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23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PPT精选文档

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PPT精选文档

F2
1、是不是同程式系统就一定 能够消除阻力的不平衡?
2、如果在设计时两并联环路阻力不平衡,在实际运行
流量变化与冷量变化的关系 冷量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 冷量的变化相对平缓,其变化率比流量小
冷水泵的选择与节能
冷水机组和水泵在部分负荷情况下耗电比较 表4.15
冷量(kW) 负荷率(%) 冷水机耗电 水泵耗电
图 4 . 2 水 泵 工 作 特 性 图
对于冷水机组(以mcquay的离心式机组为例)
1.200 1.100 1.000 0.900 0.800 0.700 0.600 0.500 0.400 0.300 0.629 0.531 0.525 0.525 0.537 0.570 0.621 0.829 2.053 1.210
扬程不同的水泵能否并联?
变速调节
空调水系统的调控
定温差、变流量 定流量、变温差 变流量变温差
一级泵与二级泵系统
1、为什么有时要采用二级泵系统, 什么场合采用? 2、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7 空调凝结水排放系统
1、凝结水排放系统组成、作用 2、凝结水量的计算 3、设计凝结水系统的注意事项
4.8 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4.3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或区域夏季冷负荷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 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2) 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 (3) 人体散热量 (4) 照明散热量 (5) 设备散热量 (6) 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7) 新风带入的散热量 (8) 伴随各种散热量产生的潜热 空调房间或区域夏季计算散湿量一般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 人体散湿量 (2) 新风带入的湿量 (3) 液面或湿表面的散湿量等
功率(kW)
功率比(%)

空调系统概述PPT课件

空调系统概述PPT课件

一、二次回风系统示意图
第15页/共115页
(4)单风道及双风道空调系统
• 单风道是全空气系统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 式,广泛用于办公楼、会堂、影剧院以及旅 馆的餐厅、门厅和医院建筑的公共用房等场 所。
第16页/共115页
单风道与双风道系统
第17页/共115页
单风道系统
• 系统中在同一时间风道中只送热风或冷风,不存在两种温度差别较大的送风。 同一系统中所有房间均只能送同样参数的空气(除非各房间加设额外的加热 或冷却装置)
第10页/共115页
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 (1) 空气处理设备 (2) 空气输送设备 (3) 空气分配装置
第11页/共115页
第12页/共115页
2、集中式空调系统按照所处理的空气来源的 (不1) 同封闭式
(2) 直流式
调空间
空调空间
第13页/共115页
第14页/共115页
式空调器和屋顶式空调器。
第50页/共115页
煤气炉与电暖气
第51页/共115页
煤气炉与电暖气(2)
第52页/共115页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第53页/共115页
窗式空调器与柜机
第54页/共115页
• ②按制冷设备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又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 第55页/共115页
三、高层建筑空调系统
• 可全年保证所有房间所需空气参数,舒适性好,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均很高, 仅用于少数要求极高的场合。
• 替代方案:将负荷特性、使用功能接近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同一系统负荷 差异较大时,按最不利情况送,其余在末端另加再热或冷却处理装置。
第20页/共115页
双风道系 统示例
第21页/共115页

工程车辆空调系统 ppt课件

工程车辆空调系统  ppt课件

c、安装要牢固,不要有PPT碰课件倒或碰伤翅片。
8
PPT课件
9
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降压调流的设备 作用一: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后压力降低,
进入蒸发器; 作用二:是通过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来调节进
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从而实现制冷量与热负荷 的匹配。 H型热力膨胀阀——汽车空调系统中运用最广泛的一 种热力膨胀阀。 不同点:H型热力膨胀阀的阀体上共有4个进出口; 优势:其动力头直接感受的是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 力和温度,而不是通过感温包、外平衡管来间接地 接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因此它的灵 敏度比其他类型热力膨胀阀要高。
一、空调制冷系统原理
PPT课件
1
空调器总成结构
压缩机
低压胶管
膨胀阀
蒸发器
高压胶管 冷凝器
高压胶管
储液干 燥器
高压胶管
PPT课件
2
二、基础知识
工程车辆空调组成
部件的功能,构造及安装注意事项:
压缩机 蒸发器 冷凝器 膨胀阀 贮液干燥器 空调管路 附件
PPT课件
3
压缩机
压缩机——压缩输送制冷剂的设备; 制冷系统中的动力部件, 通过皮带或其它动力驱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保持整个制冷系统内部制冷剂的
PPT课件
15
控制面板图
冷暖空调控制器
L M H
PPT课件
16
冷冻润滑(机)油
冷冻润滑油是一种精制润滑油,它具有润滑、 冷却、密封、降低压缩机噪音的功能。
PAG——多烷基乙二

