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

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

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
植物细菌病害是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细菌引起病害,且不同细菌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路径不同。

2. 细菌病害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种子、土壤、空气、昆虫等途径,且传播速度较快。

3. 气候和环境因素对细菌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高温、高湿、高密度等条件容易促进病害的发生。

为了有效控制植物细菌病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 选用耐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避免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3. 注意种植密度和间距,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4. 种植前对种子和苗木进行检测,除去携带细菌的物质。

5. 使用病害防治剂,如抗生素、杀菌剂等,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植物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病害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 -。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评价防治 效果的重要指标,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 研究和改进。
VS
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的防治技术,加强其有效性和安 全性的研究和改进,提高防治效果。同时 ,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 菌性病害的分类
根据寄主植物分类
分为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林木细菌性病害和果树细菌性病害等。
根据病原菌分类
分为真细菌病害、假细菌病害和螺原体病害等。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01
02
03
04
坏死
叶片、茎秆或果实出现局部坏 死,表现为斑点、条斑或溃疡 等。
腐烂
植物组织在湿度较高时出现腐 烂,有时伴有恶臭。
萎蔫
植物叶片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 下出现萎蔫,可能是由于病原 菌破坏了植物维管束系统所致 。
畸形
由于病原菌对植物组织的干扰 ,导致植物形态异常,如叶片 皱缩、果实畸形等。
02
细菌性病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空气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特 别是在近距离的范围内。
水流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水源,如雨水、灌溉水等流动 的水体传播,特别是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下。
昆虫传播
某些昆虫可以携带细菌,并在其体内繁殖,通过昆 虫叮咬或接触植物体表造成病害传播。
案例三:蔬菜软腐病的防治
总结词
合理轮作、土壤消毒
详细描述
蔬菜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 合理轮作可以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减轻软腐病的发生。土壤消毒则可以采用药剂 消毒或高温消毒的方法,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残
体,也能有效控制软腐病的传播。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病害的分类和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灰霉病等。

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侵入植物体内繁殖,并引起植物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的病害症状。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溃疡病等。

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组织内引起病变。

细菌性病害一般具有明显的溃烂症状,如溃疡、溃烂等。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花叶病毒、黄化曲叶病毒等。

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叶螨、蚜虫等媒介传播,侵入植物体内并感染植物组织,引起植物叶片变黄、变形等病变。

4.昆虫性害虫昆虫性害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害虫,包括飞虱、蚜虫、螨类等。

这些害虫以植物体内的汁液为食,从而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干枯等病变。

同时,一些害虫还会通过叮咬植物导致植物茎干、根系等部位受伤。

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真菌性病害的防治(1)合理的种植方式:选择抗病品种,适宜的栽培密度,保持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

(2)病害症状的监测和诊断:及时观察植物是否出现病害症状,确诊病害类型,为后续防治提供依据。

(3)药剂防治: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应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药剂的剂量和频次。

2.细菌性病害的防治(1)消毒措施:将工具、设备和种植介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阻断细菌的传播和侵入。

(2)病害综合治理:加强植物的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化学防治: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剂进行防治,应注意药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频次,防止药物残留。

3.病毒性病害的防治(1)远离传播源:尽量避免与病毒源植物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2)防治媒介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或生物防治剂对传播媒介进行控制。

(3)构建健康环境: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

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CHAPTER 02
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
生物防治的定义
01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或 其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病 原菌,以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
02
生物防治是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环保、 可持续等优点。
生物防治的原理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
通过引入对有害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和繁殖。
应用方式
通过发酵工程等方法大量生产微生物 代谢产物,并将其应用于防治细菌性 病害的实践中。
包括抗生素、细菌素、酶抑制剂和抗 菌肽等。
利用植物提取物防治
植物提取物
01
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化合
物。
常见植物提取物
02
包括黄酮类、酚酸类、萜类和生物碱等化合物。
应用方式
03
将植物提取物应用于植物表面保护或作为农药的辅助剂,以提
提高生物防治的应用效果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集成和优化 ,提高生物防治的应用效果。
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 促进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的广泛应用。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培训和宣传 ,提高农民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和
应用水平。
THANKS
[ 感谢观看 ]
抗菌肽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抗菌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肽,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葡萄球菌对人体的危 害。
酶抑制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所需的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实例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降 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防治方法

