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_平衡法则_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塔吊平衡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塔吊平衡技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塔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它们起到了承载和移动重型建筑材料的作用。
然而,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塔吊的平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平衡技术的重要性、常见的平衡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平衡技术的重要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的平衡技术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平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塔吊的稳定性,减少倾覆风险,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运输。
如果塔吊失去平衡,可能会导致塔吊倾覆、建筑材料掉落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不仅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延误工期,增加成本。
二、常见的平衡方法1. 塔吊基础的设计塔吊的基础设计是确保塔吊平衡的基础。
基础设计应根据土壤条件、建筑载荷和塔吊参数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确保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塔吊基础采用深基坑或承台基础,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2. 反平衡装置的使用在塔吊上使用反平衡装置是常见的平衡方法之一。
反平衡装置可以通过增加塔吊一侧的重量,达到平衡整个塔吊系统的目的。
常见的反平衡装置有添加配重块或使用可调平衡装置等。
3. 塔吊臂的伸缩技术塔吊臂的伸缩技术也是保持平衡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和塔吊位置的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塔吊臂的长度,保持塔吊的平衡状态。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臂的伸缩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
三、安全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平衡技术,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塔吊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定期检查和维护塔吊的平衡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平衡失调的问题,确保塔吊的安全使用;2. 加强塔吊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平衡技术的理解和熟练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塔吊平衡的影响;3. 建立科学的作业计划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塔吊的平衡和安全使用;4.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结: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塔吊平衡技术对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如何理解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和平衡——建筑

如何理解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和平衡——建筑如何理解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和平衡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平衡是两个核心概念,对于塑造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的功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例和平衡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的美感,还能够提升其稳定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比例和平衡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进行探讨,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1. 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比例是指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或者物体和环境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整体感受。
合理的比例能够使建筑物看起来协调统一,美观大方。
首先,比例在建筑物外观中起到了框架的作用。
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设计师能够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零散的构件。
例如,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常常通过垂直方向上的等分与水平方向上的对称来实现整体的稳定感,这种比例原则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加有力量感和平衡感。
其次,比例还能够影响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使用体验。
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为空间提供舒适的氛围和合适的尺度。
比如,高层建筑中的楼层高度和平面布局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以满足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保障空间的适宜性。
2. 平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平衡是指物体在外部或内部力量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建筑设计中,平衡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使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空间质量。
在外观设计中,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
对称平衡指建筑物以某个轴线为中心,左右两侧形状和分布相似的部分达到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形式常用于传统建筑中,给人以稳重和庄重之感。
而不对称平衡则是指通过组织各个元素的不同形态、数量和位置,使得整个建筑物在不对称的状态下保持平衡,这种形式常用于现代建筑中,给人以动感和创新之感。
在空间布局中,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得空间看起来更加和谐和统一。