!严禁不同牌号的润滑油混用,否则
会产生油泥,使压缩机卡死和膨胀阀

《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制冷剂类型
制冷剂种类、环保性以及制冷量大小的选择, 影响着空调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
换热器类型与数量
作为热交换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个性化考虑 冷却速率、清洁程度和制冷量的生成等个性化 因素。
控制系统
布局方式、软硬件配合、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 等问题,一个都不能少。
安装与维护
安装流程
空调系统安装方式、步骤、固定点的选择等。
基本原理
制冷循环原理
以制冷剂为载体,采用循环 制冷的方式实现房间空气温 度的控制。
制热循环原理
制冷循环反向进行,将热量 从空气中提取,进行制热, 实现房间空气温度的控制。
空调系统的元件
空调系统的四大部件:压缩 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 器。各部件作用与功能的详 细介绍。
设计要点
设计类型
根据需求确定空调系统的设计类型,制冷量需 求、空间大小、装修风格等需考虑。
总结
1 重要性
最重要的帮助。
2 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空调系统的设计、使用、维护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措施。
3 未来发展趋势
除了能耗和环保方面的考虑,空调系统将从系统设计、制冷剂的安全性、舒适度、智能 化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维护方法
如何使用空调系统,如何避免空调系统故障,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洗、维护、更换制冷剂等 操作。
预防措施
分析空调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以及预防故障的方法。
案例分析
1
案例一
多功能大楼80%面积采用空调系统供暖和空调
2
案例二
设计满足50间套房的饭店空调系统
3
案例三
空气质量直达国际标准的医院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系统设计
通过本次课程,您将全面了解空调系统设计的概述、基本原理、设计要点、 安装与维护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让您的空调系统高效、节能、可靠。

《空调系统》PPT课件 (2)

《空调系统》PPT课件 (2)
心安装在轴上,排气口位 于涡旋定子的中心部位, 进气口位于涡旋定子的边
缘,涡旋动子、涡旋定子 借助机体和端盖形成月牙
形密闭空间.
图7-14 涡旋式压缩机
1-密封圈;2-轴;3-涡旋定子;4-涡旋动子; 5-排气口;6-排气阀;7-吸气口
第三节 制冷循环系统主要总成
冷凝器和蒸发器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的两个热交换器,都由管路 和传热片组成,但安装位置和具体结构不同.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通风装置
图7-1 通风装置原理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采暖装置
采暖装置用来提高车内空气温度.根据供热热源的不同, 采暖装置可分为非独立式和独立式两种.
非独立式采暖装置〔又称发动机采热式〕,以发动机工 作时的冷却液或废气为热源,通过一个热交换器和电动机组 成的暖风机,加热流经暖风机的空气,使车厢内的温度上升. 利用发动机废气作为热源加热快,但是废气温度高、有毒, 安全风险大,很少采用.以发动机冷却液为热源的非独立采 暖装置组成如图7-2所示,采暖风道如图7-3所示.
图7-20 节流孔管
1-去蒸发器;2-制冷剂雾化滤网;3-节流孔; 4-制冷剂杂质滤网;5-密封圈;6-制冷剂流向
第三节 制冷循环系统主要总成
储液干燥器和集液器
储液干燥器用于膨胀阀式制冷循环系统,用来吸收和过 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并向膨胀阀输送液态制冷剂.储 液干燥器内有滤网和干燥剂〔R134a制冷剂使用沸石作为 干燥剂〕,上方有进、出口,中间为用来检查制冷剂是否充 足的视液镜,结构如图7-21所示.有些储液干燥器上装有检 修阀,便于安装压力表和加注制冷剂.有些储液干燥器上装 有压力开关,可以根据制冷循环系统压力控制压缩机或冷凝 器风扇运转.还有些储液干燥器上装有易熔塞,以便在制冷 循环系统压力、温度过高时,放出制冷剂,保护系统重要部 件.

空调系统方案分析 PPT课件

空调系统方案分析 PPT课件
3.燃油与燃气:
主要用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4.热水:
主要是指热网提供的高温热水,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因能效比 比蒸汽型、直燃型还低,很少使用。
2020/3/31
22
2
2.2 确定冷热源系统方案的原则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CTEG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Ltd
2020/3/31
27
2
2.2 确定冷热源系统方案的原则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CTEG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Ltd
2.机组的配置
系统负荷的特点: 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工程的负荷特点不同。 酒店建筑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傍晚或晚上,办公建筑的室内负荷相对 比较稳定,体育馆、剧院等的负荷则更为集中。
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可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供冷,燃煤、 燃油锅炉供热。
2020/3/31
17
1
2.2 确定冷热源系统方案的原则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CTEG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Ltd
在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利用低谷电价时段蓄冷(热)有显 著经济效益时,可采用蓄冷(热)系统供冷(热)。
机组的配置要求: 不但能满足最大负荷的需要,而且始终能与部分负荷相匹配,让机组在 较高的效率下运行。
2020/3/31
28
2
2.2 确定冷热源系统方案的原则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CTEG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Ltd
机组的台数与单机容量:
为了保证系统可靠地运行以及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机组宜配置多台。 在选择多台机组时,单机容量是否需相同,主要是根据系统负荷的情况, 尤其是最小负荷值来确定,以利于系统稳定而经济地运行。

