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引领图书馆未来

合集下载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

3 高校 图书馆信 息共 享空 间构 建 的意义
31 强化 读 者 为 中 心 的服 务 文 化 .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 ,了解读者、吸引读者 、满足读者
需求才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 的关键。信息共享空间能够真正体 现 “ 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能适应当前读者学习和研究的 站式需求托 点,并成为读者之间、读者与馆员之间交流的平 台,强化 了图书馆 “ 以读者为中心 ”的服务文化 。

32 整 合 资 源 、 技术 与服 务 功 能 .

2 高校 图书馆 信息共 享空 问构建 策略 目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界还处于起步 阶段 ,与 前
国外相 比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 ,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可以 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规范,构建策略既要具有前瞻性 、创新性 , 又要适合各馆的具体 隋况 。 21确立服务理念。规划空间模型 . 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是 “ 以读者为 中心 ”的 “ 一站 式整 合服务环 境”。 “ 资源和服务 围着读者移动”的服务理念 已经代替 了传统 的 “ 读 者围着资源和服务移动”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教学和科研 的 过程 中,要确立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优化资源 ,整合服务 ,采用 新的理念与方法 , 为师生的独立学习、团队合作和集体研究提供信息 , 激发读者的灵感 ,达到知识获取与创新的 目的。 在模型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首先要 明确以读者为中心的空间规划 意识,要站在读者需求和利用 的角度去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规划 空间模型要因馆而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根据学校 的 规模 、资金 的投入等具体情况来制定。 22 整合服务功能 。规范服务政 策 . 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多采用分散式服务 ,习惯将图书馆的服务 划分到各个部门,实行分块管理 ,服务方式也以被动方式为l ,缺乏个 丰 性化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服务方式的不足 。高校图书 馆 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必须整合各项服务功能 ,不仅要支持读者 自由 存取网上资源、数据库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还要为读者提供各种纸质图 书 、资料和工具书 ,满足读者集体学习的需要。

应用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规划建设的意义

应用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规划建设的意义

试论应用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规划建设的意义摘要: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是当前图书馆界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是未来图书馆与技术相结合的最佳服务模式。

因此,本文将信息共享空间各项要素贯穿于图书馆整体建设中,融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传统布局为一体,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图书馆成为集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信息素质教育及文化休闲为一体的信息、文化服务中心,同时希望能为解决我国目前信息共享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程序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1.概述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

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库,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等的共同支持下,把图书馆融入教学与科研的整个过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引进我国以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热情持续高涨,已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力军,以盛兴军、成俊颖、任树怀等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且核心期刊已基本形成,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在先期对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了我国的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还成为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者任树怀、盛兴军在对信息共享空间产生的原因、内容特性、服务模式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和“因需而变”的三层动态模型。

这种模型由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层次构成。

这种动态的三层模型的划分相当科学,它将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广域或局域范围内的知识共享空间和服务环境,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用户信息开放获取和知识共享的愿望。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个性化与定制化
绿色环保
图书馆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定制化 的阅读推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 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营造健康、 环保的阅读环境。
对图书馆未来的展望
跨界融合与创新
图书馆将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 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和业务形 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的社区化和个性化服务
社区化服务
图书馆将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提供社 区化的服务,如社区文化活动、社区 教育服务、社区信息交流等,增强图 书馆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
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个性 化推荐、个性化定制、个性化阅读等 ,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提高用户 满意度和忠诚度。
04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策略
远离实体图书馆。
03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图书馆的自动 化管理,如智能检索、智能推荐、智 能分类等,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 用户体验。
大数据技术将应用于图书馆的数据分 析,如用户行为分析、资源利用分析 、阅读趋势分析等,为图书馆的资源 建设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图书馆的重要性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推动学术研 究、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
02
图书馆的当前状况
图书馆的现有设施和服务
01
02
03
实体图书馆
提供借阅、阅读、自习等 服务,是人们获取知识和 信息的重要场所。
数字图书馆
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子书籍 、期刊、数据库等资源, 满足用户远程访问和获取 信息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局部空间改造项目为例

