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选修二 十八选六习题
杭州市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0.30 T 。
磁场内有一块较大的平面感光板ab ,板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在距ab 的距离l =32 cm 处,有一个点状的α粒子放射源S ,它向各个方向发射α粒子,α粒子的速度都是v =3.0×106 m/s 。
已知α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75.010C/kg q m=⨯,现只考虑在图纸平面内运动的α粒子,则感光板ab 上被α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 )A .20cmB .40cmC .30 cmD .25cm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其边界过原点O 和y 轴上的点a (0,L )。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从a 点以初速度v 0平行于x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从x 轴上的b 点射出磁场.此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LB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023L v π C .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32L L ⎫⎪⎪⎝⎭D .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02L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大量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相同速率v 从P 点射入磁场。
这些粒子射出磁场时的位置均位于PQ 圆弧上,PQ 圆弧对应的圆心角恰好为106°。
(sin53°=0.8,cos53°=0.6)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mvqRB.54mvqRC.53mvqRD.35mvqR4.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和质子(11H)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A.运动半径之比是2∶1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5.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我国领先世界的电力工程。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2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草食性鱼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B. 生态浮床可以美化环境还可处理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D. 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因是遮蔽阳光影响藻类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23.【解析】草食性鱼类捕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 A正确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具有间接价值生态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错误生态浮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图中不同生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 C正确浮游藻类生活在水体表面而生物浮床浮在水体表面后遮蔽阳光影响藻类光合作用因此藻类不能正常生活 D正确2.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林业部门将森林的保护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目的是为了()A. 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B. 控制木材消耗C. 大搞荒山绿化弥补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D. 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答案】D【解析】解林业部门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是为了求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原则之一故选 D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C. 外来物种入侵某个生态系统往往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D. 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解析】 A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错误B、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分解者分解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以及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利用其中的能量经过呼吸作用消耗 B正确C 、外来物种入侵某个生态系统往往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降低其稳定性C错误D、废弃物的再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不会改变的 D错误4.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如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 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 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答案】D【解析】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A正确B、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_3转变为NO^3﹣利于污水的净化 B正确C、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产生O_2 而O_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因此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C正确D、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 D错误5.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投放活性淤泥(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塑状团块)且持续通入空气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投放活性淤泥可提高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B. 活性淤泥的净化作用主要依赖微生物的有氧呼吸C. 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能促进湖泊的物质循环D. 湖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会流入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答案】D【解析】解 A.活性淤泥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投放后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可提高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 A正确B.活性淤泥投放后持续通入空气说明净化作用主要依赖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B正确C.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说明能促进湖泊的物质循环 C正确D.湖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会流入活性於泥中的微生物 D错误故选 D6.如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B. 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 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C.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D. 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答案】D【解析】A、由图示看 A正确B、由图可知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水、矿物质等故A可以表示氧气、无机盐等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兼性厌氧型 C正确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的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7.目前一种比较有效的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就是构建立体式的生态浮床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水生植物可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使得水体中的营养得到转移下列有关生态浮床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吸附水中大量的悬浮物加快微生物的新陈代谢B. 可形成新的城市园林景观带C. 可提高氮、磷的去除率增大水中溶氧量D. 