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四年级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小学心理教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训练注意力的意识和重要性;2、教会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教过重难点】让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暖身活动---方方圆圆二、小故事,大道理---《小猫钓鱼》问:1、小猫刚开始没钓到鱼的原因是什么呢?2、同学们,你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么?小结:小猫因为追蝴蝶,捉蜻蜓钓不到鱼,而在座的同学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这个美好的世界存在很多我们喜欢和对我们有诱惑力的事物,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什么都想得到,到最后可能我们什么都不得不到,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对我们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照相机只有在聚焦的时候才能拍出最美丽的照片。
三、看谁算得快1、学生坐在座位上,选一名组长,从右向左依次报数,每人记住自己的号数。
2、教师宣布活动要求:(1)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记住自己的号数,看清老师出的题目。
9-6=3 21-18=3 54-49=5 87-78=9 65-58=7 75-69=6 31-29=287-86=1 69-65=4 45-37=8 56-51=5 26-22=4 21-19=2 65-59=6(2)如果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4-1”这时,各队“3”数的同学马上站起来答“等于3”。
(3)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队加100分,如果错则不得分,最后以得分最多的队为胜。
(4)教室内不准喧哗,不答题的同学不能提示。
3、活动开始:(1)老师依次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2)比赛结束后,计算各队得分。
(3)比赛中为什么有的队能取得好成绩,而有的成绩不理想?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呢?(4)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1.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2.1 什么是心理健康•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知。
•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教学难点如何将心理健康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策略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来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理健康状态。
2.2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维护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心理保健指导。
•教学重点了解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培养正确的心理保健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将心理保健理念深入学生心中,让其产生持续的保健意识?•教学策略通过图片和例子来介绍心理保健措施,让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2.3 如何调节情绪•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如何调节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情绪调节的必要性,提高情感调节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到实际应用中去?•教学策略通过图片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把情感调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4 社交技巧•课程介绍本节课程主要介绍社交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社交技巧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将社交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社交技巧。
3.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考试、问卷调查、作业评价等策略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5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5篇教案写好了,教师规划好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提高课堂管理的效果,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过程(一)、心情档案1、听音乐《感恩的心》2、亲情游戏你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到一名初中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助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爱(二)、心灵体操1、阅读材料材料一:“1#年贵州缆车事故”材料二:“唐山大地震”材料三:“走进科学”2、感悟: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
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主题请同学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
说一说,父母给你那些爱。
学生读材料,谈感受。
学生针对现在的我进行畅谈。
3、情境表演:“课堂内外”4、请你参与读《爱心永驻》报道,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捐款吗?如果你得到别人的救助,你有何感想?(三)、心海罗盘1、丰收园:针对本节课内容,畅谈收获2、送你一句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3、重播音乐:《感恩的心》4、教师总结学生合作表演,谈感受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爱与被爱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享受爱的同时必须懂得感恩。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二、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三、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0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教育目标: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
最后教师讲解课文。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二、新授部分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小结学法:(略)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小学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4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4篇)篇一:小学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
2、学会抓住某种规律来记忆,帮助自己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述教材第7页“情景园”的笑话,对于乔治记住了数字的联想内容而没有记住准确的数字觉得可笑,但从中可以知道,一个人聪明与否,与他的记忆力有很大关系。
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
二、掌握记忆的规律1、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看一分钟,然后把记住的写下来,看看有哪些数字。
2、学生把记住的写下来,谈谈自己的发现。
3、生观察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师结合第十页的表格作相应的指导。
了解到我们记忆的崆,一开始遗忘得比较快,但到后来就逐渐忘得慢了。
三、实践活动“体验场”1、学生阅读“有趣的谐音记忆”,谈谈还能说出哪些可以用谐音记忆的内容?2、学生阅读“奇特的联想记忆”,试着用联想记忆法把下面的内容记住: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梁。
3、学生把自己对以上词语的联想写出来后,集体交流。
四、总结全文1、我们今天学到谐音记忆和联想记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从同学那里,我们还能学到哪些好的记忆方法呢?2、学生交流记忆方法。
3、学会听讲。
篇二:小学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制定消费计划,了解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意义不大。
