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1-2节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第四节 边界层理论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第四节 边界层理论

3、牛顿粘性定律
实验证明,流体的内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F与两层流体的速度差 du 成正比,与两层间的垂直距离 dy 成反比,与两层间 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即
du F A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3.2.2)
du ——法向速度梯度,即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y方向流体 dy 速度的变化率,1/s;
μ——比例系数,称为流体粘度或动力粘度,Pa· s。
动性越小。流体的粘性是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根源。
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两块面积很大且相距很近 平行板,板间充满静止液 体。下板固定,对上板施 加恒定外力 F,上板以速 度 u 沿 x方向运动。 若u较小,则两板间液体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运动, 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流体以速度u随上板运动,其 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紧贴在下板表面的一层 液体速度为零,两平板之间的流速呈线性变化。 对相邻两层流体来说,上层速度大,下层速度小,前 者对后者起带动作用,而后者对前者起拖曳作用,流 体层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即是内摩擦力,流体的粘性 正是这种内摩擦力的表现。
一、流体的流动类型
1、两种流型--层流和湍流
(1) 雷诺实验 将水箱A注满水,利用 溢水管H保持水箱中的
水位恒定,然后微微打
开玻璃管末端的调节阀
C,水流以很小速度沿
玻璃管流出。再打开颜 色水瓶D上的小阀K,使
颜色水沿细管E流入玻璃
管B中。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水流速从小到大,有色液体 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流体 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 的流型。 层流 ( 或滞流 ) :图 (a) 水流很小 时管中颜色水质点仅沿着与管轴 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 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

环境工程基础原理三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环境工程基础原理三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机械能损失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在流动过程中流体 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
通过适当的变换 以机械能和机械能损失表示能量衡算方程
假设流动为稳态过程
单位质量流体自进口流至出口所作的有用功为
W ' v2 pdv v1
hf
式中W ' ——单位流体所作的有用功,J/kg;
hf ——单位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J/kg;
v2 pdv ——流体的膨胀功,J/kg。
v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间歇不可逆过程,有
e Q v2 pdv v1
hf
根据焓的定义 H e pv
H Q v2 pdv v1
hf
p2 vdp
p1
v2 pdv Q
v1
hf
p2 vdp
p1
1
2
u
2 m
gZ H Q We
u2
gz
pv d A
u
m
(
1 2
u
2 m
)
A
um gZA
um HA
um
1 A
A
udA
1 u2 1 1 u2dA
2 m A A 2
注意 1 u 2 2
m
1 2
u
mபைடு நூலகம்
2

引入动能校正系数α,使 1 u 2 2
m
1 2
u
m
2
α的值与速度分布有关,圆管层流时,α=2,湍流时,α=1.05。 工程上的流体流动多数为湍流,因此α值通常近似取 1。
M dV
V
衡算方程的通用形式
A1
udA
A2
udA
d dt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概述(1)污水生物处理的定义及其去除对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的概念: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染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目的:絮凝、沉淀和降解悬浮物;降解废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状有机物;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2)污水生物处理的分类(溶解氧的需求不同、生长方式的不同);需氧的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缺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方式:悬浮生长法;附着生长法(3)好氧、缺氧及厌氧生物处理的定义;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主要分成两种的过程。

缺氧生物处理暂无第一节废水处理生物学基础(1)参与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一和主要承担者)真菌——主要霉菌藻类:可提供氧气原生动物:可作指示生物小型后生动物:轮虫(好氧生物净化程度的有效指示生物)(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异化作用:能量的生产和获取的生物过程。

同化作用:细胞组织生产的生物过程。

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的过程。

(3)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特点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延迟期:对于新投入运行生化反应池(曝气池),接种污泥对新的废水环境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启动阶段)。

适应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性质和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对数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泥沉降性能较差。

稳定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和沉淀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总结

(2)分析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3)使用转子流量计时读数为什么需要换算? (4)测定气体的流量计能否用来测量液体? (5)简述转子流量计的安装要求。
第四章 热量传递
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
本节思考题
(1)什么是热传导?
(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 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 (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 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 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
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
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变化率 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 流体流动
第一节 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
(7)离心沉降机和旋流分离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离心沉降过程?
第四节 其他沉降
本节思考题
(1)电沉降过程中颗粒受力情况如何,沉降速度与 哪些因素有关?
(2)简述电除尘器的组成和原理。
(3)电除尘器的优点是什么? (4)惯性沉降的作用原理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 的影响? (5)惯性沉降应用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三节 分子传质
本节思考题
(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2)在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的宏观 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 (3)单向扩散中扩散组分总扩散通量的构成及表达式。 (4)简述漂移因子的涵义。 (5)分析双组分混合气体中,当NB=0、 NB=-NA及NB=-

