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氨基酸纸上层析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氨基酸纸上层析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氨基酸的纸层析法氨基酸的纸层析法一.目的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
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
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
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
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 值等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种方法称为双向层析法。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
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
三、实验仪器1、新华滤纸2、层析缸3、细线4、点样管5、橡皮筋6、电吹风7、喷雾器四、实验试剂1、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2、展层剂: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蒸馏水=13:3:3:1(v:v)3、0.5%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0.5g茚三酮溶于100ml 无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五、实验步骤1、取滤纸剪成20×10厘米的滤纸条一张,在一端打孔,系一根细线,在另一端2~3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中间画一圆点(原点)。
2、取毛细管一支(回收),吸取氨基酸混合液,在原点处点样,样点直径不宜超过5mm,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点2~3次为佳。
3、点样后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展层,注意点样线要高于层析液面,滤纸不要贴在层析缸璧上,当展层至另一端1~2cm处时,停止展层(大约2~3小时)。
实验技能大赛-氨基酸纸层析法

氨基酸纸层析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了解分配层析的原理;2.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和步骤;3.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以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为支持物进行层析的方法,所用展层溶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
层析溶剂(又称推动剂),是选用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
滤纸纤维素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纤维素分子的葡萄糖基上的-OH基与水通过氢键相作用)能吸附很多水分,一般达滤纸重的22%左右(其中约有6%的水与纤维素结合成复合物),由于这部分水扩散作用降低形成固定相;而推动剂中的有机溶剂与滤纸的亲和力很弱,可在滤纸的毛细管中自由流动,形成流动相。
层析时,点有样品的滤纸一端浸入推动剂中,有机溶剂连续不断地通过点有样品的原点处,使其上的溶质依据本身的分配系数在两相间进行分配。
溶剂由下向上移动的,称上行法;由上向下移动的,称下行法。
将样品点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进行展层。
随着有机溶剂不断向前移动,溶质被携带到新的无溶质区并继续在两相间发生可逆的重新分配,同时溶质离开原点不断向前移动,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K不同,前进中出现了移动速率差异,通过一定时间的层析,不同组分便实现了分离。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以Rf值表示:Rf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只要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成)不变,Rf值是常数,故可根据Rf值作定性判断。
(二)样品中如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某些氨基酸的Rf值相同或相近,此时如只用一种溶剂展层,就不能将它们分开。
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将滤纸转动90度,再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向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实验报告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这可不是一杯简单的饮料,而是一个神奇的科学实验,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氨基酸嘛,就是咱们身体里蛋白质的小砖块,没了它们,咱们就像没有基础的房子,摇摇欲坠。
通过纸层析法,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家伙分开,看看它们到底有多丰富多彩。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有趣的科学之旅吧!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准备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实验材料。
这可不能马虎。
需要的东西有:氨基酸标准品,纸层析纸,移动相(比如水和乙醇的混合液),还有一根小刷子,嘿,别问我为啥,刷子可不是用来洗碗的哦!还有,一些试管和显色剂,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魔法工具?其实,科学就是这样的,越简单越好,咱们不需要搞得像厨房做大菜那么复杂。
2.2 实验步骤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到实验步骤了。
首先,取一小块纸层析纸,在上面标记好氨基酸的起始点。
然后,取一点氨基酸溶液,用刷子沾取,轻轻一抹,别太用力,不然纸层析纸可受不了哦。
接着,把纸条放进盛有移动相的容器里,嘿,这时候你可以等着看好戏了。
移动相会慢慢爬上纸条,把氨基酸分开,像魔术一样!你可得耐心等,别心急,科学可不是速食面,得慢慢来。
3. 实验观察与结果分析3.1 观察结果时间一到,你会看到纸条上出现了一道道五颜六色的条纹,就像调色板上的颜料一样,哇,这个时候真的是太激动了!每种颜色代表着一种氨基酸,它们就像在纸上跳舞,简直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不同的氨基酸会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有的懒洋洋的,有的则飞快跑了。
这就是化学世界的魅力所在,真是让人惊叹不已!3.2 数据分析不过,光看颜色可不够,咱们还得做点数据分析。
通过测量每种氨基酸的迁移距离,咱们可以计算出它们的Rf值。
Rf值就像是氨基酸的身份证,能告诉我们它们的特性。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问:“这些数据有啥用啊?”别急,科研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这可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呢。
实验六 氨基酸的纸层析

2、纸层析法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除了纸层析法
外,你还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些层析法?
