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论文
加强供应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供应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危。
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文明建设的需要。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我们严格按卫生部[2002]第282号关于《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供应室的工作特点以及医院制定的供应室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程序,如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
完善各级人员工作职责。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洗涤包装灭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明确各工作区域的工作制度和各岗位的职责任务,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确保供应室物品和供应质量的管理,这些标准和制度是供应室质量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并根据医院发展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些制度,使其更有利于供应室的清洁、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的保存及发放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各种物品达到消毒无菌的要求。
2做好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做好人员思想工作,增强凝聚力,培养其良好的政治素质。
护士长要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带领供应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使护理人员精通本专业业务知识,熟悉各种不同器械、物品的性能、特点、保养和消毒方法,熟练掌握消毒隔离技术。
2.1以身作则,情感激励供应室的人员结构以老护士居多,存在知识的老化、生理的退行性改变、心理的失落感等问题。
因此,护士长要重视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尊重理解护士,有效沟通交流,加强自律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坚持原则,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影响护士,以自己的爱心感化护士,肯定他们年轻时奉献的功绩及现在的闪光点。
进行愉悦式关怀式管理,运用情感激励的方法,使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在供应室工作,只是岗位不同,实际上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
医院供应室论文供应室的论文

医院供应室论文供应室的论文加强医院供应室科学管理的策略探讨【摘要】医院供应室的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科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医院供应室以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为核心在医院承担着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
因此供应室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学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供应室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供应室科学管理策略1 医院供应室的重要性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作为承担着医院各临床科室所需的无菌器材、器械、敷料和其它无菌物品的供应任务,并集中了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环节。
在医院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但是,它也是医院感染的“源头”,如工作中稍有疏忽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医院感染和热原反应的发生。
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
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完善,中心供应已成为供应室的发展趋势,这对医院供应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医院中心供应室硬软件规范化管理进行思考,以更好地发挥专业角色的效能来提高医院供应室管理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加强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医院应该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文件的精神来制定符合本院的供应室管理规范并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内化规范条例,从而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加强医院供应室科学管理的途径分析针对当前医院供应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各个医院应该注意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使医院供应室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是医院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实现更进一步的飞跃。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医院供应室的管理质量:2.1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是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理论基础。
规范供应室管理 提高工作质量

3 3 规范包装流程 : 包装 间环境 保持 清洁 , . ① 操作 前后用 含 氯消毒液 擦拭 桌 面。② 包 装人 员 操作 前 洗手 、 口罩 及 帽。 戴
③包 装器 械时认 真检查 各种器 械清 洗质 量 , 不合格 器械 返 回 清洗 间重新处 理 , 采用二人核对并签名 制度 , 保证器械 包包装 正确 、 各类物品齐 全 、 能 良好 、 签 清楚 。④ 包装 材料必 须 性 标 清洁 、 干燥 , 择透气性 强 , 选 利于灭 菌过程 中空气 排除 和蒸 汽 穿透 的医用材 料。所 有 棉质包 布做 到一用 一清 洗 , 物品包 装 符合要求 , 松紧适宜 , 标识清楚 。 34 严格灭菌监测 : 持每 天灭 菌前进 行 B—D实 验 , 力 . 坚 压 灭菌器每锅实施工艺监测 、 化学监测并 记录 , 每周进行 生物监
求越来越 高。供应 室在 工作中要不断 寻找不足 , 总结经验 , 经 常下科 室征求 意见 和建 议 , 及时与 临床科室 沟通 , 成工作 中 形
