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次 直接 浇 注 到钢 板 上 ,形 成 混凝 土 梁 靴 。
42 .张拉预制底座的设置要求 张拉预 制底座应坚固 、无沉陷 ,利于排水 ,防止 由于排 水不畅造成地基下沉 。底座 的反拱度值应参照设计文件所提
为 防止预 应力 筋与管道 之 间摩擦 引起 的应力损 失增 加 及改 变预应 力筋 的 受力 ,应严 格控 制预 应力 束道 的位置 。 束 道在 两 预 制 梁端 与现 浇段 相接 处 的位 置偏 差 应 控 制 在 2 mm以内。在 现浇段 中预埋与 预制梁 中同种材料 的预应 力 束道 ( 施工 采用 波纹 管 ),须 与预 制梁 段对应 束道 顺接 ,
根 据 该 段 的 受力 情 况 ,设 计 上 采 用 比C 0 制梁 高 5预
5 a 5 号 混凝 土 ,为防止混凝土 收缩 引起 现浇段 与预 MP 的C 5 制梁 的开裂 及预 应力 损失 ,混凝土 中掺 加膨胀 剂。 因钢 筋
密 集 ,规 定 混 凝 土 石 子 的 粒 径 不 大 于 2 m ,根 据 配 合 比严 c
将 梁顶板 要浇筑 混凝 土范 围 内的梁 板表层 混凝 土去皮
1 mm~ 2 mm ,在 浇筑 混凝 土 时 湿 润 表 面 并 坐 浆 ,以 保 证 新
老混凝 土的 良好结合 。根据一 些试验资料 ,新老混凝土连接 面的抗拉强度 与施工缝处理 方法有 关 ,对于水平缝铲去 约1
mm水 泥 薄膜 浮 浆 ,施 工 缝 上 铺 水 泥 砂 浆 ,抗 拉 强 度 与 同 时
桥 或连 续 梁 桥 ,因 为兼 顾 了简 支 梁 桥 和 连 续 梁 桥 的优 点 。 因
后通过浇筑 湿接缝 ( 现浇段 )、结构体 系转换把相临跨的梁
块 连 接成 连 续 梁 ,从 而 得 到连 续 梁优 越 的使 用 效 果 。
试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试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原理,并探讨了其施工形式及施工工艺,最后阐述了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先筒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原理1.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首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主梁截面的形式主要有t梁及箱梁。
当跨径小于20 m 时,一般采用小箱梁;当跨径大于 50 m 时多采用箱梁:在20 ~50 m 之阐则多采用t梁。
其次,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梁桥的支座体系主要是单支座及双支座两种基本形式。
单支座梁桥成桥后单支点受力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临时支座进行体系转换,对施工要求较高。
双支座梁桥施工中不进行体系转换,施工较为方便,但因盖梁上是双支座受力,受力不太明确。
1.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施工原理先简支后连续施工主要是在简支梁基础上,设计施工部门展开后期应力连续把多孔板梁连接成连续梁,来减轻单纯简支梁的弯矩承载力,来解决普通空心板梁墩项处桥面的裂缝问题。
其施工原理是先预制好空心板梁同时在顶板预留后期应力筋管道和普通连接钢筋,直至梁板安装完成穿好顶板束及焊接好连接筋,待现浇段混凝土达100%后张拉压浆,再来拆掉临时座,最后实现梁体体系转换。
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优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是两跨及两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混凝土现浇以及体系转换形成连续的结构。
它的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变形小,桥面收缩、刚度大,支座不均匀沉陷等问题对桥梁的影响不大;其次,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是在工厂进行张拉,而其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以及张拉均是在主梁上进行完成的,一般仅需吊装设备起吊主梁,既减少了施工设备,又避免了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此外,在施工期问,预制梁都是采用标准构件,能进行工厂化的统一生产和管理,有利于操作施工的规范,且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在桥梁施工中,简支和连续是常见的两种主要施工方法。
简支施工是指桥梁在支点处仅支撑在两个方向上,而连续施工则是在多个支点处支撑桥梁。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何种施工方案对于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
1. 简支施工简支施工是一种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其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施。
在简支施工过程中,桥梁主要受力于支座处,有利于控制结构的变形。
同时,简支施工能较快地完成桥梁的建设,适用于跨度较短的桥梁。
然而,简支施工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两个支点,桥梁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受力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和变形。
此外,简支桥梁在工程持久性和抗震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2. 连续施工相比之下,连续施工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桥梁施工方法。
在连续施工中,桥梁采用多个支点来支撑结构,有助于分担受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连续施工还能够减少桥梁的变形和裂缝,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然而,连续施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施工难度较大,需要精准的施工测量和技术支持。
其次是施工周期可能较长,影响工程进度。
此外,连续桥梁的建设成本也较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投资的效益和节约。
3. 先简支后连续在实际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被广泛采用。
