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解析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日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吉林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吉林市普通高中2009-2010年学年度下学期模块(选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
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删与不删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
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
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
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
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快,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受。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删了鲁迅杂文,换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不会无意中让祖国的花朵们误入迷途?鲁迅不是常青树,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至今被人们深深地怀念。
中国有个古老的新词,叫“与时俱进”。
对于鲁迅的文章,照抄照搬,“拿来主义”,是不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
在教材中删除鲁迅的原文,难道不能用新时代具有鲁迅精神的文章“取而代之”?新时代有没有活着的鲁迅?我看,肯定是有的。
否则鲁迅逝世了,中国岂不真的折了“脊梁”?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大有人在,针砭时弊的好文章也比比皆是,编辑们选用他们的文章进入教材,既继承了鲁迅之精神,又克服了讳涩难懂之弊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v120分钟 150分�w 注意:⒈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Ⅱ卷答案作答在答案卷上。
⒉Ⅱ卷答案书写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Ⅰ卷�v每题3分共36分�w 一、选择题。
�v每题3分共15分�w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v �w A. 蹊跷�vqí�w 羞赧�vnǎn�w 复辟�vpì�w 断井残垣�vyuán�w B. 缧绁�vxiè�w 施�vyǐ�w从惨怛�vdá�w 景行�vxíng�w行止 C. 裨�vpí�w将怃�vwǔ �w然馈�vkuì�w赠箪�vdān �w食豆羹 D.仆射�vyè�w 桎梏�vgào�w 殷�vyīn�w红毁家纾�vshū�w难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折券自惭形秽一以惯之四面楚歌 B.骠骑精兵减政一蹴而就震聋发聩 C.恻隐博大经深循循善诱凭心而论 D.荒僻舍生取义销声匿迹功亏一篑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次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重点关注城市化、贫困问题、气候变化及危害三个问题,都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B.算啦,你别和他计较了,等过一阵子,他会善罢甘休的。
C.德国队南非世界杯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它将成为世界足坛的明日黄花。
D. 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v �w A.南方五省的特大旱情牵动全国团员青年的心,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人人捐出一瓶水”的号召,踊跃捐款,为缓解旱区人们的饮水困难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B.在人代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有生之年,想去台湾看看”的发言传递了一位老人对祖国宝岛的赤子情怀。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WORD版)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WORD版)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本试卷为笔试部分,共10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I need another dictionary because________ cover is dirty and ________ page is missing.A. a ; aB. a ; theC. the ; aD. the ; the22.This cake is very sweet. You ________ alot of sugar in it.A.should put B.could have put C.might put D.must have put 23.— Professor Wang, thank you so much for giving us this wonderful speech.— ________A. It doesn’t matter.B. That’s right.C. Never mind.D. My pleasure.24.Mr. Smith ________ these days. I think he should take a holiday before he burns out.A. has been overworkingB. overworkedC. had overworkedD. was overworking25.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very complex,so I think it will take me some time to ________ its reality.A. come upB. figure outC. look throughD. appeal to26.Helen was so excited ________ she wo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xam.A. whereB. thatC. whenD. why27.I send you 100 dollars today, the rest________ in a year.A. followsB.followedC. to followD. being followed28.I always take something to read when Igo to the doctor’s ________ I have to wait.A. in caseB. so thatC.in order D. as if29.— Good evening. I ________ to see MissMary.—Oh, good evening. I’m sorry, but she is not in.A. cameB. comeC. have comeD. had come30.We didn’t know you were in trouble atthat time, ________ we would have given you a hand.A. whileB. whenC. otherwiseD. therefore31.________ tomorrow’s lessons, I have notime to go out with you.A. Not preparingB. Not prepareC. Not being preparedD. Not having prepared32.Life is ten percent what happens to youand ninety percent ________ you respond to it.A. thatB. whetherC. howD. what33.Alan sold most of his belongings. He hashardly left ________ in the house.A. everythingB. anythingC. nothingD. something34.— Hi, Bob, do you see the newspaper onthe table?— Oh, yes, I ________ it and I can't remember where I put it.A. readB. had readC. amreading D. was reading35.The man pulled his hat low down ________his eyes in order not to be recognized by the police.A. underB. belowC. onD. over第二节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 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009-2010学年新课标高三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语文综合测试(4)[新课标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 •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模特模具模棱两可劳动模范B•开辟精辟辟举为官辟邪说C•量变量刑量入为出量体裁衣D•累积连累连篇累牍果实累累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 •第二届《中非友好贡献奖》于2009年12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以赞比亚首任总统卡翁达为代表的感动中国的五位非洲人”和以摄影家罗红为代表的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等中非人士获奖。
