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合集下载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 操作步骤:制取(发生)装置收集装置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塞好带导管的单孔塞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⑤点燃酒精灯加热⑥等气泡均匀放出后再收集⑦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②1.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用高锰酸钾加热时,应在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

)2.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3.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④1.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⑤点燃酒精灯。

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1.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2.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

⑦熄灭酒精灯1.收集完毕,停止反应时,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2.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氧气的收集与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

收集气体的方法(一):排水法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

初三化学教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初三化学教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初三化学教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教学目标•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原理•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熟练使用化学实验器材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 教学内容2.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氧气通常用实验室内制法制备。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是一种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因此可以被用于辅助燃烧。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通过加热金属氧化物来使其分解,从而释放出氧气。

例如,将二氧化锰(MnO2)在高温下加热,它将分解为氧气和锰(IV)氧化物(MnO):2 MnO2(s) -> 2 MnO(s) + O2(g)2.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步骤步骤一:预备材料和实验器材•二氧化锰(MnO2)•密封试管•橡皮塞•水槽步骤二:加热试管将2克左右的二氧化锰放入密封的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密封好试管。

将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放入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试管于水面下至少2cm以上。

然后倾斜试管,用气头将水排尽。

用三角支架夹紧试管深处,用酒精灯或炉子加热密封好的试管。

(注意:加热时加热试管底部,避免加热试管较上方的部分,防止试管炸裂)步骤三:收集氧气当试管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时,氧气便会从试管中析出并漂浮到试管口上。

用水滴管将漂浮在试管口上的氧气收集到水中(或用试管倒置后容器中收集),记录下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2.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注意事项•实验室操作时一定要戴上防护眼镜及实验服,避免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对眼睛或衣物造成伤害。

•操作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使用化学品的正确方法及妥善保管化学品。

•在使用火源(如酒精灯、炉子等)时,要注意使用并妥善保管。

•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加热试管的温度,避免试管炸裂。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氧气是一种易燃气体,谨防引起火灾。

3. 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介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展示加热试管的正确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训练广场
1.证明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
是( B )。
A.插入镁条
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在瓶口闻一闻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
是( D )。
A.产生更多的氧气
B.使过氧化氢受热均匀
C.防止试管爆炸
D.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 问题。
作用。 • 4、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 • 5、不能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可能性、不能改变
生成物的质量。
• 6、催化剂没有作为反应物被消耗掉,但并不意 味着催化剂一定不参加反应。它在反应的某一个 阶段中被消耗,然后在整个反应结束之前又重新 产生
发生装置的选择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锥形瓶 ④ 酒精灯
制取氧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反应原理(选择药品) 反应装置 收集气体的方法 氧气的验满 实验操作步骤
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
1、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2、过氧化氢 ( H2O2) 3、二氧化碳 ( CO2 )
4、高锰酸钾 (KMnO4) 5、氯酸钾 (KClO3)
6、甲烷 (CH4)
7、水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2这.你些知方道法哪适些合可在以实获验 室得制氧取气一的瓶方氧法气?吗?
不适合
分离液态空气法
电解水
氧气
氢气
耗能大 反应慢
植物的光合作用
耗能大,设备要求高 反应慢,受植物制约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条件可控 , 安全, 符合绿色化学观点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通常采用分解过氧
化氢或者加热氧化金属的方法来获得氧气。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
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H2O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随后,用试管或吸管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制取
的氧气纯度较高,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加热氧化金属来制取氧气。

常见的方法
是加热氧化铜(CuO)或者氧化亚铁(Fe2O3)。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少量的氧化铜或氧化亚铁放入燃烧瓶中;然后,用酒精灯
或者Bunsen燃烧器将其加热;随后,用试管或吸管将产生的氧气收
集起来。

这种方法制取的氧气也具有较高的纯度,适用于实验室中
的氧气需求。

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操
作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氧气泄漏或者火灾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或者氧化金属,以提高氧气产量和纯度;最后,要注意氧气的收集和储存,避免氧气的泄露和污染。

总的来说,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包括过氧化氢分解和
氧化金属加热两种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确保实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通过
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氧气,满足实验室中各种实验的
需要。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过氧化氢分解:将过氧化氢H2O2注入装有氧化银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加热至80-100摄氏度,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2. 过氧化锇分解:将过氧化锇K2O8加热至180-200摄氏度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锇的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8 -> 2K2O + 5O2。

3. 碳酸钠与二氧化锰反应:将碳酸钠Na2C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二氧化碳和锰酸钠。

反应方程式为4Na2CO3 +
2MnO2 -> 4Na2MnO4 + 2CO2 + O2。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注意操作时的安全防护和废气处理。

同时,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品质较高,适用于许多化学实验和其他应用。

氧气的实验室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受热分解可制得氧气 例如: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KMnO 4)来制氧气 A 、原料: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 4)B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KMnO 4)→ 氧气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C 、反应条件:加热D 、反应装置:固体加热型E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装药品(平铺试管底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定:固定仪器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在药品底部集中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熄灭酒精灯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反应装置(发生装置) 整套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F、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A B (1)若集气瓶中装满水,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b短进长出(B进A出)(2)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长进短出(A进B出)G、检验氧气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H、检验是否收集满方法:(验满)(1)排水法收集:集气瓶口冒出气泡或瓶内水排尽。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I、实验中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弯管伸到集气瓶口处,便于水排出。

二、工业制氧气:1、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三、分解反应: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方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药品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粉末)、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反应原理2MnO42MnO4+MnO2+O2↑2ClO32Cl+3O2↑2H2O2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优点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和高锰酸钾相比,药品白色,仪器容易清洗;相同质量的ClO3和MnO4,ClO3生成的氧气多不用加热,节约能源;生成物只有水,利于环保;二氧化锰容易回收缺点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使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不易清洗仪器和桌面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控制检验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1)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注意的问题: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抖,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或反应生成的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上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实验室制氧气方法

实验室制氧气方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当集气瓶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装置选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装置反应类型: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反应类型:液体与固体常温下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一、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方程式:2KClO 3 MnO 2△ 2KCl + 3O 2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方程式: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1.发生装置:酒精灯,试管,铁架台2.收集装置:导管,水槽,集气瓶3.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固定在试管中上部)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熄----熄灭酒精灯4.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便于试管预热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做氯酸钾加热实验不塞棉花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目标在实验室制氧气中的渗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

2、掌握根据一定的原则组装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的方法。

3、进一步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处理、归纳、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试验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用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通过这种学习的形式来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及其操作。

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