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五言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五言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五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五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庆祝方式,但是最常见的庆祝方式便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同时,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也会诵读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而这些古诗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领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言吧。

1. "五月五日端午天,龙舟竞渡志士醉。

汉江流水思念家,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首古诗是非常著名的端午节诗之一,它描绘的是端午节时,龙舟竞渡和民众的热闹场面。

另外,它也让人们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志士和英雄,如屈原、曹操等。

这些英雄壮烈的事迹,使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厚,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2. "端午佳节喜盈盈,荷花茵茵红枕莲。

赛龙舟,吃粽子,妹妹爱它戴花环。

"这首古诗则是表现出了儿童对于端午节的欢乐和兴奋。

在诗中,荷花茵茵、红枕莲的描绘,让人们不难想象出天真无邪又充满希望的儿童形象。

同时,诗中表现出的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活动,也更让人们感受到端午节的特色和乡情。

3.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竟难全。

爱棠楼,芙蓉池,水衫裳,舞飞燕。

"这首古诗则更多的表达的是对于时光的无法挽回和遗憾的感慨。

然而,在这种情感的背后,却也不难发现原文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端午节传统活动的憧憬。

这也是端午节文化的魅力之一,能够让人们从中汲取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4. "五月五日天气晴,儿童撑艇快乐行。

沿江岸畔走彩棚,挂上艾叶饰盆盈。

"这首古诗则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生活场景。

从儿童们撑艇的快乐到沿江岸畔的彩棚,再到挂上艾叶饰盆盈的传统习惯,这篇诗歌完美地展示了中国民间的端午节文化。

它也用诙谐幽默的口吻,向读者传递了快乐的情感。

总之,这些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五言,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它们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各种景象和情感。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

端午节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很多的习俗和风俗,比如说吃粽子、龙舟竞渡、挂艾草、赛鸭子等等。

古人们也对端午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诗意,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十首五言绝句的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古人的智慧和诗意。

1. 端午(唐)白居易艾花香里说丰年,信是龙舟向北边。

五月谁知道,大雨不曾闲。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在写作中通过艾草的香气、龙舟竞渡、五月的雨水等意象来描绘传统习俗,展现出端午节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2. 车过山溪(唐)高骈这里草原多竹叶,五日蒲江许马蹄。

多少水边飞锦翅,整衣归去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以及比赛结束后人们整装归家的情形,比较符合端午节的古风古韵,也深深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龙舟竞渡的热爱和追求。

3. 长沙草堂(唐)刘禹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首诗歌描述了端午节的采莲活动,顺便提到了莲花和莲子,这是端午节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之一,也说明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4. 山行(唐)白居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是其中的“枫林晚”和“霜叶红”等自然描写,把我们带到了秋天和端午节,让人感到一阵淡淡的意境。

5. 端午日作(唐)郑谷雄樯断樯愁不展,孤帆半帆飘荡。

赤壁平江风雨中,一日三度过楚疆。

这首诗歌中的“雄樯断樯”、“孤帆半帆飘荡”等词句,画面感比较强烈,描绘了端午节上汹涌澎湃的江河和舟楫竞渡的景象。

6. 端午日赏荷(唐)杜牧荷叶风吹翻作舟,石榴裙带自相留。

芦花深处鸿声起,散入蒹葭望渡头。

这首诗歌中出现了“荷叶”、“石榴裙带”等象征端午节的元素,以及江南特有的风景和鸟鸣之声,颇有地方风味。

7. 稻田风光(唐)白居易平稳扉情洒涟漪,半亩禾场半亩移。

绿蔬迎风单不损,红稻开花亦未稀。

这首诗歌不是单纯描绘端午节的场景,而是通过“禾场、绿蔬、红稻”等良种画面,表现出了祥和、丰收的节日气氛,让人倍感温馨。

端午五言绝句

端午五言绝句

端午五言绝句1. 《端午粽香情》端午粽飘香,欢乐满人间。

龙舟竞渡忙,谁不忆屈原?例子:哎呀,就像过年要吃饺子一样,端午怎么能少了粽子呢!2. 《端午佳节至》端午佳节到,家家艾蒿挂。

童趣笑颜真,开心过此节。

例子:你看那小孩子,笑得多开心呀,好像这节日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3. 《端午念屈原》端午思屈原,忠义传千年。

离骚永铭记,精神后人传。

例子:屈原的精神就像那明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4. 《端午赛龙舟》龙舟飞似箭,鼓手奋力擂。

