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长市杂交中籼水稻机插适宜优质品种筛选试验

合集下载

机插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物 , 年种植 面积 67万 h 右 , 中杂 交 籼稻 种 植 面 常 . m 左 其
积 约 占总 面积 的 9 % 。水稻 生 产在 本 地 区粮 食 生产 中具 5
排灌 两便 , 畦面平 整光 滑 , 播种时 板面 湿润 、 沉实 。 3 3 播前 准 备 . ( ) 种 。每 67 机插 秧大 田需 备 稻 1备 6m
安 徽农 学 通 报 , n u . e B l 2 1 ,7 0 ) A hi A Si u1 0 1 1 ( 7 . .
8 l
机 插 杂 交 中籼 稻 高产 栽 培 技 术
李 霞红 孙 如 银 李 福 军
290 ) 33 0
( 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安徽天长

要 : 文 比较 系统 的介 绍 了机插 杂 交 中籼 稻 的 品 种 选 择 、 育壮 秧 及 大 田 管理 中的技 术措 施 。 该 培
种, 防止 超龄 移栽 。 ( ) 2 种子 处理 。用 浸种 灵乳 油 2 mL加
1k 水 , 6 g 0g 浸 k 稻种 , 浸种 2 4 h视温度高低适当调节 4~ 8 ,
浸种 时间 , 保证 浸足 6 ℃ ・ 催 芽 至破 胸 露 白 即可播 种 。 0 d,
3 机 插水 稻育秧 技 术
1 产 量指 标与产 量 结构
机 插 中 籼 稻 中 等 地 力 田 块 目 标 产 量 6 0 ~6 0 0 5 k/ 6 m , 6 7 有效穗 l g6 7 每 6 m 6~1 7万 , 穗 总粒 数 10~ 每 8 10粒 , 9 千粒重 2 7~2 g 结 实率 8 % 一 0 。 9, 5 9%
关 键 词 : 插 ; 交 中籼 稻 ; 培技 术 机 杂 栽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5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 0 0 7— 7 1 2 1 )7—8 一 2 l 0

适宜有机栽培的杂交水稻组合筛选研究初报

适宜有机栽培的杂交水稻组合筛选研究初报
量和产量 的矛盾 , 是本研究 的根本 目的所 在。
历史 或经 过净 化转 换 的基 地 J按 照 有 机水 稻 生产 技 , 术 操作 规程 , 产 出符 合 有机 水 稻 标 准 稻 米 的 生产 过 生 程 。种植有 机水 稻具 有 显 著 的生 态 、 济 效益 和社 会 经
1 材 料 与 方 法
10k/ 6 I。只使 用 生 物 农 药 大 印 ( 楝 素 ) 井 0 g67I T 印 和
冈霉 素 防治病 虫 1次 , 施其他农 药 , 未 以鉴 定各材 料 的 抗病 虫性 。各材 料 陆续 于 9月 1 0~1 成熟 , 61 3 即熟 即 割 , 干测产 , 晒 同时每个 材料各 取样 5蔸 考种 。
有机栽培 的杂交水稻 组合 应用于有机 水稻生产。 关键词 : 水稻 ; 机栽 培 ; 有 杂交组合 ; 筛选
中图分类号 : S l 5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4 0 (0 2 0 -170 0 l一 7 5 2 1 )80 0 - 4
1 、 7号 玉针香 、 香 1号和沁香 2号等 , 沁 这些常规 品种 都 具有米 质优 的特 点 , 但丰产 I 生一般 , 虫能力较 差 , 抗病 产量 较低而且 不稳 定 , 质 和高 产没 有得 到 很好 统 一 , 优
比一般 的化学 栽 培要 花 费 更 多 的人 力 、 力 , 本 高 , 物 成
为 了达 到最 高附 加值 , 必须选 择优 质米 品种 , 满足 和适
应 市场 需求 , 以得 到平衡 的收支 和恰 当的利 润 。 目前 ,
使 用 的品种 多为 常规 品种 , 如粳稻 区 的银 香 一8 9 82 1 、9 . , 江西省 的 9 3 外 引 7号 , 2、 湖南省 的湘早 籼 4 5号 、 晚籼 湘

水稻不同品种、播期机插试验报告

水稻不同品种、播期机插试验报告

早稻品种为嘉兴 8 号、浙辐 9 9 1 、早籼 2 1 3 ,播种 水 ,做 到 雨停水干。移栽前 5 天 ,根 据苗情用 好送 嫁 期: 3 月3 0日、4 月 5日、4 月1 0日 ; 单 季稻 为籼杂 品 肥 ( 尿素 3 0 g 、磷 酸二氢钾 1 5 g / m 兑水 3~5 k g 喷洒 ) , 种丰两优香 1 号 、两优 6 3 2 6 ,播种期 : 4月 3 0日、 5 月 并 清水淋 洗秧苗 ,旺苗少用或 不用,弱苗适 量增 加氮
推广天地
E ×T ENSl o N
水稻不 同品种 播期机插试验报告
。安徽省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崔海龙 董根生
水稻机 插成功 的关键 是在育好秧苗 的前题下,正
二、栽培管理
确使用好栽 培品种 ,合 理安排茬 口、播期,实行早稻 、
1 . 育秧方法 采用旱育 秧。按 6 6 7 m 需3 0 X 5 8 c m

