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鲁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二).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二).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为气体的是( )A.甲苯B.溴乙烷C.四氯化碳D.2­甲基丙烷【解析】甲苯、溴乙烷、四氯化碳通常情况下为液态,2­甲基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为4,属于烷烃,通常状况下,呈气态。

【答案】 D2.下列实验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制备硝基苯应将温度控制在50~60 ℃,A项错误;丙烷密度大于空气,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丙烷时应长管进气,C项错误;石油分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D项错误。

【答案】 B3.有如下4种碳骨架的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导学号:88032163】A.a和d是同分异构体B.b和c不是同系物C.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碳架结构可知a为,b为、C 为、D为。

【答案】 A4.下列4个化学反应,与其他3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2===CH—CH3+HCl――→催化剂△B.CH3CHO+H2――→催化剂△CH3CH2OHC.CH3CH2Br+NaOH――→醇△CH2===CH2↑+NaBr+H2OD.CH≡CH+Br2―→【解析】A、B、D三项反应均为加成反应,C项反应为消去反应。

【答案】 C5.不具有的性质是( )A.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反应【解析】苯及其同系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卤素单质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6.1­溴丙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导学号:88032164】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①为聚合反应,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Br;②为1­溴丙烯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中的官能团除—Br外,还有—COOH;③为加成反应,产物中有官能团—OH和—Br;④为加成反应,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Br,故D符合。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综合测评(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化合物及其类别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碱、电解质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H2SO4、酸、电解质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C[纯碱不是碱;MgO是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

]2.从物质类别的通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单质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C.非金属单质可以与酸反应D.碱性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C[非金属单质的通性中没有非金属单质能与酸反应这一通性。

]3.“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肯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肯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B[“纳米材料”在胶粒大小范围内,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形成胶体,D错误;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A错误;胶体中淀粉、蛋白质等不导电,C错误。

]4.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运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快速凝固而削减失血C.早晨,在茂密的森林中,经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A[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5.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0.6 mol·L-1的硫酸B.0.1 mol·L-1的盐酸C.熔融的NaCl D.硝酸钾晶体D[硝酸钾晶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6.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 .HClOB .Al 2O 3C .N 2O 5D .SiO 2A [元素呈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Al 2O 3、N 2O 5、SiO 2中Al 、N 、Si 分别显+3、+5、+4,均为最高价态。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化学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D[电子云是对电子运动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真被电子像云雾所包围,故A项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轮廓,它表明电子在这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大小,故B项错误;无论电子层数怎样变,每个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C项错误;由于按1p、2p、3p……的顺序,电子的能量依次增大,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

]2.下列物质所属晶体类型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共价晶体石墨生石灰碳化硅金刚石分子晶体冰固态氨氯化铯干冰离子晶体氮化铝食盐明矾芒硝金属晶体铜汞铝铁D[A选项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B选项中生石灰为离子晶体,C选项中氯化铯为离子晶体。

]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D.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最后填充的是p电子,是p区元素,故B正确;p轨道均为哑铃形,多电子原子中2p轨道能量低于3p轨道,故C错误;利用洪特规则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错误,应为,故D错误。

高一化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期末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期末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模块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4分)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解析目前周期表中共有7个主族,A项不正确;ⅠA族中的H 为非金属元素,B项不正确;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C项正确,D项不正确。

答案 C2.一定温度下,对反应2A(g)+B(s)2C(g)能说明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积中A、B、C三者共存B.单位时间内反应的A与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c(A):c(B):c(C)=2:1:2D.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解析反应为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容器中都是A、B、C三者共存;任何时刻单位时间内反应的A与生成的C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1;2:1:2为A、B、C三者间的转化关系,平衡时三者浓度比不一定为2:1:2,再者B为固体,没有浓度变化;该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只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质量才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D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解析利用太阳能可减少SO2、CO2排放,保护环境,且节约了资源,A项正确;有些食品添加剂如保鲜剂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但也有一些调味、调色添加剂,来自于绿色植物,对人体无害,B项不正确;废电池含有重金属,易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如果能够进行综合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污染,C项正确;生活中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D项正确。

