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在儿科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科医疗已经趋于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医院的管理过程分为若干个细化的步骤,从而实现全面规范化的管理。
在新生儿科中,精细化管理可以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科管理的认识。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新生儿是人体最脆弱的阶段,各种疾病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新生儿科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针对不同的病症,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药物的选择、用量、用药时间等。
同时,还要注重对治疗效果的追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科学合理的医疗用品管理新生儿科医疗用品的管理不仅仅涉及到用品的采购,还要做好用品的分类、存放、使用等细节工作。
要对每类医疗用品进行分类存放,严格按照使用期限进行使用,避免过期产品带来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医疗用品时,还要注重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的执行。
三、注重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进行培训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培训方面,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注重培养新生儿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要建立医疗质量考核机制,从而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降低医疗风险新生儿是人体最脆弱的阶段,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降低医疗风险。
为此,需制定严格的手术操作规程和手册,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这些规程和手册操作,不得随意变动。
同时,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患儿,需要实施有效的监护措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新生儿科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一流的工作流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保障下,才能保证新生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

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10S精益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它致力于通过优化流程和减少浪费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在医疗健康领域,特别是在儿童医院,精益管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并介绍其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一、10S精益管理的概念10S精益管理是源于日本的管理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善工作场所的整体环境和流程,来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
10S的含义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使产(Satandardize)、自主(Self-discipline)、意识(Spirit),这10个步骤对于改善工作环境和流程非常重要。
二、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应用1.整理(Seiri)在儿童医院中,整理是指将医疗用品、药物、器材等进行分类整理,清理过期和不必要的物品。
通过整理,可以减少医疗用品的浪费和混乱,提高工作效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对医疗用品和器材进行整齐排列和标识,使其易于找到和使用。
在儿童医院中,整顿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快地找到所需的医疗用品和器材,缩短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清扫(Seiso)清扫是指定期清洁和保养医疗设备和工作环境,保持整个医院的卫生和整洁。
通过清扫,可以减少医疗设备的污染和故障,提高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质量。
5. 素养(Shitsuke)素养是指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团队效能。
在儿童医院中,素养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配合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和质量。
6. 安全(Safety)安全是指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
在儿童医院中,安全是最重要的管理指标,通过安全管理,可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5S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要点二
实施过程
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5s培训,让大 家了解5s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然 后,从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入手, 逐步推进5s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注 重标识和分类管理,确保各类物品摆 放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 设备的维护和施5s管理,该公司的生产效率 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过程中的不良 品率下降,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同 时,公司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改善, 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5s管理在医疗行业的改进建议
