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分析化学练习1 (1)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1复习2016.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1复习2016.06

而计算时又忽略此项内容,故会造成温差的偏差,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采用外推法,必
须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以便于作图更为准确,这样可较客观地反映
出由反应热效应引起的真实温度变化值。
三、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判断题
1、(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 (NH4)2S2O8 溶液应慢慢加入到 KI 等混合 液中。
3、 如何鉴别溶液中是否有 Fe2+?
4
答:用 K3[Fe(CN)6]溶液检验,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二价铁离子存在。 4、 简单说明乌洛托品具有缓蚀作用的原因?
答:乌洛托品阻碍了铁单质与氢离子的置换反应。
五、硫酸铜的提纯
判断
1、( √ )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滤液加热煮沸至饱和,冷却时硫酸
差计算,因为不知道反应平衡的位置,反应后最高温度可能没有达到化学反应
平衡。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给出图像可以用反应平衡前后的温度差计算,如
果给出图像就用 t-T 曲线外推法。
4. 为什么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
答:由于此系统非严格地绝热,在反应液温度升高的同时,量热计的温度也相应提高,
2、(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溶液出现蓝色说明反应进行完全,反应已 终止。
选择题
1、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有( B )。
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离子强度
2、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取用 (NH4)2S2O8 溶液和 KI 溶液的量筒没有分开, 速率常数测量结果会( B)。
H2O2 2、 除去 Fe3+时若有浅蓝色沉淀析出,是什么原因?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结构、反应及其分析方法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的答案,供参考:练习一: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 给定化合物[Co(NH3)5Cl]Cl2,其名称是五氨氯化钴(II)氯化物。

2. 化合物[Fe(CN)6]3-的名称是六氰合铁(III)酸根离子。

3. 化合物[Cu(en)2(H2O)2]SO4的名称是乙二胺二水合铜(II)硫酸盐。

练习二:酸碱滴定1. 已知某酸的浓度为0.1M,若用0.05M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该酸的浓度为0.1M。

2. 假设滴定某碱溶液,使用0.1M的HCl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25mL,若碱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碱的浓度为0.05M。

练习三:氧化还原反应1. 给定反应式Zn + CuSO4 → ZnSO4 + Cu,Zn的氧化态从0变为+2,Cu的氧化态从+2变为0。

2. 反应式2H2 + O2 → 2H2O中,H的氧化态从0变为+1,O的氧化态从0变为-2。

练习四:沉淀反应1. 已知Ba2+和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若溶液中Ba2+的浓度为0.01M,SO42-的浓度为0.005M,则生成的BaSO4沉淀的量为0.005摩尔。

2. 如果溶液中Ag+的浓度为0.02M,Cl-的浓度为0.01M,则生成的AgCl沉淀的量为0.01摩尔。

练习五:配位化学1. 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能够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2. 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量,例如在[Fe(CN)6]3-中,Fe3+的配位数是6。

结束语:以上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题目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无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一)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1、已知反应A(g)+B(g)C(g)+D(l)处于平衡状态:①若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5和216.5kg.mol-1,则正反应热效应△H= kj.mo l-1,且正反应为。

②增大反应总压力,则平衡将向移动,降低温度,则平衡将向移动。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 ,Kp= ,Kc和Kp的关系为。

④若测得10秒钟内产物C的浓度改变了4.0×10-3molL-1,则该反应的速度为mol.L-1.S-1。

2、某温度时,若已知反应cl2(g)+H2(g)2HCl(g)和2H2(g)+O22H2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反应2C(g)+2H2O 4HCl(g)+O2(g)的平衡常数K3= 。

3、下列数据各是几位有效数字?①47 ;②2.0060 ;③PH=2.63 ;④0.0201 ;⑤1.003×10-5。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有,其共软碱为;是碱的有,其中软酸为;是两性物质的有。

H 2O NH4+ H2C2O4CO32- NACHS- CN- NH4AC5、写出浓度为C.mol.L-1下列溶液的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①NH3.H2O②H2CO3③Na2HPO46、常量分析所用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要使体积测量误差不超过±0.2%,应至少取 ml溶液。

7、准确称取呤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0.4084克,加适量水溶解后同20.00ml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此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 -1,滴定度T NaOH = g/ml 及T NaOH/H2SO4= g/ml ,已知分子量KHC 8H 4O 4=204.2,NaOH=40.00,H 2SO 4=98.00。

