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5月份月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

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

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

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

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

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

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要有忧患意识,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3)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祭过路神,出发去秦国时,高渐离击筑并“前而为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送别友人。

(4)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刘启以拯救地球为己志,他心知任务艰巨,故生活中刻苦磨砺意志,这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可阐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3. (5分)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胡人吹李 白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从梁宋来到安徽宣城。

②梅花:笛子曲,又称《梅花落》。

笛①花②A.诗以笛声写起,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个人及其对国家的忧思和感慨作了铺垫。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142358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142358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1)“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

孟浩然的“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苦衷;韦应物的“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则蕴含着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2)古诗中有许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把抽象无形的哀愁写得形象具体,耐人寻味。

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中找出三句,并完整地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5)简析作者对圬者王承福的评价。

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萤火陈与义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①,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①相传仙人方术,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

汉代武威太守刘子南佩戴萤火丸,敌箭不近身,安然脱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飞蛾在月光烛火边翩然起舞,终葬身于灯油之中。

作者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

写飞蛾是为下文写萤火张本。

高二下学期第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三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特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这种凝聚力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繁衍生息,在创造灿烂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累凝聚而成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刚健奋发的民族气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抱负,“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高贵品德,兼容宽厚、世界大同的恢宏气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哺育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经久不衰、发扬光大的根底所在。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合力”是多向的、合一的,大体说来可分为纵向力和横向力两种。

纵向力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凝聚力,有大一统的社会结构,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精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六个方面。

横向力是纵向力这一纵向系统的积淀,表现为某种剖面的横向结构;这种剖面横向结构由中华民族领导核心内部的内聚力、核心对核外群体个体的吸引力、核外群体个体对核心的向心力、核外群体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的总体协合力五项力构成。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历史存在,它具有历史性。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凝聚力又都离不开该时代的特定现实,离不开该时代的时代背景。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1、D2、C3、B4、A5、D6、A7、A8.选C. A缺少主语 B 两面对一面,前面是“有没有〞,后面是“关键是〞D“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9.选B.A项中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是一个选择问句,问号只保留最后一个,前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C项的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D项的顿号去掉。

10.选D A项把句号放在师傅后 B项去掉省略号 C项把绝技后的句号改为分号二、课内文言文11、B 12、C 13 C 14 D三、课外文言文15、答案:B.缴纳〔赋税〕。

我们今天还会使用“完税〞一词. A.从成语“无济于事〞可以推导“济〞有补益、帮助之意,带入原文理解能通.C.“延〞解释为“延请〞,出现在《桃花源记》“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D.比:连续,接连16、答案:D.于,被。

A.而,前一句表假设,译为如果;后一句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后一句与近年高考广东卷10小题D第二句一样。

B.以,前一句为介词,因为;后一句为介词,用.C.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7、答案:C.理由见参考译文。

18、答案:B.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而不是“告到了官府〞。

19、断句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参考译文: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催税和爱惜长养百姓,往往互相妨碍,不能够互相帮助。

唐代的阳城因为拙钝而受到奖赏,不需贡税给朝廷,这仍然是古代才做得到的啊!可惜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国家需要赋税,就像空肚子的人需要食物一樣;而穷苦百姓的缴纳赋税,就像是要挖他的脑、要抽他的髓一样。

那些当官吏的人,前面迫于主管的督促,后面害怕被降职的处罚,內心自我衡量,说:“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之老百姓的怨恨吧!〞所以发号施令出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追赶、呼叫他們了。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涡阳县2023~2024春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至二单元、《陈情表》《兰亭集序》《拟行路难(其四)》。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日,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 问世,可以根据文字指令创造出逼真的富有想象力的场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专业视频生成能力。

因而,技术与文艺的关系再一次引发人们关注与探讨。

近年来,科技的迭代创新让人应接不暇,在催生文艺新形式、文化新业态的同时,也给不少人带来困惑和忙乱。

如何认识新技术引发的新文艺现象,如何把握其影响下文艺创作和评论的方向,是当前需要研究解答的问题。

对文艺来说,除了审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它还具有传播属性。

为什么说文艺有传播属性?或者说为什么要上升到“属性”的层面来认识文艺的传播特性?其一,文艺创作的动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传播。

用匈牙利文艺理论家阿诺德·豪泽尔的话说,艺术家每一次对思想、感情和理想的抒发,都是对真实或假想的接受。

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交流、传播行为,是个体之间连接的纽带,以建立共同生存所需要的秩序。

其二,文艺的呈现依赖传播介质和载体。

只有审美意象只能说是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只有借助媒介将其变成“手中之竹”,艺术作品才得以呈现。

