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2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
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专题。
前三个专题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这三课时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对身边的动植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大自然,谢谢您》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的礼物,萌发感恩自然之情。
2、在大自然礼物来源的探究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发现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引导与构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我和大自然1,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大家做一起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花儿小草笑眯眯。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小鸟好伙伴你拍四,我拍四,爱护青山和绿水。
你拍五,我拍五,我爱美丽大自然。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自然是怎样的?生汇报交流。
孩子们真棒,发现大自然这么多的美景。
配乐配图片叙说:瞧,冰雪开始融化了,万物复苏,仙鹤在翩翩起舞。
唱着愉快的歌,瞧,这是谁来了?小鹿正在森林里散步,花朵欣然怒放,蔚蓝的大海翻滚的波浪就像在跳舞一样,大海是鱼儿们的泳池,是海鸟的游乐场。
小结:孩子们,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点题:大自然谢谢您。
孩子们真有礼貌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过渡语:大自然不仅能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妙动听的声音呢!2,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预设:生:布谷鸟的叫声雷声雨声你还听到过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能不能学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语:和大自然交朋友,我们就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其实大自然不仅有动听的声音,还有好闻的味道呢?3,瞧,大自然给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春天的实践活动,感受到阳光雨露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礼物。
2.通过礼物猜一猜和礼物分享的活动,知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
3.通过米宝的故事,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理解《大自然,谢谢您》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主题,这一单元前三课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出示关系图)前三课教学主要通过对大自然中的风、身边植物和动物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学会与它们共处时要注意问题。
最后这一课《大自然,谢谢您》是总结课,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这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时间恰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春天的时节,因时而为进行教学显得自然贴近生活。
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校或班级的特色,巧妙设计活动,鼓励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好奇心,从而开启人与自然教育主题的价值引导。
二、本课教材理解《大自然,谢谢您》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
本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强调全生活的体验与交流,教材背景图用意深刻,是精选过的,旨在告诉大家,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泥土等自然的基本要素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好的礼物,这里需要孩子从生活的各个角度来谈大自然的馈赠,落点是自然的馈赠,但同时不回避感受人与自然的活动。
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孩子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课程后续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文本和丰富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二是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三是人类要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足。
但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模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插图、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讲解、形象插图、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教具:PPT、插图、视频、案例等。
3.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插图、视频等教具,呈现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丰富资源,如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大自然,谢谢您》

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雪后的文峰公园小区一角汇鑫小学一隅阜阳沿河绿化带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米饭吗?你们知道大米是从何而来呢?农民伯伯播种在大自然中成长收获烹饪我们吃的水果又是怎么长成的呢?在阳光、土壤、水中生长给果树剪枝收获做衣服用的美丽的布料、丝绸又是从何而来呢?蚕宝宝生长吐丝勤劳的蚕农在喂蚕加工勤劳的人们在收棉加工成了棉被加工成了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我们的学校、住的房屋是用什么建成的呢?大自然的泥沙、木材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子大自然的礼物吃穿住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阳光、空气、水、土壤、种子等原材料。
这些需要勤劳的人们去加工制造。
大自然给辛勤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想一想,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还有哪些?汽车行驶用的油电瓶车用的电中草药课桌板凳书本、文具大自然还带给我们许多快乐我们和大自然的故事春天在草地上野餐、放风筝、采摘......在池塘游泳......秋天采摘水果,收粮食冬天,堆雪人,打雪仗.....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你和大自然发生的快乐事吧。
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
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水中游,春已到人间。
大雁集队南飞,就像“人”字一般。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已到人间。
大树如果倒下,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圈就是一年,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馈赠欢乐,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争做环保小卫士该点赞? 该说不?我想对大自然说:---------------------------------------------------------------课后作业: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画一画美丽的大自然或者勤劳的人们。
再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将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自然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动植物、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大自然的重要性。
-实验:学生将进行简单的自然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自然现象的原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将使用讲授法来介绍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解释相关的概念和知识。
-讨论: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案例研究:教师将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并思考如何回报自然。
4.尊重生命:教材强调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包括关爱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学生需要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和保护生命。
5.环保行动:教材提供了一些环保行动的例子,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环保行动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
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材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学生需要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与大自然相关的主题。学生们非常投入,他们积极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和建议。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8 大自然,谢谢您》公开课教案_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主动去保护环境。
2.情感与态度(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3.行为与习惯(1)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思考、爱回答的习惯。
(2)体会大自然的美,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进而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手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生:(齐)喜欢!师:我也很喜欢大自然,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好不好?生:(齐)好!(课件出示大自然四季美景动图。
)师:同学们,大自然美不美?生:(齐)美!师:对,大自然太美了。
(板书:大自然,太美了!)二、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1.引入师:我们为美丽的大自然鼓鼓掌好吗?(生鼓掌)画外音:谢谢,谢谢大家的掌声。
师:咦,是谁在说话?画外音(手偶表演):是我。
(师操控手偶在背景音中出现)大家好,我是自然女神,是大自然的化身。
师:自然女神?您好,自然女神,为什么我们以前从来没见过您呢?画外音:虽然以前我没有和大家见过面,但是我通过大自然的使者向人们传递过很多大自然的信息呢。
不信,你们看。
(课件出示空中白云、蚂蚁搬家、水中蝌蚪、大雁南飞的图片,配以画外音介绍四种自然事物代表的自然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大自然的使者吗?生讨论,举手回答。
师:自然女神,我们的同学回答的对不对呀?画外音(手偶表演):真是回答得太棒了!我真高兴同学们懂得这么多大自然的知识。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说课稿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环境,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他们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特征,知道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特征,知道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大自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学新课:分别从大自然的基本特征、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大自然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丰富资源,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也知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但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贡献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贡献。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准备课后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大自然,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