这种施工顺序可以在保证基本承载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完善桥梁结构,提高整体稳定性。
首先通过简支施工完成桥梁的初步构建,然后逐步转变为连续施工,进一步加固和完善结构。
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既融合了简支施工的快速和灵活性,又借鉴了连续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桥梁的变形和裂缝,提高整体性能,同时还能够优化施工进度和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施工方式。
在选择桥梁施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结合简支和连续施工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
通过合理的施工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桥梁的建设质量和安全,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提供重要支撑。
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

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摘要:箱梁是公路、铁路等桥梁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工法就是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简支与连续施工的概念简支施工是指在梁体两侧设置上下两个简支点,其中简支点上部可通过支撑梁或施工架实现,施工过程中梁体两端自由伸缩,并最终完成简支梁的承载工作。
简支施工的优点是施工过程简单、造价低廉。
然而,简支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梁体质量难以保证、振动问题等。
连续施工是指在梁体两侧设置多个固定支点,以实现梁体的连续性施工。
连续施工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但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且造价较高。
2. 简支与连续施工的结合为了综合利用简支施工和连续施工的优点,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具体步骤如下:(1)简支施工阶段:在施工现场设置简支点,包括上部简支点和下部简支点。
上部简支点通常通过支撑梁或施工架实现,用以支撑梁体在施工过程中的自由伸缩,而下部简支点则用于固定梁体。
(2)箱梁制作与调整:在简支阶段完成后,开始进行箱梁的制作。
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梁体的宽度、高度和长度,以确保箱梁的质量和准确度。
同时,还需要进行梁体的调整,以适应实际工程需求。
(3)连续施工阶段:完成箱梁制作和调整后,开始进行连续施工。
连续施工过程中,利用连续点灌浆技术将箱梁衔接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撑措施,保证梁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3. 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的应用。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

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工艺,并简单阐述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类似桥梁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湿接缝,临时支座先简支后连续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
一般是先在场地进行主梁的预制,现场吊装将整跨梁架设于支座后形成简支梁,然后在永久支座处通过现浇连接接头段混凝土,张拉负弯矩区域的预应力筋使之成为真正的连续梁结构体系。
该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法简单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
概括地讲是采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达到建造连续梁的目的。
1 工程概况莒南县许道口大桥上部结构为14×30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正弯矩区钢绞线为5<j 15. 24及4<j 15. 24圆束,墩顶负弯矩区钢绞线为5<j 15. 24及4<j 15. 24扁束,全桥共三联;每联为5孔+4孔+5孔。
下部结构为桥墩柱式墩扩大基础,桥台为u型台扩大基础.桥中桥台及5号,9号墩顶部为四氟滑板橡胶支座, 其余墩顶均为板式橡胶固定支座。
2 施工顺序及方法2.1 施工顺序上部结构施工每联共分五个阶段完成。
以第一联为例:第一阶段,主梁预制、张拉正弯矩区钢束、孔道压浆安装临时支座并吊装到设计位置;第二阶段,安装1号,4号墩顶处的永久支座,浇筑相应墩顶处的主梁纵向湿接缝、现浇横梁及相应墩顶1/ 6跨度范围内的横向现浇桥面板,然后进行顶板扁束穿束、张拉、孔道压浆工作;第三阶段,安装2号墩顶处的永久支座并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施工、张拉、压浆工作;第四阶段,安装3号墩顶固定支座并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施工、张拉、压浆工作;第五阶段,浇筑剩余部分的横向现浇桥面板,解除临时支座进行体系转换施工,最后浇筑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防水层护栏及沥青混凝土铺装等。
实际上按结构受力状态又可分为简支梁阶段、体系转换阶段、连续梁阶段。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509-2011)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余海1 前言1。
1 工艺工法概况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综合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点,预制架设的梁式桥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厂化作业施工质量好,工效高,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我单位在近年的桥梁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不断总结完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形成了本工法.1.2 工艺原理由简支转换为连续体系,是通过在箱梁端部顶部负弯矩区内增设负弯矩预应力束来实现的,而为配合梁体结构体系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需在箱梁端部布设相应临时支座并适时拆除来实现其体系的转换。