可促进藻类的大量繁殖改善水体环境【答案】D【解析】 A 、生态浮床可吸附水中大量的悬浮物加快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A正确B、生态浮床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可形成新的城市园林景观带 B正确C 、生态浮床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水生植物可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可提高氮、磷的去除率增大水中溶氧量 C正确D、可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改善水体环境 D错误8.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外来入侵生物它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其入侵后会导致()A. 群落演替速度加快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营养结构更复杂D. 光能利用率提高【答案】A【解析】解 A.外来物种入侵后会使群落演替速度加快 A正确B.一枝黄花为外来入侵生物会侵占本地其他生物的环境资源等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B错误C.生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使物种数目降低营养结构复杂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C错误D.一枝黄花的入侵不能提高当地光能的利用率 D错误故选 A9.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B. 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保持河水清澈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答案】A【解析】A项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方面体现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B项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种类有关而提高某个种群的数量食物网没有变复杂因此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项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仍能保持清澈说明其具有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属于抵抗力稳定性故选A10.某人工湖盛产鲢鱼和鳙鱼 2015年首次爆发了水华造成鱼产量急剧下降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如图1 图2为11年间该湖总氮(TN)与总磷(TP)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1箭头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B. 依据图2分析“水体富营养化”不能很好地解释2015年该湖水华发生的原因C. 控制鲢鱼、鳙鱼的捕捞量和增加投放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华发生D. 水华发生时藻类、水生动物的相继死亡会加剧水体的恶化该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解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图1表示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箭头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A正确B.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图2显示 2015年的总N量和总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因此“水体富营养化”不能很好地解释2015年该湖水华发生的原因 B正确C.图1显示鲢鱼、鳙鱼主要捕食藻类因此控制鲢鱼、鳙鱼的捕捞量和增加投放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华发生 C正确D.水华发生时藻类、水生动物的相继死亡会加剧水体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崩溃该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11.(1)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 氧化塘前部、中央深水区和后部的生物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11.(2)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目的是________ 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可减少出水口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________11.(3)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为此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目的是________ 从而使出水口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答案】生物群落, 水平【解析】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氧化塘岸边、浅水区与中央深水区中生物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答案】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并和藻类竞争无机盐等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水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解析】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并且竞争无机盐从而抑制藻类生长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答案】自我调节, 使氧化塘中的有机物充分分解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解析】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这样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2.(1)渝河流域生态治理前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通过绿色植物进入生态系统时伴随暗反应中能量固定而发生的物质转变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中草食性鱼类粪便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2.(2)渝河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农业的效益这体现了________的生态原理移种的沙棘、柽柳可以防止人畜的进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2.(3)渝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进行综合养殖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够有效降低流行病害的发生率试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分析流行病害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柠条、沙棘、柽柳等植物都是当地的原有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在H、ATP作用下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 一【解析】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暗反应进行过程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在H、ATP作用下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从而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河流中草食性鱼类为第二营养级生物它们产生的粪便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并未流入第二营养级属于上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答案】(2)整体性, 间接, 移种的沙棘、柽柳可以防止人畜的进入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2)渝河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既要恢复环境又要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整体性原理移种的沙棘、柽柳可以防止人畜的进入对环境和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3)渝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增加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流行病害的发生【解析】(3)渝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提高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所以综合养殖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降低流行病害的发生【答案】(4)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对渝河流域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从而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其次由于温度、湿度、光照等原因外地物种不一定适合在渝河流域种植【解析】(4)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柠条、沙棘、柽柳等植物都是当地的原有物种能有效避免外来生物的入侵同时也可以防止外来生物不适应本地环境而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3.(1)在修复该赤潮海域时引入赤潮生物的天敌浮游动物等来防治赤潮的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它们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可以降低赤潮藻类的___________13.