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风明依据 查文风识乱象 正文风抓根本(上)

合集下载

整治文风会风自查报告

整治文风会风自查报告

整治文风会风自查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和反思,我对自己的文风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在这篇报告中,我首先对自己的文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说明了其对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影响。

然后,我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来整治自己的文风。

最后,我附上了一些具体范例,以展示我打算采取的新文风。

一、问题分析和总结在日常工作和写作中,我存在以下几个文风问题:1. 冗长和啰嗦:我常常陷入重复和赘述的习惯,使文章变得冗长而缺乏重点。

这使得读者很难从我的文章中获取到核心信息,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2. 借用术语和技术性阐述:我倾向于使用专业术语和技术性语言,而没有针对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进行适当的解释。

这会导致读者困惑和理解困难,影响了有效的沟通。

3. 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我在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读者无法很好地理解我的观点和论述。

这会给读者留下混乱和不专业的印象。

4. 缺乏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我常常在表达时使用过多的词汇和繁琐的句子结构,使文章显得累赘和琐碎。

这不仅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还可能导致读者对我的观点产生误解。

二、问题影响分析上述文风问题对我的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 工作效率影响:由于我经常陷入冗长和啰嗦的表达中,我的文字表达变得凌乱和无效。

我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写作和修改文章,而没有将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工作任务上。

2. 沟通效果影响:我的文风问题使得我与同事和上级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

我的观点和意图无法清晰地传达给他人,导致沟通的目的无法达成。

这给工作合作和团队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改进措施和计划为了解决我的文风问题,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和计划:1. 简洁明了的表达:我将努力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来撰写文章。

避免冗长和赘述,确保每个句子和段落都能够传达清晰的信息。

2. 针对读者的语言普及:我将学会根据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

正文风必先正作风

正文风必先正作风

正文风必先正作风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慎海雄在《瞭望》2010年第21期载文指出:官场文风长、空、假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某些地方和部门尤为盛行。

一些干部在讲话、汇报或写文章时,总是免不了穿靴戴帽,官话套话空话一大堆。

有人对这些俗套的总结是“上级没有不重视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成绩没有不显著的、
【总页数】2页(P116-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正秘书必先正领导
2.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思考
3.育先锋力量正师德作风——北京燕山星城小学党支部擦亮“育正党建”品牌
4.扬子晚报参加“与你同行”活动的记者感悟甚多联系实际笔谈“正作风带文风”
5.正作风带文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风会风专项检查方案

文风会风专项检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工作效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特制定本方案。

二、检查目的1. 检查各单位文风会风建设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促进各单位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3.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检查范围1. 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下属单位。

2. 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等相关部门。

四、检查内容1. 文风方面:(1)检查发文数量、篇幅、格式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文件内容是否精炼、准确、具有可操作性;(3)检查是否存在滥用红头文件、重复发文等问题。

2. 会风方面:(1)检查会议数量、规模、时间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会议内容是否务实、高效、有针对性;(3)检查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五、检查方法1. 实地检查:检查组将深入各单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风会风建设情况。

2. 调查问卷:对各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文风会风的评价和建议。

3. 谈话交流:与各单位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文风会风建设的认识和看法。

六、检查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检查组,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内容和方法。

2. 实施阶段:开展实地检查、问卷调查、谈话交流等工作。

3. 总结阶段:整理检查情况,形成检查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七、整改要求1.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风会风建设,认真落实检查组提出的整改建议。

2. 对存在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3.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文风会风持续改进。

八、工作要求1. 各单位要积极配合检查组开展工作,如实反映情况。

2. 检查组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廉洁自律,确保检查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严肃追究责任。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经验分享】文风整治须“四戒四求”

【经验分享】文风整治须“四戒四求”

文风整治须“四戒四求”文风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文风正,则党风纯;文风不正,则污染政治生态。

近年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抓手,严打不良文风,弘扬优良文风,力促党风政风清纯。

可是数年过去了,不良文风之势,犹如野草重生,大有死灰复燃之态。

不良文风是一种扩散病。

一旦蔓延起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

引发此病的病原是为文者党性修养不足,群众观念淡薄,自认为比群众高一头,不深入一线,不贴近基层,不知群众关切,不晓为官本责。

还有的领导干部自身理论素养偏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擅用,遇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体现在文风上,自然就文风干瘪,缺少筋骨,没有生气,百姓自然不会买账。