2 工艺工法特点2。
1 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2.2 梁场整体预制梁,可确保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3 适用范围3.1 本工法适用于曲线半径大于400m,跨度16m以上,多跨结构桥梁施工.适用于桥下无支架搭设条件,需要通车通航的桥梁工程施工。
3.2 适用于13~35m跨径,吊装重量小于70t的中小跨径桥梁。
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5 施工方法梁在预制场进行预制,采用运梁车简支梁进行安装,待箱梁安装完毕即将每一联的连续端端部负弯矩区预应力束管道和非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立模浇筑连续端横梁及负弯矩区梁间湿接缝混凝土.立模时确保各永久支座处连续端横梁底部间距均满足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即可进行负弯矩预应力束穿束张拉。
张拉完毕进行孔道压浆。
简议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

简议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先简支后连续箱梁的计算、构造措施、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了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提出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先简支后连续梁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对连接高速公路的桥梁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升,桥梁施工技术也极为关键。
目前的现状是:对于小跨径的高等级公路桥梁多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梁的形式,中等跨径的桥梁则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箱)梁的形式,对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目前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悬臂浇筑法或拼装法。
但由于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费工费时,人们~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实现用粱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这是我们常说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某桥位处工程地质:表层为碎石土和漂石,层厚 1~2m,其下为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
桥位处纵断线位较高,路线与水流方向交角较小,本桥上跨,为减小桥墩阻水面积,桥墩采用独柱式墩,且左、右幅桥墩连线方向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上部配孔采用 2-(5×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交角90°,桥梁全长307m。
桥台为肋板台,墩、台均为扩大基础。
二、简支转连续箱梁的计算内力计算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按照空间实用理论简化为平面杆系,按照平面杆系对梁体沿纵向划分单元,采用桥梁博士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采用刚接梁法、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桥面板计算按单向板和悬臂板计算。
10cm 现浇 c40整体化混凝土中8cm计入受力、2cm为整平层不计受力。
根据箱梁横断面布置和箱梁典型横断面(如图1),将桥梁按照空间实用理论简化为平面杆系,将箱梁结构单元离散。
主梁计算按不同施工阶段采用不同计算图式。
成桥后,上部采用五孔一联(l=5×30m)。
桥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采用刚接梁法,分别计算中梁、边梁的纵向内力。
浅谈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之先简支后连续

臻酾
市 政 与路 桥
浅 谈连 续桥 梁施 工 技术 之先简支 后连续
郑 华 尹 丽 艳
( 黑龙 江省龙建路桥 第五工程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0 0
摘 要 : 着桥粱建设的飞速发展 , 随 国内来 出现 了一种新型粱桥结构——先 简支后 结构连 续梁桥 , 它兼顾 了简支梁桥 和连续梁桥 的优 点, 全国 各雀份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桥 梁设计 中逐渐以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代替 了原来单一的简支粱桥或连续 梁桥. 关 键 词 : 梁 施 工 ; 简 支后 连 续 ; 艺要 点 ; 量 控 制 桥 先 工 质 实际工程表明 :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正发挥 了连续 梁桥和简支梁桥两 种梁桥 的优 点 , 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 因此对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的探 讨 有 重 要 意 义 . 1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概述 11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提 出 . 随着我国的高等级公路 的快速发展 , 对连接 高速公路 的桥 梁的质量 要求也相应提升 , 桥梁施工技术也极为关键 .目前 的现状是 : 对于小跨径 的高等级公路桥梁多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 土板梁 的形式 , 中等跨径 的桥 梁则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 T 箱 ) 的形式 , 于大跨径 预应力混凝 ( 梁 对 土连续梁桥 , 目前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平 衡悬臂 浇筑法 或拼装 法.