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政治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选择题解读及2010年命题趋势

高三政治选择题解读及2010年命题趋势

4、选项组合式、知识综合性考题
07—18、21、22、25 08—16、17、18、21、22 09—17、20、21、22、23、25 组合选择题从07年4个、08年5个到09年 增加到6个,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要引起 重视。知识综合性考题由于考查的知识点多, 而且跨模块考查,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多角 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快 乐 的 工 作 开 心 的 生 活
; / 时时平台
hxh69kyd
在的,帕子好歹是乐韵拿出来„„“我不清楚。”宝音摇摇头,“不过秀姐姐,你知道笙儿为何来得晚了些吗?”“为何?”明秀呼吸急促 了一些。她只知这是宝音回屋的必经之路,而且没什么人,估算宝音一定会回屋整装,就于此处守株待兔。说起来,宝音过来得是晚了些, 有什么特殊原因吗?“笙儿听到一个消息,文大娘在找一个私相授受的人。”宝音露出一点点狡黠的笑意。第六十六章 胜负已分看星芒(4) “„„!”明秀等着宝音说下去。宝音果然没有令明秀失望:“据说文大娘接到线报,外头有个小厮,写了本帐簿传进来。比什么没有拷边、 没有刺绣的棉布,更能找到主人哦!那簿子上有字,有笔迹可核对,肯定是那小厮写的。写的什么呢?看来是鬼画符中夹杂着几行无关痛痒 的文字,实则每行头上几个字连起来读,”羞赧的咬咬嘴唇,“是女孩家不宜看、不宜说的话。”“„„”明秀回想簿子上的内容。她良好 的记忆力帮助她拼出了这句话:想再亲你小嘴。“!”明秀面上血红。这么露骨,这么无耻,这么的——岂有此理!那些村话果然不是宝音 写的罢?那是谁?是——乐韵出府探父病时,托人写的?“所以呢,”宝音慢条斯理继续道,“笙儿本以为四姐姐没有时间在这里的,毕竟 喜事近了,还是尽快回去收拾一下比较好。”明秀心砰砰快要跳出腔子。她从没被人逼到这步田地。她,苏明秀!一不小心,那么点点儿失 察,竟然被暗算,简直不能容忍!怒火中烧,她真想把玉笙掐死在这里,但又忽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确认一句:“我想文大娘现在,应该 不在我的院子里?”“应该不在。”宝音柔和道,“大娘忙着,笙儿想不出她现在为何要找到姐姐院子里去。”明秀顿了顿:“你为什么这 样做?”既已把簿子送到明秀手里,本可做得更绝一些,至少赶紧让文大娘人赃并获,反正她不敢说出用染了自己药渍的帕子威胁筱筱背主 的事,恐怕要壮士断腕、牺牲筱筱。这样对宝音不好吗?为什么让给明秀烧掉簿子的时间!换了明秀,就绝不会给对手留这样的余地。再回 想开去,木屐里的那块石子,要是搁到明秀碗里,说不定戳破明秀的嘴、硌掉明秀的牙!宝音也没有那样尝试,只是放在布套上让她看见, 给她一个警告。为什么,步步留情?如果宝音可以老实说的话,会告诉明秀:“因为这就是宝音的风格。我很抱歉,下不去狠手。这一点叫 我自己也很遗憾。”可惜在明秀逼视的目光下,宝音只能柔声道:“因为我们是姐妹啊。”明秀“切”了一声,意颇不屑。亲生姐妹尚且可 以争得你死我活呢!何况这种表亲,虽说一处长大,叫着姐姐妹妹——“我们是一处长大的。”宝音诚恳的张着眼睛,“姐姐,我们是一样 的人,流着一样的血。”明秀没有马上回答,起身,踱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文科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体现学科间的联系,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此,并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基本思维过程拟定“文科综合能力侧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见下表二、考试内容(一)思想政治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

其中,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及时事政治内容。

另外,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2009年版)》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区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的指导精神,结合山东省思想政治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2009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中的思想政治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

2010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政治试题评析靖边中学李冰玲翘首以盼的陕西课改以来头一年高考终于尘埃落定。

纵观我校应届生文综(不包括艺术类)成绩,190分以上仅占--,200分以上仅占--,最高分只有--分。

掩卷沉思,感触颇多。

下面笔者就2010年高考文综卷试题特点、启示、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作粗浅分析,以作引玉之砖。