要, 提供优质服务 , 让科 室及社会 均满 意。 2 3 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 : . 通过学 习《 医疗事故 处理条 例》 、 《 消毒技术规范》 等法律 、 法规 , 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 意识 及责任感 和诚信度 , 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 险的意识和 能力 , 使 全科工作人员充分认 识 到消毒灭 菌工作 的重 要性 , 并用 法制
任感 、 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 不断学 习并 掌握新 知识 、 新理论及技术操作规程 , 并将各 方面的知识应 用于实际
工作 中。
测并记录 。从灭菌 器上 卸载物 品时 , 待温 度降 至室 温时才 能 取 出, 冷却时 间 > 0m n 3 i。每批 次都要确认 灭菌过程 合格 , 检
有关供应室管理论文

有关供应室管理的研究摘要:作者针对供应室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障和规范流程管理控制环节质量,并对持续改进工作质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供应室;管理【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26-01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辅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患者的安危。
因此必须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的发展[1]。
1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1.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充分认识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供应室工作在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增强事业心。
1.2树立为临床服务的理念: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患者医疗安全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严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科学分析每一项质量检测结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才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每项工作[2]。
1.3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较复杂,有护士、辅医、工人,且更换频繁,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文化,但对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护士长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经常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打消其供应室无技术可学、领导不重视、低人一等的观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强调供应室工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供应室的工作献策献力,积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1.4通过理论、操作的考试,对知识进行巩固: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工作人员轮转参考。
在工作中护士长随时观察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有问题立即提醒,保障每个工作人员都百分之百的掌握。
1.5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有被器械感染的风险,因此,还应训练大家在工作中正确的用力和使用自身防护用品;并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保证充足的休息,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论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论文精选1、认真与执行规范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在隔离衣发放时,每次多领一套,工作者穿护士鞋,护士裤,戴一次性圆帽口罩,穿隔离衣。
回收洗涤人员增穿防水围裙、袖套、防护面罩,带橡胶手套。
外出时换上另外一套隔离衣。
品名、包装者、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期。
包装时所有的包布无系带,包装时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好后胶带贴在开口处,然后将填写好的六项灭菌标签与胶带的粘贴方向垂直,形成一个十字形粘贴,增加了包装口处的粘贴牢固性。
填六项标签时用红圆珠笔,以免灭菌后字迹褪色。
装锅时保证包与包之间的距离,以免灭菌时气流不畅致使湿包、灭菌不彻底;避免灭菌标签被包粘走的现象发生。
我们在无菌物品发放间采用超市摆放的方法,摆放架最底层离地面至少20cm,离墙至少5cm,离天花板至少50cm。
每个包外均严格粘贴六项灭菌标签,规定好摆放的日期顺序,使护士查对或发放无菌物品时一目了然,减少对无菌物品的触摸。
特殊物品的包装:1)不常用或备用的包采用无纺布或皱纹纸包装,以延长有效期,减少洗涤、包装灭菌的次数,既减轻了工作量,又减轻了对器械的`损坏。
2)刀片、缝合针、缝合线选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
3)临床用拆线剪、止血钳等采用单包装灭菌,导尿包内润滑棉球改为直接购置于生产厂家两个为一包的灭菌好的一次性棉球。
2、结果2.1满意度在科内制定了第一次违犯制度科内警告、第二次上交护理部的制度,人人都认真遵守制度,加强了责任心,减少了差错,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的语言沟通,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与一致好评。
所以每月到临床各科征求意见时,满意度都在98%以上,灭菌合格率为100%。
2.2降低过期率,提高清洁率,减少锐器伤消毒供应中心在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共检查112次、无菌物品48910件,过期20件,其中过期率0.04%。
全科人员10人有8人被锐器致伤,年损伤率80%,规范化管理方案实施后,共检查112次、无菌物品48910件,其中过期三件,过期率0.006%。
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论文

