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1.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2.1 什么是心理健康•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知。

•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教学难点如何将心理健康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策略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来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理健康状态。

2.2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维护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心理保健指导。

•教学重点了解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培养正确的心理保健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将心理保健理念深入学生心中,让其产生持续的保健意识?•教学策略通过图片和例子来介绍心理保健措施,让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2.3 如何调节情绪•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如何调节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情绪调节的必要性,提高情感调节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到实际应用中去?•教学策略通过图片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把情感调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4 社交技巧•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社交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社交技巧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将社交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社交技巧。

3.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考试、问卷调查、作业评价等策略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节:学会调控情绪1. 让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了解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

2. 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情绪调控方法。

1. 引导学生养成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 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休闲时间,保持生活规律。

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

第4节:培养自信和自尊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 学会尊重自己,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第5节:学会面对挫折1. 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2. 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学会调控情绪。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5. 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分享等形式进行教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运用心理测试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4.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教学对学生的帮助。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成果。

4.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监测学生的心理状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案例材料、心理测试工具。

2. 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

3. 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

4. 学生心得体会、家长反馈等相关资料。

六、教案内容:第6节:理解他人,换位思考1. 让学生认识到理解他人的重要性,了解换位思考的意义。

2. 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同理心。

第8节:学会合作与团队精神1. 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2.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心理素质。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己的外貌特点,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通过小组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思考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和接纳自己。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讨论自己的外貌特点。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讨论如何克服和改进。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类型的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讨论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寻求帮助、积极思考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情绪的表情和身体反应。

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练习,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寻求帮助、积极思考等。

第三章:与人沟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3.2 教学内容讨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如解决问题、增进关系等。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倾听和表达。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进行实际沟通的练习,如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等。

第四章:培养良好习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坚持和自律,养成良好习惯。

4.2 教学内容讨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如学习计划、运动计划等。

讨论如何坚持和自律,养成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关心自己。

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关心自己。

2. 情绪管理:学会调整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心理承受:培养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心态。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 情绪调试: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整情绪。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心理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小组讨论:提前分组,确保讨论顺利进行。

4. 教学道具:准备相关道具,用于情境模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自我认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3. 情绪管理: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情绪日记等,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 人际沟通: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5. 心理承受:讨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3. 情绪管理实践: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情绪管理方法的成效,评价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情绪: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培养自信心: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3. 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与人沟通: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和家人有效沟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类型、自信心的重要性、沟通技巧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增强体验。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4.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教具,如情绪卡片、自信心量表等。

2. 准备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3. 准备小组讨论的环境,如座位安排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活动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效果。

3. 学生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

4. 学生人际关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表现,评价其人际关系建立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2. 讲解情绪类型:介绍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类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

3. 情绪表达与调节:讲解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4. 培养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肯定和积极思考来增强自信心。

5. 面对困难和挫折:教授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如转变思维、寻求帮助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

七、课堂活动1. 情绪卡片游戏:学生随机抽取情绪卡片,分享自己对应情绪的经历和感受。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懂得喜怒哀惧是人之常情,悦纳自己的情绪。

2、让学生懂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3、初步了解和掌握妥善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悦纳情绪。

教学难点:认识情绪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学会调控情绪。

【教学方法】游戏、故事分享、讲授、练习法【课前准备】ppt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教室后面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导入并板书课题: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

(生齐读课题)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师生、生生互动游戏步骤:1、师出示词语生根据词汇表演相应的情绪。

2、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老师给这个学生发一张写有情绪词汇的卡片。

3、上台的同学根据词汇表演此词汇所表现的情绪。

4、其他同学猜猜该同学所表演的是何种情绪。

猜对了就将这个词语贴在黑板上。

5、师引导分类并总结: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情绪形式。

(课件出示)活动二:说说我能行师: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四种情绪,在这四种情绪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不计其数的情绪形态,比如:表示“喜”的词语有满意、愉快、欣喜若狂等。

老师相信同学们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表示情绪的词语。

1、课件一一出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2、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代表喜、怒、哀、惧队,比赛说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三、教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说出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情绪词语,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两类,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课件出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列举实例,让学生感受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不同。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4、总结归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特点。

四、怎样调节情绪?师: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学会调整情绪和心态。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一:认识自我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学会调整情绪和心态。

教学活动:(1)让学生画一幅自画像,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学会调整。

2. 教学主题二:倾听与表达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倾听练习,如传话游戏。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3. 教学主题三:自尊与自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如每天对自己说一遍“我喜欢自己”。

(2)学生之间互相赞美,培养赞美和接受赞美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面对他人的评价,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4. 教学主题四:合作与分享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如接力比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5. 教学主题五:面对挫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能力。

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挫折应对的角色扮演。

(2)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培养乐观的心态。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估学生在情感和心理状态方面的变化。

3.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表现,评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活动道具,如自画像纸、赞美卡等。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

培养学生积极认识自己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讨论什么是自我认知,为什么认识自己很重要。

让学生通过自我描述、优点和不足的分析等方式,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了解。

自我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自我反思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自我认知程度。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管理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如何识别和表达情绪。

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探讨如何处理情绪。

情绪管理练习:让学生尝试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情绪管理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交往的态度和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尊重他人等。

3.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他人交往的场景,练习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等技巧。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压力的概念和影响,如何识别和应对压力。

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压力体验,探讨如何应对压力。

应对压力练习:让学生尝试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应对压力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压力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 我学习,我快乐教学目的知识能力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2.克服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学习,逐步适应学习生活的各种变化,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难点: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学习快乐会让自己爱上学习。

