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2章(第3课时)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
2017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第3课时平面向量的线

课题: 2.2.2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的: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概念的理解讲课类型: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进程:一、温习引入: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概念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互换律:a+b=b+a3.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1.用“相反向量”概念向量的减法:1“相反向量”的概念:与a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a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a任一贯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a + (a) =0若是a、b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b = a, a + b = 03向量减法的概念:向量a加上的b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即:a b = a + (b)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2.用加法的逆运算概念向量的减法:若b + x= a,则x叫做a与b的差,记作a b 3.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b,求作向量∵(a b) + b = a + (b) + b = a +0= a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作OA= a, OB= b, 则BA= a b即a b能够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注意:1AB表示ab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2用“相反向量”概念法作差向量,a b = a + (b)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三、讲解范例:例1已知向量a、b、c、d,求作向量a b、c d解:在平面上取一点O,作OA= a, OB= b, OC= c, OD=d,作BA, DC, 则BA= a b, DC= c d例2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AD b=,用a,b表示向量AC、DB 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AC= a + b,DB= AB AD- = a b变式一:当a, b知足什么条件时,a+b与a b垂直?(|a| = |b|)变式二:当a, b知足什么条件时,|a+b| = |a b|?(a, b彼此垂直)变式三:a+b与a b可能是相当向量吗?(不可能,∵对角线方向不同),3,,,ABCD AB a DA b OC cb c a OA===+-=如图平行四边形证明:例b c DA OC OC CB OBb c a OB AB OB BA OA+=+=+=∴+-=-=+=证明:四、课堂练习:五、小结向量减法的概念、作图法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八、课跋文:。
高一必修4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一、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1)字母表示法:如,,,a b c →→→等.(2)几何表示法: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向量.如,AB CD →→等. (3)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叫向量的模(就是用来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共线向量(共线向量又称为平行向量). 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 知识点二:向量的加(减)法运算1.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2.运算律:①交换律:a b b a →→→→+=+;②结合律:()()a b c a b c →→→→→→++=++ 知识点三:数乘向量1.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λ→(1) ||||||a a λλ→→=;(2)①当λ>0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②当λ<0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③当0λ=时,0a λ→→=. 2.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结合律:()()a a λμλμ→→=;分配律:(),()a a a a b a b λμλμλλλ→→→→→→→+=++=+ 3.共线向量基本定理非零向量a →与向量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非零实数,λ使b a λ→→=. 经典例题类型一:向量的基本概念1.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若||||,a b →→=则a b →→=;(2)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3)若,,a b b c →→→→==,则.a c →→=(4)两向量,a b →→相等的等价条件是||||a b →→=且//a b →→. 类型二:向量的线性运算2.如图所示,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M 且,,AB a AD b →→→→==用,a b →→表示,,,MA MB MC MD →→→→【变式1】如图,ABC ∆中,点M 是BC 的中点,点N 在边AC 上,且2,AN NC AM =与BN 相交于点,P 求:AP PM 的值.【答案】解:(如图)设则和分别共线,∴存在使故,而∴由基本定理得即类型三:共线向量与三点共线问题 3.设两非零向量1e →和2e →不共线,(1)如果121212,28,3(),AB e e BC e e CD e e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12k e e →→+和12e k e →→+共线. 类型四:综合应用4.如图,已知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 求证:0EA FB DC →→→→++=. 测评 基础达标:1.