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提 高员工对5S管理的认识和执行 力度,确保5S管理的有效实施 。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 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 安全性。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科室的特 点制定相应的5S管理方案,确 保管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03
5s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number {01} 作者:XXX
20XX-XX-XX
目录
• 5s管理概述 • 5s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 5s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实践案例 • 5s管理在医疗行业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5s管理概述
5s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01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和质量而发展起来的。
5S管理的有效实施。
5s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问题与挑战
5S管理在医疗行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员工对5S认识不足、执行不力等问题,需要 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
医疗行业的设备种类繁多、专业性强,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完 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医疗行业的环境复杂多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5S管理 方案,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1. 引言1.1 新生儿科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新生儿科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优化新生儿医疗服务流程和提高医疗质量。
在传统的医疗管理中,医护人员往往依靠经验和个人能力来处理繁杂的医疗工作,容易出现流程不规范、信息不及时、沟通不畅等问题。
而精细化管理则强调以数据为支撑,以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为主导,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方式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新生儿科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领域,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感。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新生儿医疗过程的全程监控和数据积累,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患儿的康复和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2000字】1.2 研究意义和价值新生儿科精细化管理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精细化管理,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精细化管理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新生儿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节约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精细化管理,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字数:215】2. 正文2.1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实施方法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科学的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对新生儿科医疗过程进行细分,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房管理不仅仅是诊断治疗,还涵盖了各种细节管理和风
险管理。
在儿科病房中,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患者的健康
和安全。
细节管理主要是指在病人的生活和治疗过程中,关注细节和做好各种细致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的舒适度。
在儿科病房中,细节管理的应用可以采取几种措施,如注意病人的饮食,保证饮食的营养、口感和卫生;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消毒、隔离等,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为每个病人提供定制化的医疗服务;安排合适的康复理疗措施,以加快病人的康复进程。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预测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在儿科病房中,风
险管理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病人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及时识别儿童患
者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其次,加强医疗事故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
总结医疗事故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最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规范化、系统化地管理医疗风险。
在儿科病房的管理实践中,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持续
和系统的细节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提高诊
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保障
儿童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

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医院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精益管理理念被引入到医疗机构中,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流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10S精益管理在儿童医院的推广应用,探索如何通过10S管理方法提升儿童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
