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PPT课件
嘉兴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嘉兴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空间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清洁生产产业,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打造一批绿色转型升级示范标杆企业,提高制造业绿色工厂占比。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循环、治污减排、监测监控等核心环保技术工艺、成套装备、材料药剂的研发与产业化。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
广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共享的能源体系。
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项目建设,推进分散燃煤锅(窑)炉和其他工业燃煤设施淘汰改造。
强化天然气储备与保障,有序推进镇村用气,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力度。
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奖补政策,力争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显著提高充换电服务便利性。
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大行业高能耗企业退出力度。
稳步推进园区集中供热、特定区域集中供冷、超低能耗建筑、高效节能家电等应用。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履约评价和土地退出等机制,确保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推进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建设。
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实施闭环管理,建设“无废城市”。
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嘉兴市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居住区达到2类标准,工业功能区达到3类标准。
嘉兴市区
0411-V-0-6
秀洲工业园区环境优化准入区
为秀洲新区工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区域,位于石臼漾饮用水源上游,北至兴园路-环镇南路-新塍镇镇域边界,南距杭州塘北岸50米,西至虹桥路-新塍大道,东距乍嘉苏高速公路西侧50米
8.3
杭嘉湖71河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IV类标准,其余河段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居住区达到2类标准,工业功能区达到3类标准。
嘉兴市区
0402-V-0-3
嘉兴工业园区环境优化准入区
为嘉兴工业园区以及大桥镇工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区块区,包括南、中、北三个区块,南区块位于凤桥镇,东至梅花塘,南至凤篁公路,西至凤篁公路,北至行周港;中区块位于沪杭高速南侧,南至新07省道,东至镇域边界,西临钟埭塘-沪杭高速绿化控制带,北至自然河浜;北区块位于沪杭高速北侧,北临山塘,南至自然河浜,东靠横塘,西至中华自备电厂西侧
5.06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2类标准。
嘉兴市区
0402-IV-0-6
凤桥人居环境保障区
为凤桥镇以居住、商贸、科教为主的区域,北至梅花西路-凤溪路-余云公路-梅洲二路-规划道路,南靠“乍嘉苏”绿化带-方角港,西至田家桥港-西湖桥港-窑湾港,东至王祥路
嘉兴市区
0402-Ⅱ-4-2
凌公塘-姚家荡公园生态保障区
跨越南湖街道、东栅街道、城南街道,包括南北两个区块,北区块主要为凌公塘公园、南湖区及市政府周边的绿地,西至沪杭铁路,北靠南溪路-望湖路,东至三环东路,南至中环南路-凌公塘路;南区块为姚家荡公园,西至创新路,南至长水路,东至长浜路,北靠红松路
最新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规划PPT60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生态绿道网规划与实践探索

生态绿道网规划与实践探索摘要:2010年,嘉兴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高潮,2011年,在嘉兴市绿道网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在落实嘉兴市网络型田园城市和“洁净秀美、富裕和谐”生态平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在“提升城乡功能、拉动旅游、优化结构、体现民享”的总体要求下开展了平湖市绿道网规划,并实施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的绿道规划,以推动城市生态保护、生活休闲一体化,凸显平湖市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和城市宜居性。
关键词:生态绿道;规划;实践Abstract: In 2010, there raised a climax of constructing the greenway in Jiaxing city. And in 2011, the green way planning were carried out in Pinghu city under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greenway of Jiaxing city,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tworked garden city and the goal of ecological P inghu construction being “clean, beautiful, rich and harmonious”, and at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 improving the rural and urban functions, driving tourist,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reflecting the people’s enjoy”, and the district and city centre the two levels greenway planning were implemented, 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leisure life, highlighting the Jiangnan water cultural features of Pinghu city and its city habitability.Key words: ecological greenway; planning; practice中图分类号:S718.5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绿道的概念和内涵1.1生态绿道的概念生态绿道(ECO-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绿化带、风景道路、乡村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嘉兴经济技术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开拓创新、务实高效、创先争优”的新时期开发区精神,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工作主线,着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深化开放型经济,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五年来,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5家,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自身投入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25亿元。
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出口总额亿美元,实现财政收入亿元,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开放经济加快发展。
