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打造

城 市 文化来衡 量。 当今世 界 ,国与国
之 间 的 竞 争 与 合 作 , 越 来 越 充 分地 表
理 念 ,上 海静安 “ 错位 竞争 ,以高取 胜 ” 的理 念 ,宁 波 “ 史文化 与现代 历
现 为城市 之 间的竞争 与合作 。 文化 的
城、 巴黎 的艾菲尔铁 塔 、美国 的 自由 女 神像 、北京 的故 宫、上 海的外滩 、
云 南 大 理 的 白 塔 、 拉 萨 的布 达 拉 宫 、 扬 州 的 古 运 河 苏 州 的 园林 、 宁 波 的
人 、善待 自我、 善待生命 、善待 自然
是 来 源 于 热 爱 生 活 的 正 确 理 念 。 同 样 ,城市文 化建 设 ,也 受一定理 念 的 指 引和 支配 ,城市理 念在 很大程 度上 影 响着 城市 的群体行 为。 德 国的波茨 坦 ,其城 市建 设理念 为法制 、公 正。 扬州 “ 经济 、环 境 、人居 协调 发展 的
Z O G H UC N T U T N H N Z O O S R C I O
国 内 历 史 风 貌 保 存 比 较 完 好 的古 城 ,
5O 平 方 公 里 的 老 城 区 , 古 迹 、 遗 .9
1 .城市标 志
每 个 城 市 都 有 其 独 特 的 文 化 标
用。
2 .城市理念 理念是 具体 的抽 象。人 类一切 外
影 响 力 越 来 越 重 要 , 正 在 潜 移 默 化 地 改变着我 们 的生活。 世界越来 越小 ,
年殖 民地 的建筑特 色 ,同时新城 区 的
市就有 了 自己的独特 形 象。我们信 阳
的 鸡 公 山文 化 旅 游 综 合 试 验 区 , 提 出
城市的品牌建设

城市的品牌建设一、背景介绍城市的品牌建设是指通过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等资源,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城市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和营销的手段,更是一种城市治理的重要策略。
通过打造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品牌建设的目标1. 提升城市知名度: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城市,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2. 塑造城市形象:通过精心策划的形象塑造,打造城市独特的形象和特色,让人们对城市有深刻的印象。
3. 提高城市美誉度: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美誉度,让人们对城市有良好的评价。
4. 吸引投资和人才:通过展示城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前来发展和生活。
5.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措施1. 定位策略:确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明确城市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群体。
2. 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符合城市形象定位的标志、口号和形象色彩等,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3.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活动,进行城市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城市环境改善: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的交通、绿化、公共设施等,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美观度。
5. 增加公共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6. 城市活力培育:举办各类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7. 产业发展引导:根据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引导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8. 城市治理提升:加强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效率。
四、品牌建设的效果评估1. 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通过调查问卷、媒体报道等方式,评估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情况。
2. 投资和人才的增加:通过统计数据和企业调查等方式,评估投资和人才的增加情况。
关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建议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品牌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下面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如何更好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并给出一些建议。
要明确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和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和发展特色,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特色,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
北京的千年文化底蕴、上海的国际现代都市、成都的慢生活与川味文化等,都是这些城市文化品牌的代表特色。
只有明确了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和特色,才能更准确地展开后续的品牌建设。
要注重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和宣传。
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对外宣传,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城市文化品牌,才能使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如建立官方网站、发布城市文化宣传片、举办文化周活动等,都是有效的宣传手段。
还可以通过城市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来加强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比如通过文化节日、文化展览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网红”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播好的城市文化。
除了传播与宣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还需要注重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城市文化品牌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都是依托于城市的文化资源而来。
要充分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品、优秀文化作品等各种文化资源,有效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城市文化品牌。
要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不仅仅是对外宣传和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使城市文化品牌蕴含着强大的软实力。
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还需注重加强城市文化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文化品牌成为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象征。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广等,都是软实力建设的有效手段。
城市建设中如何推动城市品牌和形象的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推动城市品牌和形象的提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城市品牌和形象的塑造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具有独特品牌和良好形象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资和游客,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推动城市品牌和形象的提升呢?首先,要明确城市的定位和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和资源优势,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这些元素,找到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独特卖点。
比如,有的城市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如西安、南京;有的城市凭借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如桂林、张家界;还有的城市因发达的科技创新产业而备受瞩目,如深圳、杭州。
只有明确了城市的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和形象的塑造。
在明确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它不仅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还影响着城市的景观风貌和整体形象。
一个科学合理、富有创意的城市规划,能够使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交通更加便捷,环境更加优美。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商业区、住宅区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在城市设计中注重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增加公园、绿地和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升城市品牌和形象的重要方面。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包括交通设施、能源供应、通信网络、给排水系统等。
例如,建设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和快速公交,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加强城市的能源保障,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速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城市更具底蕴和魅力。
同时,要鼓励文化创新,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构建城市品牌的作用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构建城市品牌的作用一、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构建城市品牌的重要意义二、城市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元素三、城市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四、创新驱动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五、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市品牌建设已成为各大城市普遍关注的重点。
城市文化产业作为其核心元素之一,对于城市品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构建城市品牌的重要意义城市文化产业被定义为创意、知识和艺术等方面创造的、有形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
