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大全

xx86.2%铜大师防治细菌有特效xx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细菌性病害名录大全粮食作物细菌病害: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4、xx茎腐病;5、小麦xx;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果树细菌病害: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2、*沙田柚溃疡病;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5、苹果根癌病;6、菠萝心腐病;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8、核桃黑斑病;9、猕猴桃溃疡病;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瓜菜类细菌病害: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6、*xx瘟病(xx腐败病、xx腐烂病)7、*瓜类青枯病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9、萝卜黑腐病;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13、芹菜软腐病;14、魔芋软腐病;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挪威86.2%铜大师防治细菌有特效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2、*花生青枯病;3、油菜黑腐病;、油菜软腐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4、*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5、甜菜软腐病、甜菜细菌性根癌病、甜菜细菌性尾腐病(根尾腐烂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6、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青枯病;7、*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软腐病(空茎病);8、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9、甘蔗白条病;10、咖啡细菌性叶斑病;11、xx细菌性叶斑病;其它作物细菌性病害:1、xx青枯病、xx细菌性黑枯病、xx疫病;2、茶树细菌性根癌病;3、xx细菌性斑点病;4、萱麻青枯病;5、红麻青枯病;6、苜蓿细菌性叶斑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紫云英细菌性黑斑病;7、药材类细菌性病害;8、花卉类细菌性病害。
2023年植保题库

植保题库:填空题:1.水稻上常发生旳病害有: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
2.农民常说旳水稻钻心虫,实际上就是二化螟、三化螟。
3.水稻卷叶虫实际上就是:稻纵卷叶螟4.水稻稻曲病对产量影响较大,为害稻粒呈霉团,俗称:灰苞。
5.二化螟和三化螟,成虫不为害水稻,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卵重要产在叶片上,在苗期和分蘖期导致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导致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导致白穗或虫伤株。
6.二化螟初孵幼虫还会在叶鞘取食导致枯鞘。
7.水稻最轻易受二、三化螟为害旳是:分蘖期和孕穗期。
8.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现已成为常发性害虫。
9.稻飞虱重要群集在稻株旳下部取食,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
虫量大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俗称“冒顶,透天”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10.我企业防治稻飞虱旳药剂重要有旋扫、锐虱、拂净、飞悬、捕飞。
11.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害叶片称叶瘟,为害穗称穗瘟,为害节称节瘟。
12.蔬菜上常发生旳吸汁类害虫是:粉虱、蓟马、蚜虫。
13.蔬菜上常发生旳食叶害虫是: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和跳甲。
14.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
4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出来为害。
15.棉花苗期到成株期,常见旳根部病害有:棉花立枯病和棉花枯黄萎病。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5分1、在一天当中,喷洒农药旳最佳时段是:( C )A、上午或下午B、中午阳光直射时C、清晨或傍晚D、有风旳时候2、如下是细菌性病害旳是( B )。
A、柑橘炭疽病B、白菜软腐病C、水稻纹枯病D、水稻条纹叶枯病3、如下是病毒引起旳病害是( A )。
A、水稻条纹叶枯病B、水稻纹枯病C、白菜干烧心D、黄瓜炭疽病4、棉花盲蝽蟓会导致(C).A、穿孔B、烂叶C、公棉花或多头棉D、落花5、褐、白稻飞虱以( A )虫态为害水稻A成虫,若虫;B、卵;C卵、若虫;D成虫、卵三、是非判断题:5分1、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都是迁飞性旳害虫。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蔬菜病虫害的存在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了解常见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对于种植蔬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1.1 蔬菜霉菌病蔬菜霉菌病是蔬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褐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为了防治蔬菜霉菌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防止水分积聚,保持蔬菜底部的干燥;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定期清除受害叶片,防止病菌扩散。
1.2 蔬菜细菌性病害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水渍、溃烂等,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为了预防蔬菜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流动农业灌溉系统;使用有机肥料;展开轮作;对于有病叶片进行及时清除。
1.3 蔬菜真菌病害蔬菜真菌病害是蔬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白粉状物质、腐烂等。
为了预防蔬菜真菌病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保持蔬菜生长环境的适宜;增施高效有机肥料,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对蔬菜进行清洗,去除病斑。
2. 蔬菜虫害的识别与防治2.1 蔬菜食叶害虫蔬菜食叶害虫寄生在蔬菜叶片上,以蔬菜叶片为食。
常见的蔬菜食叶害虫有白粉虱、菜青虫等。
为了防治蔬菜食叶害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监测和收集害虫;定期进行除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安装昆虫灯,吸引和捕捉害虫。
2.2 落地害虫落地害虫主要寄生在蔬菜的土壤中,常见的有地老虎等。
为了预防落地害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留意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加强蔬菜地的翻耕,破坏虫卵的寄生环境;使用生物防治剂,如昆虫螨等;定期对蔬菜地进行农药喷洒。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登记管理信息汇编》和《农药电子手册》等资料查询,我们搜索到在菜豆、黄瓜、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疫病和细菌性条纹病等7种。
在注册登记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有效农药成分中,单剂主要有如下产品:1、噻菌铜(龙克菌),国内仅有浙江龙湾化工独家登记并生产原药,农药制剂正式登记证号为PD,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叶枯唑),目前国内有45家企业51个登记证件。
浙江龙湾化工日产95%叶枯唑原药3吨,农药制剂(叶青双)正式登记证号为PD85153—8,对水稻500倍稀释喷雾,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国内有52家企业73个登记证件,但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国内有39家企业54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国内有28企业登记54个农药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采用无病土壤育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同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瑞苗清、金雷多米尔等药剂。
防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一:番茄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生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花椰菜等。蚜虫通过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黄化、植株矮小等症状。
防治
采用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等物理防治方法,或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吡虫脒、啶虫脒等。
天敌防治
微生物防治
植物源农药
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病害,如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
使用天然源生物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防治蔬菜病虫害。
03
生物防治措施
02
01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
灯光诱杀
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色板诱杀
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或干热处理,消灭病原菌。
温度处理
物理防治措施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适量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乱用。
化学防治措施
科学使用农药
根据需要将两种或多种农药混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使用量。
混合使用农药
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确保蔬菜安全上市。
安全间隔期
05
蔬菜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
番茄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病菌通过土壤、水流、农具等途径传播,对番茄的茎叶和果实造成危害。
线虫类虫害及防治