二、新课传授教师出示:小小学生成绩好,端正态度很重要。

掌握本领技能高,结出硕果乐陶陶。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活动明理1.收获知多少(活动一)a看看课本上都有哪些活动。

b想一想,图中的各项活动,你学过的有哪几项,请圈出来。

c讲讲你最喜欢的活动,学习时的态度,学会后的心情。

d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学会了哪些本领。

2.学习进行时(活动二)a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困难?(p4的内容)b如果你以成功地克服了困难,请在横线上写出你当时的做法。

c写后交流。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答出自己喜欢的项目。

d互相交流,增加学习兴趣的广度。

e你还有那些困难没有克服,小组交流。

f交流做法。

g写出他们好的做法。

(二)自我评估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请根据你的情况把最符合的表情图涂上颜色。

a正确评价自己。

b做好集体评价,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

板书设计:1 我学习,我快乐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掌握各种技能端正学习态度我学习,我快乐教学反思:2. 学习悄悄话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缺点,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个人的不足。

过程与方法学会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关系到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难点: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学习悄悄话》。

在这节课上不是老师给你们找出优缺点,而是你们找出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老师讲课文和组织一些活动,你要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自己评价自己。

一、讲授新课1.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话?2.图中哪些话是你对自己说的?请将相应的人物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客观地评价自己。

要像图中的明明那样,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从老师的评价中,从自己行为的反思中,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要发扬,对缺点要克服和改正。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你能说说课文中的明明是怎样的一位学生吗?(2)以前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3)你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吗?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发言。

目的是从明明对自己的评价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2.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你是怎样一个人?(2)说说你的优点和长处?(3)说说你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题目,然后思考一分钟,最后自由发言。

3.写一写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我先说说题目要求,然后大家默读一遍,最后请同学们认真填写,填写后,同桌交换意见。

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缺点。

作业布置请你给自己一个全面地、客观地评价,然后给爸爸妈妈看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板书设计:第 2 课学习悄悄话自我鼓励促学习,态度端正贵坚持面对困难斗志昂,战胜困难我最强教学反思:3. 我有好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形成好习惯会带来好效果、好成绩的观念。

2.能力目标:知道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形成好习惯会带来好效果、好成绩的观念。

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既是难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有一个特别活泼、聪明的女孩子叫小明,好的爸爸妈妈现在可为好苦恼极了。

为什么苦恼呢?[档案馆]里的故事会告诉你。

二、讲授新课教师请一位同学讲小明的故事,同时将故事内容制作成投影片打出来。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学习的效果、成绩,甚至会影响你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保持。

有了好习惯,才能使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说到这儿,我已经注意到很多同学都要在思考自己的学习习惯建立没建立、建立的好不好。

那就让我们一起完成一个“学习习惯齐诊断“的活动吧!三、课堂活动1.为自己打分(1)自评你在三年多的学校生活里,完成了大量的学习任务,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

书里给你列出了A、B、C、D、E、F六大类25项习惯,你根据自己做的情况给自己打个分。

(教师介绍评分标准并举例说明。

)教师:你的分数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你一定要按照真实情况评分,这样才能研帮助你自己。

(2)分析把你各项得分加起来,填在“总分”后的横线上再看看你在哪个分数段里,你就能对自己有个评价了。

按要求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2.彼此谋划以六人为一组,认我们在自评与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讨论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大家互相帮助,好吗?学生边讨论边把内容记录在书上。

前两个环节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组内演讲。

很多同学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问题上有不少要说的,我给每个同学一分钟,以“好习惯带来好效果”为题目,说说你的想法。

四、实践指导(放“五岁成习,六十亦然”的投影片,并解释其意)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你终生受益,所以,应尽早培养,让老师教给你四种方法。

放四种方法名称的投影片并逐一解释。

五、教师总结培养学习好习惯,我们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了解了这么多好方法,有同学给你的,有老师给你的,还有你自己找到的。

对于这些好方法你一定都很想试试。

那就先与父母协商一个奖惩制度,按你学习自我训练法时订的计划做一番尝试吧。

祝你成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难点: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1)你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2)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2.谈一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1)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2)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3)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4)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3.说一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6——17页,默读一遍后,按题意在书上写出你们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

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请你选择(1)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A.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B.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

C.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

(2)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A.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

B.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C.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

四、实践指导a) 演讲比赛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现“背景知识”中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1)照镜子(2)反省自己(4)参加课外活动(5)听取别人的评价(6)敢于同他人竞争(7)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五、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幅像。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 我要向你学教育目标:教师:通过讲《大象和小猪的故事》和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缺点,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个人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学生:认识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关系到自己健康成长。

因此,要学会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我要向你学》。

在这节课上不是老师给你们找出优缺点,而是你们找出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老师讲故事和组织一些活动,你要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自己评价自己。

二、讲授新课教师把《大象和小猪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让学生按照插图编一个故事,并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想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必须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自己。

我们要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从老师的评价中,从自己行为的反思中,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要发扬,对缺点要克服和改正。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把你的想法和想要说的故事现在课本19页的两个方框里。

教师:请同学们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2.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你是怎样一个人?(2)说说你的优点和长处?(3)说说你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题目,然后思考一分钟,最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试着自我评价,并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

3.写一写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课本20页)我先说说题目要求,然后大家默读一遍,最后请同学们认真填写,填写后,同桌交换意见。

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缺点。

4.涂一涂教师:请同学们将课本21页的自我评价涂一涂。

目的是蹩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自己的优缺点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实践指导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应该怎样帮助周围的同学改掉身上的不足,请将你要对她获他说的话写在课本20页的卡片上。

五、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评价自己是为了认识自我的道理,学会了自我评价的方法,并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