B •“这可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C •散文家这位“魔术师”,凭靠的并不是什么“点金术”,而是“有伶俐的耳目,有沉着的心思”(《小品文作法论》),这使他独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而洞察其中的真谛禾口生命。
D •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士大夫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12月21日下午,杭州市一家商铺突然发生火灾。
由于当时正处于大风天气,火势在风力的推动下迅速_______________ 。
②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已不再剧烈咳嗽,病情有了好转的 _______________ 。
③本人不慎在2路公交车上丢失牡丹信用卡一张,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谢,绝不。
20092010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009/2010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试卷与答卷纸,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纸上。
并在答题纸上正确填写座位号、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上交。
2.作文另写在作文纸上,考试结束后与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熏炙(zhì)押解(jiè)文绉绉(zōu)愀(qiǎo)然作色B.遒劲(qiú)淬(cuì)火粗糙(cāo)一鳞半爪(zhuǎ)C.媲(pì)美整饬(chì)重荷(hè)壁龛(kān)D.蹊(xī)跷眩(xuán)晕暗忖(cǔn)泪洒纸笺(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肆无忌惮哀声叹气束之高阁日渐式微B.驰骋沙场声名雀起触目惊心枉费心机C.望眼欲穿浅尝辄止兼收并畜各行其是D.振聋发聩饱经沧桑绿草如茵席不暇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在德国,由于金融经济危机,人们重新对卡尔•马克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成了畅销书,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如今的书法画坛鱼龙混杂,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仅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其头衔吓到。
C.小说《圆青坊老宅》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平凡的生活,传递出那个南方小城骚动不安的特殊气氛。
D.据悉,保险业未雨绸缪应对甲型H1N1流感理赔举措主要包括:启动紧急预案,要求各分支机构密切关注疫情,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立即上报等。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面对金钱,面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甚至面对舞台形象的雕琢,小沈阳能否载得住这块沉甸甸的奖章,还有很多的内功等待他的修炼。
吉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
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
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
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
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
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
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
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
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
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如果依照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来判定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那么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
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0.5 本试卷共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区县、学校、试室号、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然后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呼吁./吁.叹匮.乏/溃.疡饮鸩.止渴/对症.下药B.熨贴./碑帖.泥淖./奶酪.天翻地覆./物阜.民丰C.解.甲/解.数孝悌./涕.零满腹经纶./羽扇纶.巾D.省.心/反省.飒.爽/厦门螳.臂当车/瞠.目结舌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自中国的耶鲁毕业生张磊,给耶鲁捐了8888888美元,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络世界更是沸反盈天,杯弓蛇影....,人肉搜索的结果是张磊没给母国捐多少钱,甚至连汶川这么大的灾难也没有像样的表现,因此不少国人认为,张磊明显的吃里爬外....,数典忘祖了。
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捐助人,无论他说出何种温暖人心的话语,他把钱投入在哪里,投入多少钱,都属于危言危行....,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
A.轩然大波B.杯弓蛇影C.吃里爬外D.危言危行3.下列一段话中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①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该公司被迫从全球召回有问题的汽车一事,向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道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余秋雨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
有可能,你们的宣传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
”的确,国际问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
这是出于政治偏见吗?其实不是,拿中国参加两次世界博览会来说吧,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据民意测验,在。
最想去看的馆”中,中国馆排在第二位.我去看过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灯箱,再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天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很少有人在某一个角落停步,都是用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观众一般需要排队等侯参观,法国馆三小时,日本馆四小时,而中国馆却基本不需要等待,借着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引申开来,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这是文化交流的起点,必须认真面对。
第一,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如果我们更多地承认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心底里承认,情况就会大大改现.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馆大厅是一大堆未完成的德国伟人塑像,贝多。
芬、黑格尔、马克思等等,告示牌上说,德国伟人都无法在自己国家完成,都走向了全世界,因此有理由让世界备国观众在心中去完成.而且,还请世界各国观众在黑板上补充在自己国家出名的德国人.德国人那么骄傲,却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里去,希望世界各国现众出主意,它们都突出了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第二,实际上,文化在呈现形态上,以差异为第一特征,以差异间的互相欣赏为第二特征.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正如我心中的欧几里德、黑格尔、康德,遇到我心中的孔子、苏东坡、王阳明,是互相欣赏、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互相取消。
因此,我不赞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赞成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那句话:我们为差异而欣喜。