高校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局部空间改造项目为例

专题058摘要: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

说明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时代发展下面临的变化,指出高校图书馆的转变方向。

同时,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时下的新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的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收藏、提供中心,而应在此基础上提供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

关键词: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改造项目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2-0058-04Abstract:Construc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functions an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Explain the concep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Analyze the changes fac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development and point out the transformation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Combine the experience of predecessors and the new technology.Construc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near future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not onl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oviding centers ,but also a place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Keywords: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reconstruction project厦门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卢湘君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黄海洋一、新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变化高校作为一个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地方,高密度的信息在这里共享交流。

浅谈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在发展中面临多重问题。

缺乏资金支持使得图书采购和设施建设困难重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导致机构运营效率低下;图书流通效率低下也制约了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

未来,应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图书共享的便捷性;与城市图书馆的合作将有助于资源互补,提升服务水平;培养本土图书馆管理人才也是发展的关键。

面对挑战,农村图书共享机构仍有希望,只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共同推动图书服务的普及和提升。

【关键词】农村图书共享机构,问题,发展趋势,缺乏资金支持,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图书流通效率低下,数字化资源建设,城市图书馆合作,本土图书馆管理人才,挑战,希望。

1. 引言1.1 介绍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更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不断扩大的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得以建立,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机会和文化享受。

随着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如缺乏资金支持、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图书流通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共享机构的正常运作,也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1.2 引出文章讨论的问题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在农村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阅读服务和丰富的知识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图书共享机构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缺乏资金支持、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以及图书流通效率较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正常运行,也制约了其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存在的问题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资金支持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2024年图书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图书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图书馆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信息的中心,也面临着市场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2024年图书馆市场发展现状,并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市场概况当前,图书馆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信息技术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再局限于实体书籍,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搜索、电子书等方式获取知识。

这对传统的图书馆产生了冲击,使其面临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2.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数字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补充和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众多的图书资源数字化并在线提供。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在线阅读需求,还能够实现文献检索和知识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 面向社区的多功能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在市场中的角色逐渐扩展,不再仅仅是书籍资源的提供者。

现代图书馆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班等多种活动,打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人们提供广泛的知识服务。

市场机遇和挑战虽然图书馆面临着市场发展中的挑战,但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和发展空间:1. 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将纸质书籍数字化、构建在线阅读平台以及开展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共享,将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文化创意服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推出更多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服务。

例如,开设文创产品的销售区域,组织文学写作比赛或者举办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加图书馆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提升吸引力。

3. 教育培训服务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教育培训服务。

通过提供图书馆内的学习空间和教育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培养读书和研究的兴趣。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图书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发展力度:1.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是未来图书馆的核心资源之一。

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本质回归

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本质回归

定义说开去》 作者黄俊贵认为 :透过 图书馆各 种变化现 中, “
象看它的本质—— 图书馆 以知识为根, 以服务 为本 。图书馆 的本质就是知识 与服务 , 或者说 , 就是 知识服务 。 由此 得 出 ”
图书 馆 的定 义— — “ 书馆 是 开 展 文献 知识 组 织 和 服务 的 文 图

在《 关于“ 图书馆” 本质属性的思考》 作者周慧运用哲 中,
学的观点来 , 从工作 目的( 人类社会 对知识 的需求) 工作对 、 象( 知识) 工作维度 ( 、 社会 )共作 方式( 、 体现客 体意志 ) 四个
方 面 与教 育 、 档案 、 闻 、 新 企 知 识 管 理 的 区别 来 界 定 。认 为
却有 10多种 , 0 但到现在为止 仍没有一个统 一明确 的说法 ,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图书馆本质 的认识上存在分歧 。只有真 正把握 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现代信
息技术 、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的猛烈 冲击 下, 只有应 对各 种新 的思潮、 技术和方法才能把握图书馆的发展方 向。信息 共享空间又称信息共享中心或资讯坊 , 这一概念最早 由美国 学者 D nl eg 在 2 oa dB al e 0世纪 9 0年代后期正式提出 , 如今它 在欧美和亚洲等发达国家正在如火如茶地建设中 , 而我 国大 陆地 区还基本上处在理 论研究和初 步试验 、 规划 建设 阶段 , 香港 和台湾地区几乎与欧美同步, 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方面
从古代的藏书楼 、 传统 图书馆 到现代 的数 字化 图书 馆 ,
图书馆经历了几千年 的历史 变迁 , 然而 , 对于 图书馆的定 义
具, 它们 通过有效的文献传递 , 实现人类社会的知识 交流 , 而 这一点恰好是图书馆的质的规定性 , 也就是图书馆概念的本 质所在 , 只要符合 这一本质规定 , 虚拟 图书馆在 人类社会 意 识中就还 是图书馆” 。 在《 明确图书馆本质 体 现图 书馆 本质—— 从“ 图书馆 ”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空间)解决方案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空间)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与需求分析一、项目背景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 简称IC) 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兴起的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