04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行蔬菜与粮食作物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宜的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
精耕细作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残叶和杂草,保持田块整洁。
蔬菜细菌病害分类

蔬菜细菌病害分类
蔬菜细菌病害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和症状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及其分类:
1.叶部病害:
(1)细菌性斑点病: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周围
有黄色晕圈。
(2)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有
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常有菌脓溢出。
2.茎部病害:
(1)细菌性软腐病:在茎部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腐烂,
有臭味。
3.根部病害:
(1)细菌性溃疡病:在根部形成溃疡状病斑,表面有菌脓溢出。
(2)细菌性萎蔫病:在根部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导致植株萎蔫。
4.果实病害:
(1)细菌性果实腐烂病:在果实上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
腐烂。
(2)细菌性疮痂病:在果实上形成木栓化疮痂状病斑。
以上分类仅包括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实际上蔬菜细菌病害的种类繁多,具体症状和分类需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和发病部位来确定。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

三、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
1.症状: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块,发生严重时 造成植株成片死亡。
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 和中部叶片相机出现萎蔫或整株 叶片同时萎蔫 。
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 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 稍变淡。
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 不定根或不定芽
病原物: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
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在 49~50℃下经10分钟致死。
侵染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 侵染菌源。
◆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 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 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一、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
◆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 ◆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 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 ◆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 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 留白痕。 ◆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 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 致种子带菌。
菌脓。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行的重要水湿条件。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 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 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 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一、病虫害识别1. 病害识别(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的典型特征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颜色呈黄色、褐色、黑色等。
例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特征是出现水渍状病斑,颜色呈浅褐色或黄色。
例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菜心细菌性软腐病等。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出现黄化、斑点、变形等症状。
例如,番茄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等。
2. 虫害识别(1)地上害虫:地上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
这些害虫通常在植株上取食,导致叶片损伤、畸形等症状。
(2)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这些害虫在土壤中生活,咬食植物根系,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死亡等症状。
二、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真菌性病害防治:可采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咪鲜胺等,或生物农药如中生菌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防治。
(2)细菌性病害防治:可采用化学农药如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等,或生物农药如农抗菌素、中生菌素等进行防治。
(3)病毒性病害防治:目前尚无特效农药防治病毒性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肥水管理等。
2. 虫害防治(1)地上害虫防治:可采用化学农药如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或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进行防治。
(2)地下害虫防治:可采用化学农药如辛硫磷、二嗪磷等,或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绿僵菌等进行防治。
三、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 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3.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来源。
4. 合理轮作,减轻病虫害发生。
5. 遵循农药使用规范,确保农产品安全。
病虫害,对于蔬菜来说,是一场无形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蔬菜是受害者,而病虫害是施暴者。
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特征,才能更好地防治它们。
对于病害,我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的特征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颜色呈黄色、褐色、黑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叶面喷 雾,每隔7天喷1次药,共喷4-6次。常用农药还有农用链霉250mg/kg
液,新植霉素200mg/kg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0%克菌康
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地
每公顷每次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5kg。
四、辣椒疮痂病
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甚至
毁种,使辣椒产量锐减。
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深褐 色渐变为黄褐色,边缘色深,中部颜 色较淡略凹陷,有时有轮纹。
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
茎部先现水浸状不规则的条 斑,扩展后互相连接,暗褐 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 果实产生圆形或长圆形稍隆
五、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首先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 点,病斑逐渐增多,扩大,随 着病斑的扩大颜色由透明色到 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形成黑
色,形状由斑点扩大为椭圆,
最后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形。
开始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 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24mm,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 圈,湿度大时,病斑后期可见发亮 的菌脓。
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
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茎和 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
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一、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10分钟,捞起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 5分钟。或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②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块应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培育壮 苗,合理密植,定植后注意松土,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改善田间通 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生长期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收 获后,病残体集中烧毁。 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或14%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
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
