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考马斯亮蓝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通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的吸收峰,从而进行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旨在利用考马斯亮蓝法对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撰写实验报告,以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

材料包括待测蛋白质样品、考马斯亮蓝试剂、标准蛋白质溶液、比色皿、移液器等。

试剂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特别是考马斯亮蓝试剂的配制需要注意其浓度和稀释倍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取一定量的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比色皿进行稀释,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

然后,取待测蛋白质样品,与考马斯亮蓝试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蛋白质与试剂充分结合。

接着,将混合液加入比色皿中,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操作细节。

比如,在样品与试剂混合的过程中,需要轻轻摇匀而不能搅拌过于剧烈,以避免气泡的产生影响测定结果。

另外,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需要注意对比色皿中的混合液进行空白对照,以消除其他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地测定出了待测蛋白质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对,我们得出了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并计算出了相应的含量。

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明了考马斯亮蓝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成功测定了蛋白质含量,并得出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考马斯亮蓝法的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蓝点检测法

蓝点检测法

蓝点检测法
蓝点检测法
蓝点检测液的配制:
取1克铁氰化钾【分子式:K3Fe(CN)6】(赤血盐)+10ml水溶解再加5ml硝酸混合,然后加水到100ml即可。

取滴管滴几点蓝点检测液到检测物表面,若半分钟内没有蓝点出现既为合格。

{0.2克铁氰化钾【分子式:K3Fe(CN)6】(赤血盐)+2ml水溶解再加1ml硝酸混合,然后加水到20ml即可。

} 蓝点检测液
不锈钢清洗钝化膏
蓝点检测技术要求及方法
一.技术指标:
1. 外观:橘黄色。

2. 蓝点试验:合格。

二.检测方法:
1. 试片:不锈钢试片(40cmⅹ40cmⅹ0.2cm)
2. 试验方法:将钝化膏品涂于不锈钢试片表面,涂层厚度约1-2mm,放置通风处8-12小时后,取出试片用净水冲洗﹑晾干。

将一滴蓝点试剂滴于试片表面,开始计时,规定的时间内滴液点不出现蓝点,即为蓝点试验合格。

GB150-1998第10.4.6、TCED41002-2000《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一书中2.2.3的第6条中提到"有防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容器,在压力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表面需清除油污做酸洗钝化处理;必要时,应对所形成的的钝化膜进行蓝点检验,无蓝点为合格。

” 2005.06.22。

发蓝工艺及检验方法(2013.3.20)

发蓝工艺及检验方法(2013.3.20)

发蓝处理工艺及检验方法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外协发蓝件产品的质量,统一发蓝件产品的检验标准,特制订本检验标准。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发蓝件产品的检验
三、职责
1、质量部:负责根据设计要求制订统一的发蓝件产品的品质标准并依此进行检验。

2、采购部:负责根据品质标准进行采购。

四、检验要求
质量检查包括:氧化膜的外观色泽、致密性、抗蚀性和耐磨性,以及清洗质量和工件尺寸。

1.氧化膜的色泽质量检查
氧化膜的色泽根据工件材料成分不同,可以是深蓝色、蓝黑色,若是铸铁工件和高合金工件可呈现棕黑色。

2.氧化膜的致密性质量检查
氧化膜致密性检查,是把未浸油的工件浸入3%的中性CuSO4溶液中1 min,以工件表面上不出现铜色斑点为合格(工件棱边除外)。

3.氧化膜的抗蚀性质量检查
(1)浸泡到2%的硫酸铜溶液里,在室温下保持20s后将零件取出,用水洗净表面,不得出现红色接触点。

(2)用酒精擦净表面,滴上硫酸铜若干点,同时开动秒表,20s后不出现铜的红斑点。

硫酸铜溶液的配置方法:将3g/L的纯净硫酸铜溶解在97mL的蒸馏水里后,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仔细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的氧化铜滤掉即成。

溶液颜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溶液颜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溶液颜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原理:药物中某些杂质影响溶液色泽,用规定色号的标准比色液与供试液比较,判定药物溶液的色泽。

3 检验操作方法3.1仪器及用具架盘药物天平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25ml纳氏比色管2支1000ml容量瓶1个500ml容量瓶3个100ml容量瓶1个250ml锥形瓶1个2ml移液管2支100ml烧杯4个500ml量筒1个10ml量筒1个3.2 化学试剂3.2.1 分析纯:重铬酸钾、醋酸、醋酸钠二甲酚橙、氨水、氯化钴3.2.2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取重铬酸钾,研细后,在120℃干燥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精密称取0.4000g重铬酸钾,放在烧杯中,先加少量水使溶解,然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1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2O7。

