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合集下载

图书馆空间布局与环境优化

图书馆空间布局与环境优化

图书馆空间布局与环境优化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学习的场所,空间布局和环境优化是确保图书馆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规划布局、空间划分、环境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规划布局图书馆的规划布局应该合理、科学,使得读者能够方便地进行查阅和学习。

首先,图书馆的入口和主要功能区域应该相对集中,方便读者进入和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其次,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分隔,例如阅览区、自习区、电子阅览室等,每个区域的用途明确,避免混淆。

另外,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摆放要科学合理,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空间划分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图书馆的空间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首先,阅览区的空间划分应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可以分成专业类别的书籍区、期刊区、报纸区等,方便读者查找需要的资料。

其次,自习区应该以长时间学习为主,提供舒适的座位和相对安静的环境,使得读者能够专心学习。

另外,电子阅览室可以根据电脑的摆放情况进行排布,确保每个使用者都能有足够的私密空间。

三、环境优化为了提高读者在图书馆的学习效果和阅读体验,环境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图书馆应保证室内光线充足,避免阅读时出现视觉疲劳。

可以通过合理的窗户设置和灯光设计来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

其次,图书馆的气温和湿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出现,保证读者的舒适感。

另外,图书馆应该做好噪音的控制,合理设置安静区和交流区,通过隔音设计和规定行为规范来降低噪音对学习的干扰。

总之,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环境优化是为了提高读者的学习效果和阅读体验。

合理的规划布局、清晰的空间划分以及良好的环境优化都是图书馆的必备条件。

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图书馆的空间与环境,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在进行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舒适宜人的学习与阅读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范例,以供参考。

一、空间布局1. 入口设计入口是图书馆的门面,需要简洁明亮,同时容易辨识。

可以采用宽敞的大门和醒目的指示标识,引导用户进入图书馆。

2. 接待区在入口处设置接待区,方便用户办理借阅注册、咨询等业务。

接待区应设立信息台和工作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解答读者的问题。

3. 阅览区阅览区是图书馆的核心区域,应设立合适的阅读桌椅和架子,放置图书和文献资源。

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类型设置专门的区域,如青少年阅览区、电子阅览区等。

4. 多功能区图书馆可以设置多功能区,例如自习区、小组研讨区和交流区等。

这些区域可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和交流需求,提供灵活的学习和沟通空间。

5. 多媒体区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例如电脑终端、电子资源检索系统和电子阅读器等。

这些设施可以满足用户对数字化阅读和学习的需求。

二、舒适度和环境设计1. 光线和采光合理的光线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图书馆应保持良好的采光条件,避免反光和刺眼的光线。

可以设置窗帘、百叶窗或遮阳设施,以便用户调节光线亮度。

2. 噪音控制图书馆是一个需要安静学习的环境,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干扰。

可以设置静音区和吸音装置,提供安静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3. 温度和通风图书馆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通风状况,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可以安装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和调节设施,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季节的需求。

4. 舒适的座椅和桌子阅读和学习需要时间,图书馆应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以确保用户的身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

座椅和桌子的高度和尺寸应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进行设计,保证用户的舒适度和健康。

三、功能性和便捷性设计1. 图书分类和标识图书馆应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和标识,方便用户查找和借阅。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对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和促进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的建议和范例。

一、进入区域进入图书馆的区域是读者的第一印象。

宜采用明亮的照明和简洁的设计风格,打造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

可以在该区域放置信息服务台,方便读者咨询相关问题和获取资讯。

二、阅览区阅览区是读者学习和阅读的核心区域。

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

比如,可以设置静谧的研究区、交流的讨论区以及多媒体资源区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座位和阅读桌,确保读者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座椅。

三、借阅区借阅区是读者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的关键区域,需要方便、快捷的布局。

可以设计自助借阅机,提供快速借阅服务,节约读者的时间。

此外,应合理划分图书分类的区域,使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书籍。

四、数字资源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区成为必备的功能区域。

可以设立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书籍、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查询和下载服务。

此外,可以设置电子设备借用区,供读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五、学习讨论区图书馆也是学术交流和学习研究的场所,应该有学术讨论区。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室,提供学术研究小组讨论的场所。