五年来,按照“招商选资、提高质量”的要求,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制造业基地”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到2010年末,全区已累计引进韩国、日本、意大利、美国、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82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引进外商总投资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前来投资,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92个,投资规模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5个,吸引了日本住友电工、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麦德龙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9个项目,形成了以韩国、日本、港台和欧美并举的外资引进特色。
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逐年提高。
绿道专题探究ppt课件

中美两国的“绿” 与“道”
发展的比较; 概念的比较; 结构的比较; 分类的比较; 实施的比较; 总结;
3
发展历程的比较
美国绿道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早,理论与体 系较为完善;而我国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 段,国内绿道的实践及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游径为主要形式,功能较 为单一,以游憩或是控制城 市发展为主
绿道探究
1
研究意义
目前,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greenway已成为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 珠三角在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上也开始引入greenway的建设模式,并将其 定义成“绿道”。自珠三角绿道建设之后,绿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呈现蓬勃兴 起之势,但我国绿道的定义及建设方式与方向等问题还表现得较为模糊。通过 对美国greenway与中国绿道发展历程、概念、结构构成方式、分类、具体实施 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阐明中国绿道现阶段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绿”与“道” 的结合,希望通过对美国Greenway发展模式与经验的借鉴,为我国绿道建设提 供参考。
我国现有绿道系统串联各类节点并在慢行道周
边划定出一定范围的绿道控制区。但没点之间建立自
然连接廊道,生态完整性不足。没有将绿道与节点
等进行整体的考虑。
7
小结
结构上两者存在差异,美国的greenway是由受保护的土地构成的 完整的网络系统,而广东省绿道则是周边有绿化或没有绿化的慢行道游 憩网络,类似于美国面向户外游憩所建设的游步道系统。
19th下半叶——20th上半 叶
初期阶段
以线性游径为主要形式, 注重线性的空间建设
20世纪60—70年代
中期阶段
线性要素组成的 多功能土地网络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阶段
1985—2006年 理念引入,理论介绍
建设南湖秀洲国际商务三大副中心,嘉兴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南湖秀洲国际商务三大副中心,嘉兴城市总体规划
嘉兴位于杭州湾北侧,东西方向分别连接上海和杭州,处在长江三角洲核心位置。
嘉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从《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修订)》可以了解到市域空间主要以北部生态湿地发展带、中部核心集聚带、南部滨江滨海保护开发带三条带发展。
嘉兴市北部区域与太湖近在咫尺,但是由于苏州的阻隔,还是没有办法直通太湖。
中部区域以嘉兴中心城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经济。
嘉兴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中以沪杭高铁为主轴,抓住上海大都市区及杭州都市区建设等机遇,主动融入沪杭,实现同城化发展。
规划4条市域轨道,分别为桐乡-临平(杭州3号线)、海宁-临平(杭州9号线)、嘉兴-松江、乍浦-金山(上海22号线)。
中心城区规划T1和T2两条线路,具体介绍可以查看文章《布局T1/T2两条主干线,嘉兴轨道交通发展与规划》。
嘉兴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市规划区空间结构中嘉兴城区为综合服务中心,周围建设旅游休闲、科技创新、高铁宜居、空港物流、先进制造六大片区。
嘉兴城市规划区空间结构图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发展“一主三副”的模式,三副分别为南湖副中心、秀洲副中心、国际商务区副中心。
东南片区以南湖新区与国际商务区为重点,西部以秀洲新区为重点。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
希望借助科学有序的规划,将嘉兴打造成为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和江南水乡典范城市。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 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 2011.9

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嘉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9
规划背景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嘉兴建设 生态绿道的重要精神,全面开展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国际商务区 生态绿道网建设工作,于2011年初特委托我院编制本规划。 (1)打造全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绿道系统要素构成
(1)节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绿道网系统的节点可以分为换乘枢纽、服务驿站 和交叉点三类: 换乘节点: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航道等交通道路与绿道的之 间的换乘点,可以结合高铁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布局 换乘节点,设置停车场、自行车租赁、旅游休闲用品、餐厅等设 施。 服务驿站:在绿道线路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基本服务站点,服 务驿站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结合绿道经过的村庄、旅游景区、 特色园区等进行一体化考虑。 交叉点:主要是绿道与道路、河流等要素的相交点。在设置中可 以采用借道、栈桥等形式,避免相互干扰。
(2)有利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整合发展和功能提升
(3)经济发展和休闲娱乐的自然需求 (4)提高绿色开敞空间利用效率的要求
汇报框架
1 规划总则 相关规划
2
3 4 5 6 7 8
建设条件分析
绿道网总体布局 绿道网建设指引 专项配套 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1 规划总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创建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为目标,落实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生态宜居新城区等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同时,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制定整体规划,明确建设标准 ,分期推进建设,体现绿道的多样化、本土化和生态化,进一步优 化区域生态格局和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开敞空间,推动城市生态保 护、生活休闲一体化,凸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乡特色和城市宜居 性,进而实现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大推进和形象的大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相关规划