众人齐呐喊,端午气势宏。

例子:这赛龙舟的场面,那可真是比打仗还激烈呢!5. 《端午粽有情》青青粽叶裹,甜甜糯米香。

端午粽含情,温暖在心房。

例子:这粽子啊,就像是妈妈的爱,暖暖的。

6. 《端午忆传统》端午传统长,习俗心中装。

岁月虽流转,情怀永不忘。

例子:现在的很多传统节日习俗都慢慢被淡忘,可不能这样啊!7. 《端午艾飘香》端午艾草香,驱虫又安康。

门边高高挂,好运迎进门。

例子:那艾草的香味,老远都能闻到,真神奇。

8. 《端午乐无边》端午阳光灿,欢乐满山川。

男女老少笑,幸福在人间。

例子:这样欢乐的场景,难道不让人陶醉吗?9. 《端午祈平安》端午龙舟竞,香囊佩身畔。

诚心祈平安,岁岁皆如意。

例子:就像过生日许愿一样,端午节我们也都盼着平安顺遂呀。

10. 《端午情韵浓》端午情韵深,汨罗水悠悠。

千古传佳话,忠义永不朽。

例子:汨罗江的水啊,仿佛在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我的观点结论:端午是个充满魅力和情感的节日,这些五言绝句都表达了对端午的喜爱和对传统的敬意。

小学生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版

小学生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版

小学生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版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外,还会朗诵古诗。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学生必备的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版。

1. 潭底捞月- 《清·陆游》这是一首极为简单的小诗,只有四个字。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一只青蛙在水中跳跃,把月亮捞上来送给人们,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福利。

这首诗歌虽然短小,但是它传递的思想却非常深远。

2. 茯苓煮鹤- 《唐·张籍》这首四句简单版的古诗,表达的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吃茯苓煮鹤。

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好的功效,而吃鹤则是一种传统的食品,被认为是非常的美味。

这首古诗既富有节日气氛,又具有文化内涵。

3. 艾叶菖蒲- 《唐·白居易》这首古诗讲述的是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在门口挂上艾叶菖蒲的情景。

艾叶和菖蒲都是一种传统的草药,可以驱除邪气、祛病保健。

这首古诗在诗意方面,比较传统,让人在读完之后体会到一部分民俗文化的奥妙。

4. 江干渔者- 《宋·苏轼》这首四句简单版的古诗表达的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喜欢观看江干渔夫划龙舟的情景。

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民间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有机会体验到龙舟比赛的乐趣和魅力。

以上就是小学生必备的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版。

在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内涵时,可以唤起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这几句简单版的古诗化为家庭教育一部分的内容,激发孩子们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中国古代的越族,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日,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庆祝活动。

由于端午节与屈原有关,所以与屈原相关的诗歌往往成为端午节的主题。

下面是四首关于端午节的相关古诗四句。

一、《浣溪沙·端午》红袖莫辞频洒泪,相看两不厌,只有情难死。

黄金有意绣花鞋,问郎何事不重来?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徵明所作,它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女子在此时的深情与离愁。

第一句“红袖莫辞频洒泪”描述了女子停泪的心情,暗示她跟心爱的人分别已久。

第二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情难死”则是对爱情的赞叹,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不舍。

第三句“黄金有意绣花鞋”承接前文,暗示女子愿意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为自己装扮得漂亮一些。

最后一句“问郎何事不重来?”,则是洒下了一抹淡淡的哀伤,表达了女子对爱人归来的盼望。

二、《乌衣巷》豆蔻梢头几日休,溪边罗伞谩悠游。

小佳人家花满蹊,赏心乐事共谁投?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笔,其体裁是长篇叙事诗,而其中插入了两句与端午相关的诗句。

首先出现的是“豆蔻梢头几日休”,这是描绘女子正在为端午节装扮自己,意味着节日即将来临。

另一句是“溪边罗伞谩悠游”,突出了人们在端午的时候会外出游玩和赏花的习惯。

整首诗以婉约柔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其中穿插了端午的节日元素,使人们的心头荡漾起了阵阵清新的感觉。

三、《九江好·赋龙舟》斜阳草树寻常见,大陆岚风景不同。

江南烟雨路霏微,同赏夜春花满城。

诗人唐吉甫所作的这首诗和端午节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但其中的“赋龙舟”则和端午的赛龙舟活动有关。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现出了江南的美景。

出现在第三句的“江南烟雨”则是江南自然环境的特征之一,而“路霏微”则暗示了夜幕降临后江南的情调。

最后两句“同赏夜春花满城”,则是展现出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热闹和欢乐。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也被称为“重五”、“端五”或者“五月节”,因为它始于农历五月初五。

在这个节日当中,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还有很多古诗词也与端午节相关。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每首四句。

1. 龙舟挂艾死,人间端午一时齐。

泛舟浦上远,记得民谣道。

龙舟是端午节的标志之一,而艾叶也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之一。

这首诗描述的是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挂上艾叶来驱邪祛瘟,同时也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欢乐气氛的诗歌。

2. 端阳未过湖山绿,莺飞草长风入袂。

飘火三五行人在,炊烟一重过破屋。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快要到来的景象,湖山依旧绿树葱葱,风吹长草,而人们也已经开始准备庆祝节日了。

