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IO接口

合集下载

io工作原理

io工作原理

io工作原理
IO(输入/输出)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它负责
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输入)或从计算机传输数据到外部设备(输出)。

IO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输入和输出两
个步骤。

在输入过程中,计算机通过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如键盘、鼠标或是传感器。

当用户操作这些设备时,设备会向计算机发送相应的信号。

计算机的IO控制器负责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
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取的二进制数据。

随后,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计算机的内存中,供CPU使用。

在输出过程中,计算机的CPU根据需要将数据从内存中读取
出来。

然后,CPU将这些数据传输给IO控制器。

IO控制器再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外部设备的形式,并发送给相应的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显示、打印等。

IO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层面。

硬件层
面包括IO接口、IO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等,这些元件协同工作
以完成输入输出操作。

软件层面则需要通过驱动程序来控制硬件,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总之,IO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口、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等硬件
组件,配合驱动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输入和输出过程,计算机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并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或从外部设备中获取数据。

微机原理第2章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第2章课后答案

第2章8086微处理器及其系统教材习题解答1. 8086 CPU 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执行指令期间,EU 能直接访问存储器吗,为什么?【解】8086CPU由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两部分组成。

执行部件由内部寄存器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与标志寄存器(FR)及内部控制逻辑等三部分组成。

寄存器用于存储操作数和中间结果;算术逻辑单元完成16位或8位算术逻辑运算,运算结果送上ALU内部数据总线,同时在标志寄存器中建立相应的标志;内部控制逻辑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从指令队列缓冲器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并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各部件的协同工作以完成指令的执行过程。

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CPU与存储器、I/O设备之间传送数据、地址、状态及控制信息。

每当EU部件要执行一条指令时,它就从指令队列头部取出指令,后续指令自动向前推进。

EU要花几个时钟周期执行指令,指令执行中若需要访问内存或I/O设备,EU就向BIU 申请总线周期,若BIU总线空闲,则立即响应,若BIU正在取一条指令,则待取指令操作完成后再响应EU的总线请求。

2. 8086CPU与传统的计算机相比在执行指令方面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设计思想有什么优点?【解】8086 CPU与传统的计算机相比增加了指令队列缓冲器,从而实现了执行部件(EU)与总线接口(BIU)部件的并行工作,因而提高了8086系统的效率。

3. 8086 CPU 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解】8086共有8个16位的内部寄存器,分为两组:①通用数据寄存器。

四个通用数据寄存器AX、BX、CX、DX均可用作16位寄存器也可用作8位寄存器。

用作8位寄存器时分别记为AH、AL、BH、BL、CH、CL、DH、DL。

AX(AH、AL)累加器。

有些指令约定以AX(或AL)为源或目的寄存器。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8086的所有通用寄存器均可充当累加器。

BX(BH、BL)基址寄存器。

io口的结构

io口的结构

io口的结构
IO口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输入缓冲区(Input Buffer):用于存储从外部设备读取的数据。

当外部设备向IO口发送数据时,数据首先被存储在输入缓冲区中,然后由CPU或其他处理器从缓冲区中读取。

2. 输出缓冲区(Output Buffer):用于存储要发送到外部设备的数据。

当CPU或其他处理器向IO口写入数据时,数据首先被存储在输出缓冲区中,然后由IO口将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

3. 数据寄存器(Data Register):用于暂时存储从输入缓冲区读取的数据或将要写入输出缓冲区的数据。

数据寄存器通常位于IO控制器的内部,与CPU 或其他处理器直接通信。

4. 控制寄存器(Control Register):用于存储IO口的配置信息,如输入/输出模式、数据传输速率等。

CPU或其他处理器可以通过修改控制寄存器的值来配置IO口的工作方式。

5. 状态寄存器(Status Register):用于存储IO口的状态信息,如输入缓冲区是否为空、输出缓冲区是否已满等。

CPU或其他处理器可以通过读取状态寄存器的值来了解IO口的当前工作状态。

6. 中断请求线(Interrupt Request Line, IRQ):当IO口完成数据传输或发生错误时,可以通过中断请求线向CPU或其他处理器发出中断信号,以便及时处理相关事件。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_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_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姜志海刘连鑫王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录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2)第2章半导体存储器及I/O接口基础 (4)第3章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 (11)第4章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16)第5章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0)第6章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26)第7章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 (32)第8章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34)第9章MCS-51系列单片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技术 (36)第10章MCS-51系列单片机模拟量接口技术 (40)第11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44)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存储器是存放数据与程序的部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与程序;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用数字、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做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一个独立芯片。