(2)赤潮海域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13.(3)除此之外预防和修复赤潮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答案】(1)消费者, 环境容纳量(或K值)【解析】解(1)造成赤潮的藻类属于生产者以生产者为食的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捕食可以较低赤潮类的环境容纳量【答案】(2)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解析】(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修复受到的破坏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答案】(3)严格控制富营养化污水的入海量, 种植水生植物以除去水体中的营养物【解析】(3)预防和修复赤潮的方法还有严格控制富营养化污水的入海量和种植水生植物以除去水体中的营养物14.(1)污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解氧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14.(2)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厌氧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原因是________14.(3)设计阶梯跌水曝气塔的优点是________ 污水流经阶梯跌水曝气塔时将其中的NH_4^ + 转化成NO_2^ - 和NO_3^ - 的生物是________14.(4)在相应位置的图解中用箭头补全人工湿地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________【答案】正反馈【解析】据题目信息可知污水排放后引发的一系列反应使污染进一步加重这种调节属于正反馈【答案】分解者, 微生物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而分解更多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解析】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由于微生物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而分解更多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故厌氧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答案】提供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其中的需氧微生物进一步分解有机物, 硝化细菌【解析】水体能接触空气的地方流动越久与空气接触时间越长溶解氧的量越多故设计阶梯跌水曝气塔的优点是提供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其中的需氧微生物进一步分解有机物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需要的能量是将氨气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释放的化学能【答案】【解析】无机环境中碳主要是成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碳一部分再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归无机环境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归无机环境如图15.(1)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选用________(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细菌其作用是________15.(2)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依次分布在上、中、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三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光质”或“光照强度”)15.(3)近海水域和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的关系如图所示近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最大值远高于远洋水域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异养型,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解析】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选用异养型细菌其作用是将生活污水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答案】垂直, 光质【解析】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依次分布在上、中、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这三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质不同【答案】近海水域无机盐的浓度较高引起藻类密度高于远洋水域【解析】近海水域和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的关系如图所示近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最大值远高于远洋水域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近海水域无机盐的浓度较高引起藻类密度高于远洋水域16.(1)水体富营养化常常引发蓝细菌(又称蓝藻)的爆发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的理由是________ 某水域中它与其他水生生物共同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16.(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16.(3)对于水藻疯长的水体可以引入生态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水藻疯长请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16.(4)生态浮床还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使群落丰富度增加________ 并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16.(5)不少研究者发现在水体发绿初期可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该方法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功能【答案】蓝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生物群落(或群落)【解析】【答案】直接和间接【解析】【答案】生态浮床植物与水藻属于种间竞争关系浮床植物在竞争阳光和水体中的无机盐等资源中占优势从而抑制水藻的繁殖【解析】【答案】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自我调节【解析】【答案】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7.(1)低浓度的养猪污水河流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当污水浓度过高时河流的结构会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17.(2)厌氧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不断产生沼气将沼气做燃料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________17.(3)氧化塘前部藻类数量大大增加原因是________ 后部种植多挺水植物可减少出水口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答案】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析】【答案】利用率【解析】【答案】有机物分解后产成多种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繁殖, 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并且与浮游藻类竞争无机盐从而抑制藻类生长【解析】。
浙江省18学考测试6(含答案)

2018年学考物理模拟试题(六)(取自2018年3月温州适应性考试物理选考)一、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中的负号表示方向的是( )A.“-5J”的功B.“-5m/s”的速度C.“-5˚C”的温度D.“-5V”的电势 2.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放大法B.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6s 末同时到达同一目的地,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三者的路程s 和位移大小x 关系正确的是( )A. 乙丙甲S S S =>B. 乙丙甲S S S >>C. 乙丙甲x x x >>D. 乙丙甲x x x >=4.小李在网络上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的图片,如图甲和乙多少,他又上网查到运载“神州十一号”的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全长58m ,则火箭发射后第6s 末至第10s 末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2m/s B.14m/s C.10m/s D.5.8m/s 5.下列对教材中的四幅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被推出的冰壶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一直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图乙:电梯在加速上升时,电梯里的人处于失重状态C.图丙: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时,速度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D.图丁: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某台计算机的硬盘约有近万个磁道(磁道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每个磁道分为m 个扇区(每个扇区为1/m 圆周)。
电动机使磁盘以转速n 匀速转动。