整治文风,须“四戒四求”,突出“真、短、实、新”四个字,才能让文风有骨骼、有血肉、有灵魂。

须戒“表里不一”,做到“一是一,二是二”,突出一个“真”字,力求“言实相符”。

当前,一些表面文章谈起成绩浓墨重彩、翔实具体,说不足时却轻描淡写,甚至三缄其口,带着“花音”讲成绩,带着“低音”讲问题,带着“高音”讲困难,内容与实际“表里不一”,脱节严重。

“假文风”看起来成绩斐然,实则避重就轻,有沽名钓誉之嫌。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一是一,二是二”的认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实事求是的把群众想要知道的说出来,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不“化妆”的文字才能深植人民心里,引起心灵共鸣,获得群众认可。

须戒“贪大求全”,做到“一言以蔽之”,突出一个“短”字,力求“言必适中”。

《庄子》上有这样几句话:“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本来短篇幅就能讲清楚的事,动辄就数千上万字,硬生生的把野鸭子的腿给续接上一大截,贪大求全,本末倒置。

这样的文章洋洋洒洒却不着边际,官腔连连却毫无血肉,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更让听者不知所云,分不清讲话重点,抓不住工作的着力点。

公司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汇报材料

公司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汇报材料
.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对于个别不良现象和作风存在态度漠然,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听之任之; .纪律观念仍需进一步提升,存在迟到早退、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 .业务能力不足,业务学习意识不强;
.工作创新不够,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没有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没有结合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提 升思想、做出方案、拿出举措。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各部门经对照自查,截至目前,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共排查四个方面存在问 题: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
.存在有时贯彻上级重大决策、任务部署,悉心理解执行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文件落实、表态落实的倾向, 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对会议和文件内容没有仔细调查研究,没有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
(四)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方面 1.对于一些工作重安排部署,轻督促问效,压力传导不够、问效问责不够,导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
.存在有些制度“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存在会议过多,参会人员过多; 检查考核过多过滥,材料多、表格多、台账多,凡事要求工作留痕。
二、研究整改措施 针对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针对12个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领 导和整改期限,整改工作主要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服务部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个别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工作过程中有急躁情绪,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工作方面 1.工作上有畏难情绪,存在求稳怕乱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倾向;对待日常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交差即 可思想;缺乏优化意识和危机感,对工作不够负责、不够用心、心思没有放在履职干事上;
.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准差距, 认真整改,持之以恒开展作风教育,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抓作风改文风”三题

“抓作风改文风”三题

“抓作风改文风”三题
卢殿洛
【期刊名称】《传媒观察》
【年(卷),期】1995(0)9
【摘要】看清事物本来面目今年,新华社党组提出“抓作风,改文风”的工作部署,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事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战略之举。

有人曾对新华社一段时期发稿中出现的错误作调查分析认为,事实错误多出于五种情况:一是记者只根据第二手材料写稿,而又不进行严格的核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偏听偏信,没有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三是记者“想当然”地作结论,写稿子;四是记者的知识不足,或写作不过关;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文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华社;调查分析;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优良传统;战略;新闻作品;调查报告
【作者】卢殿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抓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J], 张萍
2.走进基层接“地气”身弯腰抓“活鱼”——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风”注重实效 [J], 苏云鹏;胡彦辉
3.增强基层意识树立群众观点——新华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突出抓作风、改文风 [J], 龙新南
4.“三部曲”奏响文风“主旋律”——本钢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之体会 [J], 顾春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059815_文风之中见作风

26059815_文风之中见作风

传播技巧Communication走基层、转作风的目的和意义,最终体现在作品的好文风上。

走基层是前提条件,转作风是途径和方法,改文风则是其目的和意义所在。

文风实际上是走基层、转作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前些年,拙劣文风浸染新闻界,为社会诟病。

