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查获一起上亿元跨省特大制售假药案

合集下载

安徽太和警方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安徽太和警方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安徽太和警方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齐德远;王慧颖;姜文华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5(0)8Z
【摘要】中药和止痛片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再装入空胶囊便成了包治腰腿疼痛的"特效药"。

近日,安徽太和警方成功侦破了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3人,现场查扣196袋假药"杨氏风湿胶囊"及大量未包装片制剂及143盒"中老年骨密钙"及生产用原料、设备等。

2015年7月20日,安徽省太和警方接到举报,太和县皮条孙镇李某(女,66岁,安徽太和县人)卖的治疗腰腿疼的药外包装袋上什么标志都没有,而且吃过后没有任何疗效。

经过顺藤摸瓜侦查发现。

【总页数】1页(P57-57)
【关键词】外包装袋;皮条孙镇;风湿胶囊;腰腿疼痛;装片;界首市;王集镇
【作者】齐德远;王慧颖;姜文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6
【相关文献】
1.海南侦破一起跨国生产销售系列假药案总案值约2亿元 [J],
2.北京丰台警方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J],
3.沈阳警方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生产假药案 [J], 杨勇;姜敏
4.金华江南警方\r侦破特大销售假药案 [J],
5.宿迁警方侦破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远破获特大伪劣农资案

定远破获特大伪劣农资案

定远破获特大伪劣农资案作者: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20年第06期安徽定远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制售伪劣化肥案,沉重打击了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分子,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

4月5日,安徽省定远县公安局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移交的一条线索:在对定远县严桥乡某农资经营部销售的化肥进行抽查时,发现化肥系伪劣产品。

根据此线索,定远县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扩大调查范围,初步核查发现定远县22个乡镇竟有30余农资门店代理销售该系列伪劣化肥。

定远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着手开展工作。

民警调查发现,定远县30余家农资店销售的伪劣化肥都是从张某明处购得,张某明经常往返于全椒县一处厂房和南京浦口区厂房之间。

专案组民警在两处厂房外围蹲守,发现一辆黑色轿车经常出入,车主为张某龙,曾在南京开办过制售化肥的工厂,和张某明联系紧密。

专案组初步查明了犯罪嫌疑人张某明、张某龙生产、销售伪劣农资的犯罪事实。

4月8日,在经过3天的蹲守后,定远县公安局抽调民警往南京和全椒两地,同时收网抓捕。

抓捕组一举捣毁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和全椒县的两处生产假化肥窝点,将正在生产伪劣农资的21名涉案人员和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明、张某龙现场抓获,现场扣押现金25万余元、查扣伪劣復合肥、BB肥成品10吨、生产原料1642吨、车辆3辆,查封生产线2条。

经查,张某龙、张某明于2017年10月以来,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租用全椒县某生物有机肥厂房,购买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厂房、设备,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5万余吨,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按照国家规定生产的正规化肥每吨售价2000元左右。

他们生产的复合肥包装袋上标注的氮磷钾总含量是45%,但因为氯化钾的价格较高就没有添加,生产成本从每吨1700~1800元降到了1300元。

“没有氯化钾,农作物会根系不稳,稻谷不饱满,但种植涉及土壤、种子、化肥、农药、灌溉等很多因素,当时想着农户们每亩减产100多斤,不会把问题联想到化肥上。

安徽省公安厅通报今年打假大要案件

安徽省公安厅通报今年打假大要案件

安徽省公安厅通报今年打假大要案件作者: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12期近日,安徽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今年以来打假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假冒伪劣犯罪案件2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6名,缴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260余万件,涉案价值2.1亿余元。

“家族酒企”假酒广销五省宿州人蒋某伙同他人,以砀山县城郊接合部租赁的多处生产及仓储窝点为据点,采取共同购进制售假酒所需的原材料,分头组织生产销售的模式,从江苏徐州购进散装劣质白酒,从山东聊城购进酒瓶及外包装,从河南濮阳购进商标及防伪标识,以家族成员为主、以“家庭作坊”形式大肆生产假冒我省知名品牌白酒,销售网络涉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地。

鉴于案情重大且犯罪网络涉及多省,公安部经侦局审核批准围绕该案线索发起打假集群战役,在9月下旬开始的收网行动中,宿州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缴获假冒品牌白酒3万余瓶,散装劣质白酒8.5吨,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假冒建材“混进”安置房项目今年初,界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根据权利人报案线索,在当地政府安置房项目中查获大量假冒知名品牌防水建材。

经查,1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伙同他人在陕西西安设立制售假窝点,组织生产设备和人员,通过互联网、张贴小广告、发放名片等方式发布售假信息,并按照客户需求大量生产假冒知名品牌防水建材,通过物流、快递等方式将假冒产品发至河北、上海、安徽、河南、陕西、新疆等地下线经销商。