没有介质和载体,就没有文艺作品的产生。

其三,文艺需要传播才能得到欣赏者“身份认证”。

从理论上说,只有创作的作品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真正成为艺术品。

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最新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基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寒伧.(chen) 打烊.(yàng) 箍.(kū)桶谄.媚(chǎn) 拈.轻怕重(niān)B.吝啬.(sè) 癖.好(pǐ) 搭讪.(shàn) 信笺.(jiān) 惊魂甫.定(fǔ)C.宫绦.(tāo)央浼.(měi) 偏裨.(pí) 金钏.(chuàn) 上天庇.佑(pì)D.盘桓.(huán) 贬谪.(dí) 祚.薄(zuò) 锵.鸣(q iāng) 除臣洗.马(x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委曲求全老态龙钟恬退隐忍鞠躬尽粹面面相觑B.疾言厉色莫名其妙囤积居奇逆情背理惊惶失措C.冠冕堂皇备尝艰辛箭拔弩张忐忑不安自惭形秽D.无精打彩置之度外满门抄斩窸窸窣窣黄粱美梦3、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夙遭闵.(不幸)凶辞.(辞别)不赴命责臣逋.(逃脱)慢B、听.(听任)臣微志形影相吊.(慰问)保卒.(终)余年C、负土累.(堆积)石塞.(堵塞)其隘善鉴.(照)万类D、灌水之阳.(北面)又买居.(拥有)之无以利.(使得利)世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③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A.琢磨品位刮目B.捉摸品味刮目C.捉摸品位侧目D.琢磨品味侧目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能买到人血馒头,为了能治好儿子的病,华老栓处心积虑地用全部积蓄买了一个。

B.玛蒂尔德虽然与佛来思节夫人是教会学校的同学,但是佛来思节夫人的财产令她只能望其项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二的同学就要迎来月考考试,临考前多做一些语文试卷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考试成绩。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

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一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

在铺天盖地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的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

除了剪纸,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

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 。

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

麟指麒麟,称为仁兽。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风指凤凰,为百鸟之王。

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

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

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

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

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

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音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

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

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

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

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

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的。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物就能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C.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演变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

吉祥就是好兆头、好运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物。

"四灵"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

组合图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也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封侯的象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

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童第周:生命奥秘的探索者童第周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

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后,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更是不断深入。

在生物遗传学和胚胎学领域,美国科学家摩尔根所建立的染色体学说,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地位。

这位现代实验生物学的奠基者,借对果蝇的实验研究,建立起了遗传学体系,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人物。

童第周十分尊重这位鼎鼎大名的学者和他对生物遗传学的杰出贡献,但也有一个问题童第周长期得不到答案:摩尔根的染色体学说认为,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生物,在传宗接代的家谱中所以能保持子孙相传的遗传性状,主要是通过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控制的。

指导细胞一切生命过程的指令,都是从细胞核发出的,细胞质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遗传中有所作为。

情况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唯有通过实验研究来加以回答。

童第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毓芬,叶为他这一大胆的想法而敫动,决心全力协助他的工作,一批年轻的助手也来到了童第周的身边,大家组成了一个同心协力的研究班子,他们以金鱼和鳑鲏鱼为研究对象,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验。

"文化大革命"风雨动荡,这里的一切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终于,结果证明,生物性状的遗传,并不完全决定于细胞核,细胞质也表现了它主动的、积极的作用。

成果引起了世界生物学界的关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牛满江提出了与童第周合作研究的愿望,童第周接受了牛满江的橄榄枝,研究所落在了北京中关村。

这样的实验,需要科学家周密、审慎的科学头脑,需要比钟表工人更精细的操作技术。

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往往从清晨6点观察金鱼排卵开始,一直要到下午一两点钟,一口气干上七八个小时。

匆匆吃过带到实验室来的午饭以后,他伸展一下发麻的手脚和变得僵硬了的腰背,接下去又是一场紧张的操作。

黄昏降临了,灯光代替了日光。

实验仍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制备核糖核酸的实验,需要保持摄氏4度的恒温,童老和他的助手们不得不穿着棉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这与其说是一项研究工作,不如说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拼搏!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把从鲫鱼的卵细胞质里提取的信息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细胞质里,结果得到了一种性状有着明显变异的鱼种。

这种鱼居然有着金鱼那样肥大的头部和丰满的躯干,浑身也披着金光闪闪的鳞片,但却脱去了金鱼那条雍雅华丽的纱裙,换上了像鲫鱼那样直峭利落的单尾。

这证明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画家吴作人把这种鱼称为"童鱼",并作《金鱼图》以祝贺。

"童鱼"的诞生,并未使童第周停止新的探索,1976年,他和牛满江的实验又有了新的进展。

他们以蝾螈和金鱼这两种不同"纲"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一步研究,得出了高级的两栖类蝾螈的脱氧核糖核酸,也会影响低等的鱼类的遗传性状。

此后,童第周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仍旧日夜思考着科研工作,他制订了一个短期和一个长期的科研规划,还打算在牛满江教授的支持下,在我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生物研究中心。

1978年,童第周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克隆技术发展的关注,受到国际生物科学界的认可。

为了推动全国的科研工作,他还多次到天津、广州、上海等地去作学术报告,1979年3月6日上午,他给浙江省的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作关于加速科技发展的报告,突发疾病,不久在北京离开人世。

(周文斌、李元著《中国当代十大科学家》,有删节)【相关链接】①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和海洋事业的先驱》)②后来国际生物学界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这条鱼——"童鱼",为中国在世界生物学界赢得了可贵的荣誉。

(中国科学院《纪念童第周先生诞辰110周年——引领中国克隆走向世界的先驱》)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第周一生致力于胚胎学的研究,他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摩尔根的"细胞质唯有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不可能在遗传中有所作为"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B.在叶毓芬和一大批年轻助手的协助下,童第周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核糖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

C.年逾七旬的童第周教授,从清晨6点开始,一直要到下午一两点钟,七八个小时的工作,他手脚发麻、腰背僵硬,既说明他身体强健,也说明他毅力超人。

D.童第周为了推动国家的科研进步,多次出京到外地作学术报告,最终病倒在报告现场,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5.童第周对生命的奥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6.从文中看,童第周有哪些崇高品质?试简要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