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路程、速度的综合应用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是指与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行程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类型,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下面我们将行程问题归类,由易到难,逐步剖析。

1.单人单程:例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

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分析】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 km,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x/80 h,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x/100 h。

等量关系式】提速前的运行时间减去提速后的运行时间等于缩短的时间3 h。

列出方程】x/80 - x/100 = 3.例2:某铁路桥长1000 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 ___,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40 s。

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分析】设火车的速度为x m/s,火车的长度为y m,用线段表示大桥和火车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示意图:100060x1000y40x等量关系式】火车1 ___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长;火车40 s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减火车长。

列出方程组】60x = 1000 + y40x = 1000 - y举一反三:1.___家和学校相距15 km。

___从家出发到学校,___先步行到公共汽车站,步行的速度为60 m/min,再乘公共汽车到学校,发现比步行的时间缩短了20 ___。

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为40 km/h,求___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根据我省“十二五”铁路规划,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连云港至徐州的最短客运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18分钟缩短为36分钟,其速度每小时将提高260 km。

求提速后的火车速度。

(精确到1 km/h)3.徐州至上海的铁路里程为650 km,从徐州乘“C”字头列车A,“D”字头列车B都可直达上海,已知A车的速度为B车的2倍,且行驶的时间比B车少2.5 h。

初中数学应用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1.某校师生到距学校20千米的公路旁植树,甲班师生骑自行车先走,45分钟后,乙班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两班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小明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到王老师家的路程为3千米,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千米,由于小明的父母战斗在抗“非典”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明上学,每天所用时间比他每天直接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时?3.甲乙两人两次到某粮店去买大米,两次的大米价格分别为a元和b元,且a不等于b,甲每次买100斤米。

乙每次买100元米,谁买的大米平均价格低?说明理由4.每千克单价为a元的糖果m千克与单价为b元的糖果n千克,混合后糖果的单价为5.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并且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ae=4,de=3,ad=5,三角形ABF旋转后与三角形ADE重和,求阴影部分面积6.把含糖45%的饮料原汁50克,加多少克水稀释成含糖9%的一杯饮料?7.农机厂职工到距工厂15千米的某地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40分钟,其余的人乘坐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两种车的速度?8.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9.解方程4/(X2-1)+(X+2)/(1-X)=-110.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长为x,宽为y,且满足x3十x2y一xy2一y3=0,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1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再由两队合作2天就完成全部工程,已知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之比3:2,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作各多少天?12.轮船在一次航行中顺流航行80千米,逆流航行42千米,用7小时。

初中应用题常用等量关系式整合

初中应用题常用等量关系式整合

应用题常用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认真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设未知数,可以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出方程中的有关的代数式;4.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6.答题。

一、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一)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基本题型及等量关系1、同时出发(两段):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2、不同时出发(三段):先走的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追及问题的基本题型及等量关系(快者的速度-慢者的速度)×追及所用的时间=两者相距的路程1、不同地点出发:慢者行驶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快者行驶的路程同地不同时出发:快者行驶的路程=慢者行驶的路程慢者所用时间=快者所用时间+多用时间慢着先走的路程+慢者后走的路程=快者走的路程2、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三)飞行、航行的速度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风飞行速度=飞机本身速度+风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风飞行速度=飞机本身速度-风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四):环形跑道题: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二、利润、利率问题:(一)利润问题:售价=标价×打折数售价=进价×(1+利润率)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售价-进价)÷进价×100﹪进价=利润÷利润率利润=进价×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利润销售额=售价×销售量(二)利率问题: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年数、月数)利息税=本金×利率×期数×税率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存期利息-利息税=应得利息(三)工程问题(一般把工作总量设为单位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各工作量之和=总工作量各队合作工作效率=各队工作效率之和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甲、乙一起合做:合做天数除以甲独做天数+合做天数除以乙独做天数=1甲先做a天,后甲乙合做:a除以甲独做天数+合做天数除以甲独做天数+合做天数除以乙独做天数=1(四)等积、等长问题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周长=πd=2πr圆的面积=πr²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五)百分比问题增长率问题等量关系: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六)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总结归类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总结归类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总结归类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老师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门别类的对常见的数学问题加以阐述,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行程问题:基本量、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顺水速=静水速+水速,逆水速=静水速-水速,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抓住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不变,水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的特点来考虑。

(1)相向问题,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2)追击问题: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第一,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第二,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地距离=追者所走的路程(3)航行问题:(4)飞行问题:1、火车提速后由天津到上海的时间缩短了7.42h,若天津到上海的路程为1326km,提速前火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提速后火车的平均速度为ykm/h,x、y应满足的关系式为:2、甲、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乙的时速各是多少?3、一列客车长200米,一列货车长28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相遇到车尾离开经过18秒,客车及货车的速度比是5∶3,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4、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 /小时,顺风飞行需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

