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二课时
新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也较大。
内陆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小,年较差也较小。
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地区缺乏。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高度8844.43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
(三)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
负面影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造成气候恶化。
危害: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低地;水旱灾害增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
温室效应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以及森林覆盖面积大量减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热岛”现象
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 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部地区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物理性质不一样,陆地比热小,增温快,降温也快;海洋相反,比热大,增温慢,降温也慢。 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思考】 说说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一)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2.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四)季风
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暖热多雨。
从古至今,气候有没有发生过变化呢?
气候变化(竺可桢)
温暖时期
八年级下科学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ppt浙教版

1000米
500米
35℃ 0米
讨暖论湿:空迎气风沿坡迎为风什坡么爬多升雨,水背汽风冷坡却为凝什结么,少形雨
成降水。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初春育苗,早上排水,晚上灌水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2)、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⑶、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很快升高; 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原因:陆地的比热比海洋小。 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 3、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⑶、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吐鲁番32℃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较比沿海地区大。
浙江28℃
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 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 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 升温慢,冬天降温也慢,温度变化小。
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 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
2024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教案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2.理解比热的概念,了解不同物质比热的差异;3.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4.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5.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原理。
1.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季风的形成。
一、导课设问: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诗句气势宏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
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我们所处的地方,现在的气候特点又怎样?(让学生用心去感觉)问:温暖还是寒冷?(结论:温暖)同样是冬季,气候南北差异很大。
西北地区有句气候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是什么原因使世界各地气候复杂多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新课教学(一)气候1.气候的含义: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请大家帮忙找出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气候的?判断的理由是什么?①夏季多雨②晴转多云③雷雨交加④夏热冬冷⑤雪花飘飘⑥终年高温2.总结: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天气的综合状况。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对气候的影响设疑提问:小毛同学的一篇日记,请问南国之冬与北国之冬景观一样吗?南国之冬与北国之冬景观截然不同,北国风光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而南国风光却生机勃勃,一片葱绿繁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复习:根据接收太阳辐射量的不同,地球表面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分析: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中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带?)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受纬度的影响很大,因此,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材内容某某教育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节课学生了解了气候概念及影响气候的两个因素: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了比热概念。
本节课继续学习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和季风知识,浙教版这一内容较以前《自然科学》安排显得日益合理,难度降低,着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将季风知识的学习安排在最后,因为它的学习需要以上知识特别是比热概念的铺垫。
每一知识点的学习教材都安排了讨论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本教学设计特点:1.从农村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结合现实事例,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
展示幻灯片,以图片加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2.课堂设计注重情景问题,以思考题、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
技能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通过对气候因素小结性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和季风的形成。
教学过程课题一、复习引入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诗句气势宏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
南国之冬与北国之冬景观截然不同,北国风光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而南国风光却生机勃勃,一片葱绿繁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复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2.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之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2℃左右,冬天气温会比原来2℃左右。
浙教版 科学 八年级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新教材共49页

浙教版 科学 八年级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 素 新教材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பைடு நூலகம்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八年级科学上册2_6气候和阻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气候和阻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材依据 学情分析学生对组成天气的各要素及各天气现象产生的缘故有一些生活体验,对我国不同地址气候是不同的也有一些感性熟悉,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关于什么缘故会有不同的气候,具体因素有一些了解,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深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白得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阻碍;了解季风的概念,明白得我国季风的形成原理。
2.技术目标:培育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各地气候不同的缘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气候各地理要素间的彼此联系、制约关系,使学生同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分析重点: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阻碍;季风的形成。
难点:地形对降水的阻碍;季风的形成。
教学设计 一、温习导课二、新课教学展现图片:雪山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山脚是植被丰硕。
讨论: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气候的不同?山脚和山顶温度不一样,山脚气温比山顶高 一、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阻碍 1.地形对气温的阻碍(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讨论: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有什么不同,什么缘故? 2.地形对降水的阻碍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讨论:①什么缘故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2 、海陆因素降水: 近海地区降水丰富。
气温:内陆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也较大 1 、纬度因素气温: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降水:低纬地区较多,高纬地区较少。
②简单计算,若是某地海平面气温为25℃,那么同地海拔3000米高的山顶气温为多少?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碰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由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暖湿空去爬升进程中遇冷凝结成降水,因此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凝结,因此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多。
拓展知识:一些降水专门丰硕的地址,往往是较多的地形雨,如:(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课件)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所描述的是 下列哪一个因素的影响( C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3、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 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气候变化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发现和古 代文字记载,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气温变化 时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竺可桢认为我国近5000年学.科.来网 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 四个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 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公 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公元1900以来的气候 波动时期。
季风:降水:夏季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丰富的雨水。
下面这些词语中,哪些描述属于 天气?哪些属于气候?
1、夏季多雨 2、晴转多云 3、雷雨交加 4、夏热冬冷
5、雪花飘飘 6、终年高温
天气 气候
思 考: 1.中国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这是因为海水组卷网比热比砂石大。
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 形成高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 风;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 的水的比热大,夏天不 容易升温,冬天也不容 易降温,气温变化小。
7、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晨穿皮袄午穿 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它们的比热 较小,太阳一晒,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 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
读图:
相近纬度的大连和吐鲁番,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 是_吐_鲁_番。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吐_鲁_番。产生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海_水_和_陆_地_性_质_不_同_.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谢谢观看
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 地形雨。我国降水最多的台湾火 烧寮就有丰富的地形雨。
火烧寮
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
暖湿气流随风飘移,在遇到高山阻碍的时候,气流被迫沿着 山坡上升,而海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这就使得暖湿气流的温度降 落,于是开始水蒸气开始冷凝,产生降雨.
而逆风坡,绕过山顶的气流已经把大量的水降在迎风破,所以 气流比较干燥,降雨就少.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 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孤独的北极熊
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度发展、能量消耗较多、空气污染最严 重的特殊地区。这些特点使城市形成了一种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雾 霾增多的特殊气候,它使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 暖空气团,犹如海面上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现象。
季风是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示意图
世界上季风 区域散布很 广,其中以 亚洲季风最 强盛,范围 最广。
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 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分。
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 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这些季节变化都是当地气候(climate )的表现。
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气候呢?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 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桂林的秀丽山水
新疆的沙漠
小兴安岭的林海雪原
太阳辐射在地表散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D 3.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 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 寒冷干燥
我国的季风特点: 冬季盛行偏北风, 寒冷干燥;夏季盛 行偏南风,暖热多 雨。
温暖湿润
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 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归纳
划分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1100年 公元前1400年 公元1900年 至公元前1100 至公元1400年 至公元1900年 以来至今 年
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长沙浏阳市北盛镇一处接干涸的水库
温室效应 导致:
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 积剧增
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1.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多风暴增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城、郊区气温差异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 • 工厂及车辆每天消耗大量的煤、石 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大量废气; • 城市建筑结构的特性
措施:2)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加强国际间协作
• 大量植树造林能否从 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1)改变能源结构,寒冷时期
气候波动时 期
最近一百多年来的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 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 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 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 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二课时
1、季风: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节, 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
陆地 低 气温__ 高 气压__ 海洋 风从___吹向___ 陆地
季
海洋
气温__ 高
气压__ 低
夏
陆地 高 气温__ 低 气压__ 陆地 风从___吹向___ 海洋
季
海洋
气温__ 低
气压__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