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防治方法

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防治方法植物病原细菌是引起植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从防治方法的角度,对植物病原细菌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健康种子和健康苗木的使用健康种子和健康苗木是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原细菌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对种子和苗木进行病毒检测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病原细菌的传播和侵染。

此外,选用抗病品种和优质苗木也是防治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手段。

二、合理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细菌的积累和传播,从而减轻病害发生的程度。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改变植物群体的结构和组成,降低病原细菌的侵染机会。

此外,轮作和间作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三、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施肥和灌溉是防治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量施肥和科学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灌溉水源的选择和管理也会对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和侵染起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施肥和灌溉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以降低病原细菌的侵染风险。

四、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是控制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手段。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病害类型和防治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同时,还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天然生物控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效果持久等优点。

五、病害监测和预警病害监测和预警是及时掌握植物病原细菌活动和传播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巡视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可以提前预警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防治植物病原细菌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包括健康种子和苗木的使用、合理轮作和间作、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以及病害监测和预警等。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作者:张嘉杨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2期摘要:在《农药登记管理信息汇编》和《农药电子手册》中,记载着很多关于农业部的规定,在常见的农作物上,例如,水稻、黄瓜、菜豆、柑橘等检测出来的细菌性的病害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条纹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等。

关键词:细菌性;化学防治药剂;病害细菌影响植物引起的病害叫做细菌性病害。

就近几年的情况来讲,是非常普遍的,这些病害都有的一个共性就是都有伤口入侵。

这也就说明了,如果植物的本身没有伤口,那么细菌性病害就很难入侵。

调查显示,同等情况下,植物生长的较为弱小比较为强壮的更容易侵入。

就目前情况而言,因为连坐问题的存在,使细菌不管在空气中还是土壤中,种类都比较多,尤其是在土壤中。

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青枯病来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土壤的传染才引起大量的传播。

一、细菌性病害发病的主要病症(一)如果先出现局部的坏死和呈现水渍状半透明的病斑,并且在气候潮湿的时候,从叶片的各个孔和伤口上有粘状物溢出,这个又叫做细菌脓。

细菌脓就是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发病的症状和部位。

常见的例子就是水稻的百叶枯病。

(二)鉴定青枯型和叶枯型的细菌病害,主要是用刀把病茎切断,这样看切断的茎部是否有变化,必要时可以用手挤压,如果能挤出粘稠的乳白色液体,即细菌脓。

引起枯叶病的往往是真菌,而有没有细菌脓就是鉴别是细菌还是真菌的方法。

就像茄子常见的是青枯病或者枯萎病,怎么鉴别,就是用此方法[1]。

(三)像病变部位的软腐、有黏滑感、表面无纤维的残留、闻起来有硫化氢的臭味,那么这就是腐烂型细菌普遍呈现的特点。

(四)鉴别的方法。

以上是已经出现了细菌性的典型症状的时候,可以采用目测、手摸等方法判断细菌性病害,但是如果遇到的是细菌性病害的初期,并没有出现上述的典型症状时,可以采用镜检的方法,即样本需要放在低倍的显微镜下面进行观察。

