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江苏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妒忌(jì)窥伺(cì)恐吓(hè)谂知(rěn)B.白泠泠(līng)老媪(yùn)挣揣(zhèng)逶迤(wēiyí)C.浸渍(zì)青睐(lài)镌刻(juàn)蹙眉(cù)D.笑靥(yè)槛阱(jǐng)喋血(dié)蓬蒿(g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蹙眉余荫暮蔼蝇头微利B.怂恿翱翔蓓蕾荒诞不经C.屠戮踌躇菲薄仗义直言D.气概陨身寥落黯然失色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
②.英格兰点球2:4输给意大利,再一次栽在点球上,英格兰球员地离开了球场。
③.林区起了火灾,消防员奋力扑救,一场的火灾一天后扑灭了。
A.体味黯然失色惊心动魄B.体味黯然神伤触目惊心C.体验黯然神伤惊心动魄D.体验黯然失色触目惊心4.下面是朱丽叶的一段台词,请根据句意,选择一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
①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②我给你的越多③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④我自己也越是富有⑤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A.①③⑤④②B.①②④⑤③C.③④⑤①②D.①③②④⑤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戏剧创作中期的主要作品。
B.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地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1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譬(pì)如硁硁(kēng) 荷蒉(kuì) 八佾(yì)B、鸡黍(sǔ) 鞟(kuò) 僭(jiàn)越食夫(fú)稻C、偃(yǎn) 鄙(bǐ)哉刑罚不中(zhòng)瞽(gǔ)者D、箪(dān)食肱(gōng) 哂(shěn)之钻燧(suì)改火2、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必不得已而去(如果)陈力就列(发挥能力)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战争)钻燧改火,期可已矣(燧石)C、礼云礼云(表强调)不敢不告也(报告)D、使子路问津焉(渡口)泛爱众(广泛)3、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深则厉,浅出揭(穿着衣服涉水过河)斯己而已矣(守己)B、非尔所及也(做到)而耻恶衣恶食者(厌恶)C、摄乎大国之间(参与)少者怀之(关心)D、天下归仁焉(赞许)苟患失之(那么)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既富矣,又何加焉子为政,焉用杀?B、人而不仁,如礼何?不义而富且贵C、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尧舜其犹病诸D、吾道一以贯之不知老之将至云尔5、下列每个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民无所措手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B、盖阙如也吾亦欲无加诸人C、见其二子焉何事于仁D、今之从政者殆而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6、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A、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D、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7、下列词类活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士不可以不弘毅于斯三者何先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足食,足兵,民信之矣C、觚不觚,觚哉!觚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D、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8、下列句式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A、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无乃尔是过与?C、士志于道八佾舞于庭D、吾道一以贯之而谁以易之9、下列各组成语不是完全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大动干戈化若偃草手足无措B、患得患失舍生取义与民同乐仁重道远C、分崩离析发愤忘食无所不至仁人志士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以贯之博施济众10、下列对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语文月考试卷1.doc

一、基础知识(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咅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浩瀚 (han)红缙 (zeng) 乳媪(yun) 榊寄生(hu ) B.笑曆 (yan)汰渍(zi) 草驀(ru ) 逶迤(wei ) C.险衅 (xin) 锦囊 (nang) 札记(zha) 龟裂(jUn ) D.嘶哑 (si) i 念(nian) 铁臼(jiu)白泠泠(bing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优渥 希冀 营头微利 浑浑噩噩 B 、 盘垣 修葺 茕茕独立 举案齐眉 C 、 拙劣 螫针 桂影班驳 姗姗可爱 D 、 震撼 胸臆 形影相吊 门衰祚薄 3. 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 、 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可头诳足, 大加赞赏。
B 、 今天是中秋节,无法回家的同学聚在一起,又唱又跳,享受禾伦乙乐。
C 、 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乙魯,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 、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理 濟I 丰吧。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 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 校友向学校图书馆赠送了大批图书,不仅有世界名著、科普书籍,还有一些长篇小说。
D. 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 媚俗竞利的现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2分 每小题3分)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斯大学教授、化学家罗伯特吓•柯尔说:“本世纪是物理学 和化学的世纪,但下个世纪显然将是生物学的世纪。
”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克雷格•文尔特预计: “生物世纪将首先光临三个领域一医药、环境治理和农业。
”以污染治理为例。
新的研究表明,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界反复地在微生物中增加或者除 去一些基因,很像工程师细调计算机时所做的那些增添和删除软件的常规工作。
高中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中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中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荸(bí)荠监(jiàn)生朱拓(tà)炮(páo)烙
B.俨(yán)然新正(zhēng)咀(jǔ)嚼歆(xīn)享
C.傩(nuó)送殉(xùn)情吮(shǔn)吸横(hèng)样