此外,可以开放空间,供学生自由交流和合作学习。

六、视听区图书馆还可以设置视听区,为读者提供观看学术视频、演讲和讲座的场所。

可以采用独立的音响设备和舒适的座位,营造一个适合视听交流的空间。

七、儿童区图书馆也应该为儿童提供学习和阅读的环境,可以设置专门的儿童区。

可以以亲子阅读为主题,设置适合儿童的书籍和家长陪伴的区域,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休闲区图书馆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

可以设计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阅读灯光,供读者休息和阅读。

同时,可以放置室内绿植,增加室内的氧气和舒适度。

九、多功能厅图书馆还可以设计多功能厅,用于举办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和文化活动。

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布局

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布局

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布局图书馆空间设计是指对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规划和布置的过程,旨在提供一个功能齐全、舒适宜人的环境,以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和学习需求。

一个好的图书馆空间设计能够有效促进读者的学习和阅读体验,提高图书馆的效益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布局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素。

一、功能分区图书馆空间设计应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首要功能是图书馆的藏书和阅览服务,因此需要设置适宜的阅览区和书架区。

阅览区的设计要考虑到读者的舒适度和隐私性,可以设置靠窗的阅读座位、独立的研究区以及小组学习区。

书架区的布局要便于读者浏览和查找书籍,可以根据分类设置标识牌,使读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书籍所在的位置。

除了阅览和藏书功能外,图书馆还应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区,如会议室、电子阅览区、创客空间等,以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

会议室可供读者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小组讨论;电子阅览区可以提供电子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创客空间则为读者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

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利用率,满足读者不同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样的学术和社交活动场所。

二、舒适度考量图书馆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场所,舒适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读者在图书馆内长时间阅读和学习,需要一个宜人的环境来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是对光照、通风和温度的考虑。

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视觉和体感体验;合适的室内温度则能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其次,是静音区和交流区的合理划分。

图书馆应设立安静的学习区域,提供安静的环境给需要专心学习的读者;交流区则提供一个集体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便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是座位的设计。

座位的舒适度和布局密切关系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

座椅宜软硬适中,并配备合适的扶手和靠背,使读者能够长时间坐下来舒适地阅读;座位之间的间隔也应适中,既便于行动,又能够提供一定的隐私性。

三、信息显示与导航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信息显示和导航设施的设置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重要方面。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人性化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人性化布局分析

教 师进 行图 书借 阅 料搜 索 资 的 地 方 ’是 知 识 密 集 、人 流 如 织 的 地 方 ,是 传 余 五 图书馆 是大 学生必行 之地
多则十
^流 进出频
的 有利赍源
爨 所以 进出 口— 空间 较, 通 道 宽i 搬 垃 读
行 自主 学 习 的 主 要 蛹所 。这 要 求 进 行 资 } 搜 4 书馆, 需 要转 化角色 I _

起 学 习 或 出 图 书 瞎 所 以 在宽敞 通道 酌
诉 求 有些 读者 群要 讨论和 休 憩的空 间 需 要 精神 休息 和放 松场所 有些 读者 需要 安取 有
有些 大学 生 男女 朋友 喜欢
要进 行讨 谗 休 息 至澈 争赫 有 时候醒 甚 }

以上 的讨 论 息 、 视 休 争
展趋 势
攮 葡: 高校 国书 惋 ^ f
A bsr t Ths lao : i rnrd ito ̄
空问 ;读 者
A 文 章 蝙 号 :0 6 8 6 ( 0 0 0 - 0 6 0 10—2 02 1)20 5-2
l Lhr ∞ T ed sg H 】 硼 b e i n
中目分类亏:T28 文献标识码 U 3
tes i Ⅵc c ̄ o osd s n ad saehy u i in ei n p c g o tn… O … n
a dl o t f ia n a u l rd ̄ so l y o b h ud  ̄ fr , o i s
ad妣 I o h i a f出 N 叩 lmm tt e 船 d 竹 als n I ntef lf0 s n e ot v imet sd n T d im 毗 A h s c te t ,bs p d ̄ i me Ii坤 i e h t【 呻 dte ed 1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功能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案。

