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3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设计原则共52页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
⑵不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意味着混凝土构件要出 现塑性铰、较大的裂缝和永久变形。会影响到结构的稳定。
结构的继续使用需要修复。
从抗震角度来看,出现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不可避 免的,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
但是结构过早地出现塑性变形也是十分不利的。结构 在小震、甚至风荷载作用下就出现塑性变形,必然导致裂 缝和变形过大,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② 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临时情况,包括 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
③ 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 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
④ 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 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
1.1、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无地震作用组合) 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按下式:
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
使用功能 住宅、公寓 办公、旅馆
alim (m / s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
《高层规程》中规定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 竖向振动加速度不应超过下表的限值。
2.4、稳定性与抗倾覆
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表 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仅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整 体丧失稳定的可能性很小。稳定性设计主要是控制在风荷 载或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P-Δ) 不致过大,以免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
n—结构总层数。
2、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n
EJd 1.4H 2 Gi i 1
2)框架结构:
n
Di 10 G j / hi j i
(i=1,2,…,n)
3、抗倾覆控制: ⑴、控制高宽比H/B; ⑵、控制基底零应力区面积,<15%总面积。

第3章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地震作用(精)

第3章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地震作用(精)

第3章 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地震作用[例题] 某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上部结构为38层,底部1-3层层高为4m,其他各层层高为3m ,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为120m ,平面尺寸为m m 4030⨯,地下室采用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为12m ,如图3.2.4(a)、(b)所示。

已知基本风压为2045.0m kN w =,建筑场地位于大城市郊区。

已计算求得作用于突出屋面小塔楼上的风荷载标准值的总值为800kN 。

为简化计算,将建筑物沿高度划分为六个区段,每个区段为20m ,近似取其中点位置的风荷载作为该区段的平均值,计算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底部(一层)的剪力和筏形基础底面的弯矩。

解:(1)基本自振周期:根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经验公式,可得结构的基本周期为: s n T 90.13805.005.01=⨯==222210m s kN 62.19.145.0T w ⋅=⨯=(2)风荷载体型系数:对于矩形平面,由附录1可求得80.01=s μ57040120030480L H 0304802s .....-=⎪⎭⎫ ⎝⎛⨯+-=⎪⎭⎫ ⎝⎛+-=μ (3)风振系数:由条件可知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由表3.2.2可查得脉动增大系数502.1=ξ。

脉动影响系数ν根据H/B 和建筑总高度H 由表3.2.3确定,其中B 为迎风面的房屋宽度,由H/B=3.0可从表3.2.3经插值求得=ν0.478;由于结构属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弯剪型结构,可近似采用振型计算点距室外地面高度z 与房屋高度H 的比值,即H H i /z =ϕ,i H 为第i 层标高;H 为建筑总高度。

则由式(3.2.8)可求得风振系数为:HH 478050211H H 11iz i z ⋅⨯+=⋅+=+=μμξνμϕνξβ.. z z z(4)风荷载计算:风荷载作用下,按式(3.2.1)可得沿房屋高度分布的风荷载标准值为:()z z z z ....)z (q βμβμ6624=40×570+80×450=按上述公式可求得各区段中点处的风荷载标准值及各区段的合力见表3.2.4,如图3.2.4(c)所示。

《高层结构设计》 02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

《高层结构设计》  02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其计算方法与一般建筑结构类似,在此不再重复。

本章主要介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风荷载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在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或吸力即建筑物的风荷载。

风荷载的大小主要和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有关;和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同时和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有关。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0ωµµβωz s z k =式中:k ω为风荷载标准值(kN/m 2);z β为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s µ为风荷载体型系数;z µ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0ω为基本风压(kN/m 2)。

1. 基本风压0ω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给出的基本风压值0ω,是用各地区空旷地面上离地10m 高、重现期为30年的10min 平均最大风速0υ(m/s )计算得到的,基本风压值1600/200υω=(kN/m 2)。

荷载规范给出的0ω值适用于多层建筑;对于一般高层建筑和特别重要的或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可按《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的数值分别乘以1.1和1.2采用。

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µ表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速大小与高度有关,一般近地面处的风速较小,愈向上风速逐渐加大,但风速的变化与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

在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地面空旷,空气流动几乎无阻挡物(A 类粗糙度),风速随高度的增加最快;在中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B 类粗糙度),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减慢;在有密集建筑物的大城市市区(C 类粗糙度),和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D 类粗糙度),风的流动受到阻挡,风速减小,因此风速随高度增加更缓慢一些。