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侵染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通过雨水飞溅和农
事操作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发生因素:
播种带菌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在环境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
时,有利发病。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
防治方法:
二年初侵染源。病原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
◆传播特点。病原风雨、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和重复侵染。 发生因素:
◆叶面结露时间长,缘枯细菌病的水浸状病斑出现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见
菌脓。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行的重要水湿条件。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
形成发病中心,连阴雨天往往造成较高的发病率。
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 ◆从无病瓜上采种。
◆种子处理。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 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
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
芽播种。 ◆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
大时,病部溢出菌脓。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缘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发病株结瓜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尖发病症状
病原物:为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属细菌。菌落黄褐色,表 面光滑,边缘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有叶缘向叶中间扩展,
呈楔形。可侵染黄瓜、南瓜。
侵染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
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 保护地黄瓜重点抓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病。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 5%百菌清每667m21kg/次。
◆药剂防治:可选用2×10-4浓度的农田链霉素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注意
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茎蔓和瓜条,或选用铜皂液(1:6:700倍)进行喷雾防 治。
◆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
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 致种子带菌。
病原物: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
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在 49~50℃下经10分钟致死。
◆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 ◆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 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
◆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
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 留白痕。
起的黑色疮痂,边缘产生裂
口,潮湿时有菌脓溢出。
◆侵染循环
病原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 冬。病原与蜘蛛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使表 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病原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带菌种子可作远 距离传播。 ◆发生因素 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发病最重。在高温多雨的6-7月份,尤其在暴风 雨过后,伤口增加,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侵染,是发病的高峰期。雨后天 晴极易流行。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不足,加重发病。种植过密,生长不 良,容易发病。
①检疫:该病是一个重要的种传病害,加强检疫,防治带菌种子传入非疫
区。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30分钟;使用1.05%次氯酸钠浸20-40
分钟或硫酸链霉素200mg/kg浸2小时,然后经水洗30分钟后供播
种使用。
③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滴灌和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与非
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病的保护地采收时用硫 磺熏烟。 ④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 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的氢氧化铜进行防 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1-2次。
周时,其上部茎叶萎蔫枯死。
◆豆荚染病,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卫褐色,病斑中央稍凹陷,常有淡 黄色菌脓,病重时全荚皱缩。
◆种子。发病时表面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凹陷小斑点,种脐部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
菜豆细菌性疫病—雨天叶片发病症状
雨天叶片从中部发病症状
菜豆细菌性疫病—叶片发病症状
菜豆细菌性疫病—植株发病症状
六、菜豆细菌性疫病
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 ◆幼苗:病苗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地片叶柄基部产生 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 ◆叶片染病,病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 规则形,病斑变褐色,干枯变薄,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常溢出淡 黄色菌脓,干后呈白色或黄白色菌膜。严重时病斑相连,全叶枯干,似火烧一样, 病叶一般不脱落。高湿、高温时,病叶可凋萎变黑。 ◆茎上染病,病斑红褐色溃疡状条形斑,中央稍凹陷,长条形龟裂。当病斑围茎蔓一
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
学习情境2:侵染性病害防治
蔬菜主要细菌性、病毒性病害
◆危害寄主
常见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番茄细菌
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
◆症状
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 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
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 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 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农业防治:加强黄瓜制种基地的无病生产,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培 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防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 照。增施腐熟有机肥,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发育。推广使用高垄、 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注意适当轮作,清除病残体,及时翻晒土壤。
侵染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 侵染菌源。 ◆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 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 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4.防治方法 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 治措施。 ◆农业防治: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 科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石灰45-90kg。选择无病 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采用高畦种植;适当增施氮肥和钾 肥。
◆化学防治:
①康地雷得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
雨天叶片背面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后期症状
豆荚发病症状
病原物: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 疫病致病型,属细菌。短杆 状,极生鞭毛1根,有荚膜。 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
30℃,最适pH7.3。
菜豆细菌性疫病—病原线图
侵染循环:
◆越冬及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种子内部或附在种子外表越冬。病原在种 子内能存活2-3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长出后即会发病。病原经植 株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 ◆传播特点:病原侵染子叶和幼茎后能产生菌脓,经风雨及昆虫传播。
2.侵染循环 ◆越冬: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最长 可达6年之久。 ◆传播特点: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进行传播。从 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 3.发生因素 ◆气候因素。高温高湿诱发青枯病发生。 ◆土壤因素:病原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壤含水量达到25%时, 有利于诱发青枯病。 ◆栽培因素:幼苗不壮,多年连作,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 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