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基层减负年总结发言

合集下载

基层减负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基层减负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基层减负工作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基层减负工作交流发言,分享一些关于减轻基层负担的观点和体会。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性。

基层是党的联系群众的最前沿,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工作压力过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效率和质量,也给基层干部造成了心理负担和身体负荷。

因此,减轻基层负担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其次,我们要探讨减轻基层负担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减负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上级部门、基层单位的权责和职责,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

其次,要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降低基层工作的繁琐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我们要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领导干部应发挥好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把减轻基层负担作为解决群众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注重学习和研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减负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让基层干部和群众了解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最后,我们要携手共进,共同努力。

减轻基层负担不仅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也是基层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

要形成合力,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协作和共享,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资源,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难题。

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层减负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指导和督促,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基层减负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基层减负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基层减负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基层减负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基层减负工作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在治理国家、服务人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深切感受到减负工作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减负工作可以释放基层工作者的生产力,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上,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另一方面,减负工作也能够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缓解基层工作压力,让我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提高绩效。

然而,基层减负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是政策不到位、执行不力的问题,导致一些基层工作实践中难以有效减负。

其次是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给基层工作者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得减负工作无法真正落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减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调研基层实际需求,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同时,加强对各级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审查和调整,确保其规范合理;加强督促地方和单位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减负工作能够不断完善,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完成党的使命。

谢谢大家!。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好友: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会,我代表我所在的单位,就该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们要肯定“基层减负年”对于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和提高基层工作效能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基层工作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压力,却往往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动力。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减负年”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服务群众、推进社会发展,而不用分散精力于繁琐的行政事务。

其次,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可以增强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实施“基层减负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要加强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

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明确“基层减负年”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同时要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其次,要注重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基层干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和评估。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估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效。

最后,要加强基层工作的资源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工作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保障,让基层干部从物质上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关心和支持。

在结束发言之前,我还想提醒大家,尽管“基层减负年”可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基层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好友:值此交流研讨会,我们就“基层减负年”进行深入研讨,将“基层减负年”的实施与基层工作的改革与提升相结合,旨在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向。

切实为基层减负交流发言稿

切实为基层减负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切实为基层减负的交流发言。

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石,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然而,近年来,基层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基层干部负担日益加重。

为了推动基层工作健康发展,切实为基层减负,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基层减负的重要性1.基层减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基层减负就是要解决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问题,使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2.基层减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

减轻基层负担,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基层减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基层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石,减轻基层负担,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聚焦问题,分析基层减负的难点1.工作任务繁重。

基层工作任务繁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重点、抓关键。

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导致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而加班加点,加重了工作负担。

3.工作作风不实。

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工作浮于表面,基层负担加重。

4.资源分配不均衡。

基层工作经费、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基层工作需要,导致基层干部工作负担加重。

三、强化措施,切实为基层减负1.优化工作任务。

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劳动。

对基层干部来说,要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对基层干部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

3.加强作风建设。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单位的XX,很荣幸能在此次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首先,我想谈一谈“基层减负年”对于基层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深知基层工作的辛苦和压力。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面临着群众需求多样、工作任务繁重、资源有限等种种挑战。

因此,基层减负年的推出,无疑是对我们的一种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

然而,基层减负年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研讨和解决。

首先,对于减负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无论是减少行政审批手续,还是简化工作流程,我们需要具体的操作指南,以保证减负措施的实施能够真正起到减轻基层工作者负担的效果。

其次,需要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只有通过定期的跟踪和评估,我们才能了解减负举措的实施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等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减负问题。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

只有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胜任基层工作,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为基层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总而言之,基层减负年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而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研究和交流,一定能够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实现基层工作者的减负目标,进一步推动基层工作的发展。

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首先,我想进一步探讨“基层减负年”对于基层工作者的重要意义和需求。

基层减负年是国家层面对基层工作者提出的具体减负任务,其背后体现了对基层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

基层工作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基层工作者承担着广泛的职责和任务,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基层减负领导总结发言稿

基层减负领导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基层减负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在此,我要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基层减负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付出的同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基层减负工作自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基层活力”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我对基层减负工作的总结:一、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工作目标我们始终把基层减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明确了“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基层活力”的工作目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为原则,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繁琐、重复环节进行梳理,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肃问责追责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基层减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问责追责,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基层减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将减负工作与基层实际相结合,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通过减负工作,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基层减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认识不到位、减负措施不够精准、监督检查力度有待加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化减负措施,提高工作实效我们要结合基层实际,进一步深化减负措施,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问责追责我们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问责追责,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我们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减负工作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为大家分享关于“基层减负年”的交流研讨。

在此之前,首先请允许我对我所在的单位的领导及同事们在减负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层减负年”是党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而“基层减负年”则是落实这一任务的具体举措。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单位在“基层减负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一线基层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

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繁多,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员进行配备,但现实情况是,人员总量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工作内容的多样化也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压力。

无论是党建工作、社区服务、基层治理还是公共安全等方面,工作任务都非常繁重,要求我们全员全能,但实际上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给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工作举措。

