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排版-范文

合集下载

研究生论文撰写格式最终稿-06.3.15

研究生论文撰写格式最终稿-06.3.15

研究生论文撰写格式最终稿-06.3.15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2005年12月修订)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作者获得的材料,经过数据处理、理论分析、逻辑加工,整理成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见解的论文。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定。

一、学位论文撰写的总要求学位申请者要通过论文的撰写,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和新见解或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数据可靠、论理透彻、立论正确、逻辑性强。

二、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博士学位论文用A4标准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硕士学位论文用A4标准大小的白纸单面打印;论文在打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

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切口)应分别留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20mm以上。

学位论文封面应印有校标。

博士论文封面硬质精装(颜色:深红色),硕士论文封面采用皮纹纸(颜色:工程硕士浅蓝色、MPA银灰色、MBA深黄色、其他硕士深蓝色)。

三、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学位论文一般应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组成。

(一)前置部分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2. 扉页扉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及导师的姓名等信息。

要求论文题目必须简明、具体,能正确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研究生必须要对自己的学位论文是否有原创性,是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声明。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研究生及导师应对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进行声明。

4. 审核认定书研究生所在学院和指导教师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撰写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学位论文送审。

5. 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学位论文的高度浓缩,应将学位论文中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作短、精、完整的缩写,要求仅用文字说明。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样本(新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样本(新正文)
5.代世峰,任德贻,唐跃刚,等. 1999.乌达矿区高硫煤中菌藻类体的发现及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8(1):57~60
6.Chou C L.1997.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of sulfur in coals. In: Yang Q, eds. Proceedings of the 30th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Vol. 18, Part B, Geology of Fossil Fuels-Coal. The Netherlands: VSP, Utrecht, 47~57
4.通过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作者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首次详细讨论了煤中铂族元素的含量和地质成因,在低温热液流体对煤中伴生元素的再分配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探索性研究了同沉积火山灰作用对煤中伴生元素的富集和存在形态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尚待更深入研究和探讨:(1)在铂族元素赋存状态方面,本次研究尚显论据不充分,只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煤中铂族元素与矿物的亲和性,尚须采用高分辨率离子探针、质子探针、微区同位素分析等技术进行详细研究。(2)在同沉积火山灰对煤中伴生元素富集作用方面,贵州织金9煤层中的基性火山灰虽经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得以认证,但仍缺乏充分的野外实地考察工作和火山灰确凿物证;沉碳质火山灰胶凝体、正常煤显微组分、陆源碎屑物质这三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成分、结构构造关系;织金矿区9煤层及其中的风氧化煤砾是否属于同一煤层等问题值得深入探索研究。作者愿意在经费有保证的情况下,继续以上研究工作,希望最终能得到一个圆满的结论。

硕士学位论文-模板

硕士学位论文-模板

分类号TP31 密级公开UDC 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 XX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学院(所、中心)软件学院专业名称软件工程研究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职称年月硕士研究生论文XX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日期:论文使用和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云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本人及导师同意将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进行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摘要<简单的论文背景描述>论文介绍了XX系统的研究背景、项目意义和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在业务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存在的问题、组织机构、原有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造后的业务流程;在功能分析中,论文通过数据流分析和数据字典,明确了系统的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和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包括XX等功能模块;在数据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各功能的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E-R图,建立了数据库表结构;论文最后对所做的研究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系统;功能建模;数据库建模;XXX硕士研究生论文XX系统的研究与分析Abstract<此处插入英文摘要,就是中文摘要的正确翻译,注意关键词的翻译要准确><英文关键词,要与中文摘要对应,例如: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Modelling; Database Modelling; XXX>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Modelling; Database Modelling; XXX目录<此处插入论文目录>第一章引言1.1项目背景<旨在突出社会发展背景、项目的出发点以及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等等,以下是范本请不要照搬!>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5月说明:1.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要求,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打印格式,希望各专业遵照执行。

2.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为A4版本,其版心尺寸为165mm×250mm左右,采用A4规格的打印纸打印。

排版打印设定如下:①选定打印纸大小打印纸大小在Word菜单页面设置中选择A4打印纸。

②设定版心在选择设定好打印纸后,进行页边距的设定,从而就可设定好打印的版心了。

注意在修边时要保持规格。

.③根据排版要求按节进行设定。

3.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排版要求见各部分说明。

4、封面纸张、内容与格式:教务部指定纸张确定内容与格式,如学生损坏,可自行到信诚印务购买。

5、封面内容与格式:由教务部确定,详见模板。

封面中的所有内容均需打印字体(包括题目、姓名、学号和班级等栏目中的内容)。

6.其他相关规定可参考《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力建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同时也是记录科研成果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申请学位的基本依据。

为了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毕业(设计)论文用A4纸单面打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版面页边距上2.5 cm、下、左、右各2cm;装订线位置为左,0.5cm;页眉加“中国矿业大学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小五号居中,页码用宋体小五号字放在页眉中居右,样式为“第X页”。

从正文以后开始加页眉,页眉距边界2cm,页脚距边界1.8cm。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模版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模版

