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喹酮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差异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明显少于对照组15%。
结论: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肾病;坎地沙坦;卡托普利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结构,从肾血管、肾小球到间质,可以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意义[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为糖尿病临床常见性微血管并发症。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其中发病10年左右则发展成DN,其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比一般的肾病快很多,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联合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36.1岁;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35.3岁,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严格控制饮食。
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卡托普利口服,每日3次,每次25mg,以12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卡托普利口服,每日2次,每次半片;坎地沙坦口服,每日1次,每次8mg,以12周为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收缩压(SPB)、舒张压(DBP)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

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分析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n =40)、对照组(n=40)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 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Homa B指数。
结果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 )。
治疗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Homa B指数治疗后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提示坎地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可延缓患者病情及肾脏损害。
恢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坎地沙坦;Hs-crp不断累积的证据表明,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代谢的作用,延缓微量白蛋白尿或显著糖尿病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进展[1-2],坎地沙坦是一类新型的非肽类选择性1型血管紧张素H受体拮抗剂。
我院在2006年8月至200 8年3月共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80例,通过对比性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DM)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N患者,应用坎地沙坦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并探讨其可能发生的机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选择选择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男44 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12岁,平均病程3.4±1.8年。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并发炎症、心功能不全、肿瘤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
糖尿病(DM)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DN的诊断。
1.2 方法实验设计对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维持原DM 降糖治疗不变,坎地沙坦治疗组40例,给予坎地沙坦8mg/d。
坎地沙坦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坎地沙坦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于进堂;刁力;张同臣【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及肾功能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40~70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坎地沙坦酯(商品名迪之雅)8 mg,1次/d.并高血压的患者,如1周后血压仍>140/90 mm Hg,则坎地沙坦酯加至8 mg,2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除不用坎地沙坦酯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坎地沙坦酯治疗1个月后,SCr、BUN、24 h尿蛋白迅速下降.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及肾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0.01).结论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而且能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2页(P308-309)【关键词】坎地沙坦酯;糖尿病,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肾功能;治疗结果【作者】于进堂;刁力;张同臣【作者单位】265100,山东省海阳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265100,山东省海阳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265100,山东省海阳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42型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中末期肾功能不全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如何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应用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至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0~70岁;病程7~16年。
其中24 h尿蛋白定量<0.5 g 30例,0.5~1.555例,>1.5 g 15例。
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目的探究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n=30),对照组选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加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患者可自行缓解。
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标签:坎地沙坦;卡托普利;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达35%左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生存率较低,5年生存率0.05)。
3 讨论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约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而肾损害一旦发生,将会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且过程不可逆。
临床上根据DN病程及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将其进行详细分期,包括肾小球高度滤过和肾肥大期、正常型白蛋白尿期、EDN期、临床DN期、终末期[2]。
其中前两期患者临床症状均不明显,且通过控制血糖即可稳定病情,而患者进入EDN期后,则会持续出现UALB,且如未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一旦进入临床DN期,病情会呈现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肾脏衰竭,增大治疗难度,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卡托普利是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II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及毛细血管内压以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改善高滤过状态,还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状态,使其逐渐正常话,减少UAE 的漏出,抑制肾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阻止肾小球的硬化,对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卡托普利可以用于糖尿病肾病的各个阶段,但由于血管紧张素Ⅱ合成途径多,ACE仅通过转换酶途径的抑制,并不能很好的改善ATⅡ的生成,加之目前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导致卡托普利单纯应用效果不佳。