2、学会当家理财,管好自己的零花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学期开始了,妈妈给了一百元钱给你自由支配,你会怎样使用这一百元钱呢?2、请大家先完成教材第19页的“消费计划”表格。
3、学生组内交流表格,并讨论:你的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意义不大,今后该怎样安排?二、学当小管家1、请学生回忆近两星期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并填写教材20页的表格。
2、全班交流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
师生评议。
3、讨论20至21页的两道习题,明确什么样的消费才算是合理。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懂得喜怒哀惧是人之常情,悦纳自己的情绪。
2、让学生懂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3、初步了解和掌握妥善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悦纳情绪。
教学难点:认识情绪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学会调控情绪。
【教学方法】游戏、故事分享、讲授、练习法【课前准备】ppt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教室后面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导入并板书课题: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
(生齐读课题)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师生、生生互动游戏步骤:1、师出示词语生根据词汇表演相应的情绪。
2、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老师给这个学生发一张写有情绪词汇的卡片。
3、上台的同学根据词汇表演此词汇所表现的情绪。
4、其他同学猜猜该同学所表演的是何种情绪。
猜对了就将这个词语贴在黑板上。
5、师引导分类并总结: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情绪形式。
(课件出示)活动二:说说我能行师: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四种情绪,在这四种情绪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不计其数的情绪形态,比如:表示“喜”的词语有满意、愉快、欣喜若狂等。
老师相信同学们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表示情绪的词语。
1、课件一一出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2、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代表喜、怒、哀、惧队,比赛说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三、教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说出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情绪词语,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两类,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课件出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列举实例,让学生感受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不同。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4、总结归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特点。
四、怎样调节情绪?师: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三篇

【导语】办⼀所⼈民满意的学校,⾸先就应该是重视学⽣完善⼈格,良好个性⼼理品质发展的学校,⼼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在挫折中成长 教学⽬标: 让学⽣在挫折中成长 教学⽅式:专题教育 教学重难点:让学⽣在挫折中成长 教学⼿段:图⽚、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挫折吗? 每个⼈都会⾯临挫折,不要害怕;每次挫折都会过去,不要逃避;每个挫折都是⼀笔财富,不要颓废;阳光总在风⾬后 ⼆、图⽚展⽰,观察岛 出⽰图⽚: 想⼀想⼟⾖、鸡蛋和奶粉在⽔煮的前后会发⽣什么变化? 同学讨论,回报答案。
三、活动体验,活动营 1、抓⼿指游戏 同学们围成⼀个圆圈,每个⼈将⾃⼰的右⼿⾷指伸直放到站在⾃⼰右边同学的掌⼼上。
⼝令停⽌时每个⼈的左⼿设法抓住⾃⼰左侧同学的⾷指,右⼿应设法逃掉,抓住次数多者获胜。
谁在整个游戏中每⼀次都能获胜?此刻你的⼼情如何?如果将整个游戏看作是成长的过程,你会想到什么? 2、名⼈挫折档案 查阅司马迁、林肯、爱迪⽣等名⼈的挫折档案,与同学们交流档案信息。
讨论:了解名⼈的挫折经历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3、透视镜 ⾯对⼀次不如意的考试成绩,你曾经有过透视镜反映的想法吗?问问你的同学,他认为你的想法对吗? 四、课外拓展 写⼀写 我经历过的挫折我当时的感受和反应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找⼀找有关战胜挫折的名⼈名⾔。
卓越的⼈⼀⼤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百折不挠。
————贝多芬及时化解⼩⽭盾 教学⽬标 1、引导学⽣认识⽭盾的出现后若不及时化解⽽造成的严重后果。
2、引导学⽣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盾,掌握化解⽭盾的技巧,与同学和谐共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3、把全班学⽣分成若⼲组,四⼈⼀个⼩组,确⽴每⼩组的中⼼发⾔⼈。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主题导⼊: 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友谊,能够在⼀起同窗共读是难得的缘分,所以同学之间都应该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和睦相处,话虽这样说,但因种种原因,同学之间不免会产⽣这样或者那样的⽭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盾进⼀步升级,导致⾮常严重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我是什么样的人教育目标: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讲授新课。
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
最后教师讲解课文。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堂上活动。
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1、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2、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1、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2、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3、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4、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指定的页,默读一遍后,按题意在书上写出你们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
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1. 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2. 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
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1. 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
2.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3.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
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
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
采花游戏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来,讲台一左一右有两个“花园”,请将喜欢的“花朵”采到“花篮”中。
其他同学打开书,将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写在卡片纸上,然后写上你的名字,交给老师。
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1、比赛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师教你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现“背景知识”中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1、照镜子2、反省自己3、参加课外活动4、别人的评价5、同他人竞争6、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教师:老师念一遍,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全班齐读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幅像。