有些新闻记者自居为“无冕之王”,有的乐当“干部记者”和“QQ 记者”,当个材料的“二传手”,报道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像篇工作简报,没有新鲜事实,有的甚至还有报道失实的情况;有的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眼中只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凡此种种,在作风上高高在上,不着实际,在文风上,作品充斥假、大、空,读之如同嚼蜡,有的作品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有的报道如“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基于近年来新闻界出现的种种“怪象”、“乱象”,“走转改”活动则是新闻战线的一针“强心剂”、“清醒剂”,这一活动,是整治新闻界的上述“怪象”、“乱象”的一记实招,更是新闻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突破口和有效的载体。

好文风,是写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

新闻传播规律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规律,即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事实、报道事实,首先必须在海量的事实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形成新闻作品,通过媒介,影响舆论。

要获取好新闻题材,写出新闻佳作,首先必须采访到新闻事实。

新闻界有句至理名言“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新闻界前辈新闻从业的形象化总结,道出了好新闻是靠脚底下的功夫得来的朴素道理。

为此,走基层,到一线,是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事实的最佳途径。

我们常说“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擒蛟龙”。

稿件的水平、新闻的价值,可以见出报道者走基层、转作风的真功夫、深功夫。

只有那些深入事发第一现场,采访到第一手材料,甚至是独家素材,才能写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甚至是独家新闻。

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作品,越具时代性和人民性,越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这是一切经典作品所证明了的。

半月谈半月评论:整治文风

半月谈半月评论:整治文风

半月谈半月评论:整治文风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整治文风》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文风申论,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38分45秒。

本文是关于整治文风的2011国家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经费、规模。

”201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批评当前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长空假问题突出,提出应该提倡短、新、实的文风,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

[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多次出席会议只作了“十分钟”讲话。

纵观这几次“十分钟讲话”,虽没有华丽篇章,但无半句空话套话,可谓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引起强烈共鸣,被誉为践行优良会风的“十分钟讲话”现象。

● 2010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

习近平短短1300多字的讲话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切中时弊,无疑是这位国家领导人对中共正在力倡的“短、实、新”文风的率先垂范。

[当前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优良文风逐渐得到恢复,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发展。

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弘扬优良文风、纠正不良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

【标准表述】[正文风的必要性]文风不正,将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

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正确 的视角和思维方法 ,要看实质而不看
表象 ,求辩 证 而不 宜片 面 。
( 一) 文风 正否 主要取 决 于 内容 和语 言 从公文 ( 文ຫໍສະໝຸດ )的形 式和内容来 看 ,是 内
容 决 定 形 式 ,而 不 是 形 式 决 定 内容 。文 风 正 否
“ 有数量无质量 ,有长度无力度”的长文 。然而 ,


二 、三 … … ” 。
笔者多年来研究了大量的公文 ( 包括领导 讲话 )和公文著述 ,感 到公文 ( 文章) 内容和
语 言方 面 的文 风 问题 形 形 色 色 ,而 文 风 正 否 并 不 都 由文 中有 没有 “ 、二 、三 … …”所 决 定 。 一 文 风 不 正 的 ,不 会 因 文 中 没 有 “ 、二 、三 一


看 文风 明依 据
近 年 来 ,端 正 文 风 的 呼 声 渐 高 。 学 界 很 多 人 撰 文 对 不 良文 风 进 行 剖 析 和 抨 击 。对 其 中的
安 排 性 决定 、情 况 性通 报 、政令 性 通 告 中 ,



二 、三 … …” 大多 能 派上 用 场 。有 的公 文
… …
在公 文本身 和公文著作 中 ,两者息息相关 、一 脉相 承。其 中,公文本身反映出的文风问题 是 大量 的 ,学界对其研究远远不够 ;公 文著作 反 映出的文风 问题虽然量不大 ,但也应当引起足
够重视。
”而 转 正 ;文 风 正 的 ,也 不会 应 因 文 中 有