答案 B4.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为水果香味的液体,它与NaOH 溶液共热后蒸馏,若得到的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则有机物为()A.CH3COOCH2CH3B.CH3CH2COOCH2CH3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为酯,与NaOH共热后得到的气体为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醇为丙醇,C项符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内容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内容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内容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氯气、白磷、金刚石等都含有非极性键B.化合物氯化氢、硫酸、甲烷中都含有极性键C.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过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反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B.有机反应多为可逆反应而且比较缓慢C.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有可能是电解质D.有机物只能来源于有机体3.下列关于试剂保存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带有橡胶胶塞的细口瓶中B.碳酸钠溶液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瓶中C.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D.过氧化钠密封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4.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断裂C.乙烯分子不具有同分异构体D.乙烯分子中的C==C键很难断裂5.不能用来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物的试剂是()A.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澄清石灰水D.溴水6.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水解反应7.对于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都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和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8.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t1~t2,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t2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9.范德华力为a kJ·mol-1,化学键为b kJ·mol-1,氢键为c kJ·mol-1,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b>cB.b>a>cC.c>b>aD.b>c>a10.聚氯乙烯简称PVC,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热塑性塑料之一。

鲁科版化学必修2综合测评试题及详解

鲁科版化学必修2综合测评试题及详解

综合测试(二)(100分,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12B.14C.16D.18解析:M 2-有18个电子,所以M 原子有16个电子,其质子数也为16,N=A-Z=32-16=16。

答案:C2.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电子层数B.电子数C.原子半径D.化合价解析:3—10号元素是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化合价没有明显规律,最高正价递增。

答案:B3.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答案:A4.等质量的Na 分别与过量重水(O H 221)和纯水(O H 211)完全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O H 221和O H 211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等B.当O H 221和O H 211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相等(标准状况)C.当O H 221和O H 211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等D.当O H 221和O H 211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解析:O H 22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O H 21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当质量m 相等时,20m mol <18m mol 。

纯水放出气体质量为18m mol÷2×2 g·mol -1=18m g ,重水放出气体质量为20mmol÷2×4g·mol -1=10m g 。

重水放出的气体质量大,当物质的量n 相等时,纯水放出H 2质量为2nmol×2 g·mol -1=n g ,重水放出D 2质量为2n mol×4 g·mol -1=2ng 。

2020-2021鲁科版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2020-2021鲁科版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一)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质量数为34,则原子核的中子数为()A.32B.20C.16 D.18D[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4-16=18.] 2.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错误!Ti和错误!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Ti和错误!Ti中均含有22个中子B.错误!Ti和错误!Ti质子数相同C.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D.错误!Ti和错误!Ti化学性质不同B[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错误!X中的Z表示质子数,A 表示质量数,所以错误!Ti和错误!Ti的中子数分别为26、28,故A 错误;错误!Ti和错误!Ti质子数都为22,故B正确;错误!Ti和错误!Ti质量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的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B.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C.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D.砹是第6周期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砹单质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C[A项,F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Br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所以错误;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而不是无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所以错误;C项,电子层数增大导致原子半径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因此电子层数增大是非金属性减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正确;D项,由碘单质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知,砹单质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所以错误。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 鲁科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含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12 6C【解析】A项,应为13 6C;B项,应为,C项,应为CH2===CHCH3。

【答案】 D2.鉴别戊烷、戊烯、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溴水B.金属钠、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D.KMnO4酸性溶液、石蕊试液【解析】遇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乙酸溶液;与溴水反应使溴水退色的是戊烯;乙醇和戊烷虽都不能与溴水反应,但戊烷与溴水溶液分层,橙红色在上层;不分层的是乙醇。

【答案】 C3.镭(Ra)位于周期表的第7周期第ⅡA族。

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解析】根据第ⅡA族Mg、Ca等性质,以及Ra的金属性比Mg、Ca更强可推测出Ra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 C4.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A>B>CB.它们的原子半径:C>B>AC.离子半径:A2->C->B2+D.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C>A>B【解析】它们的原子半径应是B>A>C。

【答案】 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解析】A项正确,如NaOH;B项正确;C项不正确,如HCl;D项正确,如NH4Cl。

【答案】 C6.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6680069】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Ⅱ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B项,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C项,没有形成闭合回路;D项,应为放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14·上海高考)“玉兔”号月球车用238 94Pu作为热源材料。

下列关于238 94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238 94P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B.238 94Pu与239 94Pu互为同素异形体C.238 94Pu与238 92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D.238 94Pu与239 94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解析】A项238 94Pu与238 92U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错误;B项238 94Pu与239 94Pu均是核素,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C项238 94Pu与238 92U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元素,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错误;D项238 94Pu与239 94Pu的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正确。

【答案】 D2.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硼、碳同周期,硼在碳的左边,故硼酸酸性弱于碳酸,A项错误;镁、铍同主族,镁在下方,Mg(OH)2的碱性较强,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项错误;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时,阴离子对应的元素在阳离子对应元素的上一周期,原子序数较小,D项错误。

