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0123877.6-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咪鲜胺和噻菌铜混配药剂-公开号102246789
水稻病害防治与措施

水稻病害防治与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水稻生长周期长、生态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稻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的纹状斑点,随着病程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出现枯死现象,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是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病害监测和科学防治。
在病害高发期,及时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水稻的叶片和穗部。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水浸状斑,后期斑点上覆盖黑色病斑,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病害监测和科学防治。
在病害高发期,及时进行病害调查,对病害严重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消毒处理,同时合理施肥,加强管理,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秧苗。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白色或黄色病斑,叶片逐渐枯黄、干枯,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防治白叶枯病的关键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病害监测和科学防治。
在病害高发期,及时进行病害调查,对病害严重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消毒处理,同时注意合理施肥和水田管理,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四、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秧苗和叶片。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红褐色或黑色病斑,叶片逐渐枯黄、干枯。
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病害监测和科学防治。
在病害高发期,及时进行病害调查,对病害严重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消毒处理,同时注意合理施肥和水田管理,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五、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秧苗和叶片。
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及其抗药突变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及其抗药突变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赵志华;张锡明;范洁茹;刘亮;刘西莉【期刊名称】《农药学学报》【年(卷),期】2007(9)3【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生长发育及菌丝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敏感菌株及其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产孢量无影响。
当咪鲜胺浓度为0.5μg/mL时,能够完全抑制敏感菌株菌丝的生长,而不能抑制不同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
随抗性倍数从24倍增加到112倍,药剂对抗药突变体菌落扩展的影响逐渐减小。
咪鲜胺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0.047μg/mL,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μg/mL。
20.00μg/mL咪鲜胺可完全抑制亲本敏感菌株的孢子萌发,而对不同抗药突变体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1%~89.0%和58.5%~65.8%,表明抗药突变体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等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10μg/mL咪鲜胺处理菌丝12h后,亲本菌株菌丝顶端膨大畸形,抗药突变体的菌丝顶端膨大,并在菌丝上长有许多细小分枝,表明药剂对抗药突变体次生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总页数】6页(P251-256)【关键词】咪鲜胺;水稻恶苗病菌;抗药突变体;敏感菌株【作者】赵志华;张锡明;范洁茹;刘亮;刘西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7【相关文献】1.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徐瑶;李鹏;刘洪亮;穆娟微2.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安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 [J], 刘刚3.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 [J], 刘刚4.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J], 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庄义庆5.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初探 [J], 赵渊;高松;刘连盟;黎起秦;黄世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防治水稻病害的发生

如何防治水稻病害的发生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然而水稻病害的发生给水稻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发生,需要从源头管理、合理耕作、科学种养、病害监测和综合防控等方面入手。
以下是一些建议:1.源头管理应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如抗水稻纹枯病、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各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可大大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耕作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增强稻株的抗病能力。
例如,合理施肥可以增强稻株的养分供应,提高稻株的抗病能力;合理排水可以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风险;合理调节水稻田的氮肥利用率,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3.科学种养种植水稻时,应注意合理密植,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减少病菌的传播;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收割期,避免病原菌的高发生期。
4.病害监测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和病害传播的趋势,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害。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等进行病害监测,提高监测效果。
5.综合防控综合防控是指采用多种手段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控,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物理防治包括控制病害的传播途径,如清除带菌工具、清除病株等;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拮抗生物等,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化学防治包括利用农药等,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6.防治水稻病害的技术措施(1)化学防治:选用安全、高效、低毒性的农药,如大多数的三唑酮、哒腈酮等药剂。
根据不同的病害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喷洒。
(2)有机物质的应用:如厩肥等有机物质可对水稻病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生物质发酵产物中的菌丝素、二疏苞二醇等对水稻病害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黄粉土炭混拌式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使水稻早苗繁殖生长,有利于提早抵抗各种病害的侵染。
(4)深播:病害根茎部分的埋藏物通过机械分散深埋,使感染深埋在大土块内,从而不易发病。