一、试题特点1.“不变”与“变”首先,今年文综政治试题较去年总体上是稳定的,即其“不变”。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试目标与要求未变,试题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性质未变,本年度考试依然秉承以选拔为目的、以综合能力考核为目标的选拔性考试。

因此,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较强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三是试题结构、分值、难易度和选择题形式基本未变。

2010年文综政治试题共计14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2个,共48分,非选择题2个,共52分,满分为100分,试题分值与去年一致,难易度总体上与去年持平,选择题形式依然为单一型和组合型两种。

其次,打开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新”字,即其“变”。

今年政治试题尤为明显的变化一是选择题排序结构由去年全国卷第24—35题调整为2010年第12—23题;二是39 题第一、二小问题干设问形式的变化,以及第 3小问出现的学科内综合;三是试题只涉及政治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2.主干性与综合性与去年一致,今年文综政治试题在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12题考查汇率、价值量的计算,16题考察主权国家义务、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及我国外交政策,17题考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19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0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3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等,这些题都涉及到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2010年高考政治备考安排与策略

2010年高考政治备考安排与策略

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这轮练习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巩固
知识,二是纠正偏差或错误,三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2010 年 2 月至 3 月底
1、主要目的是提升能力——重组知识,训练技能,强化记忆,完善体系。能够清晰地
第1页
画出知识结构的“枝干图”(如:以“认识”为中心辐射图,以“实践”为中心辐射图。)
怎么办?顺序完整进行。具体地说,“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
这些是教材中关于原因的标志性语言。“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 影响与危害(负面影响)和现状。这也是教材中常见的标志性语言。(如果再将其归纳的话 可以归为二大类:一类是理论上的,二是实践的。)“怎么办”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标 志性语言。如:高一经济常识中关系经济效益。
大家都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能力,先要搞好知识的储备,而对于学生来说,
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记忆。
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
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节题(进一步明确该题下分几个节题来讲解,弄清节次之间
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标题→具体知识点。
“是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衡量的标准。 “为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就重要性而 言,它既可以涉及到企业,也可涉及到国家和国民。 “怎么办”主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这里有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存在宏观调控作 用,同时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管理、市场开发(国际国内)、改革 等多方面的内容。 (2)联系

另外,记忆知识点时还要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对2010年文综政治高考备考复习的建议

对2010年文综政治高考备考复习的建议

对2010年文综政治高考备考复习的建议第一:把握高考政治题特点变化:⒈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重能力)⒉从单一型试题向复合型试题转变(重综合)⒊从知识重点向社会热点转变(重现实)⒋体现课改精神,重视学生参与(重参与)第二:2010年高考题型的发展趋势第三:研究并完善高考备考策略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贯彻课改精神,落实课程理念,体现课程特点。

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方法。

(1)要坚持主题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求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教学与复习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主题进行设计,要有利于社会生活主题的认识和解决,并把对基本理论观点、原理、知识的考核融入生活题材之中。

(2)要突出思想政治观点和价值标准。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教学与复习要注重反映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观点和价值标准,要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引导学生理解、认同、确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充分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鲜明的政治方向。

(3)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关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教学与复习要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指导下,创设情境,提出理解、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要求,增强教学与复习的针对性和亲近感。

(4)要注重能力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与复习要坚持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注重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注重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以及一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

2010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政治解析

2010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政治解析

2010高考文科综合(山东卷)政治试题解析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回答17-18题。

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人民生活的尊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民权益的保障和公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公民尊严的题中之意;政府权力行使的规范化也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属于公民尊严的重要内容。

公民的义务履行是公民责任感的内容,不属于公民尊严的内涵。

故选择C项。

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答案】B【解析】社会的公正、和谐,需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效率问题、工作中心问题不属于社会公正、和谐的内容,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农村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

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不公正、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A、C两项都有不合题意之处,D更是与题意相悖,应选择B项。

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民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替代品价格和需要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替代品的价格和需要具有关联性,故A①正确;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需求量上升,其价格受需求量上升的影响应该有所上升,故②错误;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价格应该有所下降,其需求量应该有所上升,人民对乙商品的需求就会有所下降,故③错误;作为相互替代的商品它们的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故④正确。

2010山东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2010山东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2010高考山东文综卷---政治部分试卷分析纪东佐总体来讲,2010年高考政治的特点是稳中求变、题型创新、难度偏大、侧重能力。

