源 , 在线 目录
等。
在结构层次上 ,C可分 为物理 层 、 拟层 和支持 I , 虚 层 【] 1 。物理层提供 灵 活的 电子教室 、 0 小组学 习空 问、 咨询 区、 多媒体制作室。虚拟层提供合作 的学习社 区 ,
十多年来 , I C在 国外 受 到 了 广 泛 的关 注并 得 以蓬 勃 的
发展 , 成为 目前北美 、 欧洲等许多 国家学术图书馆 的主
要 服 务 模 式 。美 国 研 究 图 书 馆 协 会 2 0 0 4年 7月 公 布 的一 项 调查 报 告 表 明 , 员 馆 中 开 展 I 服 务 的 已 达 成 C
从社会学角度来 看 ,C是 有其 自身 的组 织结 构 、 I
物理设备以及通信设施 以及公有信息资源和社会实践 经验 , 可以促进信 息共享 、 有和 自由存取 , 共 并且鼓励 人们 民主讨 论 、 习 、 学 思考 与实践 的一种社 会机制 , 它
是 社 会 民主 的基 础 … 。它 包 括 基 于 图 书 馆 的 I 基 于 C、 学 校 的 I [ 社 区 网络 等 。 C 、
*
曾 翠
盛 小 平
广州 500) 10 6
(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院
摘 要
从 信 息 共 享 空 间的 定 义 与 内涵 、 构 、 式 、 务 内容 、 识 产 权 、 估 、 结 模 服 知 评 实施 案 例 和 发 展 趋 势 8个 方 面 述评
国外 信 息 共 享 空 间研 究 进 展 , 最后 得 出对 我 国 I 的启 示 , C 并指 出今 后 信 息共 享 空 间 需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题 。 关键词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图 书馆 G 5 20 信 息 共 享 空 间模 式 A 信 息共 享 空 间结 构 文章编号 10 —16 (0 9 1 —0 7 0 2 9 52 0 )2 0 0—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空间研究报告
联合办公空间研究报告
目录C ontents
•行业概括
•行业发展驱动力
•市场现状
•产业链图
•WeWork:联合办公领域的“鼻祖”•纯直营模式的代表玩家
•混合模式的代表玩家
•其他特色玩家简析
•联合办公行业总结
•联合办公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I
联合办公行业综述•行业概括
•行业发展驱动力
•市场现状
•产业链图
6•联合办公是指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一整套办公空间解决方案。
传统商业地产提供的主要是办公空间,而WeWork 、裸心社、氪空间、优客工场、SOHO 3Q 等联合办公服务商除了为企业提供办公空间这样的基础服务外,还搭载了其他的如日常物业管理、投融资撮合、孵化加速、工商税法外包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通常我们会将联合办公、孵化器的概念相互混淆,尽管很多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是由孵化器转化而来,但从重点服务对象来看,两种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孵化器主要是服务于初创公司,为其提供商业规划、投融资、人才招聘等服务以帮助这类公司发展成长,因此对孵化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有较高的要求。
比较知名的孵化器有美国的Y Combinator ,该平台孵化了Dropbox 、Airbnb 、Heroku 等公司。
相比之下,联合办公的服务对象较为广泛,服务的主要内容也非局限于协助企业成长,而是为企业提供租赁方式更灵活、更加个性化的办公环境。
同时,较为中心的地段对入驻企业的业务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因此,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与传统孵化器相比对空间选址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传统写字楼每平方米的坪效为4元,而同类型的联合办公空间均价为1800/工位,可换算坪效为12元。
但考虑到联合办公空间提供的一系列附加服务,与其说它是一种便宜的办公地租赁,不如说是一种更灵活、更便利、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1.1 行业概述
1.2 行业驱动力
1.3 市场现状
1.4 产业链图
7•我国处于头部的几家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如裸心社、氪空间、优客工场等公司均已经过多轮融资,其中不少企业已获投数亿元。
在资本的推动下,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可快速扩张其规模,因此我们认为,规模或许并非衡量联合办公空间的唯一标准。
结合联合办公空间的服务对象,以及该行业的整体定位,我们认为该行业玩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5点:•第一是联合办公空间的入驻率。
较高的入驻率首先可以为平台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增加企业收入。
其次,平台上入驻企业的增加也将促进平台多元社群文化的形成。
除此之外,较高的入驻率可帮助平台降低其服务成本,从而提高平台整体竞争力。
•第二是平台的空间运营能力。
联合办公企业需要通过对原有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其空间使用率。
此外,由于该类平台通常是整租商业地产,因此每平方米的租金差价体现了联合办公平台的服务价值,而空间运营能力将成为该类企业的评价标准之一。
•第三是平台的成本控制能力。
不同平台对成本的管理能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已有平台通过设计智能化系统,可精确控制空间运营的能源消耗。
•第四是平台融资规模。
资本的介入可协助企业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并形成规模效应,建立壁垒。
•第五是品牌影响力。
企业成立初期的品牌定位将为其吸引特定客户人群,例如氪空间依靠36氪在互联网创投领域的影响力,主要吸引该领域的创业人群。
而品牌效应将增加用户粘性,是平台后期的重要壁垒。
1.1 行业概述
1.2 行业驱动力
1.3 市场现状
1.4 产业链图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提出包括众创平台、众包平台、众扶平台、众筹平台等四个概念,其中众创平台指的便是这类可以帮助广大创业者聚集和链接各类创业资源的孵化平台,能够提供部分或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创业者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利于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
•来自顶层政策的支持极大的刺激了我国市场中的创业
热情,据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6年一至四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分别同比增长10.7%、14.8%、14.8%、6.1%。
全年新登记1651.3万户,同比增长11.6%,平均每天新登记4.51万户。
至2016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约8705.4万户,其中,企业
2596.1万户,个体工商户约59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9.4万户。
我们认为,大量新登记市场主体掀起的创业热潮激活了对联合办公空间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我国联合办公市场的迅速发展。
2.2%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占比企业个体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0%
5%
10%
15%
20%2016Q12016Q22016Q32016Q42016年Q1-Q4新登记市场主体
同比增长率
1.1 行业概述
1.2 行业驱动力
1.3 市场现状
1.4 产业链图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美国,传统大公司正在逐渐开
始选择在联合办公空间工作。
2010年创立伊始,联合办公空间WeWork 有80%的入驻客户为自由职业者或小型创业公司。
到了2017年,这一客户群体的比例降至39%。
100人以下的企业选择联合办公的比例从2010年时的29%提升至2017年的49%,而100人以上的企业在WeWork 中的比例从3%增长至12%。
在入驻WeWork 的大企业中,较为知名的公司有微软、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1。
•对比我国的情况,以氪空间为例,北京氪空间约有
600家企业入驻,其中约70%为科技、互联网企业。
与此同时,在剩余约30%的传统企业中,较为知名的有顺丰速运、新东方等。
而武汉氪空间共入驻约40家企业,其中有15%左右的公司为传统行业,例如绿格环保、二航路桥的研发部门、海开教育等2。
由此可见,随着传统行业公司或大企业开始向互联网转型,逐渐将一些特定部门放到这类空间中办公,联合办公空间的用户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这也成为联合办公的又一驱动力。
1.1 行业概述1.2 行业驱动力
1.3 市场现状
1.4 产业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