例如,对于一个大厅空间,通过对家具、灯光和装饰品的布局和组织,设计师能够实现空间的平衡,使得整个空间具有张力和活力。
设计中的平衡法则

设计中的平衡法则导读:什么是设计中的平衡法则?所谓的平衡是一种稳定的状态,比如我们生活中一 些对称的物件,给人一种结合很稳定的感觉。
在设计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平衡法则来进行设 计。
这个世界上到底没有设计的法则?上个世纪初,奥地利及德国的心理学家创立了格式塔理论(Gestalt ),该理论旨在解释人类的行为是如何与视觉经验产生关联的。
格式塔理 论解释了我们的眼睛对一个事物及对象的理解是一个综合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简 单叠加,它还包括我们以前对该事物及对象曾经有过的感受。
我们不是心理学家,但作为「个设计者,了解格式塔理论对你在设计的把握却非常有帮助。
平衡无处不在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平衡感对我们的视觉判断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格式塔理论关于平衡的原则阐述了人类在观看任何东西时其实都是在寻找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
* 在自然界中,很多东西都导现一种孺定静止的状态.就魚左圏所示的水滴:水珠向上突起,产生了 一种向内收敛的视貳感.静止时呈酢•这就是一 \ 种購定的那态.如果你仔细观察,平衡对称稳定的状态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
留意上面的几个图, 我们在观察这些对象时,当我们的视线集中在中心位置时总是会感到最舒服。
这是平衡理论 最重要的要点。
在元素中产生平衡水滴,其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形态其实就是一个圆点,一个圆点会引导你的视线去到 中心位置。
其中在很多设计中,包括很多著名的标志及商标的设计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植物种子 柠檬切片通过橫仿自魅界中的形态”我们m 易就能创造出一种平 衡稳定的状态‘如我们筒单的画〜圆」就魚一滴水滴, 同样呈现一种穂定的状态.这种形状就显示出一种平阪平衡稳定的状态使到上面这几个标志显得平稳持久。
每一个标志都能够吸引你的眼睛, 因为这些图案都会引导你的视线去到中心点上。
位置上的平衡当我们的眼睛在观察一个区域时,我们的视线仍然会很自然地去到中心点。
在这个区 域如果放上某个元素,不同的位置摆放会在我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感应。
析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_平衡法则_

底该不该建,应该如何建,这些有关高层 判断来确定每个方面对特定项目的影响程
建筑的规划设计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度,并根据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应关系得
泛关注,其中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要求 出最后的结果。其目标在于权衡各方面的
决策者在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之初对其合 利益和价值观差异,一方面为高层建筑项
理性进行科学论证。但是,由于我国对高 目的确立和高层建筑政策的制定提出指导
2.2 决策模型的建立——外在关系的“平衡” 通过上述对高层建筑在每个特定项目
中的优、劣势分析,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 进行研究的基础平台。但是与高层建筑相 关 的 决 定 因 素 涉 及 社 会 、经 济 、环 境 、心 理等多个领域,高层项目决策的过程仍然 存在相当的复杂性。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 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通常会在同一项目中 共同作用,它们不仅在作用程度上存在差 异,而且各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客 观存在。因此在高层建筑决策中,还必须 运 用“ 平 衡 法 则 ”建 立 影 响 要 素 间 的 外 在 联系。1976年由Moser提出的有关高层建 筑的决策模型,为梳理相关要素之间的关 系建立了一个工作平台。笔者在此基础上 经过一定的取舍和重新编排得到与上表内 容 相 对 应 的 高 层 建 筑 决 策 模 型(见 附 录 1)。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样几个 层次:各影响要素对哪些方面起作用,在 哪 些 细 节 起 作 用 ,起 何 种 程 度 的 作 用 等 等。
由于高层的体量巨大,功能复杂,内部系统相互牵制,因此一个 小小的意外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它在机械、电器或是结构上的 难题毫无疑问增加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此外,因为建筑的高度也 会增加住户被其他人由于疏忽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当城市的用地结构发生变化时,由于高层的耐久性,它无法像 小建筑那样容易拆建。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从长远考虑。
建筑设计中的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与应用案例

建筑设计中的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与应用案例建筑设计的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比例、形状、结构和材料,使建筑物达到平衡、稳定和美观的效果。
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体感知。
在本文中,将介绍建筑设计中的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并通过一些经典的应用案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水平平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是指通过合理使用水平线来使建筑物达到平衡、稳定和和谐。
水平线可以分为水平基线和水平轮廓线两种形式。
水平基线是指建筑物的底部或最低水平部分,可以通过改变基线的高度或形状来达到不同的平衡效果。
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基线由底部大门面向天安门广场,宽阔平坦,使整个广场呈现出宏伟和稳定的感觉。
水平轮廓线是指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运用不同形状的轮廓线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物采用了曲线的轮廓线,使建筑物产生一种流体和谐的感觉。
其次,竖直平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指通过合理运用高度、比例、立面和纵向结构来达到建筑物的平衡和和谐。
竖直平衡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整体高度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来实现。
建筑物的整体高度应根据周围环境、功能需求和美学考虑来确定。
例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以其类似金字塔形状的悬挂顶部,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了一种动态和谐的感觉。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也是竖直平衡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运用竖直线和平衡的比例,可以使建筑物产生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纵向结构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实现竖直平衡的重要手段。