它作为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元素之一,对于增强城市品牌的竞争力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为城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体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同时,通过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城市愈加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城市更具特色和内涵,为城市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二、城市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元素城市文化产业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所代表的具体速度和相应的场所,不仅仅可以给人们身心带来丰富的文化享受,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城市核心价值的代表。
城市品牌建设离不开城市内涵的打造,城市文化产业作为这一内涵的核心元素,是密码和答案之间的桥梁。
例如,在中国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中,城市创意产业不仅成为了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文化旅游产品的载体。
这样的信号表达了文化产业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三、城市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城市形象是城市品牌的基石,也是城市创造新价值的核心所在。
城市文化产业能够为城市带来更为充实、多样的文化生活,进而在城市形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城市文化产业产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汇集在城市形象中,是城市品牌政策传播的最有效媒介。
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深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功塑造了创新、创意、创业的城市形象, 引领了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成功案例分析
北京:通过文化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上海:利用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塑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杭州:以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牌形象。 成都:以悠闲生活和美食文化为特色,塑造充满幸福感和美誉度的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推动力量
城市文化反映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相互促进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品牌形象提升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奥运会:通过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成功塑造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同时传承了中 华文化和历史。
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凸显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和 未来。
城市品牌形象塑 造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意义
提升城市吸引力 增强城市竞争力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促进城一性:塑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避免与其他城市混淆。
简洁明了:城市品牌形象要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识别。
可持续性:城市品牌形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 求。 社会认同:城市品牌形象要得到市民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增强城市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措施
确定城市品牌形 象定位
设计城市品牌形 象标志
建立城市品牌形 象宣传片
推广城市品牌形 象大使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成果
提升城市知名度
增强城市吸引力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建设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
而当代社会中,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建设也成为了城市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
一、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认知的总和,是一种对城市的评价和认同。
一个强大的城市品牌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例如:吸引人才、吸引投资、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具体来说,城市品牌可以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当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这个城市进行商务活动和投资,从而带动城市的经济繁荣。
此外,城市品牌还可以塑造城市的形象,吸引人才和游客,推动城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建设城市规划是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对城市进行整体的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从而创造出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首先,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打造城市的核心功能区。
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包括商务区、文化区、教育区等,它们是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这些区域,可以使其具备更好的交通便利性、配套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进而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其次,城市规划还应注重保护和利用城市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城市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基础。
城市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城市的山水、湖泊和历史建筑等资源,打造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文化环境,使之成为城市品牌的一部分。
此外,城市规划还要注重创建城市的活力与独特性。
创造性的城市规划可以给城市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之与其他城市有所区别。
创新的建筑设计、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开放的文化交流活动等都可以为城市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三、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建设是城市规划的结果,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
城市的品牌建设

城市的品牌建设一、背景介绍城市的品牌建设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市场推广活动,塑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投资者和居民,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品牌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品牌建设的目标1. 提升城市知名度:通过品牌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暴光度。
2.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的独特形象和特色,让人们对城市有深刻的印象。
3. 吸引游客和投资者:通过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来到城市,促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4. 提升城市居民的归属感: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居民的爱城市之情。
三、品牌建设的策略1. 定位策略:确定城市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找准目标受众,明确品牌的定位和形象。
例如,如果城市的特色是历史文化,可以定位为“历史文化之都”,强调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品牌传播策略: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和传播,提高品牌的暴光度和影响力。
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上进行品牌广告宣传,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预。
3. 建设标志性建造和景点: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建造和景点,成为城市的地标和吸引点。
例如,可以修筑一座独特的摩天大楼,或者打造一处壮丽的公园,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4. 加强城市形象管理:加强城市形象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城市形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例如,制定相关的形象管理规定,加强对标志性建造和景点的保护和维护,避免浮现破旧和失修的情况。
5. 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知名度。
例如,如果城市的特色是农业,可以发展农业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四、品牌建设的效果评估1. 品牌知名度调查:定期进行品牌知名度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品牌在目标受众中的认知和影响力。
2. 游客和投资者数量统计:统计游客和投资者的数量和来源,评估品牌建设对于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作者:刘泽阳陈则谦赵俊玲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8期[提要]文化是一种资源,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