它具有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能力。

其内部包括三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阵列(工作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芯片之间通过总线(Bus)连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2章 IO通道基本知识

第2章 IO通道基本知识

查询方式、中断控制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方式。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第2章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1)程序查询方式

CPU向过程通道发启动命令
过程通道准备就绪?
过程通道服务程序
继续原来程序的运行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第2章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一、I/O接口电路
I/O接口电路也简称接口电路。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
信息的连接部件。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 纽带作用。为什么要设置接口电路?其必要性可归纳成如下几点。
5. 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DI、DO)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第2章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2.1
几个常见概念:
I/O通道简介
1. 模拟信号的常用规格: 1~5v电压信号:易受干扰,常用于仪表中 4~20mA电流信号:抗干扰性好,常用于信号传输 2. 阻抗匹配: 信号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输出阻抗=输入阻抗,即阻抗匹配 高阻抗匹配:电压信号 低阻抗匹配:电流信号 3. 理想的压流源的特点: 理想电压源:内阻为0 理想电流源:内阻无穷大
第2章输入输出过程通道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henan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信息种类输入信息来源或输出信息的用途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脉冲计数器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出温度压力物位转速成分等接点的通断状态电平高低状态数字装置的输出数码等流量积算电功率计算转速及脉冲形式的输入信号等控制执行装置显示记录等对执行器进行控制报警显示等表1生产过程输入输出信息来源与用途

io接口的基本组成

io接口的基本组成

io接口的基本组成
IO接口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逻辑电路、设备选择电路、命令寄存器和命令译码器、设备状态标记、数据缓冲寄存器。

IO接口的功能是负责实现CPU通过系统总线把I/O电路和外围设备联系在一起,按照电路和设备的复杂程度,I/O接口的硬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I/O接口芯片,这些芯片大都是集成电路,通过CPU输入不同的命令和参数,并控制相关的
I/O电路和简单的外设作相应的操作,常见的接口芯片有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并行接口等;二是I/O接口控制卡。

I O接口

I  O接口

查询输出的编程
1,上一数据处理结束,ACK的负跳变 恢复 使D触发器复"0" ,上一数据处理结束, 的负跳变 恢复)使 触发器复 触发器复" " 的负跳变(恢复 输出装置,启动信号= 恢复 恢复)→ 输出装置,启动信号=0(恢复 →缓冲器输出 Busy=0; ; 2,查询状态信号,执行 指令 IN AL,状态口 ,查询状态信号, , Busy(bit7) →AL 3,若Busy =0,执行指令 OUT 数据口,AL, , 数据口, , , 输出数据AL → DB → 锁存器→ 输出装置; 锁存器→ 输出装置; 输出数据 D触发器置 ,启动输出装置 触发器置1,启动输出装置Busy=1,禁止输出 触发器置 , POLL: IN : TEST JNE MOV OUT AL,STATUS_PORT , AL,80H , POLL AL,STORE ;从数据区取数 , DATA_PORT,AL ,
查询输入接口电路(组成) 查询输入接口电路(组成)
IN AL, DATA_PORT ,
M/ IO RD
数据
输 入 装 置
锁 存 器
三态 缓冲 器
DB
D7
数据端口 +5V 状态端口
三态 DRQ Ready 缓冲 器
地址 译码
AB
选通
RD M/ IO
工作原理
IN AL, , STATUS_PORT
1,数据准备好,选通信号输出正跳变将 ,数据准备好, 数据→ 数据→锁存器
二,查询传送 CPU需不断查询外设的状态,一旦外设满足数据传送的条 需不断查询外设的状态, 查询外设的状态 就执行IN或 指令, 件,就执行 或OUT指令,读入或输出数据. 指令 读入或输出数据.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第2章 基本IO和基本数据类型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第2章 基本IO和基本数据类型