磁头在读、写数据时是不动的,磁盘每转一周,磁头沿半径方向跳动一个磁道,若不计磁头大小及磁头转移磁道所需的时间,则磁盘转动时( ) A. A 点的线速度小于B 点的线速度 B. A 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 点的向心加速度C. 硬盘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nD. 一个扇区通过磁头所用的时间为1/mn7.2017年6月15日11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
浙江选考高考化学第18题化学平衡

题:化学平衡第18分满分:70)达到平衡的标志g2ABB(g()(1.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22是键键,同时也断裂1molB-BA. 每断裂1molA-A1:1:2 )=(AB: c(B): cB. 浓度之比c(A)22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C.当混合物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D.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的2 L0.40 mol NO气体充入2.在100℃时,将2物质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80 40 60 0 时间(s) 200.26 nn(NO)(mol) 0.40 nn 0.080.000.05)(mol)0.08n(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1-- 0.001 mol·L·s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反应开始20 s2 40 s 时的颜色深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60 s时颜色相同,比B.80 s 4 L,则平衡不移动时向容器内加0.32 mol He,同时将容器扩大为C.80 s ,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则各组分的含量与原平衡相同.若起始投料为0.20 mol NOD42△(g) 2NO(g)+O(g)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同时生成2n mol NO 2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同时生成2n mol NONO、NO、O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22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2③用变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以上全部4.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实验温度/℃编号 n(X) n(Y) n(M)① 700 0.40 0.10 0.0900.080 ②0.10 800 0.40a 800 ③ 0.20 0.30b0.10④900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2反应速率υ(N)=1.0×10mol/(L·min)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是,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3- min·L·ν(Z)=2.0×10mol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 正)> ν(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K=1.4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C. 的体积分数增大0.2molZ,平衡时X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ZY、.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6)( 线如图的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0.158 mol/(L·s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从反应开始到10 s末,用 0.79 mol/(L·s)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B.从反应开始到10 s末,用79.0% 的转化率为末,YC.从反应开始到10 sY(g)=Z(g)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D,发生如下反应:mol 3 H1 mol CO和7.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2mol·L为0.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c(CHOH)(g)CHOH(g)+HO(g),5 CO(g)+3H 322321-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2第2章 生物科学与工业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如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它们制作的相同之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B. ②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C. 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有氧环境D. 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答案】D【解析】解 A.甲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乙醋酸菌属于细菌也是单细胞的生物丙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因此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A正确B.甲酵母菌属于真菌丙霉菌也属于真菌真菌是真核生物因此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B正确C.乙醋酸菌、丙霉菌都是需氧菌因此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 C正确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需温度分别为18∼25℃、30∼35℃和15∼18℃ 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D错误故选 D2.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必须不断地调整PH 原因是()①在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②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的产量会下降③不调整PH 培养液中生产的谷氨酸会转变成其他物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答案】D【解析】解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①正确②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 pH会下降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导致谷氨酸的产量会下降②正确③不调整PH 培养液中生产的谷氨酸会转变成其他物质如缬氨酸等③正确.所以①②③正确.故选 D.3.工业上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积累谷氨酸应采用()A. 加大葡萄糖的投放量B. 加大菌种的密度C. 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D. 改变培养基碳源和氮源的比例【答案】C【解析】解 A、加大葡萄糖的投放量受温度、酶的数量等的限制谷氨酸的产量增加不会很多 A错误B、加大菌种的密度受容器大小的限制种内斗争会加剧谷氨酸的产量可能下降 B错误C 、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使菌体细胞中产生的谷氨酸排出细胞解除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而提高谷氨酸的产量 C正确D、调整培养液中C: N为4: 1可以提高该产物产量但是提高的产量不多 D错误.故选 C.4.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生产氨基酸B 采取的最佳措施是()A. 用CaCl_2处理面包霉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B. 在反应物中增加面包霉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加大面包霉的接种量C. 人工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面包酶D. 人工诱变选育出能产生抑制酶活性③的面包霉【答案】C【解析】解 A、用CaCl_2处理面包霉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由于氨基酸A和B过量可以抑制中间产物的分解不能大量生产氨基酸B A错误B、在反应物中增加面包霉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加大面包霉的接种量不能大量生产氨基酸B B错误C 、人工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面包酶可以使中间产物不能生成氨基酸A 进而大量产生氨基酸B C正确.D、人工诱变选育出能产生抑制酶活性②的面包霉 D错误.故选 C.5.发酵是指()A. 微生物的呼吸过程B. 一种微生物的繁殖过程C.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 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和菌体的过程【答案】D【解析】解 A、微生物的发酵不仅指微生物的呼吸过程还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过程A错误B、微生物的发酵包括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自身的繁殖过程 B错误C 、微生物的代谢是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C错误D、发酵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及其自身生长繁殖的过程 D正确.故选 D.6.下列有关味精生产的一些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 培养基是含有五种营养成分的合成培养基C. 