一、10S精益管理概述10S精益管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环境进行清理、整顿、清洁、标准化、培训、安全、保养、自律、素质和审视等十个方面的管理,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
该方法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系统,后来被引入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医院中推广10S精益管理可以改变传统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1. 清理(Seiri)儿童医院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物品和文件,通过清理工作场所,可以清除无用的物品和文件,使医院的工作场所更加整洁和美观。
在儿童医院,清理也可以指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将医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进行整理和优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在儿童医院中,可以对各科室的工作流程进行整顿,简化工作步骤,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清洁是医院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儿童医院,清洁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清洁工作,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4. 标准化(Seiketsu)标准化是指建立医院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和规范,确保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儿童医院中,对医疗服务流程、病案管理、医患沟通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培训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儿童医院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不断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6. 安全(Safety)安全是医院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儿童医院中,安全更是至关重要。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引言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原则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精细和细致的方式对管理进行落实的管理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细节决定成败”,要求管理者在医疗过程中关注每一个环节和细小的差错,以追求最完美和高效的结果。
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地要求医护人员做到细心、细致,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标准化:对医疗程序、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流程化:对医疗过程进行流程化管理,强调每一个环节的重视和细致。
(3)人性化:在规范化和流程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患者的需求,使医疗工作更具人性化和关怀。
(4)改进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反复总结和不断完善。
2.1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需要极其细心和周到,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标准化的护理程序和流程,可以有效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患儿的需求,实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新生儿病房是新生儿科的重要环节,对于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提出了高要求。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病情观察和记录,可以及时掌握病情动态,提高诊疗效率。
通过流程化的医嘱管理和药物管理,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安全。
通过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把握患儿的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于感染的抵抗力较为薄弱。
感染控制在新生儿科中至关重要。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洗手流程和消毒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通过流程化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感染风险。
“5s”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

[ ] 刘军. 3 高龄老年患者不同雾化 吸入疗 法不 良反 应观 察[ ] 护理研究, J.
2 0 8 4 :7 07,( ) 82—84 7.
[ ] 孟庆芝. 4 雾化吸入对 C P O D伴 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及护理.中华全科
医学 ,0 86 1 ) 1 1 2 0 ,(2 :3 5—1 l. 36
医 学 信 息
全 科 护 理
ME IA F R A IN DC LI O M To N N . 21 0 2 01 0 ・5 5 - 9
导 P, 因 临床 我 因此 我们 在 选 择体 位 时一 般 以坐位 或 半 卧 位 为 主 , 样 促 进 呼 吸肌 的活 动 , 换 , 致 S O 下 降 , 此 时 间 的控 制 至关 重 要 。通 过 多 年 的l 经 验 , 们 这 增 加 肺活 量 , 进气 体 交 换 , 促 从而 保 证 治 疗 效 果 。 护 士 在 协 助 患 者 取 位 时 , 总结 雾 化 时间 每次 以 2 ri 宜 , 天 2次 , 次 间隔 6 0 n为 a 每 每 h左 右 。基 于 有 以上 要 向患者 解 释 取位 的重要 性 和对 治 疗 的 影 响 , 而 取 得 患 者 的 配 合 。本 组 的经 验 , 从 我们 要求 护 士严 格 控 制 雾 化 时 间 。而 对 照 组 中 患 者 自我 管 理 , 有 没 加 导 所 有 的患 者 均 采用 坐 位 , 由于对 照 组 治 疗 前 护 士未 强 度 取 位 的重 要 性 , 但 加 意识 到 时 间控 制 的重 要 性 , 上 缺 乏 专 业 操 作 能 力 , 致 雾 化 时 间 普 遍 过 从 表 ) 表 ) 上 治 疗 中 由 自我管 理 , 5例 患者 由于 缺 乏对 体 位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 有 自行 改 为 长 , ( 1 中不适 感 和 ( 2 中使 用 方 法 的掌 握 情况 也 反 映 出此 问题 。 平 卧 位 , 也 就 出现 了 ( 1 中症状 改 善 时 间长 于观 察 组 的结 果 。 