研究方向指本学科专业范畴下的三级学科
二○○*年*月
论文审阅认定书
研究生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
要求,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在我的指导下完成本学
位论文,经审阅,论文中的观点、数据、表述和结构为我所认同,论
文撰写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意将本论文作为学位申请论文送
专家评审。
3 Structure of Cyclonic Field of Column Flotation ………………………21
3.1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Column Flotation ………………………………21 3.2 Cyclonic Field of Column Flotation …………………………………………25
……………………….
“关键词”三字加粗
该论文有图 15 幅,表 26 个,参考文献 160 篇。 关键词:浮选;旋流;分选机理;浮选动力学;矿物分选
Abstract
Cyclonic static micro-bubble flotation is a new column separation method and
6.1 柱体背压的影响………………………………………………………………71 6.2 循环矿浆压力的影响…………………………………………………………72 6.3 循环矿浆量的影响……………………………………………………………76
……………
8 结论……………………………………………………………………………107
目录要求写到二级标题即可
…………… 8 Conclusions……………………………………………………………………107 R ef eren c 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Author’s Resume…………………………………………………………………117 Declaration of Thesis/Dissertation Originality…………………………………121 Thesis/Dissertation Data Collection………………………………………………123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g论文格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g论文格式

1 投稿要求1.1 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主要刊登校内师生的稿件,同时接收与本刊报导重点有关的外校作者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稿件。

本编辑部接收电子投稿,务必在电子邮件的主题栏内注明“投中(英)版稿”及作者姓名;回修的稿件务必注明“中(英)文回修稿及作者姓名。

否则,一律按不明邮件删除。

请不要一稿多次投稿。

论文一般为6000字以内(含图表), 文稿按顺序应包含:中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论文的英文题名、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及关键词),首页页下注应有论文第一作者的个人信息(出生年、性别、出生地(省、市/县)、学位、职称及主要研究方向)。

中文版要求有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在投稿时提供批准复印件。

1.2 论文结构的具体要求(请点击示例1,2,3,4,5)1.2.1 中文题名(2号宋体)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

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1.2.2 作者姓名(小4号仿宋体)、作者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小5号宋体)如果作者为两位以上,之间用","隔开;如果多个作者为不同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标以区别,作者通讯地址应为详细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和e-mail地址,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简称。

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

如作者为两位以上,应指定联系人。

1.2.3 中图分类号(详见主要专业主要中图分类号)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本刊采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中图分类的。

1.2.4 中、英文摘要(5号偕体)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传达重要的可检索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导的研究项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范文简洁大气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范文简洁大气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范文简洁大气目录一、摘要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与创新点 (5)二、内容描述 (5)1. 研究问题阐述 (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7)3. 文献综述 (7)4. 研究范围与限制 (8)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9)1. 理论框架构建 (10)2. 研究假设提出 (11)3. 研究假设验证 (12)四、研究方法 (13)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5)3. 研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16)五、实证分析 (1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2. 假设检验 (18)3. 因子分析 (19)4. 回归分析 (20)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20)1. 研究结论概述 (22)2. 政策建议 (22)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3)一、摘要本硕士学位论文旨在探讨[研究主题或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或重点]展开。

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问题,接着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实验设计。

本研究通过[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成功在[特定情境或案例中]取得重要发现。

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关于[重要研究成果或发现点]的新见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体系,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还对实践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突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

海量数据的积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聚焦于[具体研究领域],旨在深入探究[研究主题],以期为[相关领域或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伴随着数据增长的是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博士论文模版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博士论文模版

学位论文Study on the Cyclonic Separation Mechanismof Flotation作 者:* *师:***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二○○*年*月同意本人所撰子版,②为教学和图书馆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

另外,根据有关法规,同意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论文审阅认定书研究生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在我的指导下完成本学位论文,送专家评审。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致谢感谢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摘设备。

