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2013学年度(下)期末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2013学年度(下)期末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卷首寄语:同学们,历史已经伴你学完了全册书的知识,那些智慧的积淀,文明的灿烂,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生命。
在这里,让我们扬起风帆,重新遨游广博深邃的历史海洋,相信你一定会满载而归!(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请填在答题卡内)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2.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A .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B .培养建设人才C .发展重工业D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中共十三大B .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5.“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 .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 .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C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 .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6.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政治协商制度B .社会主义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按劳分配制度7.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A .海军陆战队B .空降兵部队C .武警部队D .导弹部队 8.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 .在上海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9.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A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B .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 .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10.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走群众路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装……………………………………订…………………………………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11.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1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四五运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C.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他们准备的图片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 B.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C.核潜艇待命出发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4.在建国后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5.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面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A.一五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阵为纲”的口号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6.“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是为了A.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C.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力量17.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太空,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8.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能快速崛起和我国的哪项政策有密切关系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19.下列词语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在我们语言中的是①阶级斗争②互联网③刷卡④WTO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A.素质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21. 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22. 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汪辜会谈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②①③④D. ④②①③23. 在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 国有企业B. 农村C. 机关D. 学校24.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达成共识,被称为“九二共识”。
2013春季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八年级下册历史试卷)

绿春县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的率领下入朝,与朝鲜人民共同作战。
A、邓小平B、林彪C、彭德怀D、刘伯承5、我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A、归集体所有B、归农民所有C、归国家所有D、归个人所有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7、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8、三大改造不包括()A、农业B、重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手工业9、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
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C、高指标D、浮夸风10、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代表的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
其典型特征()A、科学发展B、艰苦拼搏C、与时俱进D、顽强拼搏11、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周恩来的逝世B、九·一三事件C、林彪机毁人亡D、“四人帮”被粉碎1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013年期末历史考试试题(八年级)

21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32道小题。
3.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考生只要将Ⅰ卷的答案填写在Ⅱ卷相应的位置上,答完卷后将Ⅱ卷叫上即可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个小题,每小题2分,记50分)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
下列节日与此有关是A.青年节B.建军节C.国庆节D.端午节2.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和“28”的含义最有可能的是A.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C.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建立起了第一只红军队伍D.1928年第一只红军队伍诞生,1954年召开第一届去昂人民代表大会3.新中国第一任政务院总理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刘少奇4.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缅怀A.抗日战争年的人民英雄B.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英雄C.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人民英雄D.历年来所有的人民英雄5.西藏和平解放于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6.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A.1949年B.1950年C.1954年D.1966年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的项目是A.手工业B.重工业C.农业D.国防现代化8.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9.曾有报纸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千克,一棵白菜250千克,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这种宣传应出于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A.1976年B.1978年C.1979年D.1980年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最为典型的事件是A.“九一三”事件B.制造“刘少奇冤案”C.镇压“四五运动”D.实行“四大”1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去---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4.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A.一律平等B.汉族领导C.由统治阶级决定D.由历史时期决定15.甘肃省有“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他们的设置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哟有关,这项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1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于A.1996年7月1 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17.西藏地区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西藏出现了工业生产B.西藏农奴做了主人C.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D.抵御了外国侵略.18.我国政府运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成功的解决了A.香港、澳门问题B.香港、台湾问题 C 澳门、台湾问题 D.深圳香港问题19.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A.3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20我国对核武器做出的承诺是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C.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你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D.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1.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东方红1号B.长征1号C.神舟一号D.长城1号2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目前实施的义务教育是A.六年B.九年C.十二年D.终身23.假如让你对863计划作全面概括,那么最合适的一项应该是A.加快国企改革计划B.完善义务教育计划C.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D.保护未成年人计划24.杂交水稻被称为是“东方魔稻”,其培育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试题(第一部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试题卷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A.五四运动B.抗日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
请你仔细观察右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A.《长征》B.《血战台儿庄》 C.《抉择》D.《开国大典》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4.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A.黄鼠狼给鸡拜年B.飞蛾扑火C.狗拿耗子D.唇亡齿寒5.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6.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7.“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第一个“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道路8.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B、苏联的影响C、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D、忽视客观规律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初二历史试卷(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A、渡江战役的胜利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蒋道平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B、新中国成立C、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5、下列建设成就中,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B、大庆油田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D、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B、中共八大的召开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10、右图人物被称之为“两弹元勋”,中国的“奥本海默”,他是()A、钱学森B、焦裕禄C、袁隆平D、邓稼先11、提出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的会议是()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农业合作社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14、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依次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6、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是()A、独立自主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平等17、香港回归的时间是()A、1964年10月16日B、1997年7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2001年10月21日18、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推进和平统一大业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19、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A、北海舰队B、东海舰队C、南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2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第16届联合国大会上B、第28届联合国大会上C、第14届联合国大会上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21、“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其发明者是()A、钱学森B、邓稼先C、袁隆平D、钱三强22、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23、伴随着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新人教版2013-2014学年度历史与社会八下期末