最早的IC 是1992年8月在美国爱阿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拱廊”。

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IC 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应用和实施。

国内学者孙瑾在总结国外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基础上, 从信息共享空间的结构功能出发, 指出: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的、拥有最新技术设备、提供一站式的专业的信息服务、培养用户信息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注重协作、供用户共享信息资源、原创作品、交流学术的崭新的空间和平台。

可见, IC 既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 也是一种独特的识别、查询和获取信息的在线环境, 更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在我国, 随着211工程的实施,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倍受重视,馆舍建设空前高涨, 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服务创新方面仍然缺乏类似于IC 这种功能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应融入IC 理念, 将资源、技术、空间与设施及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着手建设一个更适宜学生研究、交流、探讨, 获取资源与服务更加自由便捷的空间,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二、图书馆现状分析图书馆现行的服务体系不适应用户需求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学习方式、信息获取方式较之从前发生了很大转变, 图书馆现行的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用户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馆舍空间分割布局, 功能单一, 不适应用户多样化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长期以来, 图书馆藏、借、阅、咨四个部分彼此分隔,各成一体, 这种“以馆藏为中心”馆舍分割的空间格局,虽然为用户营造的是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 但是功能单一, 忽视了用户的需求, 不适应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共同学习的需要。

现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更希望能够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中与朋友、同学、教授等一起交流心得和体会, 同时可以阅读、上网、喝咖啡、写论文,这种一起学习和彼此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们更多的灵感、获取更多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帐号等更常用的帐号登录。

此外,该功能还提供更丰富的书目信息和互动服务,可以自动身份判别、主动推送“新书推荐”,让读者荐购网络热评的未藏书目,等等。

Find+ 简介
Find+ 知识发现平台是由全球知名的美国EBSCO公司和南京大学数图实验
室联合研发,利用EDS平台授权提供的国外出版商合法元数据和先进的外文多语种搜索技术,结合本地化服务功能,搭建的国内领先的知识发现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图书馆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学术资源发现和共享服务
Find+ 平台特点
1. 高质量的学术搜索引擎技术
2. 体验最佳的检索结果相关性排序
3. 强大的全文检索能力
4. 复杂的高级检索功能
5. 强大的二次文献融合能力
6. 本地化的全文链接
7. 智能原文传递服务
8.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9. 多网络组合创新服务
10. 合乎知识产权的元数据
Mobi+移动图书馆简介
Mobi+移动图书馆产品是为了满足读者希望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快速查询和浏览图书馆资源的一款基于wap、Android、ios平台开发的高性能手机软件。

Mobi+移动图书馆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读者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方便灵活的进行图书馆的信息查询、浏览;一站式查找并获取图书馆纸本图书及电子资源,并可以帮助读者通过该软件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一系列个性化服务。

Mobi+移动图书馆能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实现信息化时代对信息和资源随时随地获取和使用的需求。

Mobi+移动图书馆系统特点
1.支持各类手持设备系统,包括wap、安卓、ios
2.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纸本资源,实现在线预约、收藏、评论
3.随时随地查找电子文献,下载阅读。