二 、三 … … ” 而 不 正 。
许多观点 ,笔者表示认 同。不过 ,有的文章观 点失 之偏颇 ,似有矫枉过正之嫌 。比如有人提
出 “ 导讲 话 能否不 要 ‘ 、二 、三 … … ”,呼 领 一 ’ 吁 “ 弃 千文 一面 的 ‘ 、二 、三 … … ’模 式 ” 抛 一 ,
如通 告 ,虽 然 篇 幅短小 ,用 上 “ 、二 、三 一
长 ” “ 些非 长 不 可 、篇 幅短 说 不 明 白 的事 情 , 有
既体现行文主 旨,也体现公文风格 。它和正文
结 构 、表达 方 式 与语 言 文 字 互 相 联 系 、互 相制 约 、互 相 影 响 。要 端 正 文 风 ,就 要 细 查 文 风 ,
厘清文风不正之乱象 。笔者将公文文风不正之 乱象 ,初步概括为以下 3 种。 0
正文结构规 范是公文规 范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掌握 公 文 正 文 结 构 规 范 是 写 好 公 文 的 基 础 。 公
实际工作中 ,许 多公文在正文主体部分对 问题分条列项加 以阐述 。不言而喻 ,条理清晰 方 能层次 分明 。比如 ,在 汇报性 ( 或反映 性)
报 告 、上行 ( 行 )意 见 、指 示 指 导性 通 知 、 或下
以笔者拙见 ,看文风当明依据 ,查文 风当 识乱象 ,正文风当抓根本 。
让人感到文风不正似乎是 “ 、二 、三”的错 。 一
这 给我们提 出了一个 “ 如何看文风和文风正否 依据什么 ”的问题 。笔者认为 ,看文风应当有

不应绝对化 。文风正否不能完全用长和短来衡
量 ,没有 “ 一、二 、三 ……”的短文不一定 文 风端正 ,有 “ 、二 、三 ……”的长文不见得 一 文 风不 正 。总 的来讲 ,应 提倡 写 短文 ,摒弃
的越长 ,好像越能显 出起草者的文采 ;领导讲 话 ,讲 的时间越长 ,好像 越能显示讲话人 的水 平 。当今各级 领导 ,文稿几乎 全 由秘 书代劳 , 有的则事先要求秘书将文稿写到多少 千字或多 少万字。实践中,公文 “ 只有一二 ,硬凑 三四” 的情形 已成常态 。秘书写长文 ,吃苦受 累 ,有 时并非 情愿 ;但文稿 几次送上不 合领导心 意 , 为满足长 的需求而不得不生拉硬扯 、七拼八凑 , 这势必造成公文繁缛冗长、有长度而无力度 。
( 二) 空洞无物 ,枯燥 乏味
从 公 文 结 构 特 征 和 技 术 规 范 来 看 , 带 有



二 、三 … … ” 的长文 往往 体 现 了 某种 文 体
的结构特征 ,符合某种文体的技术规范。 “ 、 一 二 、三……”是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 的序 次语 ,对 于包括领导讲话在 内的公文正文结构 规范来说起着其他词语难 以替代 的作用 。公文

探 讨
ET ARY S G0MP A l 0
口 栾照钧
我国公文写作和研究领域存在 的突出问题 ,
当属不 良文 风。端正文风 ,势在必行 。如何 端
正文 风 ,是 社会 各界 必须 认真 面对 的 问题 。 公 文 写 作 和 研 究 中的 文 风 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内容决定形式 ,也不能说长文一概不好 。正如
习近 平 在 中央 党校 2 1 年 春季 学 期第 二 批 入 学 00
主要 取 决 于 内容 和语 言 ,而非 绝对 形式 上 的
0・ 拳 ・
SE RET Y C AR
尊探 — 、PN一 SA图 N ■ CI OO M■
学 员开学典礼 上发表 的 ( ( 努力 克服不 良文风 , 积极倡导优 良文风》的讲话 中所指出的 , “ 文 章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宜短则短 ,宜长则
( 任 意膨 大 ,繁 缛 冗长 一)
则可 以长些” 。实践证 明 ,完全取 消带有 “ 、 一
二 、三 … …” 的 长 文是 不 可取 的 ,也 是 不 现 实
的。
对于繁缛冗长的公文 , 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
( )文 风正 否不 能 用于解读 公 文特征 三
却很少有人细 细品读 。办公部 门起草公 文 ,写
… …
”也 显 得简 明而 庄 重 。试 想 ,倘若 去 掉
、一 、三 … … ” 篇 文 、、 尾 混. 二 、一 , ,一 州公 ~从 头 , 11 一 / 到 ㈨ 1沌 4



片 , 是个 什 么样 子 ? 会 ( 文风 正否 不 能 完全 用 长和短 来衡 量 二) 对 公 文 ( 章 ) 的 长 短 ,应辩 证 地 看 ,而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