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技术

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技术

三、常见细菌病害
2、水稻细菌性病害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三、常见细菌病害
3、果树细菌性病害
柑橘溃疡病
桃细菌性穿孔病
四、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一)防治策略
• 栽培管理:减少菌源、降低湿度、减少伤口 • 选用抗病品种:如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 • 药剂防治:铜制剂、抗生素和其它化学合成杀菌剂
(二)主要杀细菌剂
(二)主要杀细菌剂
3、异氰尿酸类
• 氯溴异氰尿酸:商品名称有消菌灵、灭菌成、杀菌王 • 三氯异氰尿酸:又叫强氯精
4、其它类
• 噻枯唑:又叫叶枯唑,商品名称有叶青双 • 噻唑锌:有机锌杀细菌剂
(三)常用杀细菌剂存在的问题
铜制剂
• 药害问题:叶片褪绿、花叶、叶缘 发黄、枯焦,加重螨害;铜对土壤 污染越来越严重;
大白菜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 sp. Carotovora)
番茄溃疡病(Claviba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sis)
二、植物细菌病害的特点
2、发生普遍:几乎每种作物上都有一种或几种细菌病害
• 番茄:6种(青枯病、溃疡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软腐病、髓部坏死病) • 菜豆:5种(细菌性疫病、晕疫病、细菌性萎蔫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叶斑病) • 白菜:4种(白菜类软腐病、黑腐病、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 • 辣椒:4种(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 • 茄子:4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软腐病) • 黄瓜:4种(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圆斑病) • 马铃薯:4种(青枯病、环腐病、软腐病、黑胫病) • 水稻:4种(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 • 甘蓝:3种(甘蓝类软腐病、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 • 西瓜:2种(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果斑病) • 柑橘:2种(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 • 桃树:1种(细菌性穿孔病) • 生姜:1种(姜瘟病) • 花生:1种(青枯病)

作物细菌性病害的辨别及常用药分析

作物细菌性病害的辨别及常用药分析

作物细菌性病害的辨别及常用药分析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其次就是由细菌病原引起的病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细菌性病害的识别方法以及有哪些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值得一用:植物细菌侵染病状类型一、斑点型。

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二、叶枯型。

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三、青枯型。

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四、溃疡型。

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柑橘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五、腐烂型。

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六、畸形。

植物的根、根颈、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

如菊花根癌病等。

推荐药剂1、噻菌铜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注意: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4、乙蒜素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 原理: 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 量繁殖,而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 织增生,形式肿瘤。 例如桃树根癌病。
Company Logo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 起莠蔫症状。 引起莠蔫的原因: 细菌产生某种酶,侵袭维管束的果胶层和维 管束物质,释放胶状物,堵塞导管,从而影响 水分的运输。 细菌进入维管束以后,有的在木质部扩展, 例如番茄青枯病。 有的在韧皮部扩展,如番茄溃疡病。
Company Logo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 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 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 解体,腐烂粘滑,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 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 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 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 引起肿瘤。如菊花根癌病等。
三、铜大师是86.2%氧化亚铜,铜含量75%,高活性,铜离子最 3、 可杀得300是64.1%氢氧化铜,含铜量30%。铜离子的多少, 多,释放能力最强 决定杀菌活性和效果。
四、铜大师在蔬菜,果树,水稻、花卉、中药等作物施用,
4、可杀得3000在蔬菜上推广,没有在苹果、水稻、中药上推广使用。 在水稻上不是很安全。
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溃疡、萎蔫、坏死及 腐烂等类型。坏死、腐烂、畸形都是细菌破坏了细胞壁细胞 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多表现为 急性型的坏死斑并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 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多汁的组织上, 组织死亡易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 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缩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 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 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 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如黄瓜细菌性角 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 但霜霉病在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五、铜大师是带电的杀菌剂 ,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
5、可杀得3000持效期10天左右,持效期短。
六,铜大师获得欧盟,日本,美国等有机农业认证,有证书。
6、可杀得3000没有获得有机农业认证。
Company Logo