探讨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探讨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发表时间:2013-08-02T15:06:01.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牟华英[导读] 在本组实验中,伲利安药物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作用于临床,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牟华英(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宣汉 636150)【摘要】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
方法观察 2012 年6月到2013年6月坎地沙坦对就诊于我院内分泌门诊的 8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坎地沙坦治疗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及 Homa B 指数明显增高,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高敏C反应蛋白( hs - CRP) 明显下降。
结论坎地沙坦酯片( 伲利安) 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时兼顾降压与降低蛋白尿,可有效地减少心肾终点事件。
【关键词】高血压早期糖尿病肾病坎地沙坦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坎地沙坦酯片在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对我院内分泌门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80例患者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治疗效果。
1.2 诊断标准以WHO / ISF(2005年) 标准来诊断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
1.3 用药方法将临床上明确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0人随机分为1 号组与2号组,并且都采用胰岛素、适当运动及饮食控制等普通治疗,1号组选用依那普利(10mg,bid) 作为对照组,若患者对依那普利不耐受则选用贝那普利(10mg,bid)来治疗。
2号组用坎地沙坦酯片(伲利安,青岛黄海制药有限公司) 8mg/d治疗1.4 疗效判定经过12周的治疗后2号组测定的的各项指标都要低于1号组(P<0.05) 。
2 结果2.1 在治疗前检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谷丙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HomaB指数、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多项检查(见表1)。
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49100投稿邮箱:sjzxyx6666@0 引言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临床特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多、渐进性的肾功能损伤以及高血压等。
早期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防止糖尿病肾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延缓DN 的进一步发展,延缓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以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该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其中男性患者62例,平均病程(9.8±2.7)年;女性患者38例,平均病程(7.8±3.5)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在饮食上对患者进行常规控制,服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mg,治疗7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使用坎地沙坦,每次8mg,治疗7周。
在治疗过程中,每两周对患者的血钾和血清肌酐进行检测观察,完成治疗后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复查。
1.3 排除标准急慢性肾炎患者、剧烈运动或者其他药物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患者、血清肌酐超出正常指标患者[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s )表示各项数据,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成组比较,t 检验,设定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根据表1的数据可知,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治疗前是(135±39)μg/min,经过治疗后为(73±17)μg/min,数据差异显著(P <0.05)。
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实施格列喹酮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
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后相比显著下降(P <0.01);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肌酐水平有所下降(P<0.01)。
结论格列喹酮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有效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格列喹酮;2型糖尿病;肾病;有效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病程演变可经历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微量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几个阶段,最终导致肾功衰竭,甚至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是引起糖尿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由此导致的医疗经济负担亦逐年增加。
因此,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年内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一次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②无明显糖尿病症状,仅1次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1次随机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1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2~70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并发高血压者9例,除外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急性代谢紊乱。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次检测均在30~200 mg/g。
1.2方法20例2型糖尿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健康宣教,糖尿饮食控制,合理控制体重、予以适度运动、戒烟等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治疗措施,停用原来服用的降糖药及餐时胰岛素,改用格列喹酮3~6片/d,分3次餐前15 min 服用,疗程均为6个月,原来预混胰岛素方案更换为格列喹酮联合长效胰岛素,合并高血压者给予相应的降压药物。
坎地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PDF X页)

升 。无效:患者病 情没有得 到缓解。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人数比例 。
1 . 4 统计学 方法 :在本 次研究 中采用统计学 软件S P S S 2 0 . 0 对 统计的数 据 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 采用舛 佥 验 ,计数的资料采用 检验 ,P <0 . 0 5 差 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查 ,包括 血压、不 良反应等 ,如果存 在异 常情况必须调整治疗方 式。
1 - 3疗效评断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 , 对 治疗 效果分为 三个等级标准 ,具 体表现如下 :显效 :患者 肾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不 良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 :经过治疗 后,不 良 症状缓解 , 血 肌酐指数下降 ,生活质量得到提
型 糖尿 病 肾病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将 其随 机 分为 对照 组和 治疗 组 ,每 组 3 3例 患者 。对 照 组采 用坎地 沙坦 进 行 治疗 ,治疗 组 采 用坎 地 沙坦联