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论文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科室,它承担着医院内所有医疗器械和用品的消毒、供应工作,其工作管理的质量对临床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存在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临床正常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消毒供应室中各种器械较多,不仅需要接收和清洗,还需要消毒和发放,工作量较大,若出现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均会导致临床上出现较多的感染,因此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应加强管理力度,本文就消毒供应室给予细节管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以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5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我站工作人员5例均为女性,年龄33~47岁,平均(32.5±7.5)岁,其中大专3名,本科2名,工龄2~12年,平均(6.5±0.5)年,所有工作人员均进行培训,对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进行调查。
纳入标准:均为我站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工龄>2年,全部为女性,均能够积极配合此次的研究调查,此次研究经我站办公室批准。
1.2方法。
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为:(1)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加强质量监督:只质控组长积极配合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消毒隔离意识等,定期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学习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并密切配合,定期对各环节的护理质量和消毒程序以及消毒后的记录、指标等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不合格的,若出现不合格的,则重新进行消毒和处理。
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环境以及物品管理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改正,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全部反馈到护士长面前进总结,同时在学习中加强交流,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并且找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保证物品安全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1]。
(2)规范消毒灭菌流程:在进行器械回收、消毒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物品分类,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清洗和消毒,消毒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打包封装,对相应的手术器械、护理器械等根据规定进行摆放和包装,同时应严格对物品的数目、清洁度和干燥度进行分析,同时表明有效使用时间和灭菌时间,对于不达标的物品进行及时回收并再次灭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2]。
浅谈供应室的管理

浅谈供应室的管理第一篇:浅谈供应室的管理浅谈供应室的管理摘要: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全院的医疗用品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如何提高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出发,研探现代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从而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人住院日、提高社会效益、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关键词:供应室质量管理1.1供应室对布局、区域与流程的要求供应室工作要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环境、区域划分及工作流程必须合理,符合供应室达标要求。
1.1.1供应室的合理布局消毒供应室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建筑面积与医院规模相适应,床位与建筑面积之比达到1:0.7~0.9cm2。
100张床以下医院最小建筑面积为70m2。
建筑位置合理,供应室接近住院部、门诊部和手术室之间,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区,避开垃圾处理站、食堂、洗衣房、交通要道等形成相应独立的区域。
1.1.2各区划分要符合达标要求供应室内应分为四区:污染区(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清洁区(存放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区(存放灭菌物品和去掉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器材)和生活区,各区由实际屏障隔开,有各自的设备配置、工作范围和功能。
各区之间的人流、空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单向流程设置,强制通过不得交叉和逆行。
1.1.3供应流程的管理供应流程应由回收、浸泡、洗涤、上油、分装及高压灭菌、检测再供应组成。
再生物品清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污垢血迹得不到彻底清除,将会直接影响灭菌质量,因此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干燥及时分装再灭菌。
1.2下收下送的管理下收下送是供应室对临床各科室的主要服务形式,应采用的是密闭式送物车且分车回收发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效地降低了无菌物品的污染及交叉感染,但在与临床医用物品的交换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隐患。
这包括:物品交换过程中护理人员造成的污染;交换过程中盛物车、盛物盘的污染;无菌物品请领单的污染;临床各科室空气的污染,等等。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

身体 素质相对较差 , 知识 的接受能 力下降 , 加上学习积 对新 再 极性 不高 , 思维方 式陈 旧, 管理模式僵 化 , 已远远不 能适应 医
[ ] Pa e MA, ew lt A T eci cl i oi oyl oa 6 fl r l H r a . h l ia mc b lg br— dL n r o a
tr n ne t n c n r l e ri g p t o e s a t co i e it o y a d i fci o t : me gn a h g n , n i rb a r ss o o mi l —
细菌学分型试验 , 踪感染 源并加 以控制 。若在 临床微生 追 物检验 中发现有 医院感染问题 , 要及时与 医院感染 控制部 门、 病 房医师和护 士联 系 , 并注 意发展动 态。医院感染 的监控 是
[] 孔 3
霞 . 浅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 ] J .中
华 中西 医 学 杂 志 , 1 ,( O :2 2 08 1)6. 0
111 供应室位置不当及外环境不食 : 供应室周 围存在 .. 部分
污染源 , 如垃圾 、 堆 、 煤 厕所 , 生花粉 或花絮 的花草树 木 , 产 易
吉林 医学 2 1 0 2年 2月第 3 第 4期 3巷
・
8 3・ 9
袖、 围裙等 , 动作 过猛 , 以至毒液 飞溅 。这 些原 因的发 生与 自