本次考试所有涉及大纲考点均给学生讲过,考前押题押中客观题2个,主观题押中四问,共计38分。

主观题具体押中题目见最后附录。

一、卷面试题考点分析注:考试难度为ABCDE依次升高。

二、试题特征文综试卷政治学科总分仍为84分,所考知识点除选择题35题“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外,均为考试说明中明确列出,无较大的超纲题目。

和2009年试题比较,今年高考政治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命题紧扣考试说明,客观题稳中求变,主观题变化较大。

1.客观题部分共9道(17-25题,36分):政治生活2道、经济生活3道、文化生活2道、哲学生活2道,是2 :3 :2 :2结构,较2009年经济增加一题,哲学减少一题。

客观题针对四个必修模块知识点相对均匀分布,充分发挥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的长处,有利于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

同时也延续了2009年选择题多数都是模块内综合的传统。

从材料的选取来看,材料更加通俗易懂,但从选项的设置来看,迷惑选项难度加大。

第20题④、24题③都是学生极易错选的选项。

同时,选择题所考考点来看较2009年部分考点出现了重复。

例如:价值规律、政府的宏观调控、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较2009年选择题的整体难度有稍微增大,尤其是经济模块的选择题难度增加较大。

2.主观题必修共6问:经济生活1问(9分),政治生活1问(6分),文化生活2问(11分),哲学生活2问(12分)。

2009年共6问:经济生活2问(14分),政治生活2问(8分),文化生活1问(8分),哲学生活1问(8分)。

从设问数量基本不变,分值调整幅度较大,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分值增幅较大,经济生活所占比重有较大下降,政治生活稍微下降。

而综合主客观题分数和,在试题结构上,2010年试题四大模块经济生活21分,政治生活14分,文化19分,哲学20分,四个模块分布相对平衡。

2010山东省高考文综政治复习研讨讲义

2010山东省高考文综政治复习研讨讲义

2010山东省高考文综政治复习研讨讲义第一部分、关于2010高考文综政治考试范围政治学科除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还包括年度间的重要时事政治内容;2010年全国高考大纲政治部分与200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

第二部分、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文综科目《考试说明》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分为“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两部分。

在“考试形式”中明确规定:文科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240分”。

在“试卷结构”中,则有这样几点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关于“必做题”部分。

《说明》规定:“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

其中,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全卷政治满分为84分(必做74分,选作10分)。

其中,第Ⅰ卷共9小题,题号一般是第17——25小题。

共36分。

第Ⅱ卷必考题部分有1小题,题号为28题,共25分,此题是政治单科题,体现学科内综合。

另一小题为13分,即第29题为三科综合题,历史、地理各占11分,政治占13分,共35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政治共2小题,政治限选1道题,共10分;全选者按前面的小题判卷。

08、09高考各模块及题型分数分布情况二是关于“选做题”部分。

在文综试卷的第II卷中,将新增加占一定比重的“选做题”部分。

《说明》明确规定:该部分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

08与09高考均采用的是地理3个模块,历史3个模块,政治2个(选修3与选修6),我们在复习中绝大多数的地方考生,选择选修3,因为这一模块与必修2有联系,也比较容易复习,但是从近3年高考来看,命题开始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复习中不能吸停留在表面的题上,要加大对选修3的复习力度。

选考题会不会出现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内容的题目呢?对此,《说明》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政治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第一部分:把握考试大纲,明确命题趋向第二部分:2009年及近三年山东文综政治命题特点与导向第三部分:2010年高考备考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第四部分:文综政治高考后期备考复习的建议第一部分:把握考试大纲,明确命题趋向教育部考试中心《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已经发布,各省市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制定了本省的考试说明。

全国各省市区高中课程改革时间表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

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区首批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实验(第二批);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5省市进入实验(第三批);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5省市进入实验(第四批);2008年秋季,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建设兵团进入实验(第五批);2009年秋季,湖北、河北、甘肃、云南、重庆、内蒙古等省份进入实验(第六批);2010年秋季,四川等其余省份全部进入实验(第七批)。

对全国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评析:2010年全国考试大纲与2009年相比,突出体现了以稳定为主的特点,基本没有变化。