第三,我们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产生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文化自傲,还把别人的文化反思批判成了文化自卑。
我诚恳地希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人,一方面,需要对外停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一一文化本身的支点.第四,最近几年不少官员和文人越来越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别人搞明白其中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
我记得,德国诗天歌德对中国人情感方式的惊喜发现,是通过中国古代一部三流小说《风月好逑传》,而不是通过他早年就读过的《论语》和其他中国经典。
其实,我们对德国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过什么官方话语,而是通过歌德、贝多芬、巴赫。
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
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利玛窦、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
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会是官员.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
(节选自《环球时报》)1.下列关于“文化孤立”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孤立”是其他国家因政治偏见而造成的不愿认同、接纳中国文化的一种必然现象。
B.“文化孤立”是指一国文化囿于本民族文化范围之内,盲目自大,不能与世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进而共同发展。
C.造成中国“文化孤立”于世界文化的原因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中,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D.正是因为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所以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诺威世博会与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显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孤立现象,说明中国展馆的设计方案还欠缺智慧,欠缺创新,欠缺互动性,欠缺亲和力。
B.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文化内涵丰富,有实例证明,西方人发现、接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往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阅读而实现的。
c.文化交流的结果,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应把让外国人捉摸不透的概念式语言强加给外国人。
D.作者建议,要改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利的现状,既要注重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又要以国际标准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3.根据原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如果改变以往单一的展示展品等枯燥的形式,多一点创新,多一份智慧,多一些想象,将会使中国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B.作者认为文化上存在差异是值得欣慰的,南非大主教图图也说,我们为差异而欣喜,可见,中外有识之士,都希望文化能百家争鸣而不是某种文化一统天下。
C.从泰戈尔、海明威、鉴真、姚明等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人物起到的作用看,将来的文化交流中,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演员等也将发挥巨大作用,而政府官员则不再起作用了。
D.尽管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文化孤立”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6题,每题3分,7题10分)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诩年十二,能通鬣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惰府,拜郎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公卿议者成同.诩闻之,乃说李惰曰:“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
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
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
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虽贲、育①为卒,太公为将,犹恐不足当御.弃之非计。
”惰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
然则计当安出?一诩曰:“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诚宜令四府九卿②,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③,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惰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
于是辟凉州豪桀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絷,乃以诩为朝歌长。
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逆杀贼数百人。
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埏④缝其裾为帜,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
贼由是骇散,成称神明。
后羌寇武都,诩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词于陈仓、崤谷。
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
羌闻之,乃分抄傍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
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威,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
临终,谓其子恭日:。
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
”(节选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注:①贲、育:贲,孟贲;育,夏育。
二人都是秦武王时的壮士。
②四府,四大官府;九卿:九类官员。
③冗官:无固定职事的散官。
④采艇:通“彩线”。
4.下面各旬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辟太尉李惰府辟:征召 B.微子之言,几败国事微:如果没有C.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卒:突然 D.诩为飨会,悉贳其罪贳:惩治5.下列各句能具体表现出虞诩的“将才”的一组是()①案法平允,务存宽恕②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③于是辟凉州豪桀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④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⑤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埏缝其裾为帜⑥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大将军邓骘因为怕耗费军饷想要放弃凉州,虞诩知道后,劝他不要这样做。
因为放弃凉州后三辅将妻成为边塞,一则皇室园陵也将暴露在外了,二则尚有守城之勇的凉州百姓被弃置不用,将使局势发生动荡。
B.虞诩到朝歌县做长官,能够因势利导,招募游手好闲之人做壮士,并派遣会缝纫的贫民为反贼作标有记号的衣裳,反贼出入市里的时候便捕捉。
反贼害怕,认为有神灵相助。
C.羌人入俊,虞诩以武都太守的身份率兵抵挡,因敌众我寡,于是审时度势,采用增灶法成功地抑制住了敌人的追兵。
D.虞诩一生刚正不屈,忠心于国,所以在朝歌长任上杀掉数百名叛贼,也是忠于职守的行为,问心无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
(5分)(2)羌闻之,乃分抄傍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粱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
(5分)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道小题回答,不答之题处画“×”)(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