防治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链霉素等药剂 1、 叶面喷雾 : 防治稻瘟病、轮纹病、落叶病、穿孔病、灰霉病、 角斑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软腐病、蔓枯病、霜霉病、 锈病等。 2、根茎喷淋 : 防治重茬和死棵等土传病害,包括青枯病,枯萎病、 黄萎病、黑腐病、根肿病、姜瘟病、茎基腐病、软腐病、根腐病等。 3、灌根冲施 : 软体动物(蛞蝓、蜗牛、福寿螺);苔藓、地衣;藻 类等。 4、涂抹枝干: 防治流胶病 、干腐病、枝干轮纹病、枝干腐烂、溃疡 病等。 植保专家推荐防治药剂:细菌性病害,挪威劳道克斯公司:86.2% 氧化亚铜(铜大师 WP、WG)1000倍喷施,连续施用2—3次,间 隔7—10天左右喷药一次,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
Company Logo
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
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细菌 病害的病症无霉状物,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 (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 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湿时, 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 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如细菌性叶枯病、细 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
Company Logo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萎蔫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 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横切幼嫩 维管束组织,并用力挤压,在切口处有污白色的液体 流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 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 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 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 性叶枯病等。
Company Logo
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有何区别?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 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 粒点,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类及危害程 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侵染及扩展
侵入途径
自然孔口包括 气孔.水孔.例 如西瓜的细菌 性小黑点
伤口包括人为 因素影响.自 然因素造成的 伤口.虫伤, 例如细菌性软 腐
Company Logo
一、扩展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在薄壁细胞扩展 (1)细菌从气孔侵入引起叶斑 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 引起的症状是斑点。 例西瓜细菌性叶斑病。
LOGO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 治方法
Contents
1
2 3
综述
细菌的侵入及扩 展 实例与防 治
Company Logo
综述
细菌性病害是由于细菌侵染植物引起的一种病害。 最近在几年细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经常发生 的有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叶枯病,原 枯病。茄子上有青枯病,软腐病。辣椒、西红柿 的青枯病、软腐病、髓部坏死症、溃疡病、疮痂 病等。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挪威劳道克斯86.2%氧化亚铜(铜大师)
美国杜邦46.1%氢氧化铜(可杀得3000)
一,铜大师中国登记8种作物,9种病害 。水稻、蔬菜、果树
1、 可杀得3000,在中国登记1个作物黄瓜。,后又登记了柑桔。
二、铜大理师是一价铜,慢慢转化成二价铜,混配安全。水稻果 2、可杀得3000,是二价铜,快速释放铜离子,高温高湿天气,水 树都可用。 稻和果树容易造成药害。
Company Logo
(2)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原理: 细菌在细胞间繁殖,并分泌果胶酶,分 解细胞组织的中胶层和细胞壁的果胶物 质,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糖 和可溶性物质外渗,给细菌的进一步繁 殖创造成条件,破坏细胞,使细胞离解, 引起腐烂。 例如十字花科软腐病。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镜检: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 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 洋小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 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 早期确诊水稻白叶枯病常采用此法。
Company Logo
综合防治
第一,一定要培养壮苗,要求植株健壮,有了 壮苗,细菌就难以侵染。 第二,不能有伤口,特别是移栽这一关,不能 伤根。栽苗的时候用手按。一按这个土就造成 断根,给根部造成伤口。就是虫害伤口。抹芽 打杈,比如说西红柿需要经常抹芽,辣椒、茄 子也需要抹芽,需要打杈。那么这时候一定要 注意要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温度高的时候伤口 能及时愈合,这样就减少细菌性的侵入。 第三,要控制环境条件
Company Logo
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 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 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 液——细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 起的枯萎病相区别。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 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 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 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如 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Company Logo
细菌病害主要特点是——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 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 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 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 是分泌激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 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 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 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Company Logo
症状与识别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 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 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 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 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Company Logo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 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 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 坏死。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对光半透明,在扩 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 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 环。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 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番茄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 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Company Logo
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一)侵染来源 1.种苗及无性殖繁材料 如柑桔溃疡病可在 桔苗.桔树上越冬。 2.植物的病残体 桃细菌性穿孔病可在桃残 体上过冬。 3.多年生寄主和其它寄主。 4.土壤 5.昆虫 玉米细菌性萎蔫在玉米跳甲虫上越 冬。
Company Logo
(二)传播途径 1.雨水传播 植物表面或菌脓中的细菌,要经 过雨水和水滴的飞溅才能传播。 2.昆虫 细菌可粘附在昆虫体体表,经昆虫取 食活动进行传播,潜叶蝇可传播柑桔溃疡病。 3.人为传播 人为引种.调种可传播;如马铃 茹环腐病由曰本传入中国东北,再从东北引 种而传播到全国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