(1)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2)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5、一条环行跑道长400米,甲每分钟行550米,乙每分钟行250米.(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问多少分钟后他们再相遇?(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多少分钟后他们再相遇6、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九大题型:
1. 相遇问题:
公式:总路程 = (甲速度 + 乙速度) × 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公式: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 追及时间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与追及:
公式:外圈路程 - 内圈路程 = 快者速度× 时间 - 慢者速度× 时间
4. 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 航行问题:
公式: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公式: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6.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车长 + 桥长 = 火车速度× 火车过桥时间
7. 流水问题:
公式:船速的(1 - 水速/船速)× 时间 = (顺水路程 / 顺水时间)× 时间
8. 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 行程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公式: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初中数学中考应用题常用公式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初中数学中考应用题常用公式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中考数学应用题常用公式汇总1.行程问题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c v2.利润问题现价=原价*折扣率折扣价=现价/原价*100%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利润率*进价毛利润=销售额-费用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标价=售价=现价进价=售价-利润售价=利润+进价3.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税率=应纳数额/总收入*100%本息和=本金+利息税后利息=本金*存期*利率*(1- 税率)税后利息=利息*税率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4.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5.增长率问题若平均增长(下降)数百分率为x,增长(或下降)前的是a,增长(或下降)n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1+x)n =b或a(1-x)=bn6.工程问题工作效率=总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效率7.赛事票价问题单循环赛:n(n-1)/2淘汰赛:n个球队,比赛场数为n-1场次。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精选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精选

一行程问题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b)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d)甲先跑10米,乙再和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5、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6、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向跑,每隔133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的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经过了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二盈亏问题工作量与折扣问题8.用化肥若干千克给一块麦田施肥,每亩用6千克,还差17千克;每亩用5千克,还多3千克,这块麦田有多少亩?9毕业生在礼堂入座,1条长凳坐3人,有25人坐不下;1条长凳坐4人,正好空出4条长凳,则共有多少名毕业生?长凳有多少条?10 将一批货物装入一批箱子中,如果每箱装10件,还剩下6件;如果每箱装13件,那么有一只箱子只装1件,这批货物和箱子各有多少?11有一次数学竞赛共20题,规定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或不做的题每题扣2分,小景得了86分,问小景对了几题?12.修一条路,A 队单独修完要20天,B 队单独修完要12天。

初中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初中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初中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

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5、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

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

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6、两地相距380千米。

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7、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

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8、“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9、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

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率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如许一向飞下去,燕子飞了几何千米,两车才能相遇?11、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应用题
一辆卡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出发,卡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客车到达甲城后也立即返回。

已知卡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4:3,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第二次相遇地点24 Km,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Km?
分析:
因本题都没有提供速度、路程、和时间,只是提供一个速度比,因此,解题具有较高难度。

但是,从题中可以得出,两车在第一次相遇时,用的时间是相等的;两车在第二次相遇时,用的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解题就从两车的时间相等入手,可以得出他们的等量关系为:第一次相遇时,卡车行驶的路程÷卡车的速度=客车的行驶的路程÷客车的速度;
第二次相遇时,卡车行驶的路程÷卡车的速度=客车的行驶的路程÷客车的速度。

又因为两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未知(速度只有速度比),且因路程速度不相等两车行驶的路程也就不相等,所以,把卡车行驶到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路程设为a Km,把客车行驶到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路程设为b Km,卡车的速度设为x Km/h,则客车的速度为3x/4 Km/h 。

解:
设卡车的速度为x Km/h,则客车的速度为3x/4 Km/h,第一次相遇时卡车行驶了
a Km ,客车行驶了
b Km ,则甲乙两地距离为a + b Km ;
到第二次相遇时卡车行驶的路程为b+24+a+b=a+2b+24 Km;
客车行驶的路程为a-24+a+b=2a+b-24 Km ,依题意得:
如图:
∵第一次相遇时两车用时相等
∴a/x=b/(3x/4)→a=4b/3
又∵第二次相遇时两车用时也相等
∴(a+2b+24)/x=(2a+b-24)/(3x/4)
→(a+2b+24)*3/4=2a+b-24
→3(a+2b+24)=4(2a+b-24)
→3a+6b+72=8a+4b-96
→2b+72=5a-96
→5a-2b=72+96=168
→5*4b/3-2b=168
→14b/3=168
→b=168*3/14=36
∴a=36*4/3=48
∴甲乙两地距离:a + b=48+36=84 Km 即甲乙两地距离 84 K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