D.凫(fú)水怨艾(yì)牲醴(lǐ)形骸(há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秘蹙缩驯熟怨府
B.蹙缩恶梦蹒跚渣滓
C.桃源惦记撅嘴踉跄
D.斡旋辗坊莞尔殓衾
3.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窈(幽远)陷不更(经历)事彪炳(照耀)千古
B.折罪(抵罪)尘芥(尘世)不苟(随便)言笑
C.谬种(坏东西)钝(沉闷)响沸反盈(满)天
D.烟霭(云气)悚(害怕)然安然无恙(病)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闹出什幺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②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允许我们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高二苏教版语文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破釜沉舟贾而优则仕B. 气冲斗牛鸿篇巨制水滴石穿C. 耳濡目染谈笑风生望尘莫及D. 好高骛远青出于蓝美中不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那位作家以其独特的文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答案。
”C. “你喜欢看书吗?我喜欢看书。
”D. “这次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革命事业。
”(毅然决然:坚决果断)B. “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引人深思。
”(立意:意图)C. “他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亲切。
”(言谈举止:言语和行动)D. “她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非凡:非常)5.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刮目相看。
”(突飞猛进:形容进步非常快)B. “他为人正直,从不阿谀奉承。
”(阿谀奉承:迎合别人,拍马屁)C.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非常吸引人)D. “他的决策果断,使得公司很快走出了困境。
”(果断:坚决果断)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日”的启示李明“地球日”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
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草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沿着湖边散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心情格外愉悦。
突然,我看到湖边有个小男孩正在往湖里扔垃圾。
我赶紧走过去,对他说:“小朋友,请不要往湖里扔垃圾,这样会污染环境的。
高中语文苏教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潇洒(xiāo)融洽(róng)毛躁(zào)B. 突兀(wù)纤尘不染(chén)恍若隔世(wǎng)C. 蹉跎(cuó)纵横捭阖(bǎi)纷至沓来(tà)D. 调剂(jì)轰轰烈烈(hōng)神采飞扬(fē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
B.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而且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提高,是因为他平时学习勤奋,而且老师帮助他解决了许多学习上的困难。
D.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的新材料,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唱。
B. 这座山真高啊,好像直插云霄。
C.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老师的话就像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4.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雨过天晴C. 阳春白雪D. 碧空如洗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曹雪芹。
B.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为罗贯中。
C.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施耐庵。
D. 《西游记》是我国神话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为吴承恩。
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的一项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带,蜿蜒在山间。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那片枫叶红了,像火焰一样燃烧。
D.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苏教版《唐诗宋词》高 二 语 文 月 考 试 题(含答案)

苏教版《唐诗宋词》高二语文月考试题高二、二部语文组2012-12-20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芳甸(diàn)彤云(tóng)癖好(pǐ)剜肉医疮(wān)B.汗涔涔(cén)神龛(kān)岘山(xiǎn)气息奄奄(yān)C.盘飧 (shūn)省亲(shěng)丛冢(zhǒng)行户人家(háng)D.拗开(ǎo)打烊(yàng)欢谑(nuè)掎角之势(jī)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赍发收讫杜撰罄竹难书B.赝品军晌誉抄纨袴膏梁C.蛊惑入殓纸绽有恃无恐D.瞋怪莲萼敕造弱不经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 B.终止退化不免C.中止蜕化不免D.中止退化难免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周朴园为了娶那名门望族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母子离开周家。
B.群众智慧无穷无尽,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C.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金碧辉煌,恍若神仙妃子。
D.葛朗台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
5.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述明确的一项是()A.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善,但是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
B.《登楼赋》主要抒写作者因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C. 杜十娘投江的悲剧,是因为李甲忘恩负义造成的。
D.每当她在铺着三天没洗的一块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惊喜地喊起来。
江苏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庇护辅弼辟谣刚愎自用B.怫然黼黻佛祖凫趋雀跃C.讥诮捎带剑鞘金蝉脱壳D.吁求熨帖异域钟灵毓秀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浑浑噩噩针贬时弊蝇营狗苟贪脏枉法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D.人才荟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3分)()国学著作,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惟有,才能慢慢领悟。