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是温度、pH、通气量D. 味精是谷氨酸与Na_zC0_3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答案】D【解析】解 A、生产味精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 A错误B、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含有含有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 B错误C 、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因素除了温度、pH、通气量等还有其他如无菌条件 C错误D、味精是谷氨酸与Na_zC0_3中和后形成的谷氨酸钠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 D 正确.故选 D.7.下面与发酵工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发酵罐中必须通入无菌空气B. 不经处理排放的废弃培养液是一种污染物C. 培育新菌种可用于分解更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D. 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答案】A【解析】解 A.发酵罐中的微生物如果是需氧微生物则必须通入无菌空气如果是厌氧微生物则不能通入无菌空气 A错误B.不经处理排放的废弃培养液中含有大量的发酵微生物是一种污染物 B正确C.培育新菌种增加了分解者的种类可用于分解更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 C正确D.发酵工程主要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环境科学领域 D正确故选 A8.有关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B. 环境中存在乳糖就能形成该酶C. 环境中有葡萄糖时此酶不能合成D. 乳糖的代谢能否进行与此酶的活性有关【答案】C【解析】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是诱导酶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才出现 A错误B、环境中存在乳糖且没有葡萄糖时才能形成该酶 B错误C 、环境中有葡萄糖时半乳糖苷酶不能合成大肠杆菌只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 C 正确D、酶具有专一性乳糖的代谢能否进行与此酶的存在有关 D错误.故选 C.9.下列物质中均属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是()A. 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B. 抗生素、毒素、色素C. 多糖、核苷酸、维生素D. 激素、维生素、色素【答案】B【解析】解 A、氨基酸、维生素为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属于初级代谢产物 A错误B、抗生素、毒素、色素不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属于次级代谢产物 B正确C 、多糖、核苷酸为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属于初级代谢产物 C错误D、维生素为初级代谢产物 D错误.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酶的合成调节和酶的活性调节不能同时存在B. 诱导酶一旦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C. 酶活性调节比酶的合成调节快而精细D. 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答案】C【解析】解 A、酶的合成调节和酶的活性调节能够同时存在 A错误B、组成酶一旦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 B错误C 、酶活性调节快速而精细是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调节的区别之一 C正确D、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D错误.故选 C11.红茶菌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主要含蔗糖和茶水)发酵产生研究表明将上述三种菌按一定的配比在总接种量为5%、初始pH为5.5、装液量为40%左右、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天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红茶菌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发酵装置要严格进行密封B. 随着发酵的进行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C. 初期温度和pH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D. 装液量为40%左右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出【答案】A【解析】解 A.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需要其发酵的过程不能密封 A错误B.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产物会使菌液pH下降从而抑制了菌种的生长 B正确C.初期温度和pH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 C正确D.装液量为40%左右既可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氧气又可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D正确故选 A12.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味精、胰岛素、酸奶的常用菌种分别是()A. 酵母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B. 酵母菌、大肠杆菌、青霉菌、乳酸菌C. 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D. 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答案】C【解析】解啤酒的工业发酵使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味精的生产可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出谷氨酸再经处理得到谷氨酸钠便可制成味精胰岛素的生产需要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至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进行工业发酵获得胰岛素酸奶的工业发酵使用的菌种是乳酸杆菌.故选 C.13.如图所示为面包霉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要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 应采取的最佳措施为()A. 提高酶①的活性B. 增加底物的浓度C. 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合成酶②的基因D. 通过诱变育种选育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答案】D【解析】解 A.提高酶①的活性只能缩短达到反应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 A错误B.增加底物的浓度氨基酸A的处理会增加但由于B氨基酸可以抑制中间产物的分解导致A的增加不明显 B错误C.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合成酶②的基因这样中间产物还受到氨基酸B的抑制不能大量生产氨基酸A C错误D.通过诱变育种选育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中间产物只能通过酶②合成氨基酸A 所以可以大量合成氨基酸A D正确故选 D14.研究人员以苹果为原料先接种酵母菌发酵96小时再接种老陈醋的醋醅(含醋酸菌)进行发酵酿造苹果醋下图为发酵液中酒精含量和总酸含量随发酵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发酵0~24小时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B. 24小时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pH逐渐下降C. 96小时后发酵温度应适度升高调整D. 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能量全部留在发酵产品中【答案】D【解析】解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物为水和 CO2 无氧呼吸产物为 CO2和酒精由图可知 0-24小时之内酒精含量为0 可以判断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正确B.如图所示随着发酵进行总酸增加 pH逐渐下降 B正确C.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而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由酒精发酵改为醋酸发酵需要提高反应温度 C正确D.由于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量存储在ATP当中因此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能量并没有全部留在发酵产品中 D错误故选 D15.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发酵工程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产品B. 发酵所用的菌种多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C. 发酵工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D. 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无关【答案】A【解析】解 A.发酵工程通常可以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产品 A正确B.很多微生物是原核生物不能通过杂交育种获得菌种发酵所用的菌种多是通过人工诱变的方式获得 B错误C.发酵工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 C错误D.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密切相关 D错误故选 A16.能促进分解植物细胞壁的酶可以在下列哪种生物体内找到()A. 