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通常空调系统的组成
1.空调机组 2.送风,回风及排风 3.风管及保温 4.阀门(手动,电动及定风量阀) 5.风口 6.消防排烟系统
某工厂的洁净空调系统实例
该空调系统是全空气单风管一次回风方式
谢 谢!
取两者较大值温湿度压力差房间静电自净时间相关因素通过影响关键因素起作用限制进入隔离系统rabs与隔离器的选用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区的室内温湿度空调系统的连续运转配合日常的清洁消毒控制微生物数量
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车间空调系统的划分
区域 划分
室外区:与生产区不连接的 办公室、动力车间等
一般区和保护区:无特殊要 求的外包装区域,有温湿度
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区的室内温湿度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洁净度
微生物
控制 目标
人员舒 适度及 安全
工艺设 备要求
无菌车间微生物的控制
空调系统的连续运转配合日常的清洁、消毒控制微生物数量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洁净度
微生物
控制 目标
人员舒 适度及 安全
工艺设 备要求
工艺、设备对空调系统的要求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 根据工艺或设备对温湿度的要求,进行表冷,再热或加湿处理 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选择
单位容积发尘量的来源
1.大气尘 (房间空气漏入 7%) 2.人员 45% 3.原料中带入 8% 4.设备运转发尘 15% 5.生产过程中产尘 25%
过滤器的选择
洁净度控制
FFU及房间下侧回风
换气次数的规定
送风量: 1、应满足室内洁净度要求。 2、应满足平衡室内热、湿负荷的要求。取两者较大值
洁净度控制
A级 B级 C级 D级

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ppt课件

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ppt课件

水泵的选择
目前管径的尺寸规格有: DN15、DN20、DN25、DN32、 DN40、DN50、DN70、DN80、DN100、DN125、DN150、 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 DN600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 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在管段 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第一节 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
一、空调负荷的特点
有的空调设计,不管 房间大小、朝向、层 次、所处位置(中间或 端头)均按同一指标来 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 与冬季空调热负荷, 并以此来配置空调设 备,这是不妥当的。
第一节 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
二、过程设计
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 的区别
工况设计—静态设计 举例
(4.5~5)℃x1.163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 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 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 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Q(kW) L(m3/h)=
(4.5~5)℃x1.163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制冷主机台数可根据建筑业主和建筑所备机房情况进行确定
建筑物
办公室
中部区 周边 个人办公室
会议室
教室
学校
图书馆
自助餐厅
公寓
高层,南向 高层,北向
戏院、大会堂
实验室
图书馆、博物馆
医院
手术室 公共场所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
冷负荷W/m2
显冷负荷
总冷负荷
逗留者 m2/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洁净区级别影响 洁 Nhomakorabea单位容积 发尘量




过滤器效率




换气次数
单位容积发尘量的来源
1.大气尘 (房间空气漏入 7%) 2.人员 45% 3.原料中带入 8% 4.设备运转发尘 15% 5.生产过程中产尘 25%
通常空调系统的组成
1.空调机组 2.送风,回风及排风 3.风管及保温 4.阀门(手动,电动及定风量阀) 5.风口 6.消防排烟系统
某工厂的洁净空调系统实例
该空调系统是全空气单风管一次回风方式
谢 谢!
谢谢!
推荐的温湿度
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区的室内温湿度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无菌车间微生物的控制
空调系统的连续运转配合日常的清洁、消毒控制微生物数量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工艺、设备对空调系统的要求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 根据工艺或设备对温湿度的要求,进行表冷,再热或加湿处理 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选择
3520(ISO5)
3520(ISO5)
29
352000(ISO7)
352000(ISO7) 2900 3520000(ISO8)
3520000(ISO8) 29000
不作规定
≥5μ m 20 2900
29000 不作规定
洁净区级别
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 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 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过滤器的选择
洁净度控制
FFU及房间下侧回风
换气次数的规定
送风量: 1、应满足室内洁净度要求。 2、应满足平衡室内热、湿负荷的要求。取两者较大值
洁净度控制
影 响
温湿度

净 程
压力差



自净时间



房间静电
相关因素通过影响关键因素起作用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人员舒适度及安全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房间噪音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何种形式,也要与人安全适应 合适的压差及新风量供给 限制进入隔离系统(RABS)与隔离器的选用
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车间空调系统的划分
舒适性空调系统 净化空调系统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车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
洁净度控制
2019年版GMP洁净区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标准:
洁净度级 别
A级 B级 C级 D级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m3
静态
动态
≥0.5μ m
≥5μ m
≥0.5μ m
3520(ISO5)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