3.2.3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用架盘天平称取醋酸钠54.6g,置烧杯中,先加1mol/L醋酸溶液少量使溶解,然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2.4 二甲酚橙指示液:用架盘天平称取二甲酚橙0.2g,置烧杯中,先加少量水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2.5 氨试液:用500ml量筒量取浓氨溶液400ml,置1000ml容量瓶中,然后缓缓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2.6 比色用氯化钴液:用电子天平1精密称取氯化钴32.5g,放入烧杯中,加盐酸溶液(1→40)少量使溶解,然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

用移液管精密吸取2ml于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绿色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1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六水二氯化钴。

检验操作规范

检验操作规范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采集
按照规定的采样标准和方法进 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 性和真实性。
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以满足检验方法的要求,同 时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 操作,确保每一步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
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记 录,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检验废弃物处理与环保
废弃物分类
将检验产生的废弃物按照性质和危害程度进 行分类。
环保标准遵循
确保废弃物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及法律法规。
废弃物处理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分类,选择合适的处理 方式,如焚烧、填埋、回收等。
监测与记录
对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 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检验操作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contents
目录
• 检验准备 • 检验过程 • 检验质量控制 • 检验安全与防护 • 特殊检验项目规范 • 检验案例分析
01
检验准备
检验目的与要求
明确检验目的
确保检验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方向,避 免盲目操作。
了解检验要求
熟悉检验的具体要求,确保检验结果 符合标准或客户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再现性验证
通过不同时间、不同人员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检验项目的验证,确保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再现性。
检验标准与规范符合性
标准遵循
确保检验操作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及 规范的要求,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 的结果偏差。
规范执行
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 操作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提高检 验结果的可靠性。

亮蓝质量标准

亮蓝质量标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亮蓝质量标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亮蓝质量标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亮蓝质量标准(大纲)一、亮蓝质量标准概述1.1亮蓝的定义与分类1.2亮蓝质量标准的制定背景1.3亮蓝质量标准的作用与意义二、亮蓝质量要求2.1物理性质2.1.1颜色2.1.2晶型2.1.3熔点2.1.4溶解度2.2化学性质2.2.1稳定性2.2.2毒性2.2.3环保性2.3分析方法2.3.1显色反应2.3.2色谱法2.3.3质谱法三、亮蓝生产质量控制3.1原料质量控制3.1.1原料选择3.1.2原料检验3.2生产工艺控制3.2.1合成方法3.2.2干燥工艺3.2.3粉碎与筛分3.3成品质量控制3.3.1成品外观3.3.2成品含量3.3.3成品粒度3.3.4成品稳定性四、亮蓝质量检测与评价4.1检测方法4.1.1化学分析方法4.1.2仪器分析方法4.2评价标准4.2.1国家标准4.2.2行业标准4.2.3企业标准4.3检测流程4.3.1样品制备4.3.2检测操作4.3.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亮蓝质量保障与提升措施5.1原料质量保障5.2生产工艺优化5.3设备与设施改进5.4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六、亮蓝质量标准发展趋势与展望6.1环保型亮蓝的研发6.2高性能亮蓝的制备6.3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应用6.4国际合作与交流一、亮蓝质量标准概述1.1亮蓝的定义与分类:亮蓝,又称食用蓝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色素,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表面处理法蓝检的检验要求

表面处理法蓝检的检验要求

表面处理法蓝检的检验要求
1.外观及表面:a.氧化膜色泽应均匀,不得有红锈、明显的花斑、附
着沉淀物和未被氧化的部位。

b.对于焊接、局部淬火局部渗碳的零件允许有色泽差异。

2.氧化膜致密性的检验:用汽油将零件的表面油层除干净,放入3%
的中性硫酸铜溶液中浸泡40-60秒,待表面无水渍时用眼观察,不允许有铜的痕迹,但在棱边允许有少量不明显的铜存在。

3.抗蚀性检验:用汽油将表面的油层除干净,放入0.17%硫酸水溶液
中浸泡20-40秒,待无水后观察表面氧化膜保持不变,无锈蚀。

4.耐磨性检验:用汽油将表面的油层去干净,以内径10mm长500mm
的玻璃管垂直悬挂与被测零件上方,零件的检验面与管成45度角,距离30mm,在玻璃管上方装一漏斗,称100g粒度为0.5至1.0mm 的石英砂,砂子自由下落冲击零件表面,待砂子流完后轻轻将零件表面擦净浸蚀在0.5%的硫酸铜水溶液中30秒,取出用流动水冲净,用眼观察用流沙冲刷的部位应无铜迹出现。