(5)多年轮作:通过多年轮作,破坏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原菌的生活环境,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稻种子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咪鲜胺: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咪鲜胺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有效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无机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硫酸铜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小时,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3. 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百菌清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消毒药物时,要按照说明书或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对水稻造成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使用药物,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正确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下面是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稻瘟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害监测和适时的药剂防治。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水和适时药剂防治。
3.稻瘿蚊:稻瘿蚊是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稻苗营养生长不良、植株发育受阻等。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定期换水、清除杂草等。
4.稻飞虱:稻飞虱喜欢吸食水稻的汁液,会造成水稻叶片黄化、叶尖卷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及时田间管理、灌水与机械防治等。
4.稻蝗:稻蝗是水稻的严重害虫之一,会大量群聚并摧毁水稻农田。
防治措施包括早期防治、围田灌溉、深翻田地等。
5.稻芽飞虱:稻芽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吸食水稻芽、幼苗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及时田间管理、适时的药剂防治等。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及时田间管理、病虫害监测、选用抗病虫品种和适时的药剂防治等措施。
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 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 2、稻瘟病:苯噻硫 氰、稻瘟酯-福美双。 3、白叶枯病:石灰 水、乙蒜素。
秧田期
1、绵腐、立枯病: 敌磺钠、恶霉灵、甲霜灵。 2、白叶枯、细条病 :络氨铜、叶枯唑、 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 、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 、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 丁硫克百威。
分蘖期
1、稻瘟病:三环唑 、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 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 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 ·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 、噻嗪酮、异丙威
抽穗期
1、稻瘟病:三环唑 、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稻瘟酰胺 2、纹枯病:井冈霉 素、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 苯迷甲环挫-丙环挫 3、螟虫:三唑磷、 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 ·杀单、阿维·毒。 双联袋 5、稻飞虱:吡虫啉 、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 素、三唑酮。 稻瘟酰胺 7、白叶枯、细条病 :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 、三唑酮。 苯迷甲环挫 -丙环挫 双联袋
水稻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水稻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减少甚至丧失。
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水稻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些帮助。
一、水稻病害的防治技术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水稻生长初期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1)良种选育: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2)田间管理:保持水田排水、通风良好,适度施肥,保持水分平衡。
(3)化学防治:在病情初期可喷施抗生素类杀菌剂进行防治。
2.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表现为叶片上产生黄色至褐色的不规则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1)清除病灶:及时将带病叶片清除,避免病害扩散。
(2)喷药防治:在病害初期可喷施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止病害扩散。
(3)增强植株抗病性:通过施肥、灌溉等措施,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
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花穗。
防治方法包括:(1)合理排水:保持水田排水畅通,保持适度的田间通风。
(2)合理施肥:避免一次追肥过量,过多氮肥会增加水稻的氮素供应,促使稻飞虱繁殖。
(3)喷药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可采用喷施有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水稻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农民在栽培水稻时,应该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选用抗病虫性强的水稻品种,做好田间管理,采取一些化学防治措施,并且注意及时排查田间的病虫害,一旦发现病害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本文提供的防治技术,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稻田的丰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峻。
水稻作为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增长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稻作为一种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对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针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的综合防治1. 病害的预防首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环境的生态平衡,增强水稻植株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以减少病害的危害。
例如,通过旋转种植、肥料合理化、培土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增强病害诊断和防治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病害防治监测和诊断机制,及时发现病害,判断病害类型和病害的发生程度,以便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同时,加强农民的科普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病害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病害防治成效的监测和评价。
3. 开展病害防治研究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强病害防治研究,探究病害发生的规律和机制,寻找防治的有效方法,发展绿色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水平。
例如,采用生物防治剂、遗传育种等先进技术,选择抗病品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健康的危害,保障粮食的安全。
二、虫害的综合防治1.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振动筛子、蚰蜒捕捉器、灯诱虫箱等对虫害进行防治。
这些机械可以有效的使虫害失去垂直度,阻碍其进入水稻地上部部分进行害虫行为。
此外,在秋季结束水稻收获前,种植旱稻,及时收获秸秆和草,以减少虫害过冬的食物来源。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使用天敌和预防性微生物来抑制和杀死水稻的害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比如,一个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引进天敌蜘蛛,蜘蛛可有效的控制水稻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止和杀死水稻的害虫。
这种方法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可能会让害虫们产生抗药性。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同时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