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教案
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教研主题巧设课前参与激活课堂
课 题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章节
第七章
第2节
主备人
刘锡菊
周 次
课时
一课时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知道废电池的成分及危害,知道水俣病和痛痛病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带来的危害。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法设计
调整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活动建议】探究“酸雨”的危害。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相关内容。

这一节内容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技能方面的目标。

2.在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为下一节的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准备pH试纸,配制模拟酸雨,清水,烧杯,纱布,大培养皿、小麦的种子等。

教学策略这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设计实验及其操作是重点也是难点,还涉及许多化学知识,教师要先给同学讲解清楚,课前同学要预习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课堂上实施方案,通过实验认清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危害是什么?了解当地雨水的情况,增加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播放PPT中视频):《从外太空看美丽的地球》。

美丽的地球、生物共同的家园,曾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环境被无情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欣赏视频,体会地球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播放PPT课件中视频)1.认识酸雨: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产生的?(虚拟软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2.实验设计: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pH。

3.展示实验,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2.重金属
(1)污染物: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指含有汞、镉、铬、铅、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品。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2)危害:水中、土壤中的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防治:禁止有毒有害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中,发生重金属污染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3.大气污染
(1)污染物:主要有工业废气,燃烧煤、石油等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危害: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叶面产生伤斑,甚至使植物枯萎死亡;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还会造成酸雨,对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等产生不利影响;动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污染的空气被人体吸入,除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脏等产生危害,严重时可夺去人的生命。
c.设计表格,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注意:
向B、C、D培养皿中喷洒的“酸雨”pH由大到小,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每天喷洒的次数和量由自己控制,但向A、B、C、D培养皿中喷洒的次数和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湿润为宜。
⑤实施计划:根据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天
1
2
3
4
……
分析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核污染
日本东部特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严重的核污染。周边居民被疏散,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一、酸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地或人为地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产生危害的行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四章“环境污染与生物”,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对生物的影响;典型环境污染案例解析;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修复技术。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环境科学》学习指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环境污染的定义与分类(10分钟)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结合挂图进行展示。

3.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治环境污染。

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2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重点讲解生物修复技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案例,提出防治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生物修复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

(2)列举三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谈谈你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理解。

2. 答案:(1)环境污染的定义: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分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2)三种影响:生物死亡、生物种群结构改变、生物遗传变异。

(3)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生理、生态功能,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本节课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

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掌握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模拟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酸雨地区的调查;2、通过视频了解酸雨和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3、通过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生物视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会产生不良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3、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是酸雨地区的调查。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收集同一地区3次雨水;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比色卡、标签、镊子;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学生准备:预习阅读教材;收集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事例资料。

教学过程202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

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

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教师讲述: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

酸雨是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下面的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二章“环境污染与生物”,具体包括第1节“环境污染概述”和第2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重点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会分析环境污染案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 环境污染概述(1)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2)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3.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核对并改正。

5.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当地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对生物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案例:某地化工厂排放废水,导致附近河流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 答案:(1)见板书。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培养皿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废水、废气、垃圾堆放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知识讲解:介绍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危害,阐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环境正常,实验组环境加入污染物,观察两组生物的生长状况。

4. 例题讲解: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如水污染对鱼类的危害,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危害以及生物的影响。

7. 作业设计:(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并说明其来源。

(3)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参加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探究1.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确保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二节的内容。

在第一节,学生已经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深入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从而使学生非常自觉地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

本课的重点内容不是生物学核心知识的传授—这从课本的排版就可以看出,而是以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体的影响”这一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过“种子的萌发”等相关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因此本实验的开放性比较大,很多内容都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情感目标: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利影响,形成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科学探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植物种子(小麦或黄豆等)、pH试纸,食醋,清水,烧杯,纱布,注射器、玻璃棒、大培养皿等,提醒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学生:自己想探究的种子;预习本课内容,初步设计科学合理的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方案;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收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

课时计划
课堂用时一节课,课后观察共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环境污染的实例
关于环境污染的实例,相信你能说出不少,请和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环境污染的实例。

用学生自己搜集的触目惊心的实例,感受环境污染的破坏。

为后面做情感铺垫。

)过渡、复习探究的一般过程,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今天我们来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的一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请大家复习一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复习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温故知新,为设计实验做好准备。


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何影响?)。

2、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制定计划。

例如: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如果研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观察指标是什么?实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何设计?如何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实验的操作过程。

例如:如何给培养皿编号?如何给种子下“酸雨”?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何设计?
4、对结果的分析。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案。

活动二:用食醋和清水分别配制pH为4和3 的酸雨模拟液和pH为5.6的正常雨水模拟液。

学生讨论,交流方案。

方案一:分别用食醋酸雨例如PH=3模拟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发芽率。

方案二:分别用食醋酸雨模拟液PH=4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

方案三:用清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并与方案一和方案二做对比。

(课后观察:一周内不断观察各方案中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后续生长状况,最后列表收集各组数据。

各小组分析数据,讨论结论并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全班交流收集到的例证;思索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通过亲自试验,再次感受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过渡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会产生影响,后续的观察内容同学们可以课后在完成。

老师这里有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实验,大家可以看一看。

设疑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这对我们人来说有影响吗?
学生分析感受,环境污染会影响到人自身。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整体。

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在开始的时候大家已经了解到环境污染的可怕(再次展示环境污染图片),我们人类是地球的一员,有义务保护好她!让我们都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吧!因为,人类如果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最终将危害到自身的生存!
学生感受、认同。

环保从我做起
大家说一说,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符合环保的做法。

从情感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

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学生认同,集体做一个环保签名,并到校园宣传。

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岩镇中学
刘艺平
2017 年6 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