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2017-2018学年北京市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第⼀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中的“封”字写作澍,“邦”字写作蟒,意为植树为帜,划定疆界。

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右图所⽰的中央机构创⽴于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3.《汉书》记载:“武帝施主⽗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以封⼦弟,不⾏黜陟,⽽藩国⾃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的是A.宗法制 B.郡国并⾏制 C.推恩令 D.⾏省制度4.寇准是北宋名⾂,以刚直著称。

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A.知县 B.枢密副使 C.知府 D.⼯部侍郎5.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个‘南书房’。

”其意是指A.中央对地⽅控制减弱 B.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C.军机处决策重⼤事务 D.君主专制进⼀步加强6.“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未收功⼀战,总归虚牝( pin)掷⾦黄。

”诗中“海⾯未收功⼀战”指的是A.鸦⽚战争 B.第⼆次鸦⽚战争 C.甲午中⽇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7.有⼈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部帝王专制史;⽽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体现这⼀历史转型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亥⾰命 D.国民⼤⾰命8.某校组织学⽣利⽤暑期开展游学活动,参观了下图所⽰景点。

该景点位于A.北京 B.上海 C.南昌 D.延安9. 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红军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和国民⾰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其⽬的是A.维护国家统⼀ B.实现团结抗⽇C.推翻北洋军阀 D.发展统⼀战线10.右图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1.⾹港和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业过程中的成功范例,其践⾏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九⼆共识”C.民族区域⾃治制度 D.“⼀国两制”构想12.美国总统尼克松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相握时,⼀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A. 汉武帝B. 武则天C. 唐太宗D. 忽必烈2.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下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谜”最近的是()A.“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C.“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清·赵翼3.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 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 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管辖C.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D. 智除鳌拜——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4.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

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A. 文明史观B. 全球化理论C. 辩证法D. 阶级分析法5.《资治通鉴》中称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2017-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淄博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图5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这种房屋建筑与生活状态A.体现唯我独尊心理B.体现商品经济形态C.反映尊卑等级观念D.传递敬天法祖思想14.《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

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这一推断A.依据充分,结论正确 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C.依据充分,结论错误 D.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15.元世祖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

”这说明元代A.注重权力监督B.实行三权分立C.完善三省六部制D.加强机构分工16.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泰勒斯 B.苏格拉底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17.下列关于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猛烈抨击专制制度 B.提出限制君权的思想C.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8.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二)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二)新人教版必修1

阶段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D.英国王室【解析】“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答案】 A2.《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

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

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故选D项。

【答案】 D3.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存在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B.铁血政策的实行C.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解析】题干反映法国共和制的建立过程尽管艰难,但是它依然长期存在下去了,主要是由于它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 C4.(2016·北京春季会考)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有(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④宰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③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但与德意志帝国不符,排除;①②④均符合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故选C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 )A.农业的发展B.印刷术的改进C.商业的繁荣D.陶瓷业的进步【解析】题中图片自左至右分别是二牛一人犁耕法、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翻车,均与农业生产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解析】材料“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体现了盛泽镇的商业繁荣,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徽商经营品种单一在材料内容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历史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二历史组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题2分,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梁书》卷五十四中记载,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多草木(指棉株),草实如茧……国人多取织以为布”。

1960年发掘的吐鲁番阿斯塔那309号墓内则发现了同时期的借贷棉布和锦的契约。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D.考古和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2.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

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

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

这些变化A.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B.导致均田制的崩溃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强 D.适应城市经济发展3.宋仁宗天圣二年,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界限)毁拆”。

……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

这种变化A.宋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D.加强对商业贸易的控制4.《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

其中,米市、面市、墩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刺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

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A.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北京城的资源非常丰富D.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5.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大都为百中取二,由行商承保代缴,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

雍正初年,将规礼归公。

2017-2018学年必修一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

2017-2018学年必修一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有关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工人运动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进入相对自觉时期B.无产阶级开始认清自己的使命C.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为主D.受到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解析:选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揭示并使无产阶级认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2.右图为“新和谐公社”的蓝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其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对新制度的探索解析:选D 题干中讲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3.“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法国的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的古典哲学解析:选C 把握材料“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即可知选择C项。

4.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解析:选B 共产主义被欧洲公认为一种势力的历史依据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所展现的伟大力量,故选B项。

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项不符合,排除;C项中“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pptx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pptx

学无 止 境
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 成就。(8 分)
【答案】 (1)“新大陆”:美洲。 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一个整体;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 会遭受灭顶之灾。(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 (2)“新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工具:火车(蒸汽机车、火车机车)、轮船(汽船、汽轮)。 (3)科学家:西门子、爱迪生、法拉第等。(答出其中两人即可) 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爱迪生);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其他符合史实的人物和发明皆可)
学无止 境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
交 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导学号:14330057】
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 是什么?(10 分)
(2)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 显
著变化?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2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期英国经济 发展的基本趋势。(4 分)
学无 止 境
【答案】 D 3.(2016·北京会考)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 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 .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三、四单元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的应用
C.印刷术的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说明该项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由此判断这项发明是活字印刷术,这与北宋印刷术的进步有关,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
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应是数学方面的成就。

A项是天文学方面的成就,B项是数学方面的成就,C项是农学方面的成就,D项是医学方面的成就。

故选B项。

【答案】 B
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生产方式是封闭的、保守的。

在封建时代后期,自然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束缚了社会的变革。

【答案】 A
4.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部名著是( )
A.《西游记》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红楼梦》
【解析】由材料中的人物及故事可以判断该名著是《三国演义》。

【答案】 C
5.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下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 )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行书
【解析】行书界于楷书、草书之间,米芾书法“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故应为行书,D项正确。

【答案】 D
6.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A.戏曲B.小说 C.说书D.绘画
【答案】 A
7.(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的主要贡献有( )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提出相对论
C.创立量子论D.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 D
8.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某同学在学习中外科技史时制作了一张统计表,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
9.弗洛伊德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

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说破除……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剥夺
了人自以为是的尊贵地位。

”造成这两次“打击”的人物分别是( )
A.哥白尼、达尔文B.伽利略、赫胥黎
C.牛顿、达尔文D.爱因斯坦、赫胥黎
【答案】 A
10.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答案】 B
11.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答案】 D
12.英文“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

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市民文化的崛起是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特点。

——林正秋(宋史研究专家) 材料三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8分)
(2)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10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明宋代科技发展在中国古代呈现巅峰状态,主要表现在印刷术的发展,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上。

第(2)问宋代市民群体发展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宋词、风俗画、话本等。

第(3)问理学兴起原因根据材料三信息“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诸多流派”“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概括即可;历史影响要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

【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顶峰。

主要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2)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地判断。

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26分)
【答案】历史真实:英国由盛而衰,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联系:随着新航路开辟,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7世纪起,英国开展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

18世纪,美国独立后,学习英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19世纪末,在经济上赶超英国。

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

结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

(评分说明:真实含义符合材料内容可酌情给分;联系要紧扣材料史实范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