动物病毒B. 硝化细菌C. 酸奶中的乳酸菌D. 家兔盲肠中的细菌【答案】D【解析】解 A、动物病毒只能生活在动物细胞内不能利用植物细胞壁 A错误B、硝化细菌不能利用植物细胞壁不含分解细胞壁的酶 B错误C 、乳酸菌会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不含分解细胞壁的酶 C错误D、兔子食草盲肠中的细菌能分解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能找到分解植物细胞壁的酶 D 正确.故选 D.17.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下列不属于厌氧细菌生存环境的是()A. 土壤深层B. 人或动物体内寄生C. 真空D. 池塘淤泥【答案】C【解析】解 A、土壤深层环境含氧量较低厌氧细菌可以生存 A正确B、人或动物体内是一个较为缺氧的环境厌氧细菌可以生存 B正确C 、真空中没有氧气但缺少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厌氧菌不能生存 C错误D、池塘淤泥中是一个缺氧环境厌氧细菌可以生存 D正确.故选 C.18.发酵工程借助于哪类生物来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微生物【答案】D【解析】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生产出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工程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9.(1)该技术需用到纤维素的分解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该分解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19.(2)实验室中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时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__________(填“能”或“不一定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从土壤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时需用到鉴定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加入的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 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图中利用糖液产生酒精的主要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酵装置的排气管上连接一个装入适量水的U型管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酵阶段发酵液的温度保持30℃结果酒精产量较低原因是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解者【解析】解(1)纤维素的分解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答案】(2)不一定能, 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条件也可能适应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该条件还应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解析】(2)实验室中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时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不一定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条件也可能适应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该条件还应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答案】(3)刚果红, 单菌落周围透明圈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效率就越高【解析】(3)从土壤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时需用鉴定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加入的染料是刚果红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的依据是单菌落周围透明圈越大分解纤维素的效率就越高【答案】(4)酵母菌, 能自动排气(或不需要人为进行排气处理), 18~25℃【解析】(4)图中利用糖液产生酒精的主要发酵菌是酵母菌发酵装置的排气管上连接一个装入适量水的U型管能自动排气(或不需要人为进行排气处理)发酵阶段发酵液的温度保持30℃结果酒精产量较低原因是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18~25℃20.(1)黄色短杆菌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20.(2)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的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属于________.在培养基中要添加含C、H、O、N等元素的某相应有机化合物从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种类看可以为黄色短杆菌提供哪些营养物质?________.20.(3)根据细菌繁殖特点科学家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培育新菌种.由图可知在筛选过程中要增加赖氨酸产量就必须选育________的菌种.20.(4)在黄色短杆菌培养过程中如果酶的活性或者细胞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都会影响黄色短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________等.【答案】拟核和质粒【解析】解(1)黄色短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细胞核所以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拟核和质粒.【答案】液体培养基,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解析】(2)此处为了获得细胞代谢产物赖氨酸所以应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基中要添加含C、H、O、N等元素的某相应有机化合物可以为黄色短杆菌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答案】诱变育种, 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解析】(3)细菌为原核生物进行无性繁殖细胞内没有染色体所以变异只有基因突变故科学家常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新菌种由图可知在筛选过程中要增加赖氨酸产量就必须选育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原因是代谢产物甲硫氨酸和苏氨酸会抑制赖氨酸的合成.【答案】PH值和温度【解析】(4)在黄色短杆菌培养过程中如果酶的活性或者细胞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都会影响黄色短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由于温度和PH值会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所以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等.21.(1)新鲜金刺梨汁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 酵母菌在过程①中的发酵产物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21.(2)过程②需要加入菌种________ 在________中产生乙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该菌能将乙醇\xrightarrow酶1乙醛\xrightarrow酶2醋酸在人体内也能发生这一变化乙醛有扩张毛细血管的功能人群中有的人喝酒容易脸红有的人俗称“千杯不醉” 结合反应过程解释这两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金刺梨这一变种刺梨又叫无籽刺梨试着用所学过的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简述获取无籽果实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酸性重铬酸钾【解析】解(1)新鲜金刺梨汁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答案】(2)醋酸菌,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 第一种类型的人体内缺乏酶2 导致体内乙醛堆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引起脸红第二种类型的人体内有酶1和酶2 能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排出体外不会让人醉酒【解析】(2)醋酸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题述两种现象与酶有关第一种类型的人体内缺乏酶2 导致体内乙醛堆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引起脸红第二种类型的人体内有酶1和酶2 能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排出体外不会让人醉酒【答案】(3)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解析】(3)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培育无籽果实22.(1)果酒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________(多选)22.(2)苹果酒在________(填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乳酸菌与酿制果醋的菌种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22.(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将________ 泡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将________22.(4)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________22.