其中的“炊烟一重过破屋”描述了人们家家户户都会炊制粽子的情景。

3. 风吹荷叶仙乐寂,渔父垂钓在烟波。

莫道平生无奈事,世间原来有钓蓑。

这首诗描述的是端午节的一个风景,就是在粽子、龙舟和艾叶之外,人们也有可能选在这个节日的时候去钓鱼,享受生活。

作者提示读者,不要认为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乐趣,其实细微处蕴涵着生活的奥秘。

4. 汨罗江上赛龙舟,粽在烟香处处有。

大府泉边登高处,艾香嫣然锦阵中。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因为龙舟比赛等庆祝活动而兴奋。

另外,粽子、艾叶也是这个节日的必备食品和物品,诗句中直接写出了人们在端午节的情景。

总之,端午节诗词数不胜数,每首诗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景。

它们把生活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节日更加有意义,也让节日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传统和文化,让它在岁月的流转中历久弥新。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古代的端午节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为大家介绍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

1.《节日三首·端午》-- 白居易端午节到了,三五成群听鼓声,。

岸上斗鸡游戏热,船中吹笛吟诗闲。

粽子初熟味先知,人人忙着摘艾枝。

河风一阵人头转,好一番欢笑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热闹景象。

其中既有人们听鼓点“一二、一二,三四五六”,也有船上吹笛吟诗的闲适氛围。

最后,又唤起了人们品尝粽子和摘艾草的美好回忆,场面热闹欢快。

2.《节日》-- 杜甫端午日南溪,登高放远视。

远望角湾山,空濛云雾起。

茅屋住来翁,茅中有竹枝。

少妇今送胜,忆昨一从儿。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致和人物形象,达到以托物起意之效果。

诗中借由端午节日刻画南溪山水,用景象的变化来映彰诗意。

同时,人物形象也是端午日节日氛围的一个部分,少妇送胜也增添了节日的喜气。

3.《端午寄李凭时瓜洲节汀洲道中》-- 王之涣汨罗江上吊婵娟,乌蒙磅礴烈士怜。

岳阳楼前旗半卷,田家月下疑无烟。

多少楚山寒食路,剑阁峥嵘走马川。

高人尚德竞周公,万国衣冠清词贤。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在端午节日时,他远在外乡,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描写了各种风景与人物,表现出孤独出行中的沉思和感怀之情。

虽然诗中未点明节日,但其中四句却将节日的景象巧妙地融入其中,读来意境深邃。

以上三首诗词都是描述端午节的,但风格各异,有热闹欢快的,有沉静沉思的,有写实细腻的。

无论是哪一种,都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也成为端午节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端午节和古诗词,不妨试着品读一下以上的作品,体味文化的魅力。

描写端午节的七绝古诗两首诗词

描写端午节的七绝古诗两首诗词

描写端午节的七绝古诗两首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

为了表达对端午节的热爱和祝福,有很多古人留下了关于端午节的诗词。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两首描写端午节的七绝古诗,让我们一起领略端午节的美好吧!第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万物复始端午至,儿童散学忙如蜂。

家家迎接端阳节,处处引销瑶草香。

楼船歌吹夜已深,小曲调高皆入神。

但愿此日常清洁,不辞辛苦为家亲。

这首诗中,杜甫将端午节的热闹和喜庆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描绘了万物复苏的景象,比喻端午节是春夏之交的十分重要的节日。

诗中还描述了孩子们在端午节放假后忙碌的场景,说明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让人享受生活、放松自我的时间。

第二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端午》:夏日临盆烟水暖,船人唄叶去年酸。

谁家玉笛寒山曲,掩映绿杨飞不断。

蹔看扶桑咏武夫,应是瞎眼屠苏安。

把酒不顾猛虎吠,青衫泪湿犬雏餐。

这首诗的主题是歌唱端午节,辛弃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热闹和喜庆的氛围中。

他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夏日的盛景,夏日的美好。

诗中还表现了船人在端午节送叶子的情景,还有歌声、笛声相随,让人感到非常愉快。

两首诗中描绘的端午节,一座闹市,一片田野,都充斥着喜庆、欢笑、热闹、激动和投入。

这些描写将端午节的节庆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闻之即想到蛋黄粽、龙舟比赛、赛艇比赛、打草球、鼓乐和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描写端午节时,两位诗人所运用的手法不尽相同,杜甫其实就是描绘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而辛弃疾则是以诗情画意的方式,将郁闷、抑郁和苦恼转化为文艺性的情感,表现出了对生命和生活的赞美。

总之,这两首诗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和热爱。

这些描绘表现出的热闹、喜庆的情景、孩子们的掌声、青年人的刻苦训练,以及群众的欢笑,使人在端午节中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情趣。

端午节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为了欢庆纪念而存在,更是为了将某种意义、某种情怀、某种文化再次地传递给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
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
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
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
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
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
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
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
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