下面的几个命题:①若||||,a b →→=则,a b →→共线;②长度不等且方向相反的两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③若,a b →→满足||a →>||,b →且,a b →→同向,则a →>b →; ④由于0→方向不定,故0→不能与任何向量平行;⑤对于任意向量,a b →→必有||||||a b →→-≤||a b →→+≤||||a b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⑤C.③⑤D.①⑤2.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O 为其中心,则2FA AB BO ED →→→→+++= ( ) A.FE → B. AC → C. DC → D. FC →3.如图所示,,,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D 的中点,则AF DB →→-= ( ) A. FD → B. FC → C. FE → D. BE →4.若,,O E F 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则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A.B.C.D.5.已知向量,,a b →→且2,56,72,AB a b BC a b CD a b →→→→→→→→→=+=-+=-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A.A 、B 、D B.A 、B 、C C.B 、C 、D D.A 、C 、D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a b a b a →→→→→+=+⇔与b →方向相同 ②||||||a b a b a →→→→→+=-⇔与b →方向相反 ③||||a b a b a →→→→→+=-⇔与b →有相等的模 ④||||||a b a b a →→→→→-=-⇔与b →方向相同 A.0 B.1 C.2D.37.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1,2,,3AD DB CD CA CB λ→→→→→==+则λ= ( )A.23B. 13C. 13-D. 23-8.设12,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向量12()m e k e k R →→→=-+∈与向量212n e e →→→=-共线的条件是 ( ) A. 0k = B. 1k = C. 2k = D. 12k =9.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1,,,,AB a BC b AC c →→→→→→===则||a b c →→→++=( )A.0B.3C.D.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DC BC 中点,已知1,,,AM c AN d →→→→==用,c d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若1212,,,OP a OP b PP PP λ→→→→→→===则OP →= (用,a b →→表示) 12.已知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点,求证:(1)//DE AB →→;(2) 1||||2DE AB →→=; (3)0AD BE CF →→→→++=.13.已知OAB ∆中,点C 是以A 为中心的B 的对称点,D 是将OB →分成2:1的一个内分点,DC 与OA 交于,E 设,OA a OB b →→→→==. (1)用,a b →→表示,OC DE →→; (2)若,OE OA λ→→=求实数λ的值.。
必修4第二章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4向量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例4】化简:(1) - - ;
(2)( - )-( - ).
【变式4】化简:
(1) - + - ;
(2) + + - .
考点5用已知向量表示其他向量
【例5】如图,解答下列各题:
C.与向量b方向相同D.与向量b方向相反
3.化简 - + ,所得的结果是().
A. B. C.0D.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设A=a,=b,=c,则=().
A.a-b+cB.b-(a+c)C.a+b+cD.b-a+c
5.化简4(a-b)-3(a+b)-b=().
A.a-2bB.a
C.a-6bD.a-8b
各式:
① + + ;
② + + + .
考点2利用向量证明几何问题
【例2】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延长线及反向延长线上,取点F、E,使BE=DF(如图).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四边形AECF也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2】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 = , = .
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6.已知向量a=e1-2e2,b=2e1+e2,其中e1、e2不共线,则a+b与c=6e1-2e2的关系为().
A.不共线B.共线C.相等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当非零向量a,b满足________时,a+b平分a与b的夹角
8.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 - + |=________.
9.梯形ABCD中,AB∥DC,AC与BD交于点O,则 - + - + =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表示:AB或a
有向线段
向量
向量的大小 (长度、模)
向量的方向
单位向量 与零向量
相等向量与 平行向量 相反向量 (共线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新课导入
大三通之前,由 于大陆和台湾没有直 航,因此要从台湾去 上海探亲,乘飞机要 先从台北到香港,再 从香港到上海,这两 次位移之和是什么?
解:(1)OA OC OB;
(2)BC FE AD;
E
D
FO
C
(3)OA FE 0.
A
B
(1)向量加法交换律: a b b a
D
a
C
b
b a+b
A
a
B
(2)向量加法结合律:
(a+b)+c a (b c)
D
c
C
D
c
C
(a + b) + c
a+b
a + (b + c) b
b+c b
B
B
A
a
-c.
通法提炼 两个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例如, 作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也可以直接 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则差向 量就是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如图,已知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a,b,求作向量a- b,b-a,-a-b.
2(2008安徽)若 AB (2,4), AC (1, 3),
则BC ( B )
A.(1,1) C.(3,7)
B.(-1,-1) D.(-2,-4)
高中数学必修四同步学习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学习过程

