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一、选择题1.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A.开始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B.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法国军队D.英国军队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6.近代史上,下列城市被迫开放。
按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上海、南京、天津B.上海、天津、南京C.南京、天津、上海D.南京、上海、天津7.2019年11月13日,为迎接马首铜像重回故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捐赠仪式。
“马首”将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亮相。
近代史上导致兽首铜像流失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火烧廊坊D.火烧颐和园8.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9.美国人德涅特在《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他)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三元里抗英3.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
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④4.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三元里起义C.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签订《南京条约》5.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事件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7.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动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动练习题及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基础训练1.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A.对XXXXXX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义和团运动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3.下图为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俄国割占东北领土4.XXX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5.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A.红巾军B.太平军C.XXX6.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定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能力提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外表‘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
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引自XXX的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介入调停的别的一个国度是哪国?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首要指的是甚么?参考答案1.C2.B3.B4.D5.B6.D7.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 新人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堂学练班级:姓名:要点梳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都是因鸦片输入问题引起 B.签订了使中国主权利益损失更大的不平等条约C.英国仍为主要的侵略国家 D.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屈辱的近代史记录了中国一幕幕的灾难,其中首都的沦陷更是反映了国家的贫弱。
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沦陷是在什么时候()4.历时150年建造成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付之一炬。
犯下这滔天罪行的是()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俄联军5.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主要位于()7.“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1905 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8.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A.太平军B.湘军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作家雨果曾写道:“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课 练习题及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英法。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成为帮凶的是美俄。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皇帝逃到了承德。
5、英法联军在1860年攻占北京后犯下的滔天的罪行是火烧圆明园。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7、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9、在中国近代史上割让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瑗珲条约》。
10、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间1851年,领导人是洪秀全。
1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金田起义。
1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定都天京。
13、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14、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最远打到天津郊区。
15、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的军队名称是“洋枪队”。
16、洋枪队的统帅是美国人华尔。
17、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的将领是李秀成。
18、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是在慈溪战斗中。
19、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瑗珲条约》。
20、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共割占我国领土为100多万平方公里。
2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中俄《北京条约》。
22、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占领南京后。
23、1860年,侵入北京城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24、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25、1851年在中国发生的规模巨大的农民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
1、列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答:英、法、俄、美。
2、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哪些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答:(1)中俄《瑗珲条约》;(2)中俄《北京条约》;(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4)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最新八年级上册历史0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21山东泰山期中)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及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2021山东金乡育才学校月考)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A.英、美两国 B.美、俄两国 C.俄、法两国 D.英、法两国答案 D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2021山东陵城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方面分析,这么说是因为()A.鸦片的输入引发了这两场战争B.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战国答案 C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不满足鸦片战争获得的侵略权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因此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故选C。
4.(2021广东广州五中滨江学校第一次段考)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在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这件事应该发生在()A.《望厦条约》签订之后 B.《天津条约》签订之后C.《北京条约》签订之后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之后答案 B 材料所示事件最早应发生在《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堂学练
班级:姓名:
要点梳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都是因鸦片输入问题引起 B.签订了使中国主权利益损失更大的不平等条约
C.英国仍为主要的侵略国家 D.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屈辱的近代史记录了中国一幕幕的灾难,其中首都的沦陷更是反映了国家的贫弱。
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沦陷是在什么时候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雅克萨之战
4.历时150年建造成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付之一炬。
犯下这滔天罪行的是()
A.英法联军B.英美联军C.法俄联军D.英俄联军
5.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6.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和西北地区
B.东北和西南地区
C.东北和西北地区
D.西南和西北地区
7.“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1905 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
8.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A.太平军B.湘军 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作家雨果曾写道:“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夏宫”是指哪座建筑?
(2)材料二中的“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期间?列强发动此次战争对“果园的主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后测评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通商口岸太少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输入受阻
2.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3.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猴首猪首牛首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5.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中国人称之为“库页岛”。
“库页岛”这个名称只能留在炎黄子孙屈辱的记忆中。
清政府被迫割让该岛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伊犁条约》
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7.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失去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全面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
A.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
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
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
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
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
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
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课堂学练
要点梳理
打开中国市场1856 1860 英法美俄1860 圆明园东北150多万瑷珲条约洪秀全太平天国李秀成青浦慈溪华尔
基础演练
1-8 DBBABCBA
9.(1)圆明园。
(2)中国(或清政府)。
帮凶。
(3)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后测评
1-8 BBBBBDDC
9.(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
(4)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