return 0; }
Every C program must have a main function The execution of C program starts from main()function
2.2常量与变量
常量(Constant)
–在程序中不能改变其值的量
变量(Variable)
加、减(整数) 对ASCII码值的运算
指针类型
加、减(整数)和比较运算
(2)不同类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不同
如何计算变量或类型占内存的大小
计算变量占内存空间的大小
用sizeof运算符 一元运算符 用sizeof运算符计算变量占内存空间的大小的好处 增加程序的可移植性 编译时执行的运算符,不会导致额外的运行时间开销
程序的标识符通常采用“大小写混排”方式,如MaxValue,而UNIX 应用程序的标识符通常采用
“小写加下画线”方式,如max_value。不要将两类风格混在一起 使用。
(6)C语言的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对大小写敏感)的。
2.2.3常量的表示形式
在程序中不能改变其值的量
包括:
十进制
长整型 无符号整八型进十制六进制
– const常量有数据类型,编译器能对其进行类型检查 – 某些集成化调试工具可以对const常量进行调试
2.3变量的类型决定了什么?
占用内存空间的大小 数据的存储形式 合法的表数范围 可参与的运算种类
(1)不同数据类型可参与的运算不同
整型
加、减、乘、除、求余
实型
加、减、乘、除
字符型
–其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
2.2.1变量的类型和变量的定义
变量的声明(Variable Declar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2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一般应用中多采用周期采样的形式。采样器 可看作是一个调制器,如下图。
12:32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由上图可写出连续时间函数x(t)经过等间隔的 离散化以后的离散信号表达式:
x * (t ) x(t ) T (t )
式中:δt(t)为等间隔脉冲序列。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3
7135模拟电路工作时序(是用好器件的关键) 主要描述积分器的输出与有关信号的状态: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7135数字电路工作时序图: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4
7135模拟电路连线: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要点说明:


A/D转换器的启动方式
转换结束信号的处理

⑹ ⑺
12:32
基准电源的连接
时钟的连接 地线的连接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2.3.4
ADC7135芯片介绍
1 双积分式A/D转换器,是一种电压-时间转换方式器件。 原理如下图所示。工作过程分为三步: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11}脚(V+)+5V电源端; {12}、{17}~{20}脚(D1~D5)位扫描输出端; {13}~{16}脚(B1~B4)BCD码数据输出端; {21}脚(BUSY)忙状态输出端; {22}脚(CLK)时钟信号输入端; {23}脚(POL)负极性信号输出端; {24}脚(DGND)数字地端; {25}脚(R/H)转换/保持控制端; {26}脚(STR)数据选通输出端; {27}脚(OR)超量程状态输出端; {28}脚(UR)欠量程状态输出端。
以由采样信号X*(t)完全恢复出X(t)。
12:32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2.1.2