鉴于案情重大且犯罪网络涉及多省,公安部经侦局审核批准围绕该案线索发起打假集群战役。

在近期收网行动中,安徽、陕西、河南、河北、上海、新疆等作战地密切协作,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捣毁制售假窝点4处,查获假冒知名品牌防水建材1632件,涉案价值1130余万元。

“大牌篮球”产自蚌埠黑窝点嫌疑人沈某伙同他人,分别在无锡、南通、滁州、蚌埠等地设立制假窝点,组织人员大肆生产假冒“斯伯丁”“NBA”“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篮球,并通过淘宝网、手机微信平台销售给陕西、黑龙江、河南、广东、四川、甘肃等地下线经销商。

公安机关公布打击制售假药典型案例

公安机关公布打击制售假药典型案例

公安机关公布打击制售假药典型案例作者: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20年第07期以淀粉、苦味剂为原料制作假药2019年12月,公安部指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捣毁假药生产、仓储、销售窝点12个,现场查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类假药成品1万余盒、半成品1万余板(瓶)、散装药粒290余万粒,大量包材、辅料以及各类制假设备34台,涉案金额3.2亿余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孙某非法设立造假窝点生产假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假药销往全国。

该案涉案假药以淀粉、苦味剂等为原料制成,没有任何有效成分,患者使用后将严重耽误治疗。

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了一个涉及多省市,覆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假药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犯罪全链条。

假美容针剂制售形成犯罪网络 5.2万支假针剂被查2019年10月,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分两批集中收网,成功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全链条查明肉毒素假药研发、生产、分销、零售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端掉假药生产、包装、储存窝点9处,查获肉毒素等美容针剂类假药5.2万余支、假药生产线3条以及发酵罐、冻干机等设备20余台,案值1亿余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杜某招募团队专门从事肉毒素生产技术研发,犯罪嫌疑人梁某等人建立生产车间和设备,大批量生产肉毒素冻干粉针剂,封装后将裸瓶销售给洪某等人贴标包装成多个品牌产品,利用互联网分销至全国。

经鉴定,涉案的多批次肉毒素药品不含国家标准成分或成分不达标。

吴忠公安捣毁一制售假药窝点4月7日,吴忠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指令,对发现的利通区某小区李某通过网络直播形式推销药品的线索立即进行核查。

随即,经侦支队联合市卫计委、市场监督局、药监局对该小区李某住所突击检查。

当检查人员进入该住所后,眼前的情景让人惊愕,不大的屋内,挤满了前来治疗的患者,屋内到处堆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李某正在给其中一名老年妇女拔罐。

面对突然而至的检查人员,李某慌乱不已。

经侦支队与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控制现场,工作有序展开。

公安部公布十起肉品犯罪案例

公安部公布十起肉品犯罪案例

公安部公布十起肉品犯罪案例:腾达制售假牛肉人民网北京5月2日电近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辽宁本溪时某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走私冻牛肉案。

2013年2月,本溪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特大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走私冻牛肉案,捣毁销售、储存伪劣冻肉黑窝点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现场查扣伪劣冻肉产品40余吨。

经查,2008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时某等人先后多次从广东购进未经检验检疫走私冻牛肉,销往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等7个省份,案值6000余万元。

内蒙古包头腾达食品有限公司制售假劣牛肉案。

2013年3月,内蒙古包头公安机关成功破获腾达食品有限公司制售假劣食品案,现场查获冷冻肉6.4吨、成品假牛肉干14.6吨,以及“一滴香”、“牛膏1号”等调味料,经鉴定,假牛肉干中大肠杆菌等严重超标。

经查,2010年以来,该公司使用鸭肉等为原材料,生产假劣牛肉干、羊肉干,通过18家物流公司销往全国15个省区市,案值600余万元。

2013-05-03 07:25:22 中国青年网江苏无锡卫某等制售假羊肉案。

2013年2月,在公安部统一协调下,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

经查,200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

贵州贵阳袁某制售“毒鸡爪”案。

2013年3月,贵州贵阳公安机关成功捣毁2个制售“毒鸡爪”黑窝点,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扣成品、半成品“毒鸡爪”1.6万余斤及非法添加物质一批。

经查,2011年7月以来,袁某等将采购的鸡爪浸泡在按比例勾兑的过氧化氢水中,掺入香料、醋酸、辣椒红等加工后,运到农贸市场销售或向各地批发,每天制售约600斤,案值400余万元。