二、计算(共36分)1、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反应:CO (g )+H 2O (g ) CO 2(g )+H 2(g )。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1 第1章~第2章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1 第1章~第2章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1第1章~第2章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1)Sn4+(aq)+2S2O32-(aq)+2H2O(l)SnS2(s)+4H+(aq)+2SO42-(aq);K=θ42-θ244θ2-θ223{(H)/}{(SO)/} {(Sn)/}{(S O)/}c c c cc c c c++;(2) 2H2S(g)+3O2(g)2H2O(g)+2SO2(g);K=θ2θ222θθ322{(H O)/}{(SO)/}{(H S)/}{(O)/}p p p pp p p p;2.已知某高温下,(1)CO2(g)+H2(g)CO(g)+H2O(g) K=2.0;(2)FeO(s)Fe(s)+12O2(g) K=4.3×10-7(3)H2O(g)H2(g)+12O2(g) K=5.1×10-7则CO2(g)CO(g)+12O2(g)的K= 1.02×10-6;FeO(s)+CO(g)Fe(s)+CO2(g)的K=__0.402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3.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若改变平衡状态的任一条件(如浓度、压力、温度),平衡就向_减弱这个改变_的方向移动,这条规律称为__平衡移动原理__。

4.反应:A(aq)+B(aq)C(aq)+D(aq)的 r H m<0,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_移动,C.D的浓度将__减小___。

5.根据化学反应的分类,滴定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发、氧化还原滴定法、沉定滴定法、四种滴定法。

6.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直线法、标定法两种。

7.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0.5982,0.6000,0.6046,0.5986,0.6024。

则平均值为__0.6009_;相对误差为__-0.94%___;平均偏差为_2.1x10-3_;相对平均偏差__0.35%___。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填空题1.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2. 丁达尔效能够证明溶胶具有()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由()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有胶具有()性质。

3. 溶液的沸点升高是由于其蒸气压()的结果4. 在常压下将固体NaCl撒在冰上,冰将()。

5. 1 mol H所表示的的基本单元是(),1mol H2SO4,1mol 1/2 H2SO4所表示的基本单元分别是()、()。

二、单项选择1. 等压下加热下列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5% C6H12O6溶液B.5% C12H22O11溶液C.5%(NH4)2C O3溶液D.5% C3H8O3溶液2. 当1 mol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3 mol 溶剂时,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是()。

A.1:4 B。

3:4 C。

1:3 D。

4:33. 在温度为374K时沸腾的水的压力应为()。

A.101.325KPa B.10KPa C.略高于101.325KPa D.略低于101.325KPa4. 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胶团B.电位离子C.反离子 D .胶粒5. 下列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A.0.01mol·L-1KNO3B.0.01mol·L-1NH3·H20C.0.01mol·L-1BaCl2D.0.01mol·L-1C6H12O6三、简答题1. 可采用什么方法提高水的沸点?2. 什么海水较河水难结冰?3. 海水鱼能生活在淡水中吗?为什么?4. 为什么施肥过多会将作物“烧死”?5. 为什么明矾能净水?四、计算题1. 将2 g NaCl固体溶于500 g 水中,求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多少?2. 今有两种溶液,一为3.6g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另一种为未知物20g溶于500g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求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原子轨道符号为4d时,说明该轨道有几种空间取向?参考答案:52.下列成套量子数中不能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是参考答案:3,3,0,-1/23.多电子原子的能量由哪几个量子数决定?参考答案:n和l4.元素L壳层中电子数目最多为参考答案:85.某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构型为3d74s2,此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参考答案:276.下列哪种原子中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l无关?参考答案:H7.下列原子中哪一个的半径最大?参考答案:K8.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参考答案:不等性sp39.下列物质中极性最强的是参考答案:NH310.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等于零的是参考答案:H2S11.HF与H2O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参考答案: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12.下列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NH3>AsH3>PH313.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小的是参考答案:LiF14.下列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是参考答案:铁15.已知1362K时反应H2(g)+1/2S2(g)=H2S(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0.80,反应3H2+SO2(g)=H2S(g)+2H2O(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8×10^4(注:^后数字代表幂指数),则反应4H2+ SO2(g)=S2(g)+ 4H2O(g)的标准平衡常数约为() 参考答案:5.1× 10^816.升高相同的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参考答案:Ea较大的反应17.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参考答案:CH4(g)+2 O2(g)====CO2(g)+2H2O(l)18.汽车尾气处理的可以进行一步反应就实现无害化,反应式为NO(g)+ CO(g)=1/2N2(g)+ CO2(g),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373.0kJ/mol。