材料与方法
1 . 试验 品种 早稻 品种 : 早籼 2 1 3 、浙 辐 9 9 1 和嘉
兴 8号 ; 双 晚品种 : 武 运粳 7号、金 优 2 0 7和嘉 兴 8 叶,苗 高 1 2~1 8 c m时栽 插。一 叶一心期 ,追 施 断奶 号 ; 单 季稻品种 : 丰两优香 1 号、两优 6 3 2 6和武运粳 肥 ,亩用尿素 5 k g兑水 5 0 0 k g于傍晚喷 洒,喷后及时
播种芽谷 1 1 0~1 2 0 g 。
及茬 口衔接 的水稻配套 品种,现将试验 结果小结如— F 。

播后 用 细土 覆 盖 ,早稻 采用 薄 膜 覆 盖 育 秧 ,单 双季稻 采用露天育 苗,播 种后覆 盖防雨 ,出苗后揭膜
( 网) 。 秧龄 控 制在 2 0~2 5 天 以 内,叶 龄在 3 . 5~4

优质籼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示范及优质籼稻新品种示范试验

优质籼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示范及优质籼稻新品种示范试验

118实验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水稻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经过2019年品种示范筛选和优质籼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示范。

2020年在南陵示范县示范基地许镇镇龙潭展示区,开展了1000多亩优质籼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示范和优质籼稻新品种筛选及优质籼稻新品种示范试验,充分展示优质籼稻品种产量水平。

通过品种筛选示范试验,鉴定评价生产上主导优质籼稻新品种和新近审定的优质籼品种的丰产性、米质、抗性、适应性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体系示范推广品种和水稻产业技术提供依据。

1.示范设计1.1优质籼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示范(1)品种选择深两优867、喜两优丝苗;亩用种量1.5公斤/亩。

(2)示范面积780亩, 540亩 深两优867,240亩深两优600。

(3)栽培方式单季籼稻连片分田实施,每品种示范运作一个大田面积,在同等实施条件下进行生产比较,采用等行距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同步机械化育插,播种机育时间为5月21日,机插时间为6月8日,亩定量机插秧苗数25盘,每穴2-4棵,机插密度17×25㎝,大田密度1.6万穴/亩,基础运作肥力水平按亩产700公斤测算。

(4)肥料应用基肥用茂施缓释肥(27-9-15, CN12%),35公斤/亩,分蘖肥(尿素)5-7.5公斤/亩,追肥10-15公斤/亩。

(5)农药应用使用阿维·氯苯酰,戊唑·嘧菌酯,烯啶·吡蚜酮生物低毒农药,采用担架式植保机和无人机防治,80-90元/亩。

(6)生产用工按示范生产任务安排用工量1.5工/亩。

(7)农机作业费用安排机械耕作65元/亩,机械育插秧150元/亩,机械防治:60元/亩。

(8)关键技术水稻标准化机育机插及全程机械化技术、使用绿色生物农药采用无人机植保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水肥精准管理技术、有机无机复混肥使用技术、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农药肥料减量生产应用技术。

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机插技术规程

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机插技术规程

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机插技术规程郭涛1王月娥1胡娟1胡万群1徐宏斌1杨龙1周益良2王斌1*(1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六安237008;2安徽丰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徽霍邱237441)摘要为了适应水稻现代化机插作业方式,有效避免机插秧秧苗不整齐、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等不利因素,对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制定了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机插技术规程。

本文总结了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机插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适用范围、麻纤维膜育秧方式、播前准备、精细播种育秧、机插前准备、起运机插、机插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麻纤维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7-0021-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7.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水稻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水稻产量约占谷类作物产量的40%,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0%[1]。

近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0万hm2左右[2],水稻产量常年稳定在2亿t以上[3]。

但是,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大,各国在粮食出口问题上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动辄减少粮食出口,更甚者直接禁止出口。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消耗的粮食数量巨大,粮食缺口较大。

水稻作为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的品质一直是水稻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成为从事水稻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且水稻是安徽省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250万hm2以上,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8.3%,年总产量约1300万t,常年外销稻米800万t以上,在产量和商品率上均居全国前列[4]。