(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 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乳酸菌时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但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A. 温度控制B. 溶氧控制C. pH控制D. 酶的控制【答案】A, B, C【解析】解(1)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氧量和温度还要控制初始状态的pH值酶在细胞内无法控制故选 ABC【答案】(2)醋酸菌, 乳酸菌是厌氧菌醋酸菌是好氧菌【解析】(2)苹果酒在醋酸菌的作用下形成苹果醋醋酸菌是好氧菌而乳酸菌是厌氧菌【答案】(3)减少, 增加【解析】(3)制作泡菜时需要乳酸菌等发酵过程中泡菜中的一些糖类被乳酸菌的细胞呼吸消耗其余有机物被分解形成各种小分子有机物【答案】(4)青霉素抑制乳酸菌的生长【解析】(4)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不仅对泡菜制作中的有害菌起作用对其中的有益菌也起作用【答案】(5)生长因子【解析】(5)乳酸菌的正常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还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因子23.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23.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 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 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 取平均值124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细菌, 选择【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链霉素属于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加入链霉素的培养基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用于筛选真菌属于选择培养基【答案】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细胞内含N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等【答案】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故可用碘液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答案】乙同学的结果中 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乙同学的结果中有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所以乙同学的可信度低24.(1)在酿制银杏酒的初期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在酿制银杏养生酒时一般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制作成功的银杏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4)杏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需对银杏叶进行干燥要求温度________ 时间________ 而萃取时则要求温度________ 时间________ 采取以上措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解析】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银杏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答案】(2)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解析】(2)由于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所以酿制银杏酒时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也能抑制杂菌生长【答案】(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C_2\H_5OH+\ O_2xrightarrow酶\ CH_3COOH+\ H_2O【解析】(3)由于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制作成功的银杏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为 C_2 H_5OH+ O_2\xrightarrow酶 CH_3COOH+ H_2O 【答案】(4)低, 短, 高, 长, 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解析】(4)杏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因此常采用萃取法提取果肉中的杏黄酮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所以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要求温度低时间短而萃取时则要求温度高时间长。
浙江省高三选修六环境保护整理习题(含答案)

浙江省高三选修六环境保护整理习题(含答案)浓度越低汽车尾气(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解析图1明确表示了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的生产活动、进入人体的途径、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仔细阅读可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图2可以看出重金属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分布特点,对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可以从其污染源分析,如使用无铅汽油、汽车节能等方面来说明。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 18)及其《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CMP 8)于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韩国将主办一次为COP18/CMP8做准备的部长级会议。
本次大会旨在解决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材料二各国承诺减排目标(部分)中国到2020年,在2019年水平上单位GDP削减40%~45%印度到2020年,在2019年水平上单位GDP削减20%~25%马尔代夫到2019年实现碳中立*欧盟到2020年,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0%~30%美国到2020年,在2019年水平上减排14%~17%(考虑中)(*材料三2019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国家GDP/109美元碳排量/103t碳均GDP*(103美元/t)美国11712.486 0494351.936日本 4 608.14 1 2579633.663中国2253.9415 0123770.450印度667.342 1 3429620.497(*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1)根据材料二,五个国家或地区中可能最先实现碳中立的是______________,最后实现的是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2020年五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_______(上升或下降),五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欧盟印度(2)上升印度(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2018浙江选考生物选修复习(word版)

2018浙江选考生物选修复习(word版)1、限定选修内容(选修1、选修3)知识提纲2、拓展知识3、必修+选修易错知识点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与时间生物考试采用纸笔测试方式.包括必考题和加试题两部分。
必考题的答题时间为60分钟,试卷分值为70分。
加试题答题时间为30分钟,试卷分值为30分。
(二)试卷结构 1.考查内容比重2.考试要求分布3.题型及分值分布客观题(选择题)、主观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考纲标准:一、大肠杆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细菌是原核生物。
与真核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的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异养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的应用,它的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它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
二、培养基配置1、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有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如蛋白质。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考试属性及要求章知识内容加试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3.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4.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5.果酒及果醋的制作6.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7.植物的组织培养一、微生物的利用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标准中的:二、(二)3.实验与探究能力二、酶的应用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四、浅尝现代生物技术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必考(满分 70 分) 加试(满分 30 分) 客观题70%±5% 20%±5%主观题30%±5% 80%±5%试题层次及比例必考(满分 70 分) 加试(满分 30 分)了解 50%±5%理解 30%±5% 55%±5%应用 20%±5%45%±5%试题范围及比例必考(满分 70 分) 加试(满分 30 分) 必修 130%±5%必修 233%±5% 55%±5%必修 337%±5%选修 1选修 345%±5%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生长环境:细菌中性偏碱,霉菌中性偏酸)固氮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氮源,因为它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碳源,因为它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浙江省建兰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28225]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的中点O以某一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AB 边的夹角为60°。