在汽车的发动机系统中,这种一步处理却有困难,下列分析的原因最准确的是()参考答案:该反应的活化能高,速率慢,没有足够的反应的时间19.已知反应A+3B = 2C+D,在某段时间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0 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参考答案:2.0mol/L·min20.高温时NO2分解为NO和O2,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NO2) =k[NO2]2(注:末尾2为幂指数)在592K,速率常数是0.498L/mol·s,在656K,其值变为4 .74 L/mol·s,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单位:kJ/mol)为()参考答案:113.6721.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反应混合物的组成宏观上不随时间而改变22.在927度时,2CuO(s)=Cu2O(s)+1/2O2(g),已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73,此时的平衡分压约为()参考答案:299kPa23.反应2COF2(g)=CO2(g)+CF4(g)是吸热反应,某温度条件下,达平衡时CO2为8mol,CF4为5mol,COF2为3mol,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p减小24.298K时,反应BaCl2×H2O(s)==BaCl2(s)+H2O(g)达平衡时H2O(g)的分压为330 Pa,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约为 ( )参考答案:+14.3 kJ/mol25.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ΔrGm=02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可以整数、分数和零27.所谓原子轨道指的是参考答案:一定的波函数28.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1)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1)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3) 循环过程、 (4) 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的过程;参考答案:(1)(2)(4)29.反应2NO(g)+O2(g)=2NO2(g),标准反应摩尔焓变为-114kJ/mol,标准摩尔反应熵变为-146J/mol×K。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目录第1章分散体系 (1)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8)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5)第4章物质结构 (22)第5章分析化学概述 (27)第6章酸碱平衡 (31)第7章酸碱滴定法 (36)第8章沉淀溶解平衡 (44)第9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49)第10章配位化合物 (53)第11章配位滴定法 (62)第12章氧化还原反应 (67)第13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8)第14章电势分析法 (83)第15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86)第16章试样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简介 (90)第17章重要生命元素简述 (93)第18章原子核化学简介 (96)第1章 分散体系1-1.人体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NaCl 0.900%,密度为1.01g·mL -1,若配制此溶液3.00×103g ,需NaCl 多少克?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配制该溶液需NaCl 的质量为:m (NaCl)=0.900%×3.00×103g=27.0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3-1-327.0g/58.5g mol (NaCl)==0.155mol L (3.0010g/1.01g mL )10c ⋅⋅⨯⋅⨯ 1-2.把30.0g 乙醇(C 2H 5OH)溶于50.0g 四氯化碳(CCl 4)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8g∙mL -1,计算:(1)乙醇的质量分数;(2)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3)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4)乙醇的摩尔分数。