【答案】 B3.(2014·海南高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解析】A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Cl>HI,正确。

B项Na、Mg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就越大,因此原子半径:Na>Mg,正确。

C项H2SO3是中强酸,H2SO4是强酸,所以酸性:H2SO4>H2SO3,错误。

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就越弱,非金属性Cl>S,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正确。

【答案】 C4.(2016·保定高一检测)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 A.18 B.32C.50 D.64【解析】结合周期表与元素种类的关系可知,第8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第7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即为第8周期元素种类数。

第8周期元素原子核外8个电子层,根据排布规律可知,最后一种元素各层电子数为2、8、18、32、50、32、18、8,原子序数为168。

第7周期元素原子核外7个电子层,根据排布规律可知,最后一种元素各层电子数为2、8、18、32、32、18、8,原子序数为118,所以第8周期元素种类数为168-118=50。

【答案】 C5.(2016·威海高一检测)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 A m+<b B n-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A.②③④ B.①②④C.④⑤⑥ D.②⑤⑥【解析】A、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BA,所以原子序数A>B,离子半径a A m+<b B n -,原子半径A>B,周期数A>B,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不一定相等,a,b的关系为b =a-n-m,①②④正确。

【答案】 B6.(2016·启东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RD .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不能反应【解析】 从图看知:X 为O ,Y 为Na ,Z 为Al ,W 为S ,R 为Cl 。

A 项应该是Y>Z>X ;C 项应该是酸性:HClO 4>H 2SO 4,即R>W ;D 项,NaOH +Al(OH)3===Na[Al(OH)4]。

【答案】 B7.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5种主族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D>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是ABCDE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EDCC .金属性:B>A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E【解析】 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 ,说明:A 排在B 的左侧,金属性A>B ,故C 错。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D >E ,说明C 、D 、E 均为非金属元素,3种元素的左右顺序为EDC ,故5种元素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BEDC ,A 错。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 对。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错。

【答案】 B8.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Y 、Z 原子序数之和是W 的2倍,X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 的最低负价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B .一定条件下,Y 可置换出X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WD .熔点YW 2>XW 4【解析】 短周期元素X 的最低负价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X 为C ;Z 为S ;W 是Cl 。

因为X 、Y 、Z 原子序数之和是W 的2倍,所以Y 的原子序数为2×17-6-16=12,Y 为Mg 。

A.Mg 、S 、Cl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所以原子半径:Mg>S>Cl ,正确。

B.在点燃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 ,正确。

C.非金属性Cl>S ,故稳定性:HCl>H 2S ,错误。

D.MgCl 2(YW 2)通常为固体,CCl 4(XW 4)通常为液体,故熔点:MgCl 2>CCl 4,正确。

【答案】 C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解析】短周期元素X、Z形成的最低价离子为X2-、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Z三种元素分别处于ⅥA、ⅠA、ⅦA族。

又知X和Y处于同一周期,Y+和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从而推知X、Y、Z分别为S、Na和F。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F>S>Na。

B.Na单质为金属晶体,S、F2为分子晶体,S为固体,F2为气体,显然沸点Na>S>F2。

C.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Na+、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半径:F->Na+,S2-多一个电子层,所以S2-半径最大。

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为S>Na>F。

【答案】 D10.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题意可知,W是N,X是O,Y是S,Z是Cl。

H2S的稳定性小于H2O的稳定性,也小于HCl的稳定性,A项正确;HClO的酸性弱于H2SO4的酸性,B项错误;S2-的还原性大于O2-的,C项错误;Cl2和H2O反应时,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项错误。

【答案】 A1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96680024】A.常温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相同C.W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解析】由表知X为N,W为P,Y为S,Z为Br,R为Ar。

常温常压下,N2、Ar为气体,Br2为液体,而P和S的单质为固体,Z单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不是最高的,选项A 错误;Y的阴离子即S2-与R(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而Z的阴离子(Br-)应与Kr相同,选项B错误;P的非金属性比N弱,PH3的热稳定性比NH3弱,选项C错误;根据同周期性质递变规律,S的非金属性比P的非金属性强,选项D正确。

【答案】 D12.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W与X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不反应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解析】W和Z同主族且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说明W在Z的上一周期,X、Y、Z同周期,且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说明X在Y的同一周期的左边,r(X)>r(Y)>r(Z)>r(W),A正确。

【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一种核素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

(2)b、c、d、f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d、e、h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