②剪纸:取层析滤纸(长22 cm、宽14 cm)一张。
在纸的一端距2~3 cm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
直线上每隔2 cm作一记号如图。
③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6 个位点上,干后再点一次。每点在滤纸上扩散的 直径最大不超过3 mm。
④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
触。将盛有20 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置于密闭的
纸 层 析 法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表示: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
Rf =
原点到溶剂前缘的距离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是一个常数。 Rf的
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纸的
质量、pH值、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此外,盐分、
其他杂质、点样过多等都会影响样品的有效分离。
分子筛层析
亲和层析
22cm
缝合
3cm
2cm
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的一 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待 溶剂上升至15~20 cm时即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 溶剂前沿界线,自然风干。
⑤显色:滤纸取出后置于95℃烘箱中显色5 ~ 10
min。
结果与讨论:
1、计算Rf值,并说明影响Rf的因素有哪些?
离子交换层析
试剂和器材:
①试剂:扩展剂[ 0.5%茚三酮的正丁醇-醋酸-水 (4:1:5,上层)];0.5% Lys、Pro、Val、Phe、 Leu及它们的混合液。 ②器材:层析缸或大标本缸;毛细管;培养皿; 喷雾器;新华一号滤纸.
操作方法:
①平衡: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 析缸中。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
目录
1. 概述
1.1 氨基酸层析原理
1.1.1 纸层析技术
1.1.2 氨基酸分离原理
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1.3 实验步骤
1.4 结果与分析
1.5 实验应用和意义
概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讨氨基酸纸层析实验,通过这项实验来了解氨
基酸的分离原理以及纸层析技术的应用。
氨基酸层析原理
纸层析技术
纸层析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分离物质混合物的方法,基于不同物质在纸
上移动的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的原理。
氨基酸分离原理
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因此在纸层析过程中会根据它们
与试剂液之间的相亲和力不同而移动的速度有所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实验材料和仪器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氨基酸样品、纸层析试纸、显色剂等。
实验
所用仪器主要有吸管、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 在纸层析试纸上加载混合的氨基酸样品。
2. 将试纸放入显色剂中进行显色反应。
3. 观察试纸上氨基酸斑点的分离情况。
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各个氨基酸在纸层析试纸上的分离情况,进而分析其性质和相互作用。
实验应用和意义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在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氨基酸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听起来高大上吧?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轻松愉快地聊聊这玩意儿。
什么是氨基酸呢?简单来说,氨基酸就像是构成蛋白质的小积木,是咱们身体里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它们在咱们的饮食中扮演着超级重要的角色,没了它们,咱们可真是没法“搭建”身体啦。
那这个实验就是要从一堆混合的氨基酸中,把它们一个个分开来,看看每种氨基酸都长啥样。
这就好比一群朋友在聚会上,咱们要找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和特点。
纸层析法,乍一听是不是觉得有点复杂?它就像一场化学界的“寻宝游戏”。
我们准备一些特殊的纸,涂上一层薄薄的吸附剂,然后把混合好的氨基酸样品放在纸上,接着让溶剂在纸上慢慢爬。
这就像在纸上画一幅画,溶剂就像水彩笔,慢慢把氨基酸分开。
哎呀,那个过程可是精彩极了,等溶剂跑到纸的顶端,咱们就能看到不同的颜色带,像极了彩虹,五颜六色的,真让人眼前一亮。
在实验开始之前,咱们得先准备一些材料。
准备好氨基酸混合物、溶剂、吸附剂,当然还有那张神奇的层析纸。
哎呀,别忘了安全第一哦,实验室里的化学品可得小心翼翼。
准备好一切后,咱们就可以开始“探险”了。
把样品点在纸上,别点得太多,得掌握好量,太多可就闹笑话。
点好后,咱们把纸条放进装有溶剂的容器里,让它们开始亲密接触。
此时,你就得耐心等待,静静看着溶剂爬升。
这个过程有点像看电影,心里总有些小期待,究竟哪种氨基酸会最先出来,哪个又会拖拖拉拉。
等到溶剂爬到纸的顶端,咱们小心翼翼地把纸拿出来,哇,简直像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不同的氨基酸形成了不同的斑点,有些淡淡的,有些鲜艳的,就像小精灵在纸上跳舞。
咱们得计算一下每种氨基酸的Rf值,这个值可以帮助咱们确定它们的身份。
Rf值计算起来其实也不复杂,记住,Rf值就是迁移距离除以溶剂前沿的距离。
简单吧?计算的时候得集中精神,别让自己的小脑袋跑偏了。
在整个过程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跟同学们讨论结果了。
实验六----氨基酸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一.目的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
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
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
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
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值等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种方法称为双向层析法。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
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
三、实验仪器1、新华滤纸2、层析缸3、细线4、点样管5、橡皮筋6、电吹风7、喷雾器四、实验试剂1、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2、展层剂: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蒸馏水=13:3:3:1(v:v)3、0.5%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0.5g茚三酮溶于100ml无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五、实验步骤1、取滤纸剪成20×10厘米的滤纸条一张,在一端打孔,系一根细线,在另一端2~3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中间画一圆点(原点)。