2022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强一增”专项行动,为安徽省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优质杂交水稻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优质杂交水稻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17 9 9和 内香 8 1 5 8外 , 它 品种 产 量 均低 于对 照 。 其
万 穴 / 6 。重 复 间 、 复 与 四周 保 护 区 间 留 6 7 m。 重
宜香 1 7 9 9产量 最高 , 较对 照 宜 香 7 5高 1 0 ; 2 .9 其 次 为 内香 8 1 , 对 照 高 0 1 ; 香 7 5 58 较 .7 宜 2
开展 水稻 高产创 建 , 挖 掘单产 潜力 、 是 确保 粮 食基 本供 给 的有 效 途径 ; 是转 变发展 方式 、 推进 现
稀 释“ 0 倍 ” 氯精 药液 浸种 1d 然后 将 药液 冲 50 强 , 洗 干净 后再 继续 浸种 1d 。之后 用 清 水将 种 子 冲 洗 干净 后催 芽 。4月 5 —9日将 催 好 芽 的种 子 均 匀 撤入秧 田 。秧母 田底 肥 施碳 铵 2 g 6 7m。 0k / 6 , 磷 酸二 铵 5k / 6 m。 底肥 。 g 67 做
表明 : 内香 8 1 、 5 8 宜香 7 5 对 照 ) 宜香 1 7 2( 和 9 9产 量 高 , 合 性 状 较 好 , 作 为 水 稻 高 产 创 建 主 推 品 种 ; 5优 综 可 内 59 3 9产 量 排 第 四 位 , 米 质 较 好 , 作 为 订 单 生 产 的 主 栽 品 种 。 且 可 关 键 词 : 交 水稻 ; 种 比 较 ; 点 ; 验 杂 品 多 试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 区 概 况 .
试验于 21 0 0年 5 0月在 陕 西 省 汉 中市 汉 —1 台 区王 道池 村 、 郑 县 齐力 村 、 固 县新 华 村 、 南 城 城 固县 文 星村 、 县 立集 村 、 勉 洋县 六 陵度 村 、 乡 县 西 中坝 村 , 7个地 点 进 行 。该地 区属 于北 亚 热 带 共 温热 , 年均 气 温 1 —1 ℃ , 霜期 长 达 2 1 2 4 2 4 无 1 — 5

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

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

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对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首先对天长市水稻机插秧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研发不足、培训推广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

为此,提出了三点对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培训和推广、优化政策支持。

在对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对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讨,旨在为改善水稻种植生产环境,提高机插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长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对策、技术研发、培训、推广、政策支持、总结、展望、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天长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级市,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插秧作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天长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农民操作技能需要进一步培训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天长市水稻机插秧现状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该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天长市水稻机插秧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情况的深入调研,找出影响机插秧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天长市水稻机插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 正文2.1 天长市水稻机插秧现状分析水稻机插秧在天长市的应用程度逐渐提升,大部分水稻种植户都已经转向了机械化插秧。

机插秧可以提高插秧的效率,减少人力劳动,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机插秧还可以减少对土地的损坏,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在天长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种植户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也比较熟练。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种植户使用机插秧设备。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区试综合评价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区试综合评价
量最高 的为 丰优 04其 次为 皖稻 7 和 天协 6 。经联 合方 8, 7 号 差分析 , 新复极 差法进 行多 重 比较 , 果 : 并用 结 丰优 04皖 稻 8、 7 比汕优 6、 优 5 、 7 3金 7 2 国丰 1 、 优 9 增产 显著 。 号 辐香 8 22 生 育期 ( 1 参 试 8 品种 ( 合 ) . 表 ) 个 组 的生 育 期最 长 的 是 天协 6 , 1 ; 期最短 的是 国丰 1 , 16 。 号 为 4 d生育 8 号 为 3 d
23 主 要经济性 状 . 见 表 1 。
12 试验设 计 ,
试 验 地 点在 六 安市 金 安 区稻 麦 良种场 , 采
用随机区组排列, 次重复, 3 每个小区面积为 66 2 . m 。小区 7
栽 插竖行 1 行 , 0 横行 2 行 , 20 , 插 规格 2 1 计 1穴 栽 0 m×1, e 65 e 。四周设 保护行 。均单本栽 插 。 m 13 试验经 过及管理 . 4 1 月 6日播种 下地 , 月 2 日出芽。 4 0 试 验 田土壤为 黄 白土 , 力 中等 , 灌 方便 , 茬 为 麦 田, 肥 排 前 施
之 , 8. %; 为 65 天协 6 4 号位居 第 3为 8 . % ; , 6 1 最低 的是 汕优 9
6 , 7 .5 3 为 8 4 %。
() 1丰优 04 皖稻 7 、 8、 7天协 6 号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 抗病
作优质 中籼稻 主推 品种 。 () 2辐香 优 9 产 量 结 构合 理 , 间长 势 较 好 , 育期 较 8 田 生
生育 米 适 建 235 千粒 重 。千粒 重大 小 依次 为 : .. 丰优 04 皖稻 7 、 8、 7天协 性较强 , 期适 中 , 质 较 好 , 合 在 六 安 地 区种 植 , 议 6 、 优 9、 号 辐香 8金优 5 、 优 04 汕优 6 、 7 2金 8、 3国丰 1 。 号 24 抗性 . 参试 的 8 品种 ( 合 ) 个 组 均未 发生 白叶枯病 。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齐穗期成熟期穴有效穗数/穗有效穗数/万穗·hm -2千粒重/g 实测产量/kg ·hm -2株高/cm 倒伏情况晶两优121208-1610-0812.30278.8525.007218.00122.7未倒伏C 两优086108-1510-0612.65282.4525.009079.35118.5倒伏徽两优89808-1410-0612.48286.9525.008637.60121.2未倒伏徽两优85808-1510-0611.88277.0525.009881.85109.4未倒伏C 两优粤禾丝苗08-1510-0812.40289.3525.007992.15124.2倒伏徽两优98508-1410-0713.45295.9525.009304.65116.4未倒伏Y 两优2号08-1910-1112.53292.2025.008772.75128.0倒伏徽两优99608-1410-0711.03275.7025.008329.65118.8未倒伏表1不同品种性状及产量比较近几年,随着机插杂交中籼稻技术的成熟,推广应用面积越来越大,显示出明显的省工、节本、高效、稳产、高产的优点,受到农户的欢迎。

