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最新整理)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程序: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
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2.2.1安装确认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
检验方法学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1.1确立海南国瑞制药有限公司方法学验证标准操作规程,使方法学验证规范化。
2.0范围2.1本标准适用于新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变更的相应检测要求。
2.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中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的相应检测要求。
2.3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3.0职责3.1QC负责对适用范围内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3.2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4.0定义4.1用户需求(URS):使用方根据使用目的、环境、用途等,对制药机械的性能、技术、使用、服务等提出的要求。
4.2准确度:准确度系指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以回收率(%)表示。
4.3精密度: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般以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4.4专属性:专属性系在可能其它成分(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待测物的特性。
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4.5检出限:检出限是限度试验的参数,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定量分析的检出限必须经过分析适量的在检出限附近的样品或分析按检出限条件配制的样品的方法进行验证。
4.6定量限:定量限系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值,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定量分析的定量限必须经过分析适量的在定量限附近的样品或分析按定量限条件配制的样品的方法进行验证。
4.7线性: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被测物浓度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4.8范围: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4.9稳定性:稳定性系指在正常实验条件下,供试品或对照品溶液在分析过程中的稳定程度。
4.10耐用性: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和方法提供常规检查依据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目的:检验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适用范围: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应验证,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组分变更、原检验方法进行修订时,检验方法应进行再验证。
责任者:化验室、研究开发实验室内容:1.验证项目药品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检验、生物测定和仪器分析三种。
验证项目应包括: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降解产物、防腐剂等)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溶出度释放度检查中溶出量的测试方法。
2.一般步骤2.1方案的起草及审批通常由研究开发实验室提出,检验实验室会签,根据产品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和操作步骤,并经有关领导审批方可实施。
2.2仪器的确认验证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均应校验,对于新的大型精密仪器应进行确认,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大型精密仪器应制定确认方案,经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符合要求,有关领导批准确认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
2.3适用性试验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选择性试验、检测限等。
2.3.1准确度试验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测量值与真值愈接近,测量值的误差愈小,测量就愈准确。
在准确度试验中可用对照试验、回收试验和空白试验三种方法。
准确度通常用回收率表示。
原料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以所用的方法对它进行定量测定,从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或纯净物的含量差值就可知道误差。
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应的辅料按比例模拟配制成制剂进行测定。
杂质定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应能明确证明单一杂质或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百分比。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3.2精密度测定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份进行多次测定,所测得值彼此符合的程度,所以也称重现性,测定值彼此愈接近,测量值的偏差愈小,测量就愈精密。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程序: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
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2.2.1安装确认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
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要求;方法确认目的是为确认方法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检验方法。
编订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194页。
内容:1 分析方法的验证及确认的适用范围及发起时机2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答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建立质量标准时,应对分析方法中的各检验项目进行完整的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可根据变更的内容决定对分析方法进行部分验证还是完整的验证;当原料药合成工艺发生变更时,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就需要进行验证,以证明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能够检测新引入的杂质,且新引入的杂质对主成分的含量测定应无干扰;当质量标准中某一项目分析方法发生部分改变时,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检测波长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检测限、定量限、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内容的验证,证明修订后的分析方法的合理可靠;当变更达到一定程度时,则需要完整的验证。
如分析方法完全改奕,则应按新方法进行完整的验证。
2.1 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
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2.2 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的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一般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鉴别、杂质的限度检查、杂质的定量测定、含量测定包括原料药或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制中其他成分的含量,溶出度与释放度等检查中的溶出量,以及含量均匀度。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

页次:共11 页第1 页文件名称: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编码:03SMP01200起草审核批准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日期日期日期实施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质量管理部1份目的:明确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的管理规程,确保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科学、合理,符合检验要求并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范围:仅适用于本公司对物料、产品的理化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职责:质量管理部QC、QA人员、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 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职责分工1.1 质量控制部QC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或确认工作具体实施以及报告的填写。
1.2质量控制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组织验证或确认工作的实施,对验证或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1.3 质量保证部QA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监督确认工作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
确保检验方法验证或确认程序达到符合性要求,程序被遵照执行,并且方法的预定用途被有效的且以文件记录的数据所支持。
1.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
2 方法验证2.1定义: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2.2 目的:方法验证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2.3 适用范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文件名称: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编码:03SMP012002.3.1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应对分析方法中的各检验项目进行完整的验证。
2.3.2 当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可根据变更的内容决定对分析方法进行部分验证还是完全验证。