2、取毛细管一支(回收),吸取氨基酸混合液,在原点处点样,样点直径不宜超过5mm,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点2~3次为佳。
3、点样后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展层,注意点样线要高于层析液面,滤纸不要贴在层析缸璧上,当展层至另一端1~2cm处时,停止展层(大约2~3小时)。
实验六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实验六氨基酸的纸层析法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纯化。
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它采用纸张作为介质,利用氨基酸的性质在多次不同极性溶剂中的间歇性抽提来完成氨基酸的分离。
下面将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一、实验原理氨基酸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氨基酸在不同相对极性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和色谱行为而进行分离。
实验中用的纸张是具有适当极性特性的滤纸,涂上0.001~0.002mol/L氯乙酸钠作为移动相。
固定相是纸张本身,通常取5×5 cm大小。
标记物一般是用19种常见氨基酸中的一种或混合某些氨基酸,它们分别在不同移动相中有不同的颜色分离性质。
标记物的溶液可以直接在纸上点斑或者先把样品在滤纸上打成碎粒,再加入稍许水均匀混合后点斑。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和试剂(1)氯乙酸钠;(2)19种氨基酸标准品;(3)滤纸。
2. 制备移动相将0.001~0.002mol/L氯乙酸钠溶液制备好,备用。
3. 准备试样将要分离的氨基酸标准品用适量的氯乙酸钠溶液稀释,制备出1~2mg/mL的样品,备用。
4. 载纸处理在纸片中央绘制一条垂直线,以绘制者的名字为记。
距离中央线约1cm处,打上精细的刻度线,用微孔钳取少量标样液,在对侧依次在距中央线约1.5cm处打上纸层印。
纸层印就是取少量液体滴到滤纸上产生的斑点。
约300ug/sample。
5. 开始层析在棉花球上,涂上一层氯仿,并立即用焊接器将其挥发掉,然后再涂一遍。
整个过程保持外壳密封状态。
涂的氯仿量要足够,可以完全覆盖整个纸层印,但不能过多。
否则,纸层印上的标样就会扩散到大范围,分辨率就失去了。
将试纸浸泡在移动相中。
移动相上升时,会将固定相上的氨基酸迅速带动并在移动相中逐级输送。
随着移动相液面逐渐提高,固定相的氨基酸成分逐渐被分离开来。
注意事项:(1)加样时,操作应小心、细致,尽可能用毫、微、纳级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仪器
1、 新华滤纸 2、 层析缸 3、 细线 4、 点样管 5、 橡皮筋 6、 电吹风 7、 喷雾器
三、实验试剂
1、 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2 、 展层剂:正丁醇: 12% 氨水: 95% 乙醇:蒸馏水 展层剂:正丁醇:12% 氨水:95% =13:3:3:1(v:v) 13: 3、0.5%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0.5g茚三酮溶于 0.5%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0.5g茚三酮溶于 100ml无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 100ml无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
实验六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一、原理
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纸层析所用展层 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 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有机 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 称为下行法。 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 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 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 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值等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值等 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 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 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 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 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 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 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 向层析法。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 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
四厘米的滤纸条一张, 在一端打孔 , 取滤纸剪成20×10厘米的滤纸条一张 , 在一端打孔, 系一根细线, 在另一端2 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 , 系一根细线 , 在另一端 2~3cm 处用铅笔画一横线, 中 间画一圆点(原点) 间画一圆点(原点)。 2、取毛细管一支(回收),吸取氨基酸混合液,在原点处 取毛细管一支(回收) 吸取氨基酸混合液, 点样,样点直径不宜超过5mm,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 点样,样点直径不宜超过5mm,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 点2~3次为佳。 次为佳。 3 、 点样后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展层,注意点样线要高 点样后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展层, 于层析液面, 滤纸不要贴在层析缸璧上, 于层析液面 , 滤纸不要贴在层析缸璧上 , 当展层至另 一端1 cm处时,停止展层(大约2 小时) 一端1~2cm处时,停止展层(大约2~3小时)。 4 、 取出滤纸 ,用铅笔记下溶剂前沿, 然后用热风吹干 取出滤纸, 用铅笔记下溶剂前沿, (或烘箱60℃)烘干。 或烘箱60℃ 烘干。 5 、 均匀喷上茚三酮— 无水丙酮液,注意使溶液不倒流, 均匀喷上茚三酮— 无水丙酮液,注意使溶液不倒流, 不间断。 不间断。 6、用吹风机吹干,观察层析点,确定其几何中心。 用吹风机吹干,观察层析点,确定其几何中心。 7 、 量取数值 , 计算各自的 Rf值 , 与表中标准氨基酸 Rf 量取数值, 计算各自的Rf 值 与表中标准氨基酸Rf 值比较,确定样品氨基酸种类。 书上图谱横着看) 值比较,确定样品氨基酸种类。(书上图谱横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