1亿粒假性药流入北京安徽等地

1亿粒假性药流入北京安徽等地

1亿粒假性药流入北京安徽等地作者:来源:《科学养生》2015年第12期《新快报》讯假性药由淀粉与西地那非(“伟哥”主要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配加工而成,而所谓的抗生素药实际为纯淀粉。

广州警方称,近期一举铲除了一个特大制贩假药犯罪网络,现场查扣各类涉嫌假冒品牌性药154万粒。

调查表明,制售假药的一个窝点每天出货量就达10万粒,一年多来数个窝点共生产假药超1亿粒。

据称,该案是近两年来广州警方破获的数量最大的假药生产案。

广州市食药监局对查扣性药检验后认定为假药,对现场查获的抗生素药进行检验,发现其中无任何相关药用成分,认定为假药。

经初步计算,该团伙至今共生产假药超1亿粒。

生产出来的假冒性药和抗生素类药物主要销往国内的北京、安徽等地以及境外,广州成人用品市场及正规药店暂未发现该团伙所生产的假药流入。

假冒的九味草糖违法添加4种化学药物《城市快报》讯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河南一个黑窝点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九味草糖”“百草宜康”“风骨仙草”等。

假冒保健食品“九味草糖”标识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标识卫生许可证号为:浙卫食健字(2005)第002号,标识出品监制为:香港济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兴业街14号永兴大厦6楼C1-D。

其宣称是纯中药成分,能有效降血糖。

经检验,假冒保健食品“九味草糖”中非法添加了“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罗格列酮”4种化学药物。

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现,早在2012年发布的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中,上述4种化学药物就位列其中,是禁止添加到保健食品中的。

广西超四成不良反应来自抗生素《南国早报》讯是药三分毒,连维生素、滋补药都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呼吁公众关注药品不良反应,走出用药误区。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区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3752份,报告例数最多的是抗感染药,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抗生素,占总报告数的41.51%。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十大假药典型案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十大假药典型案件

(二)江苏盐城药监部门查处“9·16”假冒人血白蛋白案,抓获以王庆春为首的制假售假团伙,其中王庆春为公安部门网上通缉3年之久的人血白蛋白制假在逃主犯。捣毁了一个盘踞在苏鲁豫皖,销售网络涉及全国18个省份31个市(县),涉案金额千万余元的售假网络。
(三)江苏连云港药监部门查处制售假冒知名品牌药品阿德福韦酯胶囊案,已抓捕涉案人员2名,查获假药货值10余万元,涉案金额逾百万元。
七、辽宁省沈阳市药监部门查处制售假冒“参七心疏胶囊”假药案
查获生产假药窝点,假药参七心疏胶囊100余件,货值150余万元,制假机器5台,其他假药108件。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批捕。
八、江苏省徐州、盐城、连云港、南通、无锡等地药监部门查处制售假药案
(一)江苏徐州药监部门查处制售假冒知名品牌药品并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劣药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网上通缉4名,涉案金额500余万元,公安部已对相关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三、上海药监部门查处利用互联网违法经销A型肉毒毒素案
该案查获未经批准的A型肉毒毒素796支、玻尿酸300余支、HGH生长素30余瓶,案值约20万元。违法经营A型肉毒毒素的上海伍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广东省揭阳市和深圳市药监部门查处假冒知名品牌药品案件
五、湖北武汉药监部门查处甘俊波等人制售假药案
该案查获假药16种、5173瓶,假药半成品2054瓶以及制假设备、包装标签、空胶囊、假公章等,销售金额110万余元。甘俊波等六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六、吉林省辽源市药监部门查处“5·13”生产销售假药案
查获假药70余种,捣毁生产、加工、储存假药窝点5处,查获制假机械设备3台,制假原材料、药品内外包装物80余箱(袋),货值700多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10人。

安徽高院发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安徽高院发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安徽高院发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6.23•【分类】其他正文安徽高院发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01丁营、郭木深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28952.6克,数量大,罪行极其严重【基本案情】被告人丁营,男,1970年10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

被告人郭木深,男,1980年10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市。

被告人郭俊才、郑乃添、高士良等人基本情况略。

经法院审理查明:1.2016年12月,被告人丁营联系郭木深购买甲基苯丙胺(冰毒),双方商定以每千克4万元的价格交易15千克冰毒。

后丁营到郭木深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家中将60万元现金交给郭木深,郭木深从上家购得15千克冰毒后交给丁营。