一、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图书馆阶段,其特点是注重纸质图书的收藏和借阅,空间功能布局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借阅区、阅览区、书库等。

第二阶段是现代图书馆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开始注重电子资源的收藏和利用,空间功能布局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外,还增加了电子资源阅览区、多媒体区等。

第三阶段是智慧图书馆阶段,这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特点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空间功能布局也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外,还增加了智能导览区、自助服务区、多功能学习区等。

二、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过于传统,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低下。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过于复杂,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得读者难以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布局缺乏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未来趋势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服务的应用,通过智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案为了优化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学校的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规划方案。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室内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力求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二、空间布局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读区和自习区三个部分。

借阅区设有借书台、书架和检索终端,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阅读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自习区则设有独立的隔间和电脑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网查阅资料。

三、色彩搭配该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营造出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照明设计该高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配合使用。

在白天,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了人工光的用量;在夜晚,则通过柔和的灯光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家具选择该高校图书馆的家具选择非常考究,选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书架,保证了读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同时,家具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整个设计风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六、绿化设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绿化设计。

在图书馆内部摆放了大量的绿植和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和缓解读者的疲劳感。

七、智能化设计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计,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检索终端和智能化安全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读者的使用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和学习。

八、总结该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非常成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营造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3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3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减少来自外部噪声的干扰。例如德国波恩大学图书馆,位于学校附近的考布仑兹大街和莱茵河之间的空地上。这一地段沿河环境幽静,沿街却噪声却很大。因此在设计时,在沿街一边设置了一个3层的条形建筑,安排各种辅助房间,使它能成为与大街隔离的屏障,既减少了噪声对读者的干扰,又使读者能从阅览室看到莱茵河的景色。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光线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条件。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图书馆以坐北朝南为最理想,忌东西向。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尽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东西晒的出现。从朝向,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一”字形及其变体的条形平面较好,可以避免东西向,各主要房间都可朝向南北。对于进深较大的块状形体,可以适当增设采光中庭解决采光通风问题。
内外分区是现代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最主要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带来管理上、使用上的不便和紊乱。一些大型的图书馆对内外分区的要求更为严格。它们不但工作区域划分清楚,甚至连楼梯、电梯、厕所、走道都是泾渭分明。但是,内外分区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区域截然分开。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以及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采用,要求内外区域联系密切,交通便捷。
图书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3.1空间构成及功能关系
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书库的功能就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就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很少有藏书的任务。现在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型、高效性发展。
现代图书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入口部分: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门卫管理等。入口处要求与其他部分联系方便,并且便于管理。厦门大学图书馆入口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新馆的建设过程,无疑是对高校图书馆功能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是对图书馆运行方式、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合理的、人性化的功能布局,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仅靠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体来完成,需要管理者在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制订中不断思考推敲,才能彰显其管理的智慧。

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的空间功能布局的简述,以期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探索。

标签: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
新疆师范大学创立于1978年12月,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

在学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努力成为支撑新疆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力量;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始建并于2014年11月投入使用的新疆师范大学新校区——温泉校区位于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占地面积为251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00万㎡,分三期建设,计划用5-8年时间完成。

温泉校区将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新疆一流、中亚地标式建筑群。

而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坐落于温泉校区的中心位置,处于校区的中轴线,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整体建筑造型新颖,气势恢弘,是温泉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新疆地区诸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单体建筑。

经过三年的建设施工,图书馆一期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已于2015年3月投入使用。

一、立体化设计空间布局的理念
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建筑主体分三个区域,无地下层,一区为长方形的建筑主体楼,共建有12个楼层,二区为四层大扇形平面的开架阅览区,三区为能容纳近500余人的大型学术报告厅。

在室内设计中,选取富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沙漠、绿洲、冰凌等造型提炼为设计元素,与三角形、矩形、弧线流线形等图形相搭配,充分表现建筑的顶面、墙面、地面,通过点、线、面诠释了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的设计理念“知识的绿洲”。