七、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如何真正地认识自己,主要是从长相、身体、性格、情绪、能力、品德、及意志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增强“自我意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新学期的打算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课文,然后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最后作小结。
教师:同学们,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寺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对促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画一画。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请你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总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得以实现的道理。
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4、对画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认识观察和分析画意,最后评说每幅画。
大家自由发言,说说------画一:蜗牛的目标画二:母鸡的目标画三:青蛙的目标5、请你诊断教师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一段故事,又在黑板上挂出一张《学习目标诊断表》。
教师:请一位同学把这段故事念一遍。
教师:请四位同学扮演兰兰、芳芳、明明和伟伟,并把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话念一遍。
教师:请角色扮演者到黑板前为你担任的角色诊断,并在诊断表中表示出来。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实践指导。
1、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韪及要求写到黑板上。
通过演讲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检查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及实际应用的情况。
2、读一读。
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我先读一遍,然后请一位同学读一遍,最后大家默读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记住,并能把这些方法用于实践中。
五、师总结。
教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六、课外活动。
把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拿给爸爸妈妈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七、教学后记:本课时主要是讲授学生如何做一个有计划的人,新学期,新开始,同学生应有新的打算,树立目标,能给以人动国,能为人们铺成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三课我和老师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希望,增进师生情谊。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活动,了解教师的辛苦,以实际行动去尊敬自己的老师,并与老师建立深厚的情感。
一、导入老师直接引入新课,板书:《我和老师》二、讲授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课文。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浓厚情谊的故事。
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课文中的“我”是如何进步的?(2)为什么说毛泽东和他的老师除特立之间的情谊是我们学习的典范?(3)你和老师的情谊如何?教师:同学们,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师生情谊对自己学习进步及健康成长的作用。
2、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你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2)你说说老师做得好的是什么?(3)你认为老师不足的是什么?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大家思考一分钟,最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对老师的想法和看法,便于老师改进工作,增进师生情感。
3、写一写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默读一遍后,请同学们按要求填写老师的优点、缺点及对老师的希望。
目的是让学生吐露真情,了解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增进师生感情。
4、做一做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尊重教师的四种做法。
教师:同学们,以上做法,你们同意吗?若同意,你能做到吗?你还有些什么做法吗?想一分钟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尊敬老师的劳动,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5、表演小品剧目:《祝老师节日快乐》目的是理解教师的爱,并以纯真的爱回报给老师。
四、实践指导1、做一日小老师老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老师,你将如何做?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然后自由发言。
目的地是让学生心理移位到教师的立场,亲身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
要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2、小座谈会教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增进师生友情五、教学后记:本课时主要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做一个尊师重教的好学生。
从一些日常的行为小事中,感谢老师。
第四课我的喜怒哀乐教育目标:教师:让学生了解情绪是什么,它的外部表情是怎样的。
学生:掌握自己的情绪变化及表现形式,区分愉快的积极情绪和不愉快的消极情绪。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幅画(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情景图画制作的投影片)。
这幅画讲的是这样一段故事。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授“范进中举”的故事并分析: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而客观实际能否满足你的需要,都会使你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三、课堂活动。
1、表演:请六名同学组成一组,每个组员都为大家模拟一下你处在书中所写的几种情绪状态(高兴、生气、悲伤、害怕、激动、)时的表现,看谁表演的最真实、生动,其他组员说说他平时是不是这样的。
2、忆一忆:心理学家说,人的各种情绪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并决定人的某些需要,如: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小学生与伙伴交往、被成人肯定、被成人照顾等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等。
3、说一说:教师:我刚才听到好多有意思的情节,也看到很多同学在绞尽脑汁地思考。
现在,我还要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大脑机器,我们一起来回答一些问题。
人的情绪分为好的情绪(也称为积极情绪),不好的情绪(也称为消极情绪)。
因为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时会面对表扬、成绩和美好的情景,有时要面对失败、疾病和挫折的场面。
所以,好情绪和不好情绪的出现都很正常,重要的是清楚它们都有那些,并把握好情绪反应的强弱。
四、教师采用艾森克的人格向类,对全班学生进行测验,了解本班学生的个性倾向及其特点。
五、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今天,我们认识了“情绪”这个朋友,“喜怒哀乐”中原来还有这么多知识。
要想对自己的情绪了解更多,课后可以做做练习题,它们能帮助你!六、教学后记:每个人对各种事物所持的态度不同,所产生的内心感受自然不同,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不同,我们的情绪如何决定于我们怎样看待各种事物。
第五课我愿为班级增光教育目标:通过教师讲解课文及课堂活动,让学生提高团结合作的意识,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懂得热爱集体要落实在个人行动上,知道怎样做才能为班集体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