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过程中恰好与CB边相切,并从AB边穿出磁场,则v的大小为()A.34BqamB.4BqamC.38BqamD.38Bqam2.(0分)[ID:128221]如图所示,在两块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现有两种带电粒子M、N分别以同样的速度v从左端沿两板间的中线射入,都能沿直线从右端射出,不计粒子重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M、N的电性一定相同B.带电粒子M、N的电量一定相同C.撤去电场仅保留磁场,M、N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D.撤去磁场仅保留电场,M、N若能通过场区,则通过场区的时间相等3.(0分)[ID:12828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离子自a点沿箭头方向运动,当它运动到b点时,突然吸收了附近的若干个电子(电子质量不计)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沿另一圆轨道运动到与a、b在一条直线上的c点。
已知12ac ab,电子电量为e,由此可知,离子吸收的电子个数为()A.2qeB.3qeC.3qeD.2qe4.(0分)[ID:128282]比荷值相同的带电粒子M和N,先后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P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重力。
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M带负电,N带正电B.M的速率小于N的速率C.M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小于N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D.M和N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5.(0分)[ID:128280]电磁弹射就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向外运动,电磁炮就是利用电磁弹射工作的。
电磁炮的原理如图所示,则炮弹导体滑块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6.(0分)[ID:128273]如图所示,水平导线通以向右的恒定电流,导线正下方运动的电子(重力不计)的初速度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则电子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曲线运动,轨道半径逐渐减小D.曲线运动,轨道半径逐渐增大7.(0分)[ID:128269]两个质量相同、所带电荷量相等的带电粒子a、b以不同的速率从A 点垂直射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3·嘉兴调研)如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 A.配制培养基→B.灭菌→C.扩大培养(液体培养基)→D.划线分离和培养(固定培养基)→E.菌种保存 (1)A 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细菌培养基,称为__ ____培养基。
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__ ____。
对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应该在B 过程的______(前面或后面)。
(2)D 过程与C 过程相比,培养基中增加的物质是___ ___。
E 过程所需的温度是__ ____。
(3)D 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__ ____,这种分离方法是____ _的通用方法,也是筛
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4)植物组织培养时,先配制MS 培养基,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当生长素相对较多时,可
促进___ ___。
(5)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都需要无菌操作,下列不.
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______。
A .接种环和镊子 B .三角瓶和广口瓶
C .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D .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
3、下面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实验,请回答:
(1)培养大肠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实验前所需的各种器材如三角烧瓶、培养皿等需要
经过 法灭菌。
(2)配置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时,根据“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的规律,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作
为营养物质,还需要考虑温度、渗透压和 等条件。
(3)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的实验中,在LB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 ,培养液经 后,在LB 固体培养基上进行 ,并将培养皿 放在
1.(2013浙江宁波镇海中学5月高考模拟考)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
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
问题。
(1)要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常采用 法,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 ,然后将上述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 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对照组。
原因是 。
(2)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上述方法得到的
是 。
(3)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需无菌,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氯化钠,以维
持 。
配制培养基时先 (填“调节pH”或“灭菌”)后
(填“
调节
pH”或“灭菌”)。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可以获得右图效果。
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
(4)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的过程中,分别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乳酸菌、乳酸菌B.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C.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D.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5.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物质A为________,操作步骤B为________,25 mL尿素固体培养基中蛋白胨含量约为
________g。
(2)图中灭菌操作需使用的器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以尿素为氮源的细
菌的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法接种到空白培养基上。
菌落周围红色环带的大小代表________活性的大小。
用这种方法测定得到的活菌可能比实际活菌数________。
欲将分离得到的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应使用LB________培养基。
(3)制备LB固体培养基培养皿平板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融化、调pH、倒平板、灭菌
B.融化、调pH、灭菌、倒平板
C.灭菌、融化、倒平板、调pH
D.融化、灭菌、调pH、倒平板
1、
2、
3、
4、(1)、高压蒸汽灭菌 (2)、蛋白胨(酵母提取物) PH (3)、扩大培养 稀释 涂布培养
倒置 菌落 (4)、B
5、答案 (1)无菌水 稀释 0 (2)高压蒸汽灭菌锅、G6玻璃砂漏斗和酒精灯 涂布分离 脲酶 少 液体 (3)B
解析 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培养皿平板时的步骤:①称量:准确称量各成分;②融化:加热融化;
③调pH :用1 mol/L NaOH 溶液调节pH 至偏碱性;④灭菌: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
内,灭菌15 min ;⑤倒平板:灭菌后,待固体培养基冷却至6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操作。
答案:(1)涂布分离 稀释 LB 固体培养基 需要 需要判断培养基使用之前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2)D (3)渗透压 调节pH 灭菌 答案:(1)LB 渗透压 前面 (2)琼脂 4 ℃ (3)菌落 消除污染杂菌(纯化菌种) (4)生根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