被告人高士良根据丁营的安排将冰毒伪装后乘坐从东莞至亳州的大巴车,在河南省新蔡高速路服务区内将15千克冰毒交给了唐文超(另案处理)。

2.2017年春节前的一天,被告人丁营携带55万元现金再次到东莞市找被告人郭木深购买冰毒。

丁营将毒资交给郭木深,后又告诉郭木深取消交易,并安排高士良找郭木深要回55万元毒资。

郭木深以做生意资金周转为由向丁营借款5万元,下余50万元毒资交给高士良,高士良带回交给丁营。

3.2017年2月22日前后,被告人丁营通过被告人高士良同被告人郭木深商量冰毒价格后携带毒资赶到东莞市与高士良汇合,二人在郭木深的住处交给郭45万元现金,丁营将郭木深之前向其借款5万中的4万元抵付毒资。

同年3月1日晚,郭木深驾车从东莞市赶到陆丰市找被告人郭俊才购买冰毒,交给郭俊才40万元现金。

后郭俊才到陆丰市甲子镇找被告人郑乃添购买14千克冰毒交给郭木深,郭木深又付给郭俊才1.5万元现金。

3月3日下午,郭木深将14千克冰毒交给丁营,丁营安排高士良将毒品运回临泉。

3月4日,高士良乘坐大巴车、丁营乘坐火车赶回阜阳。

3月5日凌晨2时许,民警在大广高速河南省息县服务区内将高士良抓获,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13952.6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网 >> 地方2001年9月17日15:46
安徽查获一起上亿元跨省特大制售假药案
记者葛如江 周剑虹
新华网合肥9月17日电 安徽省药监部门在江西、福建、江苏、上海4省市的药监、公安部门的协助下,通过长达半年的努力,终于破获一起涉案金额突破亿元的制造销售假劣药品系列案。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黄志诚被警方逮捕,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这一案件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制售假劣药品案。

据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今年1月,金寨县交警在检查春运货物时,发现由阜阳运往南昌的卡车上装有药品头孢曲松钠(又名菌必治,为静脉注射针剂),数量分别是126件(批号001101)、1件(批号001105),药品包装上标示为上海先锋药业公司生产,每件有450支。

警察发现该批药品没有进货发票,也没有路单,就询问车主其药品来源、货主及送达地点、收货人等,均答不上来。

警察产生怀疑,随即与县医药局联系。

县医药局检查后发现疑点较多,及时向省局作了汇报。

省局一面与上海先锋药业公司联系,一面指示县局将该批药品暂时封存起来,并采取严密措施,严格控制涉案人员,以尽快破案。

安徽省药监局领导随即赶到金寨县现场办公,上海先锋公司也立即派员到金寨当场鉴定,确定批号为001105的1件药品是真品,其余126件全部为假药。

就在金寨县发现假药的前一天,阜阳市医药局也查获一起涉嫌假药案,发现了591件头孢曲松钠药品,标示是上海先锋公司生产,批号是001101。

市局立即派人连夜赶赴上海送检,经鉴定亦为假药。

第二天,市医药局正准备封存这批假药时,发现少了126件。

犯罪嫌疑人黄志诚交待,他自知无法逃避检查,便想方设法转移证据,金寨县交警查获的假药就是他从阜阳转移出去准备运往江西的。

黄志诚将这批假药运到了安徽省太和县,准备以每支低于市场价0.3元的价格销售,但没料到太和医药局对药品质量把关很严 ,黄的假药没销掉,只好将药又拉到阜阳临时存放起来,这才被发现。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假药的制造、包装、商标印刷均为黄志诚一人所为,案件涉及江苏、福建、江西三省的有关企业。

据安徽省药监局取证调查,假药是在苏州第二制药厂生产的。

去年2月28日,黄志诚与苏州第二制药厂签订了加工头孢曲松钠的协议书,该厂自去年4月开始先后由黄志诚三次提供韩国原料(无口岸检验报告),共计生产24批,计4533箱,每箱450支。

按国家批准的市场零售价每支55元计,此案涉及金额1.1219亿多元。

调查发现,黄志诚通过朋友从福建购买商标纸,运到南昌的江西印刷集团公司印制商标,他提供给江西印刷集团公司的“商标印刷委托书”、“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等全是假的。

黄志诚又通过熟人找上海华康包装材料厂的业务员,并签定了生产上海先锋药业公司有三叶标识的铝塑瓶盖。

而生产瓶盖的模具是上海华康包装材料厂派人从外面定做的。

据公安部门初步查实,犯罪嫌疑人黄志诚是江西南昌人,在阜阳做过药品生意。

药监部门的执法人员认为,黄志诚涉嫌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罪。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刘自林局长对记者说,这起案件是在国家加大整顿清理市场力度的情况下查获的,这说明目前一些制假售假的违法分子已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因此,对这些违法分子理应从重从快处罚。

据《刑法》第149条规定,生产伪劣商品5万元以上的,即构成刑事犯罪,可判处15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

打印版发表感言推荐给朋友: 寄出
关闭窗口
镜像:美国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关于我们 帮助信息本站导航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