首先,在人员配备方面,我们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培训岗位交替人员,提升基层服务队伍的整体能力。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共享人力资源,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在工作职责的分化方面,我们坚持每个人有一个主要职责,但也要具备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工作职责的有机衔接和资源共享。

同时,我们注重以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分工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重叠和重复。

通过一年的“基层减负年”工作,我们单位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首先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会议和文件的数量,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得到了缓解,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从而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基层减负年心得六篇(可供参考)

基层减负年心得六篇(可供参考)

基层减负年心得六篇【篇一】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作为基层减负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务院带头精简会议, 文件减1/3 以上。

不用整天忙着填报表、做台账,真正走街串巷服务群众,是对基层减压、减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诸事填报表、做台账,容易做出“虚”功来。

表册数据、台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工作者计划、安排、分配工作,使工作有章法有头绪,保证工作延续性,也方便于上级部门定量化考核,使奖惩激励有理有据,并能留下详实数据资料。

然而,一些单位、部门事无巨细,动辄下发文书、表格,形式繁多,实质雷同。

而且,每张表格填多个不同项目,费尽口舌向农民都解释不清,有的表格填了一次又一次,来回重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表海”泛滥,一味通过基层干部来获取数据,容易将干部困在办公室,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只能浮在面上,会滋生形式主义作风。

另外,这也容易让基层干部形成工作惯性,认为表填了,材料写好了,上面验收了,工作就算做好了,形成“纸上谈兵”的不良习惯。

要多下“实”功夫,认真服务群众。

一些部门,喜欢用“层层压实”来安排部署工作,但未“层层压实” ,而是“层层加压”,对于上级方针政策只愿做加法、乘法,不愿做减法、除法,不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开展工作,将各项工作不断加码,压得基层难以招架。

其实,“层层压实”还要在“实”上下功夫,要做到因“地”制宜,将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各类政策有效落地,制定更细化的措施;在督查考核上,多出实招,切实减少不必要的督查、考核和问责;要科学厘清限度和边界,使广大基层干部真正从“填不完的表册”“写不完的汇报材料”“留不完的照片痕迹”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得以少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做文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让基层干部要在新的环境下,磨炼务实的作风,在实干中让党的好政策和着春风吹向百姓家。

为基层减负松绑,既关系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效能,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基层减负年总结发言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项有力举措与政策不断发力,基层干部皆能感受到减负带来的工作红利,卸下了无谓事务的包袱,竭尽全力、平心静气投入到实打实为民服务、解决问题上去。

然减负的成果成效如何转化为持久干事的动力引擎,就得崇尚减负长效机制,呼应广大基层干部和百姓群众的心声,把好经验总结、好做法推广形成常态,防止务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反弹回潮,方能确保务实求真、担当奋进的工作作风常驻基层。

“人少活多,精力有限”是基层工作的特征,所谓“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张嘴,下面一条腿”等说辞,道出了上级与基层“上下关系”的特殊性,而减负正是防止上级指令乱“打锤”、瞎“动嘴”,给基层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给地方发展带来束缚和枷锁。

“打蛇打七寸”,减负长效机制的构建必然得找准靶心、聚焦“减点”,才能有的放矢、减出成效、掷地有声。

一减“文山会海”。

文山会海是基层陷入务虚事务的重大诱因。

减负实施以来,各部门梳理了发文与会议事项,进行了台账和清单管理,开短会、谈问题、精发文、化矛盾成了共识。

但会少了、文少了,电话通知、视频会议多了,在少数地方依旧存在。

因此,减“文山会海”还得加把劲、聚焦不散光,以防“文山会海”披着马甲外衣“涛声依旧”,这是减负长效机制一大立足点和着力点。

二减“督查检查”。

过去基层为了应付纷至沓来的督查检查,要么在准备督查检查的路上,要么在陪同督查检查的路上,严重干扰了基层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规划打算。

当然,督查检查是倒逼工作的有效手段。

减负正是将督查检查合理化、可控化、瘦身健体,如不少部门和上级联合检查,或以下基层调研代替检查等等,皆是有价值的减负经验值得积累和弘扬。

三减“摘牌挂牌”。

“工作未动,挂牌先行”是不少基层的怪相,一项工作结束意味着另一项工作开始,或同时多项工作启动、多项工作收尾,于是一边挂牌、一边摘牌陆陆续续上演。

干工作贵在有恒、搞服务重在解难题,“有牌无实”“一挂一摘”并不能代表工作的成功收官。

因而,构建减负长效机制要精准治“牌”,以“牌”促干才是其中内在要义。

四减“工作留痕”。

APP打卡、上传电子图片、凡事必拍照……“指尖形式主义”“留痕不留绩”等歪风邪气,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务实风气,也是基层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的“一块大石头”。

网络科技本是一部好经,推动办公电子化、信息化本是一件好事。

可少数地方大搞痕迹管理、不求实效,滥用电子信息技术,成了束缚基层干部手脚的绳索。

减负得为信息化办公正名,回到办实事、办好事的轨道。

五减“重复填报”。

囿于个别上级部门与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与鸿沟,导致工作标准不统一、任务指令差异化,让基层干部对同一项工作“重复N次”,重复报表、重复汇报、重复劳作。

减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