合 前 列地 尔进行 治疗 ,对 治疗 效 果进 行 比较 分析 。结果 在 本次研 究 中 ,治疗 组 中显 效 例数 2 8例 ,总 有效 率 为 8 4 . 8 %,对 照组 中显效 例 数为 2 3例 ,总 有效率 为 6 9 . 7 %, 治疗 组的 治疗 效果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两组 比较 结果 有 明显 的差 异性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坎 地沙坦 联 合前 列地 尔在 治疗早期 糖 尿病 肾病 中效 果 明显 ,能有 效缓 解病 情 ,提 升 患者 的 肾功 能 ,值得 临床 推广 和应 用。
参考文献
Ⅲ 1 杨 常治 , 李 朝霞. 坎地 沙坦 联 合前 列地 尔 治疗 早期 糖尿 病 。 肾病 疗 效观 察 [ J ] . 医药论 坛杂 志, 2 0 1 4 , 3 5 ( 7 ) : 1 4 8 — 1 5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9
106投稿邮箱:sjzxyx22@
0 引言
糖尿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在于其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在各种并发症中出现概率偏高,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类型,临床特征为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受到渐进性损害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事件。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阶段采取积极治疗干预能够控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甚至出现病情逆转,当前对本病的治疗首要任务是控制血糖。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格列喹酮(糖适平)主要在肝脏代谢,只有大致5%由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全时,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本文主旨在于探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格列喹酮、坎地沙坦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资料来自于2014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早
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数据。
患者中有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在42-77岁范围间,平均年龄为(57.6±3.8)岁;病程时间在2-13年范围间,平均病程时间(8.6±1.3)年。
纳入研究范围内患者均排除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情况。
患者接受Mogensen 分型标准后确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
以每组40例为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提示此次研究对象组别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具体情况等差异并不明显,具备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本次治疗前1个月均未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
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滞剂治疗,根据常规治疗措施使用降血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确认血糖控制范围如下:空腹状态低于7.0mmol/L,餐后2h 状态低于10mmol/L;血压控制范围如下:低于130/80mmHg。
对照组患者单用格列喹酮治疗,每天服用剂量30mg。
观察组用格列喹酮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其中每天服用格列喹酮剂量30mg,服用坎地沙坦剂量8mg。
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对药量进行合理调节,1疗程为12周。
1.3 检测指标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包括:24h 尿白蛋白含量、尿素氮、血钾、肌酐。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基线资料的计数、计量等资料经统计学软件
(SPSS20.0版本)处理,组间检验由c 2和t 执行,
最终所得结果由均数±标准差与率(%)的形式表示,若提示P <0.05,则判定差异显著,统计学之间有意义。
2 结果
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测,提示相对于
治疗前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24h 尿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 <0.05),详情请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组别(n )24h 尿白蛋
白(mg)尿素氮
(mmol/L)肌酐
(uoml/L)血钾
(mmol/L)
对照组(40)
治疗前94±127.2±1.688±23 4.1±0.5治疗后56±9 6.8±1.185±18 4.0±0.5观察组(40)
治疗前96±137.3±1.587±22 4.1±0.6治疗后
44±9
5.1±0.5
82±21
3.9±0.7
治疗后患者接受随访,均未发现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疗
程顺利完成。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指肾小球发生糖尿病性质的硬化,主要对血管造成损害,早期阶段典型临床症状为肾体积增大,肾小球的滤过率表现出高滤过的状态,随着病情恶化逐渐有间隙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情况,属于该病病变的重要时机,对该阶段患者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能够控制改善肾功能的恶化程度[1]。
否则病情恶化情况下会逐渐有持续蛋白尿或者高血压、水肿等,导致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事件[2]。
坎地沙坦除了可以调整血压同时还对血管紧张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让出球小动脉得到强化并直接在人体肾脏RAS 系统发挥作用,缩小肾小球基底膜孔径,达到控制蛋白滤出的效果。
坎地沙坦在常用的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滞剂中亲和力相对较强,同时解离性偏慢,能够保持更久的作用,在降
压方面更为强效和稳定[3]。
从本文研究内容可知格列喹酮、坎地沙坦两者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着突出的改善效果,各个指标的改善情况相对于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更有优越性,提示对早期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用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相关疾病指标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刚,刘栋梁,李襄君,等.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6,37(8):531-534.
[2] K umar H,Kawai T,Akira S.Toll-like receptors and innate immunity.[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2,4(8):51-52.[3] 李晓娟,夏凤芝,刘芳.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
病的疗效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884-2886.
格列喹酮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谢建兵
(内蒙古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摘要:目的 探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格列喹酮、坎地沙坦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
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于2014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数据,以每组40例为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纯用格列喹酮)
和观察组(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对患者疗程后相关临床资料用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结果 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24h 尿白蛋白含量、尿素氮、血钾、肌酐)等进行检测,提示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24h 尿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接受随访,均未发现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疗程顺利完成。
结论 对早期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用格列喹酮联合坎地沙坦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相关疾病指标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格列喹酮;坎地沙坦;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99.076
·药物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