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收益无穷。
A.汗牛充栋良莠不一融会贯通B.凤毛麟角参差不齐融会贯通C.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细嚼慢咽D.凤毛麟角良莠不一细嚼慢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教育部决定开展高中教科书使用的问卷调查,我市须自主确定分别位于市区和县城的四星级和三星级高中各一所参加调查。
B.青奥会日益临近,南京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青奥会已成为展现南京国际化形象和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C.近期全省有雨雪飘落,气温明显下降,但今冬气温是否较去年同期还有所降低,有关专家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D.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二、语言表达1.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
(4分)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
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钦工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值:16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沈文斌常奔戴明娟韩俊卢晶晶孙应超王明之审核人:谷权之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信笺.箴.言三缄.其口草菅.人命B、庇.护媲.美刚愎.自用麻痹.大意C、角.色诡谲.攫.为己有一蹶.不振D、和煦.絮.语酗.酒寻衅面面相觑.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3分A、震撼按步就班贯通百家出类拔萃B、蛰居含辛茹苦毛骨悚然直截了当C、妥贴真知卓见战战兢兢妄自菲薄D、慰藉痴心妄想一笔勾消莫名其妙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至晚上七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B. 初春校园,学校举行篝火晚会,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着每个人。
C. 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D.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B.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C.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带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①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②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③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④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
⑤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A.⑤②④③①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③④②⑤6.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7.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3分)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
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8.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
请从肇事者、警方、法律工作者、民众的表现出发,任选两点评论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每则评论不超过30字。
(4分)5月7号晚8点,杭州市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青年飙车,撞飞了斑马线上正常行走的年轻男子,致其死亡。
8号下午,公安部门公布调查情况,依据肇事者自述,认定车速为“70码”。
但“70码”的认定遭广泛质疑,一时猜测与指责纷起,新闻视线纷纷投向杭州。
杭州警方15号再次发布新闻,就“70码”说法向社会道歉,承认此说不严谨,重新公布了专家组论证结果,当时速度应为84.1~101.2公里/小时。
有民众认为肇事者曾数次严重超速,无视公众生命安全,应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有专家认为,情节确实恶劣,但其无犯罪故意,只能依据“交通肇事罪”处理。
这种情况许多城市也曾遭遇,尚无合适的法律可作依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A.使不上.漏:向上B.南北为一.:整体C.凡再.变矣:两次D.乳.二世:喂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11.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3分)12.翻译文中划线句。
(10分)(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分)(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3分)(3)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4分)三.诗歌鉴赏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3题(10分)九日唐.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②殊方:远方,异地他乡。
(1)诗句前两联描绘了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处境?2分(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四.14.名句默写(16分,每空1分)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2、,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3、师者,。
《师说》4、位卑则足羞,。
《师说》5、,。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师说》6、诏书切峻,。
《陈情表》7、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劝学》8、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9、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10、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陈情表》11、,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一)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15.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16.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4分)17.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6分)18.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6分)六.作文(7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