从各省市考试说明来看,也是以稳定为主。

从上述共同点可以看出,政治学科还是文科综合科目考查的方式具多,或为主,广东省2010年高考方案的调整也从过去单科改为文科综合,北京高考也将采取文科综合的形式,分值均为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占100分。

从这儿可以看出,山东省采取文科综合考试形式,是当前政治学科考试的主流形式,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可。

全国考试大纲的稳定、各省考试说明的稳定、山东文科综合考试形式的认可,足以说明2010年山东高考将绝对体现以稳定为主的特征,山东考试说明虽未公开发布(前期征求意见),但肯定在稳定中体现以下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1、命题依据: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

这说明2010年高考命题在实质上更要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下面两点是我们需要加以关注的:一是继续强调了试题的基本取向,即“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而且对占“主导”地位的“能力测试”中的能力,又特别强调在“双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能力测试的实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是通过基础知识来实现,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仍然是高考后期备考的主调。

3、“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4、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强调保持相对稳定,意味着2010年文综高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相对稳定,稳中有变”,(高考命题三年是一个轮会)将会更加充分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山东新课改走在全国前列、素质教育叫响全国)5、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规定,这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最基本的要求,山东省文综试卷难度系数大致控制在0.55—0.65。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说明2010试卷会充分吸取前三年命题的经验教训和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改进。

相信2010年的高考命题将更为成熟。

在理念方面将更为体现课改理念的精神,更为与我们课堂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和要求“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目标;而“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考试的角度讲,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在这一考核目标之下,具体要求包括3项:2、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调动和运用知识”从考试的角度看,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学科的知识系统与试题的测试系统进行连接,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重新组织、整合,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3、如何正确理解、把握“描述和阐释事物”所谓“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阐释”,则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和说明等有意义的解说。

“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它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因此,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4、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论证和探讨问题”这是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

所谓“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

这一过程,在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论述和证明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二是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等。

所谓“探讨”,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考试过程中,由于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考生平时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

(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出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折射出他们遇到困难问题时不放弃、勇于挑战的坚韧意志品质。

(二)考试范围在文综科目的“考试范围”中,该考试科目所包含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均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文综”科目所包含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必考内容中,政治学科除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还包括年度间的重要时事政治内容;2010年全国高考大纲政治部分与200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

三、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文综科目《考试说明》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分为“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两部分。

在“考试形式”中明确规定:文科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240分”。

四、“题型示例”和参考答案”《考试说明》下发后,要关注第四部分为“题型示例”,从题目的特点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它们都不再是对某个版本的教材的简单照搬或变相照搬,而是都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范围内,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了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提出“新问题”而设计的。

很明显,这些题目透射出了一种很强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特点、新气象;同时,这些题目都具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创新与突破。

除了体现出了“综合性”考试的基本特点之外,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还体现出了非常浓郁的山东地方性特色。

这一点,也是应当引起大家注意的。

从考生备考的角度来讲,对于示例中出现的各种题型样式,却都必须做到全面了解和把握,这样才会有备无患。

加强研究:研究试题的设问倾向,答案组织及赋分标准。

不仅知道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识答案是怎么来的。

研究《考试说明》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领悟命题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和要求。

2009年山东卷《考试说明》仍然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对综合测试的能力要求,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近两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特点。

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考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问,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分析和解释。

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这一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加以叙述。

第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这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试题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

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

二是依托考点要求,梳理教材知识首先,考生对考纲上所标明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对2010年考纲确定的知识范围,一个一个地进行整理、排查,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胸中有数,将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对应起来。

三是研究题型示例,把握命题导向学习《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部分所给出的例题,认真领会例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题思路与方法,有利于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考生对高考试卷的神秘感,从而有利于提高高考自信心。

同时,通过研究题型示例,有利于清晰把握2010高考命题的趋向。

第二部分: 2009年及近三年山东卷文综政治命题特点与导向2007年是实施高中新课程后的第一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实现自主命题。

2008年是山东省第二次自主命题。

2009年是第三个年头。

(三年一轮)从近三年高考试题,各学科都坚持正确理解和牢牢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紧紧抓住“考试大纲和山东省中学教育实际”这两个根本,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能力型、应用型、开放型试题的设计,在力求试卷体现山东特色并彰显时代性、开放性、地方性、创新性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2009年高考山东政治卷试题分析17、表2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

该价格的制定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表2 自来水价格表(节略)为主,③项错误应排除。

C选项最为合适。

18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尽快实现由“中自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