环境工程原理 思考题

环境工程原理 思考题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什么?2、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就是什么?3、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用隔离、分离与(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就是换算因数?英尺与米的换算因素就是多少?2.什么就是量纲与无量纲准数?单位与量纲的区别就是什么?3.质量分数与质量比的区别与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就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与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就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就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就是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与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导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王树众

环境工程导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王树众
②悬浮微粒:固体微粒(悬浮灰、尘、花粉、细菌、冰晶)、颗粒状液 体(水滴、云雾、)。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削弱太阳的辐射强度。 ③水蒸气:含量不大,构成天气现象(云、雾、雨、霜、露)。
2. 大气污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 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 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 害了环境。”
度。)
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理论空气量,用于固定装置。
空燃比A/F:空气量/燃料量(质量),用于移动装置。(汽油理论A/F =15,甲烷理论A/F=17.2)。
良好的燃烧工况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3T):
①足够的温度。着火温度,燃烧维持较高温度。
②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烬。
③充分的混合。混合不良将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相当缺氧燃烧。用湍流 度衡量。
3. 雾(fog): 微小液体颗粒。水雾、油雾、酸雾、碱雾,<100μm。 气象学中是指造成能见度<l km的小水滴悬浮体。 气溶胶态污染物通常<500μm。
>100μm的颗粒易于沉降,造成的危害较小。
<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总悬浮微粒(TSP) ①飘尘: <l0μm,粒度小,质量轻,不易沉降;
(2) 液态剩余型。液体燃料不完全燃烧:
① 煤胞、油灰:油滴蒸发产生油蒸气燃烧时,一边膨胀发泡,一边 聚缩固化,生成10~300μm、表面光滑致密、内部絮状、难以燃烧的
空心焦粒;
②石油焦:油雾滴与炽热固体壁面接触时高温裂解,形成颗粒较大 的物质,结焦。
(3) 固态剩余型。固体燃料燃烧时形成,包括未燃尽固定碳和灰分(飞
其明确了:
(1)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造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

环境工程原理第03章流体流动

环境工程原理第03章流体流动

pa

101.3
J/kg
E3 E2 所以药剂将自水槽流向管道
第一节 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
本节思考题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 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 流速增加多少?
(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 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 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p2d p p
p1

1
2
um2
+ gz +
p2 dp
p1

We

hf
1
2
um2
+
gz
+
p


We

hf
(3.1.16)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流体的流态几乎都为湍流,令α=1
1
2
um2
+
gz
+
p


We

hf
1
2
um2 1
+
um

1 A
udA
A


1 2
u
2
m

1 A
A
1 u2dA 2

1 2
u2
m

1 2
um2
由于工程上常采用平均速度,为了应用方便,引入动能
校正系数α,使

1 2
u2
m

1 2

um
2
α的值与速度分布有关,可利用速度分布曲线计算得到。经证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单选题]1.某建设项目位于东部地区,下列时间混合层高度最高的是()。

[2018年真题]A.11:00B.14:00C.17:00D.20:0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日间,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地面得到加热,混合层逐渐加强,中午时达到最大高度;日落后,由于地表辐射,地面温度低于上覆的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的稳定边界层;次日,又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混合层重新升起。

[单选题]2.某建设项目排放甲大气污染物,现有工程运行时,对敏感点处的贡献值为3mg/m3,现有工程不运行时,敏感点处的现状监测值是17mg/m3。

新建化工项目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增量是7mg/m3,评价范围内有一处在建的热电厂,预测甲大气污染物对敏感点处的贡献值是8mg/m3,热电机组替代区域内的供暖污染源,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贡献值是3mg/m3,该建设项目进行技改,技改后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增量是7mg/m3,则技改项目建成后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大气环境质量为()。

[2018年真题]A.32mg/m3B.39mg/m3C.42mg/m3D.31mg/m3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计算一种污染物在敏感点的大气环境质量的贡献值叠加计算,计算方法是所有贡献值的加和,本题中敏感点背景值17、现有工程贡献值3、新建化工项目贡献值7,热电厂贡献值8(需要注意的是热电机组替代的供暖污染源为3,故需减去)、技改项目贡献值7,故结果为:3+17+7+8-3+7=39(mg/m3)。