但 由 于现浇连续粱 的旅工 复杂 繁琐, 费工 费时 , 们一直希望将简 支梁 的批 人 量预制生产和连续粱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 , 现用梁或板批量 预制生产 实 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这是我们常说 的"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 方法 . 1 先简支后连续桥 梁的优点 . 2 先简支后 连续 桥梁结构就是两跨及两 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 过现浇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 , 优点有以下儿点 : 1具有刚度大, ) 变形小 , 伸缩缝少和行 车舒适等优点 ; 2 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在工厂进行张拉 , ) 而负弯矩 区的预应力钢 束 布置及张拉均在主粱上进行 , 仅需 吊装设备起 吊主梁 , 少了施工设备 , 减 又能避免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 3 预制梁能采用 标准构件 . ) 进行工 厂化统 一生产和管理 , 有利 于技 术操作 , 节省了施工时间 , 缩短工期 , 提高经济效益. 2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 构施工工艺要点 21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 工的一般流程 . 1预制主梁 , ) 待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 0 %后 , 张拉正弯矩区 预廊 力钢束 , 压浆并及 时清理主梁( 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转 连续箱 梁) 底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试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原理,并探讨了其施工形式及施工工艺,最后阐述了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先筒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原理
1.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结构特点
首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主梁截面的形式主要有T梁及箱梁。
当跨径小于20 m 时,一般采用小箱梁;当跨径大于 50 m 时多采用箱梁:在20 ~50 m 之阐则多采用T梁。
其次,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梁桥的支座体系主要是单支座及双支座两种基本形式。
单支座梁桥成桥后单支点受力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临时支座进行体系转换,对施工要求较高。
双支座梁桥施工中不进行体系转换,施工较为方便,但因盖梁上是双支座受力,受力不太明确。
1.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施工原理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主要是在简支梁基础上,设计施工部门展开后期应力连续把多孔板梁连接成连续梁,来减轻单纯简支梁的弯矩承载力,来解决普通空心板梁墩项处桥面的裂缝问题。
其施工原理是先预制好空心板梁同时在顶板预留后期应力筋管道和普通连接钢筋,直至梁板安装完成穿好顶板束及焊接好连接筋,待现浇段混凝土达100%后张拉压浆,再来拆掉临时座,最后实现梁体体系转换。
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优点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是两跨及两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混凝土现浇以及体系转换形成连续的结构。
它的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变形小,桥面收缩、刚度大,支座不均匀沉陷等问题对桥梁的影响不大;其次,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是在工厂进行张拉,而
其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以及张拉均是在主梁上进行完成的,一般仅需吊装设备起吊主梁,既减少了施工设备,又避免了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此外,在施工期问,预制梁都是采用标准构件,能进行工厂化的统一生产和管理,有利于操作施工的规范,且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3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施工形式及施工工艺
3.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施工形式
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应用条件的不同,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形式也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类别。
拿材料为标准来划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包括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其中预应力混凝上预制构件与钢筋混凝土连续构造的混合即是混合结构:若以预制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式为标准来划分的话,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主要又有复合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计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若以预制构件上部的构造断面形式为标准来划分的话,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可以划分为箱
形梁、普通空心板、大孔空心板、T形梁或工形梁等。
3.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施工工艺