因此 表 ) 3 7 雾 化吸 人 后护 理 。雾 化 吸入 完 成 后 , 导 患 者 用 清 水 漱 口, 免 . 指 以 3 5 指 导正 确 呼 吸 。因 为 雾 化 吸 人 中 的药 物 小 颗 粒 的沉 积 很 大 部 分 药物 沉 积在 口腔黏 液诱 发 口腔 感 染 , 时 协 助 患 者 翻 身 叩 背 , 进 排 痰 , . 同 促 并 由呼 吸气 流 决 定 , 因此 正 确 的 呼 吸对 治 疗 效 果 影 响 大 。一 般 宜 进 行 深 且 慢 告之 患 者 日常 注意 事项 , 比如 戒 烟 、 量 减 少 进 入 工 业 区 , 免 有 害 气 体 对 尽 避 的呼 吸 , 配 合 吸 气 不 屏 气 , 样 有 利 于颗 粒 在气 道 内沉 积 , 提 高 疗 效 。 肺 部 的 刺激 。 并 这 以 因此 , 前 , 指 导患 者 练 习 正 确 的 呼 吸方 法 , 告 之 这 样 做 的 作 用 和 吸入 护士 并 目的 。对 于 接 受能 力 较差 的患 者 , 士 可通 过 示 范 让 患 者 体 会 , 患 者 练 习 护 在 时 在 旁边 指 导 , 保都 能 进 行 正 确 的 呼 吸 。 由于 对 照 组 只 告 之 患 者 呼 吸 以确 的重要 性 , 未传 授 正确 呼 吸法 的练 习 方 法 , 并 因此 导 致 呼 吸 困难 评 分 和 肺 功 能 改 善均 不 及 观察 组 。 3 6 雾化 量 和 吸入 时 间 的 控 制 。雾 化 器 内 的液 量 直 接 影 响 雾 化 吸 入 . 的 效果 和 时 间 , 化 量若 过 多 容 易 出 现 药 物 浓 度 降低 , 化 时 间 长 , 发 患 雾 雾 引 者 出 现呼 吸 肌疲 劳 , 化 量过 少 , 而雾 又会 因湿 化 程 度 不 足 而 达 不 到 治 疗 预 期 效 果 【J 对此 , 们要 求 护 士将 雾 化量 控 制 在 lm 。 吸人 时 间也 是 影 响 治 4。 我 Ol 疗 效果 的 重 要 因素 , 间 不 足 达 不 到 治疗 效 果 , 间 过 长 叉 会 影 响 气 体 交 时 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月的 3 7 1 例E I C U转 P I C U患儿设为对照组 , 采用传 统的转运方法 ; 将2 0 1 2年 1 ~1 2月的 3 9 3例 E I C U转 P I C U患儿设 为观察 组, 实行“ 5 S ” 管理模式 , 对“ 5 s ” 管理 法在院 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进行反馈和评价 , 比较两组患儿不 良事件 的发生率和患儿及其 家属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不 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 。结论 : 将“ 5 s ” 管理运用在 E I C U转 P I C U患儿的院内转运 中, 有效减少 了不 良事件的发生 , 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 确保 了转运途 中患儿的安全 。
收患儿的准备 , 安排专人 电梯等候 , 转运时医护同行 。
2 . 2 . 3 转运途 中的安全 危重 患儿 在转 运途 中医护 人 员严密 、 动态, 全 过程 监测 患儿 的 心 电、 呼吸 、 心律 、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转 运 方 法
体温、 无创 血压 、 血 氧饱和 度等 , 同时应 密切 观察 患儿 面色 、 呼吸 、 脉搏 、 末梢循 环等 , 如有病情变化立 即给予 现场急救处理。医师 固定气管导 管及负责复苏 囊加压 给氧 , 护士负责保持各 种管道 的固定 、 通畅及各 种监测 指标的观察 , 遇有 口鼻 腔分 泌物 或呕 吐 、 返 流者 , 立 即 使用吸引装置给予吸引 , 保持 呼吸道畅通 , 保 障患儿有
的意外事件有预处理方案 。为方便抢救及 防止转运 途 中输液管道 的脱 落 和堵管 , 所有危 重 患儿一 律 用 留置 针静脉置管 。转 运前 与相 关科 室联 系好 , 科 室 做好 接
转P I C U患儿院内转运 , 效果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将2 0 1 1 年1 ~ 1 2月 的 3 7 1 例E I C U转 P I C U 患儿 设
不定时检查及现 场模拟 的形 式进 行知识 巩 固 , 做 到人 人知晓 , 全员参 与 , 有 针对 性 地实 施 “ 5 s ” 管 理 流程 。 确定院内转运人员资格 , 要 求急救 意识强 , 熟 练掌握急 救技术和技能 , 并且熟悉 患儿病情 , 途 中能根 据病情变 化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应 急处理 。 2 . 2 . 2 转运 前 的准备 转运 前细 致准 备是 减少 转运 不 良事件 的首要条件 。将转 运所需工具 、 抢 救药 品 、
做法制度化 ; 素养 , 指 医护人 员 良好 的专业素养 和职业
道德素养 , 每位 医护人员养 成 良好 的习惯 , 遵守 急救 规
则, 培 养 积 极 主 动 的精 神 。
急诊室 是 医院最先 接诊危 重 患儿 的地方 , 许 多危
重患儿 都是 首先 经急诊 室初 步抢 救 、 复 苏后 因诊 断和 治疗 的需要 须进行 院内转运 , 虽然 院 内转 运 时 间一般
干净 ; 清洁, 是维持前 “ 3 s ” 的成 果 , 将前“ 3 s ” 实施 的
内容 、 目的 、 方法 、 作用 与意义以及专科急救技 能培训 , 参 与转运 的医师 和护士 须经过 主任 、 护士 长 的考核 合 格并具有儿科 高级生命 支持 的培训 合格证 , 并 以提 问、
・
6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 第 1 0卷第 2 3期 ( 上 半 月 版
S ” 管 理 在 儿科 院 内转 运 中 的应 用
徐 湘蓉
摘
刘花艳
张玉
袁娇
周
歆
要 目的 : 探讨“ 5 s ” 管理在儿科 E I C U转 P I C U患儿 院内安全转运 中的应用效果 , 规范院 内转运流程 。方法 : 将2 0 1 1年 1~
关键 词 “ 5 S ” 管理 ; 院 内转 运 ; 安全转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9 6 7 6 . 2 0 1 3 . 2 3 . 0 3 5
“ 5 s ” 管理是 起源 于 日本 的一 种优 秀 的现场管 理
每位护 士都是组员 。开展“ 5 S ” 的培训 教育 , 学 习培 训
方法 , 作为一种 行之有 效 的管理 方法被 国内众 多企 业 所采用 , 并取得显著成效。“ 5 s ” 分别 是 : 整理 , 区分 要 与不要 ; 整顿 , 将物 品合理摆 放 ; 清扫 , 将工作 场所清扫
效 呼 吸 和 循 环 。
对照组采 用传 统转运 方 法护送 , 即当班 医护人 员
全隐患较多 ,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危险事件发 生率在 6 %
一
7 1 . 1 % 。我 院急诊室运 用 “ 5 S ” 管理模式 对 E I C U
和归位 , 每班 责任 组长 总负责 。对患 儿进行 转 运前 风 险评估 , 填好 转运 前 的评 估 单。对 转 运途 中可 能发 生
为对照组 , 其 中男 1 7 1 例, 女2 0 0例。年龄 7个 月 ~1 1 岁 。将 2 0 1 2年 1 ~1 2月的 3 9 3例 E I C U转 P I C U患儿设 为观察组 , 其 中男 1 7 3例 , 女 2 2 0例 。年龄 1~1 2岁 。 两组患儿性别 、 年龄 、 病种、 病 情 等经 统计 学处 理差 异
只有 1 0~ 2 0 m i n , 但 转运风 险大 , 尤 其从 E I C U转 运至 P I C U的患儿 , 转运 风险更大 …。院内转运 中存 在 的安
监护设备如脉氧仪 、 输 液泵 、 复 苏囊等物 品分 类整理好
并 固定好位置 , 随时处 于备 用状 态 , 用 时 能随 手可拿 , 整理 的原则遵循 必须 、 适用、 省 时, 而且 用后 及 时补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