……………………….该论文有图15幅,表26个,参考文献160篇。

关键词:浮选;旋流;分选机理;浮选动力学;矿物分选AbstractCyclonic static micro-bubble flotationanddevice with China self-owned intellectual of this equipment in coal preparation along has…………………………Keywords: flotation; cyclonic separation;mineral separationExtended AbstractFlotation is being accepted by the mineralitssimplicity of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andin the coal separation industry, column flotationHowever, there exists a problem that ideal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can not be reached in some aspects (concentrate grade, recovery, processing capacity, etc.) by this equipment due to some scale-up and design principles were not well followed However, there exists a problem that ideal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can not be reached in some aspects (concentrate grade, recovery, processing capacity, etc.) by this equipment due to some scale-up and design principles were not well followed.…………………………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yclonic static micro-bubble column flotation in the separation of fluorite and copper oxides has built a stronger base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is promising equipment.Keywords: flotation; cyclonic separation; separation mechanism; flotation kinetics;mineral separation目录摘要 (I)目录 (V)图清单 (Ⅵ)表清单 (Ⅵ)变量注释表 (Ⅶ)1 绪论 (1)1.112 7 2.1 73 21 3.1 21 3.2 浮选柱选流场 (25)……………6 浮选动力学 (71)6.1 柱体背压的影响 (71)6.2 循环矿浆压力的影响 (72)6.3 循环矿浆量的影响 (76)……………8 结论 (107)参考文献 (111)作者简历 (117)论文原创性声明 (121)学位论文数据集 (123)ContentsAbstract..........................................................................................I Contents..........................................................................................V List of Figures .................................................................................Ⅵ List of Tables .................................................................................Ⅵ List of Variables ..............................................................................Ⅶ Introduction (1)1.1 Introduction .................................................................................1 2 Experiment Research of Column Flotation (7)2.1 Present Research o f Co lumn F lotatio n (7)……………3 Structure of Cyclonic Field of Column Flotation (21)3.1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Column Flotation (21)3.2 Cyclonic Field of Column Flotation (25)6 Flotation Kinetics 716.1 Influence of6.2 Influence of6.3 Influence of 8 Conclusions……………………………………………………………………107 References………………………………………………………………………111 Author ’s Resume…………………………………………………………………117 Declaration of …………………………………121 123图清单变量注释表A c周向气流面积,m2b 明渠的底部宽度,mC L升力系数…………………x 与气流平行的距离,my h水力学(平均)深度,mz……………αβ边界层厚度,mm……………1 绪论1 绪论1.1……………… 1.1.1 研究目标借助研究循环建立基博士学位论文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110.120.130.14循环矿浆压力 M p a Figure 1-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ure of circulating pulp and the back pressure 1.1.2研究方法流场模拟及分选机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MPA学位论文论文题目ENGLISH TITTLE作者:XX导师:XX中国矿业大学二〇一X年X月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矿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本人所撰写的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处理: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学校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①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可以使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②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档案馆、图书馆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

另外,根据有关法规,同意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专业排版,专业论文写作修改降低论文重复率制作答辩幻灯片请联系淘宝旺旺:文交天下友淘宝搜索@文天下中图书分类号:学校代码 10290 UDC 密级公开中国矿业大学MPA硕士学位论文题目TITTLE作者 XX 导师 XX申请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培养单位 XX学院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研究方向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二〇一X年四月论文审阅认定书研究生 XX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在我的指导下完成本学位论文,经审阅,论文中的观点、数据、表述和结构为我所认同,论文撰写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意将本论文作为学位申请论文送专家评审。

导师签字:年月日致谢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难得的一次写作经历,同时非常宝贵,在写作过程中,我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充满艰辛也令人愉悦。

在这既艰辛又愉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各位同学的热忱帮助。

借此机会,我要向他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他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从开题报告到论文初稿,再到论文修改,始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帮助我理清思路、改正错误,又以极为认真的态度帮我修改论文,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回首我的大学生涯,从研究生入学至今,我师从王超教授已经整整三年。

三年期间,老师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般疼爱和教育,不仅无私地教授我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我的生活,给予我很多实际的帮助,并教会我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懂得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此,我要向尊敬的王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师恩如海我将终生铭记!同时,我还要感谢在读期间的各位老师,他们在报告开题和论文预答辩中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他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将使我受益终生!感谢我们班的所有同学,是他们的努力进取与团结友爱激励着我,使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充满了美好的记忆!此外,我要深深地表示谢意,正是身边无私奉献的亲友团们,是你们的鼓励和开解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最后,真诚地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其他老师、朋友和同学,对于他们的无私关怀,我将铭记于心!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我将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深情厚意,沿着导师指点的方向前进,走向新的人生征程!在踏离校园之际,祝愿我的母校蒸蒸日上,桃李芬芳!摘要农村社区建设是党和政府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探索利用社区资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解决农村社区的各项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程推进以来,探索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建设模式,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本文中,结合大吴镇推行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剖析了大吴镇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目前社区管理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如社区建设中行政化倾向严重、内涵偏离、供给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对自身责任定位不准,而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农村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均离不开政府的直接指导与间接帮助,政府责任的定位失当严重影响农村社区建设进程,阻碍了农村社区建设。

最后,通过对大吴镇社区建设的细微解析,寻找政府责任的准确定位。

政府应在继续大力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农村社区以及自身责任的研究,以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效率,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内涵,真正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建设政府责任Abstract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defined as the connotation of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exploring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ty service fun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the lives of rural residents, to solve problems of rural communities, which is taken by our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on the base of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market economic reforms,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ilot project of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t reveals some accessible construction modes with promotional value, but it also exposes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t is to analyze the measures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taken by the Da Wu Zhe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munity management, such as the serious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the connotation divergence, and the supply imbalance etc.. These problems mainly reflect the misalignment of the government in current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it is impossible to march a single step without the direct the guidance and indirect help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fields of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other construction. Once positioning improper in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it would pose serious impacts, thus hindering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nally, it is to find out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through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Da Wu Zhe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one hand,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promoting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ith every effort,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deepen the study of rural communities as well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ie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and truly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Keywords:community,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6)1.4研究路径与难点 (12)2农村社区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4)2.1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 (14)2.2理论基础 (16)3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