4.随时随地查找、收藏电子期刊,查看期刊最新目次。

5.第一时间揭示图书馆到馆新书信息,学生可根据专业量身定制。

6.强大的消息推送服务,学校可免费为读者发送新闻、讲座,新书、期刊、读
者借阅到期等消息。

7.强大的工具支持,语音搜索、二维码等。

Pad+简介
Pad+数字图书馆互动服务终端是一款基于安卓系统平台开发的大屏幕触控互动服务终端。

Pad+可以部署在教学楼、图书馆、学院大楼、宿舍楼等场所。

Pad+提供数千种优质的专业电子书、数万种电子期刊资源以及图书馆提供的一系列优质服务,是目前国内唯一支持与手机终端互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不必到图书馆现场也能便捷、高效的查阅到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并利用Pad+体验图书馆交互服务,让读者随时随地畅游图书馆。

Pad+特点
1、可多场所部署,图书馆服务可以遍布校园。

2、提供借阅千种专业电子书、数万种电子期刊资源到手机终端。

3、国内首台支持可与智能手机交互的移动大屏终端。

4、无需到图书馆便可查阅图书馆相关资源、信息。

5、自动同步学校及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新闻等资讯、免维护
6、采用国内领先的大屏幕触控设备,坚固稳定。

7、移动大屏平台基于安卓操作系统,国内首创。

Subject+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简介
Subject+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各大学科新闻、文献、课程、会议、人物、机构、专利的聚合系统平台,将网络上有关学科的及时信息聚合到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上,便于用户及时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各相关学科发展信
息。

建立基于学科的互动问答平台,方便学科馆员帮助解决用户在学科教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需要学科馆员利用自身知识帮助解决的各类问题,通过subject+学科知识平台建立强大的学科知识库。

南京大学subject+全球能源科学信息平台: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利用Subject+平台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全球能源科学信息平台,该平台汇集了全球能源科学资讯和文献的知识中心,为能源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的知识库和个性化的精准资讯服务。

“在未来我们还将上线更多的创新服务,力争建成一体化读者服务平台,将智慧图书馆打造成一体化智慧服务系统。

”邵波说。

浙江大学:主推八大信息共享空间
2012年,浙江大学图书馆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规划和实践了知识、学习、研究、系统、多媒体、发明、文化和社会等八个信息共享空间。

它们地处学校图书馆内,是相对独立的8个区域,都配置了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设施及常用的专业软件。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说,这些信息共享空间,打通了信息载体、内容分类、物理空间的界限,将为师生提供资源一站式服务,满足他们对学术资源、研究氛围、文化追求等方面的需求。

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申请,提前进行预约。

比如在文化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将“国立浙江大学”的匾额复原后挂在门口,并搬来了部分浙大西迁和老浙大70年代时期用来装书的木箱子,放在里面,整体营造出一股浓厚的复古氛围。

“这些共享空间推出后,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据2012年10月至12月的数据显示,文化空间的预约次数由4次上升为16次,增长了四倍。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
位于逸夫馆404、406房间,由实物音像资料、IC咨询台、电子阅览区、音像视听区、大屏幕放映区
和研讨小间等部分构成。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

作为一种全新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印刷型工具书、电子资源和多媒体资源等),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本馆信息共享空间建成于2008年4月,其前身是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信息共享空间各功能区介绍:
•实物音像资料——本馆所有实物音像资料(VCD/DVD/CD光盘、录音带、录像带、书/刊附盘、音视频点播节目等)都收藏在此,限在本空间电子阅览区阅览。

其中绝大多数音像资料已通过多媒
体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IC咨询台——由参考咨询馆员解答读者遇到的问题。

部分常用的印刷型工具书也放在咨询台供读
者使用。

•电子阅览区——电子阅览区目前配置了38台电脑、打印机及自助扫描设备,安装各种常用软件,读者可在此自行检索、浏览、下载本馆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可联机打印,亦可浏览本馆多媒体
光盘或书刊附盘,或在线访问多媒体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

•音像视听区——音像视听区配置有5台19寸屏幕电脑、耳机,可供1-2人同时单机或者在线使
用音像视听服务。

该区还配有沙发,供读者休息。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奥克兰大学)
Grafton camp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