多路开关
多路/反多路开关是一种
多入一出/多出一入的集成电 通道的切换。 1. CD4051
OUT/IN IN/OUT 5 { INH Vcc Vss
7
0 3
CD4051是8通道双向多路
开关。其引脚结构如右图所 示。
第二章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主要内容:
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2 模拟量输出通道接口技术 3 模拟量输入通道接口技术
12:32
第二章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通道在闭环系统中的位 置如下图所示。
当 地 功 能 D/A 传感器 被控实体 变送器 传感器
12:32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为了说明T型电阻网络的工作原理,现以四位
D/A转换器为例加以讨论,如下图所示。
VREF
I3 2R S3 1
I2 2R S2 1
I1 2R S1 1
0
0
0
0
Iout2
b3
b2 b1 四位DAC寄存器
b0
12:32
.
. .
. .
.
. .
.
. .
.
I3
R
I2
R
I1
2.3.5
定时/计数器8253介绍
1
8253性能特点: 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 每个计数器有6种工作方式 按二进制或十进制(BCD码)计数
12:32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2
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
D7~D0
数据总线 缓冲器 内
计数器0 部 数
CLK 0 GATE OUT 0 CLK 1 GATE OUT 1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2.1.1
采样定理
在微机控制技术领域内,计算机系统、离散系统、采样 数字系统是一回事,均以数字为处理对象;连续系统是以连
续信号为处理对象;
1 周期采样: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Tk+1-Tk=常量T(k=0,1,2,……) 2 3 多阶采样: Tk+r-Tk=常量(r>1) 随机采样:没有固定的采样周期。 T:采样周期
理等内容,进而结合应用系统的控制要求合理选
择D/A电路,然后根据选定的D/A电路正确地设计 模拟量输出通道接口电路。
12:32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2.2.1 D/A转换原理 1 D/A转换电路组成 包括参考(基准)电源、数字开关电路、模拟 转换、数字接口、放大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12:32
R
I0 I0 2R S0 1
R I0 R IRf Iout1 A Rf OA +
.
Vout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2.2.2 8位D/A转换器及接口技术 1 DAC0832组成 内部由三部分电路:寄存器、D/A转换、控制 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VREF 8位输入 寄存器 8位DAC 寄存器 8位D/A 转换电路 Rf Rf M1 LE1 LE2 AGND Iout2 Iout1
ILE
CS WR1
M2
VCC
WR2 XFER
M3
DAC0832
DGND
12:32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2
引脚功能
CS WR1 AGND D3 D2 D1 D0 VREF Rf DGND 1 2 3 4 5 6 7 8 9 10 DAC0832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Vcc ILE WR2 XFER D4 D5 D6 D7 Iout2 Iout1
IN
INH CD4051 C B S8 A
IN
IN
D3 D2 D1 D0
12:32
{
{
IN
OUT
. .. ..
OUT S1 INH C CD4051 B S8 A
模拟输入 (9 ~ 16)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2.1.3
1.
采样-保持器
采样-保持器作用
其功能是:在采样时,其输出能够跟随输入变化;而在 保持状态时,能使输出值不变。一般用在同步系统中或转换 速度较慢的输入通道中。其输入输出特性如下图所示。
.
CS XFER DI7 Rfb
8031
WR
. .
Iout 1 DI0 WR1 Iout 2 WR2 2 DAC0832 CS XFER Rfb DI7
#
.
+
OA1
.
VX
.
12:32
Iout 1 DI0 WR1 Iout 2 WR2
.
+
OA2
.
VY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2.3.1
A/D转换原理
Vin Vout Vin
采样
S/H
Vout
工作方式
保持
12:32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2. 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
最简单的采样/保持器是由开关和电容组成, 如下图所示。
K Vx
R
.
C
Vout
12:32
2.1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
3.
常用的采样/保持器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采样 /保持器。如用于一般目的有AD582、AD583、LF198/398等; 用于高速的有THS-0025、THS-0060、THC-0030、THC-1500等; 用于高分辨率的有SHA1144、ADC1130等。 4 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的应用 设计应用系统时,使用这类电路的要求。
常用的转换方法:逐次逼近式、双积分式、计数器式、 V/F变换式等。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是一种采用对分搜索原理来实现 A/D转换的方法,逻辑框图如下图所示:
模拟输入Vx 数字输出 N位 D/A转换器 Vc
+
比较器 OA
N位寄存器
启动 CK
12:32
控制逻辑
DONE
2.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接口技术
2.3.2
多 路 开 关
A/D
单片 微型 计算机
变送器
12:32
第二章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回顾几个概念: 1 2 微机(数字式)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数字运
算与处理、快速处理;
A/D转换、D/A转换、转换时间;
3 4
A/D转换输入通道及D/A转换输出通道,多通道
的处理;
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2:32
⑴ 采样速度的要求:在模拟信号变化较平缓,采样速 度较快时,可以不使用采样-保持电路。
⑵ 采样精度的要求;在采样精度要求不是太高,并且 模拟信号变化不是太快时,可以不使用采样-保持电路。
12:32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在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电路设计中,核心
部分是D/A电路的选择与使用。
因此,应首先弄清D/A电路的指标、工作原
DAC0832芯片为20引 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其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1)数字量输入线D7~D0 (8条) (2)控制线(5条)
(3)输出线(3条) (4)电源线(4条)
12:32
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口技术
3
D/A转换器的输出方式
⑴单极性输出:在需要单极性输出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下图所示接线(参考P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