建筑物的纵向结构可以通过柱子、墙壁、楼梯等元素来实现,这些元素的位置和形状应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
应用案例作为建筑设计中水平与竖直平衡原则的应用案例之一,巴黎圣母院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巴黎圣母院以其垂直的飞扶壁、尖塔、拱顶和立柱等元素,展示了垂直平衡的力量和和谐美感。
其立面设计采用了垂直线条和上升的形状,塑造出一种向上的抬头感,同时与周围建筑物和谐共存。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衡与比例美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衡与比例美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注重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平衡和比例美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对建筑平衡和比例美在设计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分享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
一、建筑平衡建筑平衡指的是建筑各个部分在形式、结构和布局上的均衡感。
在建筑设计中,平衡是建筑物稳定性和和谐美感的基础。
1.1 平衡的种类建筑平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建筑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一侧的结构对称地对应于另一侧的结构。
这种平衡常见于古代宫殿、教堂和庙宇等建筑物。
对称平衡给人以安定、庄重的感觉,同时也呈现出一种精确而完美的美感。
不对称平衡则是指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或位置上存在差异,呈现出一种动态而有趣的效果。
这种平衡常见于现代建筑,如摩天大楼、艺术馆等。
不对称平衡给人以活力、创新的感觉,使建筑更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1.2 平衡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要实现平衡的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应当在空间上保持平衡。
通过控制结构的分布和形式的选择,可以达到稳定和谐的效果。
其次,建筑物的质量分布应当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建筑物的重心应该合理分布,不应出现明显的偏移,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最后,建筑物的色彩和材料应当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颜色和材质的选择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效果,过多或过少的使用都会导致平衡感的丧失。
二、比例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比例美是指建筑物在各个部分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适当的比例关系,呈现出一种统一和和谐的效果。
合理的比例使用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美感,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2.1 比例的种类比例可以分为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
水平比例是指建筑物的宽度、长度和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水平比例能够使建筑物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和谐的效果。
垂直比例则是指建筑物各个部分之间垂直方向上的比例关系。
例如,建筑物的层高和楼层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梁柱和墙体等垂直构件之间的比例。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平衡研究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平衡研
究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效率,以及居住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便利等多个方面。
首先,安全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础。
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要求建筑设计师在结构设计上做到科学合理,充分考虑风载、地震等自然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同时,消防安全也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包括合理的消防通道设计、消防设施的配备等。
此外,电气、给水、排水等设备设施的运行效率也是保障高层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追求安全性的同时,舒适性也不容忽视。
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和生活便利性是衡量高层建筑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例如,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计可以让居住者感到舒适,合理的空间布局则可以提高生活便利性。
此外,现代的高层建筑设计还注重环保和节能,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设备等方式,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平衡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这要求设计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需求和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平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全面的消防安全考虑、高效的设备设施运行以及关注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和生活便利性等方式,可以实现高层建筑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有效平衡。
建筑设计中的比例与平衡

建筑设计中的比例与平衡在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平衡是两个关键概念。
比例指的是构成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和尺寸的相对关系,而平衡则指的是建筑物在视觉上的稳定感。
这两个概念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外观美观有影响,还能够影响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稳定性。
比例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建筑物的外观能够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内外各个空间的比例。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家具、墙壁和地面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营造出具有舒适感和视觉平衡感的环境。