解:(1)w (C 2H 5OH) =25254(C H OH)30.0g (C H OH)(CCl )30.0g 50.0gm m m =++=0.38 (2)-12525-1-3(C H OH)30.0g/46g mol (C H OH)[(30.0+50.0)g /1.28g mL ]10n c V ⋅=⋅⨯==10.4mol·L -1 (3)b (C 2H 5OH) =-125-3430.0g(C H OH)46g mol (CCl )50.010kgn m ⋅=⨯=13.0mol·kg -1 (4)x (C 2H 5OH) =-125254-1-130.0g(C H OH)46g mol =30.0g 50.0g (C H OH)+(CCl )+46g mol 153.6g mol n n n ⋅⋅⋅ =0.650.660.650.33=+ 1-3.将5.0g NaOH 、NaCl 、CaCl 2分别置于水中,配成500mL 溶液,试求c (NaOH)、c (NaCl)、c (12CaCl 2)。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Sn Sn 24++ϕ =0.15 V ,θ/Cl Cl 2-ϕ=1.3583 V ,θ/Br Br 2-ϕ=1.087 V ,θ/Cr O Cr 3272+-ϕ=1.33 V , θ/Mn MnO 24+-ϕ=1.51 V , θ/Fe Fe 23++ϕ=0.771 V )A. SnCl 4B. K 2Cr 2O 7C. KMnO 4D. Fe 3+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PbSO 4(S)Pb 2++SO 42- K sp Θ(1) PbS (S)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A. 04.0θ1⨯K , K 1ΘB. 04.0θ1⨯K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A. 2c B. c K a 2θ C. c K a ⨯θ21 D. 2c K a ⨯θ 5. θ/Cr O Cr 3272+-ϕ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D. 无法判断6. 用AgNO 3处理[Fe(H 2O)5Cl]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 )A. AgBrB. AgClC. AgBr 和AgClD. Fe(OH)37. 已知K f Θ[Ag(NH 3)2+]<K f Θ[Ag(CN)2-]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gCl 最多的是 ( )A. 1L 水B. 1L3.0 mol·L -1NH 3·H 2OC. 1L3.0 mol·L -1KCND. 1L3.0 mol·L -1 HCl8. 10ml2.0×10-4 mol·L -1Na 2SO 4溶液中加入10ml2.0×10-4 mol·L -1的BaCl 2溶液 后,溶液中SO 42-离子的浓度为[K sp Θ(BaSO 4)=1.0×10-10] 青 ( )A. >10-5 mol·L -1B. <10-5 mol·L -1C. =10-5 mol·L -1D. =10-4 mol·L -19. Pb 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 )A. 6s 26p 2B. 5s 25p 2C. 6s 2D.5s 25p 65d 106s 210.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 ( )A. 3,2,+1,+1/2B. 2,1,+1,-1/2C. 3,1,0,-1/2D. 3,1,-1,+1/211.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C, 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K p 为原来的 ( )A. 3倍B. 9倍C. 2倍D. 不变12.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r G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H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FeO (S) + C (S) = CO (q) + Fe (S) 反应的θm r H ∆为正, θm r S ∆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 高温下自发过程,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14. K w Θ的值是6.4×10-15 (18 o C),1.00×10-14 (25 oC), 由此可推断出 ( )A.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B. 水的pH25 o C 时大于15 o C 时C. 18 o C 时, c (OH -)=1.0×10-7D. 仅在25 o 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 x =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6. 用计算器算得 004471.122000.0036.11124.1236.2=⨯⨯ ,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 ( )A. 12B. 12.0C. 12.00D. 12.00417. 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 用NaOH 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 )A. 直接滴定方式B. 返滴定方式C. 置换滴定方式D. 间接滴定方式18. 已知p K bΘ(NH3)=4.75用0.1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Cl+0.05 mol·L-1NH4Cl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A. 甲基橙(p K aΘ=3.4)B. 溴甲酚兰(p K aΘ=4.1)C. 甲基红(p K aΘ=5.0)D. 酚酞(p K aΘ=9.1)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A. Ce4++Fe2+=Ce3++Fe3+B. 2Fe3++Sn2+=2Fe2++Sn4+C. I2+2S2O32-=2I-+S4O62-D. MnO4-+5Fe2++8H+=Mn2++5Fe3++4H2O20.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砝码未经校正D. 沉淀穿过滤纸21. 欲配制0.2 mol·L-1HCl溶液和0.2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 容量瓶B. 吸量管C. 量筒D. 酸式滴定管2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 滴定开始时B.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C.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 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 硼砂和EDTAB. 草酸和K2Cr2O7C. CaCO3和草酸D. 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用K2Cr2O7法测Fe2+,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酸度,B.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ϕ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C. 减小++23/FeFeD. 防止Fe2+的水解25. 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 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20分)1.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答案
1.是非判断题
1-1√1-2×1-3×1-4×1-5√1-6√1-7×1-8√1-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2. 选择题
2-1 A2-2 C 2-3 C 2-4 A2-5 B 2-6 C 2-7 B 2-8 A2-9 B 2-10 C
2-11 B 2-12 C 2-13 B 2-14 C 2-15 D 2-16 B 2-17 A2-18 B 2-19 C 2-20 A
2-21 B 2-22 A2-23 D 2-24 D 2-25 D 2-26 C 2-27 A2-28 B 2-29 B 2-30C
2-31 A2-32 C 2-33 A2-34 E 2-35 C 2-36 D 2-37 D 2-38 C 2-39 D 2-40 C
2-41 E 2-42E 2-43 D 2-44A2-45D
3 .填空题
3-1 高
3-2 5.76×103;1.0×10-4
3-3 C10H14N2
3-4 0.239 mol∙L-1;0.241mol∙kg-1;4.32×10-3;100.123℃;3154Pa;592.2kPa;0.32
3-5 0.0292;1.58×10-3;-0.163℃;217.8 kPa;3.16kPa;6.33kPa·kg·mol-1
3-6半透膜存在;膜两边浓度不相等;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渗透
3-7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丁铎尔效应;许多难溶的小分子聚集体;胶核;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类似的离子;电势离子
3-8胶粒带有同种电荷和有水化膜;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3-9 HS-1;H+;负溶胶;[Co(NH3)6]Br3;[Co(NH3)6]Br3
3-10体系中任何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完全均匀部分;二
4.计算题
4-1 6.754kPa; 1.368kPa;0.20
4-2 1.63L
4-3 6.15mol∙Kg-1; 5.43mol∙L-1;52.5%;47.5%
4-4 0.0293mol;0.0285;283
4-5 0.225K;因为ΔTƒ>ΔT b,故在测定时更易提高准确度;295kPa
4-6 1.50×10-4 mol∙L-1;6.7×104
4-7 0.292 mol∙Kg-1;753kPa
4-8 313.5 g∙mol-1;C21H30O2
4-9 128.48 g∙mol-1;226.96g∙mol-1;苯甲酸在苯中主要以双分子缔合形式存在4-10 251;100.004℃;-0.015℃;0.45Pa
4-11 –1.15℃;100.32℃;1482KPa
4-12 103mmol∙L-1;2.94mmol∙L-1;0.117mmol∙L-1;正溶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