[单选题]3.某市建成区南北长10km,东西宽10km。

某日AQI指数为101,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水平,当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200m,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为3m/s。

预计第二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600m,风向仍为北风,平均风速下降到2m/s,在污染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天环境空气质量预计是()。

[2017年真题]A.重度污染B.中度污染C.维持轻度污染D.空气质量好转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混合层的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m qm1 qm2
uA u1 A1 u2 A2
三、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总能量衡算
2
流体携带能量
2’ 1 1’
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
衡算范围:截面1-1’与 2-2’间的管道和设备。 取0-0’为基准水平面。 衡算基准:1kg流体。
稳态流动下,系统内部无能量积累,则能量衡算方程为 输出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输入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
二、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流体流动的状态 在流动流体系统中,物理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 的函数。
稳态流动:流体流动系统中,各截面上的压力、
流速、流量等物理量仅随位置变化,
而不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流动: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有关物理量既随
位置变化,又随时间变化。
qV2、u2、p2
qV1、u1、p1 qV2、u2、p2
输出系统的质量流量:
qm2 2um2 A2
4、写出质量衡算方程: dm 1um1 A1 2um2 A2 dt
(3.1.1)
对于稳态过程
dm 0 dt
1um1 A1 2um2 A2
um1 A1 um2 A2
(3.1.2)
对不可压缩流体,ρ为常数
(3.1.3)
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态流动时平均速度um仅随管截面 积而变化。
对于圆形管道
π 2 π 2 um1 d1 um2 d 2 4 4
um 2 d1 d um1 2
2
(3.1.4)
表明:当体积流量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道 直径的平方成反比;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稳态流动 时,平均速度恒定不变。
思考:如果管道有分支,则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 又如何?
以势能的作用使 之趋于团聚
两种力竞争的结果决定了物质的外在宏观性质。而 这两种力的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很大关系。
固体
约为1×10-8 cm(分子尺度的量级),分子间相互 作用势能出现一个极值称为“势阱”,即分子结 合能,其值远远大于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力占主 导地位,分子呈固定排列,分子热运动仅表现为 平衡位置附近的振荡。有一定形状且不易变形。 液体: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 竞争势均力敌,分子间距比固体大1/3左右。 不可压缩、易流动。 气体:分子间距约为3.3×10 -7 cm(为分子尺度的 10倍)。分子平均动能远远大于分子间相 互作用势能,分子近似作自由的无规则运 动。易流动、可压缩。 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
第二节 稳定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
化工及环境工程中常采用管道输送流体。管流
系统的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是解决管路计算、
流体输送机械的选择及流量测定等实际问题的重要
基础和方法。本节学习流体流动的规律,重点研究 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规律。
第二节 稳定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 本节主要内容
一、流动系统的质量衡算方程
650 解: 进口绝对压力= 1.013 10 - 1.013 10 5 760
5
出口绝对压力= .13105+250103 10
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在液 体中取一截面积为A的液柱,液柱的 上、下表面与容器底的距离分别为Z1 和Z2 。作用在上、下表面的压强分别 为P1和P2 。
相对基准水平面的高度。 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 gZ (J/kg)
(4) 静压能(流动功)
流体内部任何位置具有一定的静压力。 流体进入系统需要对抗压力做功,这 部分功成为流体静压能输入系统。
流体在截面处具有的压力
F pA流体通过截面的距离为 NhomakorabeaF
A
l V / A
V 流体通过截面的静压能 Fl pA pV (J) A V pv(J/kg) 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 p m
p2 pa h (2)式(1-2)可改写为 g
压力或压力差可用液柱高度表示,但需注明液
体的种类。
(3)在静止、连续的同种液体内,同一水平面各点 的压强处处相等。压强相等的面称为等压面。
系统中任意一点只有一个压强; 与大气连同的两个液面必定是等压面。
五、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利用静力学基本原理可以测量流体的压力、容 器中的液位及计算液封的高度等。
流体
二、连续介质假定 假定流体是由无数内部紧密 相连,彼此间没有间隙的流体质 点(或微团)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所谓质点是指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微团,其尺
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却远大于分子自由程。这些
质点在流体内部紧紧相连,彼此间没有间隙,即流
体充满所占空间,为连续介质。
当把流体看作是连续介质后,流体微团连续布
注意: A. 实际应用时密度、压力、高度可以采用截面处的平 均值。 B. 对于实际流体,截面上各点的速度不同,应用能量
衡算方程时应以截面上的平均动能代替方程中的动
能项,而不能以平均速度代替方程中的速度。
u um
1 um udA A A
1 2 1 2 2 u 2 um m 1 1 2 1 2 2 u A 2 u dA m A
第三章 流体流动
流体是气体与液体的总称,流体流动是环 境工程中最普遍的单元操作之一。研究流体流 动是分析系统质量和能量转换过程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 流体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流体静力学方程 稳定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边界层理论 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第六节
化不大,密度近似地取平均值且视为常数时, 式(1-1)、(1-2)和 (1-3)也适用。 讨论:
(1)Zg 、 分别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和静压 能,即在同一静止流体中,处在不同位置流体的位能和静 压能各不相同,但Zg和
p
p
因此,静力学基本方程也反映了静止流体内部能量守恒 与转换的关系。