2013-2014学年度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期末第I卷(选择题,共40分)1.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2.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3.军机处创设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5.如图,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 台湾B. 东北C. 西藏D. 新疆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市舶司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8.《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相似的一项是A.都索取了大量赔款 B.都开放了大批通商口岸C.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都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9.《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请选出《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历史期末试题

初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3页 初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4页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 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 4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涂在答题卡上。
) 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见右图)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生产合作 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 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4.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
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5.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 (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
”诗中的“喜事”是指(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 D.祖国统一 7.周恩来下列外交活动都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其先后顺序是( ) 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②周恩来在机场迎接来访的尼克松 ③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④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8.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9.下图年段尺中所示的当家作主和洗雪国耻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香港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加入WTO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香港回归10.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11..经过“文化大革命”,人民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加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下列哪一项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颁布的三部法律文件:(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 .彭德怀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叶挺 13.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 A.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B.加入世贸 市场经济 C.对外交流 大国崛起 D.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14.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铭印。
2013年初二(下)历史期末复习卷一

2012—2013年(下)期末复习卷 一初二年历史科(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写在上面表格中) 1.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礼炮齐鸣28响,表示( )A.当时我国有28个民族参加开国大典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28年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28年D.组成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的28个单位 2.1947年,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3.某班排练历史剧《上甘岭》,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他扮演的是( ) A .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叶挺4.1956年,有一位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她能够采访到的新闻是( )A . 西藏和平解放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C . 全民炼钢运动 D.工商业者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5.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由农民创造 B .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B . 土地归农民所有 D.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6.电影《活着》有这样一个情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情景发生的时间应是20世纪( )A .20年代末B .30年代末C .50年代末 D.70年代末 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农业科学家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D .焦裕禄 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双十协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9.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直接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C .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10.“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以“共同纲领”为实施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C、开国大典 D、五四运动 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7、实现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A、新疆地区 B、西藏地区 C、青海地区 D、云南地区8、“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地主”退出历史舞台应是在() A、辛亥革命 B、开国大典 C、1952年土地改革后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东北老公业基地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10、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D、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应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景象,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2、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C、没收官僚资本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13、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最主要是指()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B、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15、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经验16、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地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
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好和帮助少数名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A、实现国内各名族平等B、加强各民族团结C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7、阿沛•阿旺晋美于2009年12月23日在京去世,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至全国普通人民纷纷表达对老人去世的哀思,结合历史知识你认为在老人一生中经过的,促使西藏社会产生最大变化的是什么事件。
()A.西藏和平解放B.废除农奴制的改革C.派驻援藏干部 D.青藏铁路的开通 18、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D.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1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0、“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这位感动中国人物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2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这是基于()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2、右图记录了我国某地政权交接仪式,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交接仪式发生在()A.1997年中葡之间B.1997年中英之间C.1999年中葡之问D.1999年中英之间23、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24.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1980年产粮1981年产粮1982年产粮5.02亿千克6.70亿千克7.15亿千克材料三: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选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2)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1分)(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哪种制度导致的?(1分)这一制度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1分)(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三农分别是指什么?(1分) 25、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文集》材料二: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1分)今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多少周年纪念?(1分)(2)依据材料二,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领域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为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央政府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1分)(3)材料三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2分)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3分)(4)30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1分)2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1分)(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
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1分)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是怎样的?(2分)(3)1978年12月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重大改革,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其作用是什么?(2分)(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影响?(3分)。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请你谈谈认识。
(2分)27、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分)(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分)(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3分)(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1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C D AC D B C B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 答案 C B C D A A B A D B D B 26、(1)土地改革。
(2分)(2)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4)农业;农村;农民。
(1分)2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61周年。
(1分)(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分)(3)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意义见课本P39。
(3分)(4)邓小平理论。
(2分)2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2)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