r uuur r r 2b ,OC a 3b ,试判断
A 、 B、 C 三点之uu间ur 的位置关系.
解:∵uuru AB = OB - OA = a+2b-(a+b) =b,
且
AC uuru
=
OC - uuur
OA
=
a+3b-
(a+b)
=
2
b,
∴ AC = 2 AB .
所以, A 、 B、 C 三点共线.
例 2.如u图uu,r 平行r 四边u形uur ABrCD 的两条r 对角r线相交于
点uuMru u,ur且u uAuuBr =uuaru , AD = b ,试用 a , b 表示向量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向量的加法 ( 1)定义已知非零向量
rr 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r
r
A ,作 AB = a ,BC = b ,则向量 AC
rr
rr
rr
叫做 a 与 b 的和,记作 a b ,即 a b = AB + BC = AC .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叫向量的加法.这种求
知识点二:向量的减法
r
r
( 1)相反向量:与 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 .记作 a 。
rr
r
( 2)①向量 a 和 - a 互为相反向量,即 –(- a ).
②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③任一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即
r r r rr a + (- a )=(- a )+ a = 0 .
[来源 :]
则确定.
(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以点 O 为起点作向量 OA a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第3课时)《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教案

课 题: 2.2.2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的: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 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3.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1.用“相反向量”定义向量的减法: 1︒“相反向量”的定义: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 -a 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 a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 (-a ) =0如果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 b = -a , a + b = 03︒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a 加上的b 相反向量,叫做a 与b 的差即:a - b = a + (-b )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2.用加法的逆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若b + x = a ,则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作a - b3.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a -b ) + b = a + (-b ) + b = a +0 = a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 ,作OA = a , OB = b , 则BA = a - b即a -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注意:1︒AB 表示a -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2︒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 b = a + (-b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三、讲解范例:例1已知向量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解:在平面上取一点O ,作OA = a , OB = b , OC = c , OD =d ,作BA , DC , 则BA = a -b , DC = c -d例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 = ,AD b = ,用a ,b 表示向量AC 、 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AC = a + b , DB = AB AD - = a -b变式一: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与a -b 垂直?(|a | = |b |)变式二: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 = |a -b |?(a , b 互相垂直)变式三:a +b 与a -b 可能是相当向量吗?(不可能,∵对角线方向不同),3,,,ABCD AB a DA b OC c b c a OA===+-= 如图平行四边形证明:例 b c DA OC OC CB OB b c a OB AB OB BA OA+=+=+=∴+-=-=+= 证明:四、课堂练习:五、小结 向量减法的定义、作图法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件(3)

r
r
r
思 与向考量题2ar:
向量 3a 与向量 有什么关系?
a 有什么关系? 向量
3a
r
r
r
r
(的1)3向倍量,即3a3的ar 方3向ar .与 a 的方向相同, 向量 3a的长度是 a
r
r
r
r
(2)向量3a的r方向r与 a 的方向相反, 向量3a的长度是 a
的3倍,即 3a 3 a .
精品PPT
C
3 AB BC A
B
D
3AC
∴ AC与 AE 共线.
精品PPT
定理的应用:
(1)有关向量共线问题:
(2)证明三点共线的问题:
AB BC(BC 0) A、B、C三点共线
精品PPT
例3:设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AB a b,BC 2a 8b,CD 3 a b ,
求证:A,B,D三点共线.
如何作出
r a
r a
r a
和(ar)Biblioteka r (a)r (a)?
r
rrr
r rr
a
aaa
a a a
uuur uuur Ouuur Auuur rB r rC N r rM r Q r P
OC
OA
uuur
AB
r
BC
a
a
uuaur
记r: a ra a r 3a
r
即: OC 3a. 同理可得: PN (a) (a) (a) 3a
c)
(3ar
2br
cr)
a 5b 2c
注:向量与实数之间可以像多项式
一样进行运算.
精品PPT
精品PPT
高中数学必修4: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

AB BC CD _A__D__
AB BC CD DE __A_E__
加法三角形法则:首尾相连
向量加法(二):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OA + OB = OC
b a
A
a
C
O
b
B
向量加法
(1)规定:0 + a = a + 0 = a
(2)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向量和时,用三角形法则更 简单.
λ>0 λ<0
特别地,当λ=0或a=0时,0a=_0__或λ0=__0_.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① λ(μa)=____(_λ_μ_)a_____; ② (λ+μ)a=___λ_a_+__μ_a___;
③ λ(a+b)=___λ_a_+__λ_b___.
2(3a)=(2×3)a=6a (2+3)a=2a+3a=5a 2(a+b)=2a+2b
例1 已知 λ∈R,下列关系式正确吗?
① 若λ=0, 则 λa=0; ② 若a=0,则λa=0;
③ |λa|=|λ|a;
④ |λa|=λ|a|.
解析:实数λ与向量a的积λa也是一个向量,所以①错,② 正确;|λa|=|λ||a|,所以③④错.
想一想?
向量与实数可以求积(数乘),结果是个向量. 那么向量和实数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 提示:不可以. 向量与实数不能进行加减运算,如1+a和λ-a无法运算.
QP
(-a)+(-a)+(-a)
PN PQQM MN a a a =3 a
(-a)+(-a)+(-a)=-3a
-3a方向与a方向相反 |-3a|=__3_|a|=|-3|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2.2.2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目的:
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 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
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
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
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
3.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
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
1.用“相反向量”定义向量的减法: 1︒“相反向量”的定义: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 -a 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 a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 (-a ) =0
如果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 b = -a , a + b = 0
3︒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a 加上的b 相反向量,叫做a 与b 的差
即:a - b = a + (-b )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用加法的逆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若b + x = a ,则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作a - b
3.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
∵(a -b ) + b = a + (-b ) + b = a +0 = a
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 ,
作OA = a , OB = b , 则BA = a - b
即a -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
注意:1︒AB 表示a -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
2︒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 b = a + (-b )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
三、讲解范例:
例1已知向量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
解:在平面上取一点O ,作OA = a , OB = b , OC = c , OD =d ,
作BA , DC , 则BA = a -b , DC = c -d
例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 = ,AD b = ,用a ,b 表示向量AC 、
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
AC = a + b , DB = AB AD - = a -b
变式一: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与a -b 垂直?(|a | = |b |)
变式二: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 = |a -b |?(a , b 互相垂直)
变式三:a +b 与a -b
,3,,,ABCD AB a DA b OC c b c a OA
===+-= 如图平行四边形证明:例 b c DA OC OC CB OB b c a OB AB OB BA OA
+=+=+=∴+-=-=+= 证明: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 向量减法的定义、作图法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