嘉兴市区绿道网规划对本次规划范围内绿道网布局要求
与秀洲区绿道网规划衔接
2 相关规划
与南湖区绿道网规划
与湘家荡旅游度假区绿道网规划衔接
2 相关规划
与中心城区中环路以内区域绿道的衔接
3 建设条件分析
人文 古迹
公园 景点
绿道建设条件
交通 设施
4 绿道网总体布局
选线原则
(1)必须与周边区域绿道空间对接 (2)必须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功能提升结合 (3)必须与水上巴士、河流水系整治结合起来 (4)必须体现生态化和本土化
选线布局理念
(1)提升、挖掘 ——培育地域特色 (2)民享、民乐——突显以人为本 (3)生态、低碳——优化城市结构
3 建设条件分析
不利条件——
(1)城市建成区绿线、蓝线缺乏有效控制,给予绿道建设的预 留空间不足; (2)低成本建设导致绿道选线困难,建成区绿道会因此存在较 多的“瓶颈”; (3)对于绿道的认知不足,绿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规 划建设、养护都需要科学合理安排; (4)城市建成区内点状的公园绿地建设较好,带状的滨河绿地 建设刚刚起步,系统性差; (5)区域内河道岸线分布着众多的生产岸线,绿道建设空间受 到限制,同时部分航运功能也会对绿道产生一定环境干扰。
汇报框架
1
规划总则
2
相关规划
3
建设条件分析
4
绿道网总体布局
5
绿道网建设指引
6
专项配套
7
近期建设规划
8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1 规划总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创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目标,落实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示范 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等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满足人的多样性 需求;同时,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制定整体规划,明确建设 标准,分期推进建设,体现绿道的多样化、本土化和生态化,进一 步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和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开敞空间,推动城市生 态保护、生活休闲一体化,凸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乡特色和城市 宜居性,进而实现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大推进和形象的大提 升。
规划建设原则
(1)滨水性
(2)衔接性
(3)整体性
(4)生态性
(5)安全性
(6)便捷性
(7)可操作性
(8)低成本性
1 规划总则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国际商务区), 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1-2020年。
近期:2011-2013年; 远期:2014-2020年。
2 相关规划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7会审稿) 嘉兴市国际商务区总体规划(2010年会审稿) 嘉兴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嘉兴市水系规划(2003-2020) 嘉兴市区绿道总体规划(2010) 嘉兴市南湖区绿道规划(2010) 嘉兴市秀洲区绿道规划(2010) …………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特色产业发展区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1)水系网络保护较为完好,水网密布,湖泊、湿地数量较多,且 面积较大; (2)区域内交通便捷; (3)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马家浜文化与运河文化; (4)众多的人文古迹、公园、景点; (5)产业功能区特色鲜明; (6)经济技术开发区姚家荡片区与国际商务区空间布局上尚处于快 速发展阶段,是同步进行绿道建设好时机。
水系
水系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3 建设条件分析
交通设施 (1)线性交通要素
铁路、公路 、城市道路、水路
(2)点状交通要素
对外交通枢纽、公交始末站、枢纽站、水上巴士枢纽站、停靠站
3 建设条件分析
人文古迹
3 建设条件分析
公园、景点
4 绿道网总体布局
空间关系分析
(1)联系嘉兴市区重要的交通 通道与节点
(2)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 务区)与周边绿道空间的对接
(3)与其他要素关系分析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0
4 绿道网总体布局
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2011年绿道建设任务的衔接
城市绿道41.15公里 社区绿道33.45公里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
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嘉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9
规划背景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嘉兴建 设生态绿道的重要精神,全面开展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国际商务 区生态绿道网建设工作,于2011年初特委托我院编制本规划。 (1)打造全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2)有利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整合发展和功能提升 (3)经济发展和休闲娱乐的自然需求 (4)提高绿色开敞空间利用效率的要求
1 规划总则
规划重点
本次以绿道线网规划为主,确定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 务区)绿道网的总体布局、建设指引、专项配套规划等内容。
规划重点
调整、细化:
对嘉兴市区绿道网总体规划 中一些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 区现状存在矛盾的绿道加以 调整、优化、 细化。
对接:
注意与秀洲区、南湖区绿道 网总体规划中绿道布局实现 无缝对接。
4 绿道网总体布局
绿道系统要素构成
(1)节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绿道网系统的节点可以分为换乘枢纽、服务驿站 和交叉点三类:
换乘节点: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航道等交通道路与绿道的之 间的换乘点,可以结合高铁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布局 换乘节点,设置停车场、自行车租赁、旅游休闲用品、餐厅等设 施。
1 规划总则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 2011-2012年:基本成网 2012-2013年:完善成景
远期目标 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绿道网络,使绿道网络成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部功能联系的重要支撑,推动核心区功能提升 的重要要素,带动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使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 体系完善,具有明显的生态修复功能和水环境改善效果,为居民提供 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联系紧密的休闲娱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