3.2.1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主梁预制结束后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时,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同时压浆并清理好主梁底板通气孔和梁内的杂物。
第二,设置好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然后逐孔进行主梁的安装,置于临时支座上为简支状态,及时把桥面钢筋和横梁钢筋连接好。
第三,连接接头段的钢筋,设置好接头钢束波纹管并穿束。
浇筑连续接头、中横粱及曲侧与顶板铡束相同长度范围内的现浇桥面板,压浆并张拉顶板钢束。
第四,接头施工完成后,从跨中向支点处浇筑剩余部分的桥而板混凝土,待浇筑完成后,再拆除一联内的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第五,组织桥面系的施工,喷涌防水层,待体系转换完成后即可开展相关附属工程的施工。
3.2.2施工工艺特点
第一,预制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对应在确保预应力张拉顺序的同时应该实测好钢束与孔道偏差系数k、孔道的摩擦系数 u以及预计锚具锚口损失。
等参数值。
第二,预制箱梁时一般做成有台阶形的马蹄状抗剪齿口状,并根据施工图设计好的数据的具体实施要求,预留现浇段尺寸和台阶样式。
第三,临时支座的设计必须满足承重梁板与施工拆卸方便的诸多要求。
要通过试验来确定砂箱临时支座的沉降量,以便能更好的控制梁板架设后的准确高度。
第四,在连续段现浇混凝土施工时,现浇混凝土采用与梁板相同标号的混凝土,为了防止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发生收缩性裂缝影响混凝土负弯矩张拉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现浇连续段接头混凝土要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
第五,负弯矩张拉即对梁顶板的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这是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同简支梁桥的本质区别。
预应力铡束是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铡绞线,铡束张拉采用两面同时的对称式张拉,顺序先长束后短束,由外侧向内侧,逐根进行张拉直到张拉完成,待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压浆工作。
4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的质量控制
4.1加强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钻孔前要认真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沉淀土壤的厚度。
沉淀土过厚的话,一方面会增加灌注的施工难度,另一方面同时又降低了桩底阻力,增大了桩顶的位移:根据桩顶设计的高程并结合施工现场的不同地势,确定准确钢筋的外露长度,保证钢筋笼的长度与焊接长度,确保钢筋笼的底面高程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
4.2控制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模板必须是具有必要的、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分块应该结构合理、装拆方便。
模板整体上还应具有适应性及周转率。
此外,模板表面须光洁无变形、接缝密、不会漏浆,严格保障模板的安装质量
4.3预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预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预应力筋张拉的成败,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与振动棒结合使用,端部锚固区的混凝土要承受锚具及垫板传递的巨大预压应力,其强度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在横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施工时采取适当减少粗骨料用量,掺加高效减水剂,使用小直径振动棒,外加人工捣实等措施,以确保了混凝上的密实性。
4.4预制梁的安装质量控制
预制梁的安装是装配一座整体式桥梁施工的关键性程序。
要采取周密妥善的施工安装方案,保证施工的安全。
为确保桥梁底面的平整、顺直,要控制好铺装层的厚度,在板安装前,对每一片板的预拱度值逐量并编号,调整好板的位置,以控制桥面铺装最薄处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4.5湿接缝的施工质量控制
湿接缝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体系转换质量。
为了防止体系转变中产生“二次内力”,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吊模施工。
为了避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产生收缩裂缝,预制粱板的端头必须严格进行凿毛处理,在现浇连续段接头混凝土添加微膨胀剂防止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在养生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性裂缝影响混凝土在 =次张拉过程中的承
载力和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2.0c m ~3.0c m 。
湿接缝施工选择一天内气温最低时进行,同时注意加强养生维护工作。
5结语
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梁形式与整体现浇梁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结构连续的目的,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在桥上完成体系转换,较好地解决了多跨桥梁简支梁接头易破损所引起的桥面跳车问题,具有性价比高等特点,同时也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1 ]杜宏文.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法探析[ J ] .价值工程,2010,(13):79 —8O
[ 2 ]孙作家.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J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 .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