引起 的医院感染 , 提高医疗质 量 , 确保 医疗安全 。 2 2 科 学合 理规 划医院消毒供应 室的建 筑和布局 : . 消毒供应 室建 筑 与布局 应做 到 : 位 置接 近 临床各 科室 , 其是 手术 ① 尤 室; 与锅炉 房不能太 远 , 以便保证 蒸汽 的足够供应 ; 围环境 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如何加强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25-01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研究了如何加强医院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应该严格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供应室管理;医院感染;环境管理
供应室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门,与临床科室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医院内感染和医疗效果。
为探讨加强供应室管理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文章分析研究了医院供应室存在的感染隐患,认为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存在制度、建筑布局与分区环境、人员自身素质、感染防范意识等诸多隐患。
提出应严格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一)再生医疗器械的管理
1.1 严把再生医疗器械回收质量
医疗器械的清洗:注意检查回收的医疗器械上是否有明显的有机物,并进行初步清洗。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回收使用后的再生医疗器械包,及时分类装筐。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程序为:冲洗—加酶清洗—去酶漂洗—上油—烘干。
将清洗后的器械随即送入器械包装室进行分类,对器械的洁净度、干燥度及性能进行仔细检
查。
凡是有锈迹和不洁净的器械,进行去锈处理和二次清洗,及时更换不完好的器械。
特殊针头的洗涤:对于临床使用的骨髓、胸腔、腰椎穿刺及组织活检针等特殊针头的处理,有芯的针头把芯拨出,再用牛筋捆扎,在放针头的容器中加入蒸馏水煮沸1小时,再用3%的苏打水煮沸一小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半小时,用刷子在流动水下刷洗,并用加压水枪反复冲洗针头的内外,再用蒸馏水的水枪逐个清洗针头的内外,然后检查针座与针梗是否牢固以及针尖是否锋利。
最后对针头进行高压高温灭菌后备用。
1.2 严格控制医疗器械包装质量
进入包装室后,经过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要立即进行包装,防止二次污染。
首先,检查医疗器械性能:在选配医疗器械时,需要再进行医疗器械的性能和清洗质量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器械要返回回收室进行重新清洗。
其次,检查包装材料质量:包装材料对器械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要注意检查包装材料,如包布、治疗巾是否洁净、干燥,且无破损和杂质。
第三,严格控制包装室环境:包装室的环境影响着器械质量。
每天需擦拭操作台,防止器械粘附尘埃微粒,并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
1.3 严密监测灭菌器
严密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柜并随时记录;每天灭菌前实行b-d试验监测,合格后方可灭菌;每锅次进行工艺批量监测;每周生物
监测1次,并有记录归档。
1.4 灭菌后物品的存放管理
灭菌后物品的管理:严格检查灭菌后物品的包装是否完整、闭合及干燥度,根据化学指示胶条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标准,检测合格后再置放于无菌存放架上。
无菌存放室的管理:无菌存放室应保持洁净、干燥,要求空气含菌量、物表含菌量,以及工作人员手含菌量都达到标准,无菌室需安装净化装置,且室内压大于室外压。
储存架的管理:储存架摆放时要与地面保持二十厘米到二十五厘米的高度,与墙壁为五厘米的距离。
进出人员严格限制,工作人员按分区管理制度进行更衣、换鞋、洗手。
(二)自身防护的管理
2.1 制定规章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供应室验收标准》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制度,建立科室工作流程制度、岗位操作制度等。
建立科室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主要包括污物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无菌储备、物品发送等;建立工作流程记录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监测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2 加强教育管理
建立专业人才培训制度, 包括防护知识的培训,可以以小讲座、
看幻灯等各种形式,使大家不断了解并掌握消毒供应专科知识, 培养专科人才,还要提供机会让大家走出去多看看,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 护士长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培养大家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需要以科研方式解决的问题。
还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培训,面对法律法规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医疗事故实施举证倒置的医疗管理环境,消毒灭菌部门管理者更应重视,所以应加强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
2.3 强化监督管理
供应室有严格的科学性和相关规定,所以应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洗手、着装,回收区工作人员要按规定穿好工作服。
回收医疗器械时小心谨慎,以免被锐器刺伤。
出现意外情况,如手套破损或者手被刺伤时要立即进行相关处理。
(三)供应室的环境管理
3.1 分区管理
供应室按照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和一般工作区划分四个区。
每个区域之间用门或灭菌设备作隔离;各区人员固定,物品流程由污到洁,不得逆流或穿行。
污染、清洁和无菌三类物品分区放置。
按不同要求建立健全各区域的管理制度,保证流程合理,洁净、干燥,确保器材质量。
3.2 环境监测
定期监测供应室的紫外线灯。
每个操作间每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备案。
每6个月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
每月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必须达到分类卫生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兰杰. 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6)
[2]张青,任伍爱,张凯. 消毒供应室质量监测网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4)
[3]殷秀伟,张俊娥,贺彬.供应室配合临床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11)
[4]付信菊.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