2013-3-25。

考马斯亮蓝染色及丽春红染色操作规程

考马斯亮蓝染色及丽春红染色操作规程

考马斯亮蓝染色及丽春红染色操作规程附录7:考马斯亮蓝染色及丽春红染色操作规程
1. 考马斯亮蓝染色
1.1 染色液配制
醋酸脱色液。

5%(V/V)甲醇,7%(V/V)醋酸,88%HO。

2
固定液。

50%(V/V)甲醇,10%(V/V)冰醋酸,40%HO。

2
考马斯亮蓝染液。

50%(V/V)甲醇,0.05%(V/V)考马斯亮蓝,10%(V/V)冰醋酸,40%HO。

2
1.2.实验步骤
将胶条置于固定液中,摇床固定1 h;? 倒掉固定液,加考马斯亮蓝染液染色2 h;?去离子水漂洗1-2次,脱色液漂洗1次;? 脱色液中脱色1 h,最后置于去离子水中。

2. 丽春红染色
2.1. 染色液配制
10×丽春红染液
丽春红S 2g
三氯乙酸 30g
磺基水杨酸 30g
加蒸馏水至 100ml。

使用时将其稀释10倍,即为应用液。

2.2. 实验步骤转膜完成后,取出膜在甲醇里泡1分钟;?将膜于双蒸水中漂洗数次后,浸入丽春红染液着色;? 室温下,于摇床上轻摇5-30 min;? 将染好的膜置于双蒸水中漂洗数次,不要洗的太久,只需把表面的丽春红洗掉即可,此时可看到红色的蛋白条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以相同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3.1.6重金属
a管: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坩埚中,在低温下炭化,在500~550℃灰化,冷却后在灰分中加乙酸溶液5mL,搅拌使之溶解,加水10mL,稀释后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50mL纳氏比色管中,并用15mL分次洗涤残渣,滤液用稀氨水调节至pH等于8,加氰化钾溶液2mL及无色硫化钠溶液4滴,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暗处放置10min,与b管比较,其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3.1.4水不溶物
3.1.4.1称取试样3g,精确至0.01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50~60℃水250ml使之溶解,用已在135±2℃烘至恒重的4号沙芯坩埚过滤,并用热水充分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在135±2℃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
3.1.4.2计算
水不溶物的质量百分含量X= ×100%
m1—干燥后水不溶物的质量, gm2—试样的质量,g
题目:亮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SOP-QC-221-A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控部
分发部门:检验室
变更记载修改号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标准依据:GB 7655.1-1996
目的:建立亮蓝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亮蓝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质控部经理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1.4.3结果判断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5%,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其值不得大于0.3%。
3.1.5砷
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硝酸1.5mL和硫酸5mL,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待溶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放冷后加入硝酸-高氯酸混合液5mL,强火加热直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如仍不透明,放冷后再补加硝酸-高氯酸1mL,继续加热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停止加热,放冷后加水5mL加热至沸,除去残余的硝酸-高氯酸(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继续加热至发生白烟,保持10min,放冷后移入100mL锥形瓶中,用水30mL分次洗涤烧瓶,洗液一并倒入锥形瓶中,加盐酸4mL,碘化钾溶液4mL,及氯化亚锡溶液5滴,摇匀,放置10min,加无砷金属锌粒2g,迅速将装有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在25~3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显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4.[贮藏]密封保存
规程:
1.[性状]
取本品适量,置表面皿中,在自然光下检视,为蓝紫色粉末。
2.[鉴别]
2.1.1试剂和溶液
盐酸高锰酸钾碘冰乙酸三氯甲钠标准溶液氯气韦氏液
2.1.2操作步骤
2.1.2.1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1g,溶于100ml水中,呈蓝色澄清液体,试样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具有酸性染料的特性,能使动物纤维染色。
2.1.2.2称取0.001g试样,溶于100ml乙酸铵溶液中,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30±2mm。
2.1.2.3取试验溶液做纸上层析,其主色点的Rf值,应与标准样品相同。
3.[检查]
3.1.1仪器与设备
Ф30~40mm的称量瓶恒温箱烧杯
3.1.2试液与试药
硝酸-高氯酸混合液硝酸硫酸盐酸
碘化钾溶液氯化亚锡溶液
b管:取乙酸溶液5mL及水25mL,用定性滤纸直接入另一个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铅标准溶液2mL,以下操作与试样管同时同样处理。
3.1.7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10g加至含溶化的(温度不超过45℃)5g司盘80,3g 单硬脂酸甘油酯,10g聚山梨酯80的无菌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加入45℃的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使充分乳化,作为1:10的供试液。取适量供试液,照微生物限度检查平皿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Ⅺ J)检查,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分别不得过100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
3.1.3干燥失重
3.1.3.1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1g,置恒重的Ф30~40mm的称量瓶中,在135±2℃恒温箱中恒重。
3.1.3.2计算:
干燥失重的质量百分含量X= ×100%
m1—试样干燥前的质量, gm2—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
3.1.3.3结果判断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2%,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其值不得大于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