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从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从城市和顾客两个视角调查分析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其形成品牌的文化项目。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本文为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的公众认知度研究》(编号:201301064)阶段成果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以保定市为例收录日期:2014年6月13日城市文化是一种资源,它不应被深埋地下或束之高阁。
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它给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地人心理上的良好感受和深刻的印象,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一)城市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质与精神文明总和,它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典型性文化内涵。
以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文物)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城市文化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可以成为品牌,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
他们认为城市管理者通过识别和传播能够体现城市价值和特色的要素,如城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自然风光、城市历史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
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
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
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引起联想,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三)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
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
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
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
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品牌调查(一)基于城市角度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我们首先从城市角度出发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保定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本文将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形成于特殊年代的红色抗战文化资源。
本文参考保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保定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认了21项知名度高,比较有代表性的保定城市文化资源项目。
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满城汉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清西陵、大慈阁等。
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保定老调、安国药市、徐水舞狮、孙氏太极拳、定瓷传统烧制、雄县古乐、子位吹歌等。
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
此外,还有保定独具特色的饮食,如驴肉火烧、槐茂酱菜、刘伶醉酒、直隶官府菜、白运章包子。
(二)基于顾客调查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
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开展了“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考察社会公众(顾客)对上述21项文化资源知名度的认知。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放和街头随机发放的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
其中,男性181人,占样本总数的55.6%,女性145人,占样本总数的44.4%。
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其次是26~35岁的中年人,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88.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11.7%。
调查的职业类型中,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其他类型的构成较为复杂,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有一定比例。
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保定市的人口结构。
保定高校云集,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商业/企业数量猛增,增加了员工数量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18~3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他们外出次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广,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受到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保定市市民占样本总量的44.4%,河北省其他省市占总量的36.2%,京津地区占5%,其他地区占14.7%。
在我们所调查的21项保定市文化资源中,公众认同感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驴肉火烧、狼牙山、白洋淀和古莲花池。
(表2、表3)如表2、表3所示,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但整体顺序相似。
但是,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
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
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
其中,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
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增添了直隶总督暑的知名度。
如表3所示,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
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如表4所示。
(表4)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
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
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如表5所示。
(表5)从调查结果来看,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
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驴肉火烧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
三、对保定市城市品牌的建议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
如“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等。
但推介没有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都不能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与调查结果,本文对以下四方面城市品牌的建立提出建议:(一)物质文化方面。
保定文化遗产众多,但是保定缺少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
本文认为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
直隶总督署,具有浓郁的时代风采和丰富的历史内涵,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而且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方面。
本文认为对于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应首先重点发扬保定老调。
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老调作为保定市特有的戏曲种类,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
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
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
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并成立相关公司,组织跨地区展演。
(三)红色抗战文化方面。
古城保定的确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
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四)饮食文化方面。
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应重点打造这一品牌。
保定于2006年推出第一批直隶官府菜,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
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的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
因此,我们可以先打造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定的饮食文化资源,再逐步发扬保定的直隶官府菜系,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目前,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
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漕河驴肉,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但规模都差不多,不能形成规模经营,集团化运作,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Mihalis Kavaratzis & 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2006.2.[3]Mihalis Kavaratzis & 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2006.2.[4]JuliaWinfield-Pfefferkorn.Exp loring City Branding and the Im2portance of Brand Image.Masters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2 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in Master of Arts in Advertising Design a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yracuse University,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