(完整版)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的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确认与验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三、责任者:验证领导小组组长、验证领导小组成员、生技部经理、质管部经理、各部门及车间。
四、正文1、定义1.1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本文所涉及的“验证”包括确认、验证。
1.3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4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范围或分布,保证预期的产品质量。
1.5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
1.6 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
在很多情况下,安慰剂具备与产品相似的理化特征,可以用来作为模拟产品。
1.7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1.8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9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
1.10性能确认:为确认已安装连接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1.11用户需求:是指使用方对厂房、设施、设备或其他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期望。
1.12运行确认:为确认已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程序: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
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2.2.1安装确认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程序: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
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2.2.1安装确认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
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7)制定清洗规程;.(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
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
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
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
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
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共7页第3页2.2.3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例如对熔点测定仪的适用性预试验是采用已知溶点的甲硝唑做试验,测试结果与已知熔点比较。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用已知含量的某标准品试验,测得结果与已知数值对比,确定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在完成上述各项试验工作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归档工作,每一台仪器均应有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
2.2.4再确认为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
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
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
仪器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晶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工作日记等,其中重点足安装确认中的功能试验。
3、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在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
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XIXA的原则要求,检验方法的验证可分为三种情况处理;(1)无需验证的方法。
如药典(包括USP、EP、CP、JP等各国药典)的方法,一般只做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认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仪器稳定性及柱的分离度是否达标)。
(2)对比法。
已在参比实验室验证过的分析方法,可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来确认方法的可靠性,即将本实验室与参比实验室用同一方法对同批样品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如至少取五个批号,每批重复测定五次),判断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可行性。
如有差异需查明原因或设计方案,对方法进行再验证。
(3)需进行系统验证的方法。
可按下表要求进行验证试验:检验方法验证要求共7页第4页注:*表示需根据实验特性决定是否作要求。
其中:类型I:指用于测定原料药中主要成分或制剂中活性组份(包括防腐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类型Ⅱ:指用于测定原料药中杂质或制剂中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限度试验。
类型Ⅲ:用于测定性能特性(如溶解度、溶出度)的分析方法。
类型Ⅳ:鉴别试验。
专属性试验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它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在仪器确认的基础上,应着手验证检验方法的适用性。
适用性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四个方面。
3.1准确度试验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也可用平均值与真值间的差异及其可信限表示。
测量值与真值愈接近,测量值的误差愈小,测量就愈准确。
准确度的测定至少要取方法范围内的3个浓度级别。
每个浓度级别至少要3个结果。
9个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要求,回收率均应在限度内。
对于常量分析,回收率至少应在95%~105%之间;对于微量或半微量分析,回收率可根据仪器本身条件适当放宽。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
在准确度试验中有三种试验方法即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
(1)对照试验:把标准样品或纯净物质作样品,以所用的方法对它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或纯净物的含量差值就可知道误差,这种试验叫对照试验。
(2)回收试验:在样品中加入已知含量的被测组分,用同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由分析结果中被测组分的增大值与加入量之差就可知道误差,这种试验叫做回收试验。
(3)空白试验:用空白代替样品,以所用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减去空白值以提高其准确度,这样的试验叫做空白试验。
在检验方法验证中,方法的准确度通常用回收率(%)表示。
原料药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以所用的方法进行检验。
而制剂是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应的辅料按比例模拟配制成制剂后做试验,取样量应在标示量的90.0%~110.0%范围内。
原料药的含量分析:通过分析已知含量的参比标准来确定此方法的准确度。
或者把此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另一有确定准确度的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来确定准确度。
制剂中各组份的含量分析:按制剂处方取适量各组份进行有机混合得一混合物,在方法的范围内,往此混合物中加入己知量的被分析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方法的准确度。
若不可能得到制剂中所有组份的样品,可用以下方法确定准确度:a.往制剂中加入巳知量的被分析物;b.将此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另一有确定准确度的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杂质的定量分析:通过往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杂质来确定。
共7页第5页若不可能得到某种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参比标准品,可把此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另一已验证的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来确定。
若杂质为未知物,可通过计算杂质与主药响应值的比值来确定:若响应因子(等量的杂质和主药的响应比值)是已知的,应使用响应因子进行计算。
3.2精密度测定待验证的检验方法还必须通过精密度测定试验。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即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测量值彼此愈接近,测量值的偏差愈小,测量就愈精密。
所以也称为重现性,亦称为变异系数,一般可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但是测量的精密度不能说明测量值与真值的关系,亦即精密度高并不等于准确度就一定高。
精密的测量值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引起测量值远离真值的误差会对一系列的测量发生相同的影响,因而不影响精密度。
对常用的检验方法来说,至少应使用样品(每个样品均应经过从样品制备到最终测定的过程)测定6次。
一般地,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1.0%;对于仪器分析方法,RSD应不大于2.0%或根据仪器自身参数确定。
不仅要测定一天内的相对标准差,而且还应测定不同测定日之间的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做平行试验4次以上,进行计算。
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应接近。
在不同实验室,用不同厂商牌号的仪器(仪器性能试验均达到某一规定指标),以同一检验方法分析同一样品,从分析结果采比较它们相互一致的程度称之为再现性试验(协作分析测试),这是以往法定检验方法常用的复核检验方法。
例如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系数E1cm1%的确定,通过5个以上实验室分析,测定结果符合数理统计要求,才能采纳使用。
3.3线性范围试验线性是指所用分析方法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
所谓范围是指利用给定分析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均符合要求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间隔),通常用百分数或mg/ml表示。
在检验过程中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测定的结果也应随着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检验方法才能达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