表1列出了各种情况下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腐蚀作用
高湿度环境会加速建筑材料的腐蚀,如木材腐朽、金属锈蚀等。
腐蚀环境对结构影响
化学腐蚀
01
建筑物处于腐蚀性环境中,如酸雨、盐碱地等,会导致建筑材
料的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02
不同金属间存在电位差,会导致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如钢筋在
混凝土中的锈蚀。
生物腐蚀
03
微生物、昆虫等生物活动会对建筑材料造成破坏,如木材被白
智能化技术是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之 一,其在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前 景广阔。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 实现建筑结构的自适应、自修复和智 能化管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 理念将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得到更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 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节能减排措施 的实施以及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 方面,推动建筑结构工程向更加环保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荷载分类
根据荷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可分为 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根据荷载的作 用时间和变化特点,可分为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力
风力
风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压力或吸 力,是可变荷载的一种。
雪荷载
积雪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压力, 是可变荷载的一种。
重力
建筑结构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 ,是永久荷载的主要来源。
影响
风荷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产生影响,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大跨 度桥梁等结构中,风荷载的作用更加 显著。
雪荷载
定义
雪荷载是指降雪在建筑物顶部或屋面上堆积 产生的荷载。
影响
雪荷载会对建筑物的屋顶结构和承重墙等产生压力 ,可能导致结构变形或破坏。
计算方法
雪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降雪量、雪的密度、 建筑物的形状和坡度等因素,通常采用规范 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
风力的大小。 • 当风流经过建筑物时, 通常在迎风面产生压力(风荷
载体型系数用+表示),在侧风面及背风面产生吸力
(风荷载体型系数用-表示)。
• 风压值沿建筑物表面
的分布并不均匀, 如
右图所示, 迎风面的
风压力在建筑物的中
部最大, 侧风面和背
风面的风吸力在建筑
2021/8/30
16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2. 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及一般计算原则
④ 一般计算原则
a) 一般情况下, 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 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 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 作用。
b)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 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附表8.5 采用,
计算8、9 度罕遇地震作用时, 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2021/8/30
20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2021/8/30
21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附表8.4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② 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的形状参数和阻尼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曲线水平段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b)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γ=0.9+(0.05 - ζ)/(0.3+6ζ)
式中 γ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 ——阻尼比。

建筑结构说明

建筑结构说明

建筑结构说明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系统,提供支撑、稳定和承载的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的选择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建筑结构的类型、材料和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一、建筑结构类型在建筑领域中,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墙体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用途和需求,下面将对各个结构类型进行介绍。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水平杆件组成的骨架系统。

它以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灵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中。

2. 墙体结构:墙体结构是利用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来支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墙体结构在住宅建筑中常见,可以提供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效果。

3. 桁架结构:桁架结构是由斜杆和节点组成的骨架结构系统。

桁架结构常用于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需要大跨度无柱支撑的场所。

4. 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利用曲面形状的薄壳来支撑建筑物,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美观性。

典型的例子包括圆顶和穹顶。

二、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

1. 钢结构: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构建大跨度、高层建筑。

它可以以钢柱、钢梁等形式使用,为建筑提供稳定的承载能力。

2.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与钢筋结合使用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适用于承受大量压力和荷载的建筑。

3. 木结构:木结构利用木材的轻便性和可塑性构建建筑物。

它在住宅建筑中常见,并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声效果。

4. 砖石结构:砖石结构使用砖块或石块来构建建筑物。

这种结构常用于传统建筑和古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三、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承载力原则: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该能够承受建筑物所受到的力和荷载,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稳定性原则: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保持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倾覆或垮塌等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共44张PPT)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共44张PPT)
8
0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
2024/1/25
9
框架结构体系
优点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 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 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缺点
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 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 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 作用下则表现为较大的层间位移
造措施等。
特别注意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应加 强对复杂节点的审查和把控。
3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01
荷载取值不准确、结构选型不合理、构造措施不完善
等。
解决方案
02 加强设计人员培训,提高设计水平;引入专家咨询,
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审查制度,确保设计质量。
特别注意
03
针对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应特别注意解决风荷载、地
2024/1/25
5
设计流程与规范
设计流程
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 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阶段。
设计规范
遵循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高层建 筑结构设计规范等,确保设计的安全 性和合规性。
2024/1/25
6
结构选型
01
02
03
框架结构
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来承 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2024/1/25
偶然荷载
包括地震作用、爆炸力、撞击力等 ,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荷载。
15
水平荷载与效应
2024/1/25
风荷载
高层建筑受到的风荷载较大,需要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 载体型系数等。
地震作用
地震时地面运动对结构产生的水平惯性力,需要考虑地震烈度、 场地类别、结构自振周期等因素。

高层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4.3.2风荷载
b.位于山区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平坦 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于表 4-6确定外,尚应按照现行国 家标准《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考虑地形条件加以修 正。
(3)风荷载体形系数us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 值,它表不同体型建 筑物表面风力的大小。当风流经过建 筑物时,通常在迎风由产生压力(此时风荷载体型 系数用+表 示),在侧风面及背风面产生吸力(此时风荷载体型系数用-表 示)。风压值 沿建筑物表面的分布并不均匀,迎风面的风压 力在建筑物的中部最大,侧风向和背风面 的风吸力在建筑 物的角区最大。风荷载体型系数与高层建筑的体型、平面尺 寸、表面状 况和房屋高宽比等因素有关。
4.3.3地震作用
4.3.3地震作用
4.3.3地震作用
二、设计反应谱
工程抗震设计是针对未来可能遭遇 的地震设防的,因此, 由过去某次已经发 生的地震动记录得出的反应谱实际意义 不大。国家组织专家经过对我国历史上的所有 地震资料的 专题研究,提出能利用抗震计算、曲线形状又相对简单的反 应谱曲线,这就 是设计反应谱。图4-7是我国《抗震规范》 以地震影响系数形式给出的设计反应谱。 也称为《抗震规 范》反应谱曲线。
4.1.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
4.1.2正常使用条件下水平位移的限制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使高层建筑处于弹性状态。《高层 规程》对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 /h小作出了以 下规定: (1)高度不大于150 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 层高之比Δu /h,不宜大 于表4-1中的数值。
4.1.2正常使用条件下水平位移的限制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体系中的筒体主要有核心筒和框筒。 1、核心筒 核心筒一般由布置在电梯间、楼梯间及没备管线井道四周的 钢筋混凝土墙所组成。 为底端固定、顶端自由、竖向放置 的薄壁筒状结构,其水平截面为单孔或多孔的箱形截 面, 如图4-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