可以转换,其总和为常量。
3、总能量方程 流体本身所具有能量和热、功就是流动系统的总能量
1 2 E1 e1 u1 gz1 p1 1 2
2
1
2’
1 2 E2 e2 u2 gz2 p2 2 2
1’
单位质量流体稳定流动过程的总能量衡算式
1 2 ( e u gz p ) Qe We 2
(a) 恒位槽(稳定流动)
(b)普通贮槽(不稳定流动)
二、流动系统的质量衡算方程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对直径不同的管段做物料衡算。 取管内壁截面1-1’ 与2-2’ 间的管段。 1、衡算范围: 2、衡算对象:管段内的流体 3、衡算基准:1s (单位时间) 输入系统的质量流量:
qm1 1um1 A1
垂直方向对液柱进行受力分析:
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1 = p1A,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F2 = p2A , 液柱重力G = ρgA(Z1-Z2) ,
液柱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
p2 A p1 A gA( z1 z2 ) 0
p2 p1 g( z1 z2 ) 压力形式(1-1)
三、流体的受力 处于重力场中的流体, 无论运动与否都受到力 的作用,连续介质的受力服从牛顿定律。
1、场力:非接触力,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例 如:重 力,离心力,电磁力等。 2、表面力:接触力,大小与和流体接触物体(包括流 体本身) 的表面积成正比,例如:压强和应力。
(1)压强被视为外部作用力(包括流体柱自身的重 力),在流体中传播,其方向始终与作用面相垂 直;无论流体运动与否,压强始终存在,静止流 体中的压强称为静压强。在流体空间任一点处, 各方向的静压强相等。 (2)压力(强)的两种表征方法 压力的大小常以两种不同的基准来表示:一是绝 对真空;另一个是大气压力。基准不同,表示方 法也不同。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力称为绝 对压力,是流体的真实压力;以大气压为基准测 得的压力称为表压或真空度。
从流体输送角度这部分机械能“损失”
通过适当变换
将总能量衡算方程中热和内能项消去,用机械 能和机械能损失表示。
机械能衡算方程。
假设流动为稳态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e Q pd
' e
2
1
(3.1.12)
单位质量流体从截面1-1’ 单位质量流体从截面1-1’流到 流到2-2’获得的热量 2-2’时因体积膨胀做的机械功
满整个流体空间,流体的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成为
空间的连续函数,可以引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 数学工具来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该假定对绝大部分工程技术问题都适用。但当
流动体系的特征尺度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相当时,
例如高真空稀薄气体的流动,连续介质假定受到限 制,需要用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微观方法来研究。本 书只研究连续介质的力学规律。
?
1 2 1 2 2 u 2 um m
由于工程上常采用平均速度,为应用方便,引入动能校 正系数α, 1 1 2 u um2 2 m 2 引入动能校正系数α后, 1 2 ( e um gz p ) Qe We (3.1.10) 2
1 2 e ( um ) gZ p Qe We (3.1.11) 2
H e pv
1 2 H ( um ) g Z Qe We 2
(二)机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
1、机械能衡算方程
流体输 送过程 内能和热:不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用于流体输送 各种机械能相互转换,可用于输送流体 机械消耗过程—转化为内能,使流体温度略有升高
质量体积
单位质量流体的总能量为 E e
1 2 u gz p 2
2、与外界交换的能量 (1) 功:单位质量流体对输送机械作功We,kJ/kg,We 为负值,表示输送机械对系统内流体作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