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中,比例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宽度等方面的比例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要显得过大或者过小。
除了比例,平衡在建筑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类型。
对称平衡指的是建筑物两侧空间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相互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常用于宏伟的宫殿、教堂等建筑物。
不对称平衡则是指建筑物两侧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不完全对称,但可以通过其他元素的组合达到整体平衡的效果,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感觉,常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平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增强建筑物的平衡感,而平衡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比例的感知。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比例和平衡,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实现比例与平衡的要求。
首先,可以通过建筑的纵横比例来调整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使其更符合人眼的审美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建筑物的立面设计来实现对称平衡或者不对称平衡的效果,通过处理窗户、门、柱子等元素的位置和数量,来创建稳定或者动感的视觉效果。
此外,色彩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适当的色彩搭配能够增强建筑物的比例感和整体平衡感。
综上所述,比例与平衡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设计的规范严格缜密。其抗震、防灾措施较为完备。
即为将来的使用提供在功能上的灵活性。因为高层建筑内部的 功能通常是混合型的,尤其出现大型综合体之后,其在使用上变得 更为复杂。这样,它比单一用途的建筑更能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高层建筑的建造花费相对较高,如果把城 市基础设施和管理运作的费用都计算在内的话,可以说相当昂贵。 而且高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尤其是钢和水泥,这在世界上 很多地区都是短缺的。有些城市基础工程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更为 迫切。同时,项目因为区别于传统的建造方式而需要高质量的设计 人员和熟练工人,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人才是必 不可少的。
高层建筑在这些方面体现出的优势和劣
带来了一些显见的不利影响。高层建筑到 势,然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经验的
底该不该建,应该如何建,这些有关高层 判断来确定每个方面对特定项目的影响程
建筑的规划设计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度,并根据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应关系得
泛关注,其中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要求 出最后的结果。其目标在于权衡各方面的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2-0017-06 中图分类号: TU97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析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平衡法则”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e-off Approach in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n Tall
根据上表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高 层建筑在某些方面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具 有 某 种 客 观 性 ,不 会 简 单 地 因 为 时 间 、 地点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例如,高 层、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以中、低层 为主的开发相比,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因为 建筑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日照间距的控制,高层住宅的合理布 局更有利于外部环境的组织;高层建筑作 为构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主要要素,帮助 建立城市地标体系等等都是高层建筑的正 面作用。它的负面作用主要由其体量的巨 大 和 功 能 、技 术 上 的 复 杂 性 引 起 ,它 对 基 础设施和城市交通组织的要求都比一般建 筑高。而且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但高层 建筑在特定的地域和独立的项目中往往表 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各个涉及方面的影响 力是正面的、负面的、还是影响不大的仍 需通过内在的比较得出。在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在新区和历史街区、在城市中 心和郊区,高层建筑所起的作用都有待具 体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运 用“平衡法则”针对影响高层建筑规划设 计的各相关因素,判断在这个特定环节中 高层建筑的价值取向(可分正面、负面或 影响不大的)。
高层建筑的负面特性 当然,高层并不一定等同于高密度。一旦对高层建筑的通风采 光、绿化率和容积率以及其它舒适度指标有了统一的规定之后,大 规模的高层建筑一般很难再提高城市的密度了。在旧金山的研究表 明,一味地增加高层建筑数量还会对城市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的 使用起负面影响。这一点应在城市或区域的尺度上衡量。
的一些原理运用于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相关的主要涉及因素概括为[1:]
“平衡法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
( 1)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分布;
现
则。它是针对工程技术问题实行的一种组
( 2)经 济 状 况;
代 城 市
织管理方式,将其扩展到高层建筑研究领
( 3)社会、文化 和 心 理 因 素;
研 究
“经济性”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土地的经济价值,包括地块本身的价值和对其产生影响的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2)建筑 形式(低层或是高层)的经济性,若采用高层建筑,就必须决定它的层数和建筑体形; (3)项目所需的市政设施的经济性,例如公用设施、公 共交通、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4)当地建材和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