二、空间功能布局
温泉校区图书馆于2015年4月6日正常运行。

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建设、管理图书馆。

目前,温泉校区图书馆民汉文图书共计约24.5万册,期刊资源4.8万册。

新馆采用RFID技术自助借还图书,实行每周七天开放模式,每天开放时间为12小时。

图书开放区域设有休闲区、阅览区、自
习区、电子阅览区,同时可容纳1700余人同时阅览。

从阅览空间功能划分上,一区一层为大厅右侧设有总服务台,提供查询服务,左侧为休闲区设有咖啡吧;二层为可容纳300人的两间独立自习室;三层为文科现刊、过刊阅览区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四层为蒙文图书、文科工具书阅览区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五层为可容纳250人的数字资源阅览区、信息共享空间和多媒体视听区;六层为古籍特藏馆、新疆师范大学教师个人图书馆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二区一层为密集书库,可容纳图书100万册;二层、三层为读者可自助借还图书的大开间阅览区,可容纳图书70万册、读者800余人;每个楼层均设有休闲区域,办公区域与阅览空间保持了足够的分隔,避免了办公人员的流动对读者阅览带来的影响。

从建筑造型上区分的一区、二区,主要是将来图书馆不同目的的人流按区分散,将借阅量大、人流密集的阅览区设置在全开放的二区,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书资讯,而陈列着珍贵文献的古籍、特藏类文献设置在相对独立、半封闭的一区,则能够更好地为读者营造安静高雅的阅览空间。

三、图书馆空间功能多样性
国内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积极思考着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检索功能猛烈冲击着现代大学图书馆最基本的文献收集借阅功能,纸质图书的借阅量逐年减少等诸多问题,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的探索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其中不难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各类文献资源,在此基础上,读者需要图书馆满足其学习、研究、社交、展示,甚至是娱乐这些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不论是旧馆改造,还是新建都是为了在空间功能中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1.紧密契合地方文化建设
新疆师范大学提出将图书馆作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工作氛围,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营造“文、博、雅、序、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图书馆建设伊始,学校就对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软实力。

2.满足读者休闲娱乐需求的空间
休闲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空间功能规划中将休闲区按照读者需求设置在各个楼层,一楼左侧的咖啡厅为读者提供互相交流的空间,这里远离阅览区和工作区,读者可以自由随意的交谈,享用茶点而不用担心打扰到别人,同样在要求安静的二层、三层阅览区也设置了近100余座位,座位选择了简约舒适、款式各异、色彩亮丽的休闲沙发,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可坐可卧,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体验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

3.满足读者学术探讨需求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科研学术的重视,读者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研讨成为普遍出现,从空间上设置相对独立、个性的研修室逐渐成为图书馆空间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在一区三层至十层,每层都设置了六间相对独立的研修室,配置家具,读者可按需求自行组合,不仅供读者讨论学习,也是研究生导师提供授课的场地,同时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满足读者创造性学习等需求。

4.满足读者的自助需求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开始享受自助服务的过程,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在不断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设置读者自助服务空间,即读者自己为自己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所有服务工作皆由人工服务的做法,将部分服务项目和任务转交由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自助设备去自主完成,以实现读者自我满足的服务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在大厅设立了自助借还区域,通过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实施,使读者能够自主实现图书借还,同时在二区二、三层公共区域安放了自助借还书机,方便读者就近借还图书;后期还将在个楼层公共区域自助打印、复印、扫描机,读者可以通过校园卡实现图书馆内所有自助服务系统的身份认证和扣费,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地降低了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上的管理成本。

四、结束语
阿根廷诗人,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写到“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不同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应该具有不一样的审美特点,但它们总是通过空间变化的丰富性与空间秩序感的统一引导并激发出读者的强烈的求知欲,更激励着图书馆人不断的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柏柠.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管理模式规划构想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12期,17
[2]赵洗尘.现代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与布局——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建设谈起图书馆论坛2008年12月第28卷第6期:241,243
[3]倪代川.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J].图书与情报,2008,(1):40-42,50.
[4]郝玲.图书馆建筑的环境与艺术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