如果在规划中没有仔细考虑高层建筑附近的交通负荷问题,那 么由高层建筑带来的大量人流和交通拥塞会使整个城市的公共交 通系统负担过度,由此产生严重的交通问题。这还需要在花大钱建 立城市交通网络或是向城市外围扩张之间权衡。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是耗能大户,尤其在运作过程中将 耗费大量的能源。如果定位不准确,设计建造质量不高,或者材料选 择不当,高层建筑很可能为城市环境带来污染,同时在街道上形成 的高层风和由高层群形成的城市墙体都会对城市的微气候循环造 成不利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机动车数量增加后的空气污染问题。
李琳
LI Lin
1 “平衡法则”概念的引介
域后,常被用于决策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层建筑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 “平衡法则”要求决策者将影响高层建筑
有如“双刃剑”。它在部分解决了现代城市 建设的多方面涉及因素作为分析研究的对
人口压力过大、土地资源有限等城市问题
象。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客观分析和评判
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
高层建筑的正、负面特性对城市环境和空
确定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是“平衡法则”
间布局的显著影响。鉴于高层建筑项目和
正确运用的前提,这一前提直接关系到最
高 层 建 筑 政 策 在 决 策 过 程 中 的 复 杂 性 , 后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总结国内
1970~1980年一些国家就已将系统方法论 外对高层建筑的认识,我们把与高层建筑
决策者在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之初对其合 利益和价值观差异,一方面为高层建筑项
理性进行科学论证。但是,由于我国对高 目的确立和高层建筑政策的制定提出指导
层建筑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论证高层 性建议;另一方面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为
建筑项目和高层建筑政策可行性的基础平 今后的高层建设提供参考。根据“平衡法
台尚未建立,因此在讨论具体高层建筑的 则”得出的结论通常是:“经过对各方面要
高层建筑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解决很有效,对几乎所有社 会的富人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而言,高层公寓为他们提供了临 时的住所。在文化意义上,个人和小家庭似乎比多成员组成的大家 庭容易满足于高层建筑的居住质量。因为个人更习惯于从公共活 动中寻找乐趣。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群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因此 他们更易接受这种建筑类型。
[城市规划] 17
2004(2)
2004(2)
相关因素 密度和土 地利用
经济性
社会、文化 和心理因素
象征意义 和审美考虑
交通问题
能源消耗和 气候影响 安全性 可变性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18
高 层 建 筑 正 、负 面 特 性 比 较 表
高层建筑的正面特性 高层建筑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用 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城市水平的发展由于地 理边界的限定或是政策上的规定受到限制时,以及人口在城市范 围内的急剧膨胀要求更多的城市容纳空间时,高层建筑往往能体 现出自身优势。高层、高密度的空间布局能更大的发挥土地效能, 在解决同样数量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问题时,相对减少了对城市土 地的索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无限制向外扩张的趋势。相比 低层的布局,高密度的建筑组织方式释放出更多的地面面积,更有 利于外部环境的组织。
在发达国家或是对一些知名的公司企业来讲,高层建筑这种 建筑形式的造价并不算高。在地价很高的地区,显然是高层建筑更 易收回投资成本。并且高层建筑一旦建造,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引导 下周围的地价也会随之上涨,尤其在中心商业区,可能会带动周围 地区的发展。此外,如果为建造高层建筑已经安排好了市郊的基础 设施,那么它为城市的水平延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避免了 重复投资。
( 4)象征意义和审美考虑; ( 5)交 通 情 况; ( 6)能源消耗和气候影响; ( 7)安全性; ( 8)灵 活 性 等 。
在“平衡法则”中,对 这 些 影 响 要 素 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在两个先后不同的工作 步骤中。其一,在特定项目中判断高层建 筑 对 各 相 关 要 素 的 正 、负 面 影 响 。由 于 在 具体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高层 建筑往往显现不同的特性,其优、劣不能 一概而论,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和与相关案 例 的 比 较 才 能 得 出 较 为 客 观 的 认 识;其 二,综合评判相关因素的作用结果,亦即 对影响力进行纵向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最 后的结论。 2.1 高层建筑的正、负面特性比较——内在 属性的“平衡”
建设问题时,政府、投资者和规划设计者 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一地区建造
一般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其作出主观 高层建筑是:可行的、必须的或是不可行
的判断,这往往给高层建筑带来由于规划
的” (Lamela,1974)。
决策的偏差而导致的负面作用。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则较早地认识到
2“ 平衡法则”在高层建筑建设中的应用
由于高层的体量巨大,功能复杂,内部系统相互牵制,因此一个 小小的意外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它在机械、电器或是结构上的 难题毫无疑问增加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此外,因为建筑的高度也 会增加住户被其他人由于疏忽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当城市的用地结构发生变化时,由于高层的耐久性,它无法像 小建筑那样容易拆建。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从长远考虑。
高层建筑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一种社会力量,对提高 该地区的影响力帮助很大。这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向往高空生活的 结果。在市民眼中,它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看到了国家和 民族的进步。
高层建筑在视觉上也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不同地区的特征。布局合理的高层建筑对 都市风景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改善有一定帮助。他通过与其它建 筑的高矮对比,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并提供了观察城市的高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