但由于高温、多阴雨、大风等多变气候,造成不少机插秧品种存在一定的短板,影响着水稻产量和机插秧的推广。

为进一步完善机插水稻大田栽培技术,筛选出优质高产稳产的杂交中籼稻品种,特安排该品种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天长市永丰镇桥湾社区中心队某农户地块,面积1800m 2,前茬为空茬,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地力中等偏上,排灌两便[1-2]。

1.2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共8个,分别为晶两优1212、C 两优0861,徽两优898、徽两优858、C 两优粤禾丝苗、徽两优985、Y 两优2号、徽两优996。

1.3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大区单重复设计,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533m 2,不设重复,小区间距0.5m ,各小区统一管理。

1.4试验经过试验于5月7日软盘育秧,育秧375盘/hm 2,每盘按干籽80g 播种,每个品种育秧20盘。

试验田于5月23日先用大功率拖拉机旋耕,而后用手扶拖拉机耙田,并用60%丁草胺2250mL/hm 2+20%芐嘧磺隆300g/hm 2拌细土撒施,沉淀5d 后栽插[3-4]。

采用PF455S 步进式插秧机统一栽插,栽后保持自然状况,实际栽插行距为30cm ,穴距为16cm ,每穴2~3株苗。

6月6日结合分蘖肥施用进行化学除草。

全生育期施纯N 195kg/hm 2、P 2O 584kg/hm 2、K 2O 84kg/hm 2;基肥施用复合肥375kg/hm 2+尿素75kg/hm 2+磷酸二铵75kg/hm 2,分蘖肥施尿素75kg/hm 2,穗肥施复合肥187.5kg/hm 2。

6月20日用50%吡蚜酮300g/hm 2+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 2防治稻飞虱、大螟。

7月10日用24%稻康瑞(噻呋酰胺)300mL/hm 2+40%福戈(氯虫·噻虫嗪)120g/hm 2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

8月6日用40%福戈(氯虫·噻虫嗪)120g/hm 2+20%叶枯唑1500g/hm 2+50%嘧菌酯1500g/hm 2防治细菌性条斑病、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等。

8月13日用98%磷钾动力600g/hm 2+三环唑450g/hm 2+50%吡蚜酮300g/hm 2+50%嘧菌酯1500g/hm 2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等,中后期因品种的生育进程不一致,分品种施药,因防治及时,试验水稻整体长势良好,无病虫草害。

1.5试验期间天气状况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加快了水稻的生育进程。

8月中下旬至9月多阴雨天气,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其间天长市总降水量为279.3mm ,较历年同期偏多230%,比上年同期偏多73%;其中9月日照时数134.1h ,比历年同期偏少19%,比上年同期偏少36%;月平均相对湿度78%,比历年同期偏多1%,比上年同期多3%。

本年度示范片水稻扬花灌浆期处于多雨寡照的天气之下,水稻稻曲病和谷粒黑粉病较常年稍重。

2结果与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齐穗期以Y 两优2号最迟,为8月19日,徽两优898、徽两优985和徽两优996最早,为8月14日,其他品种相差不大。

由于2017年度气候条件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不同品种千粒重均仅25g 左右。

产量幅度在7218.00~9881.85kg/hm 2之间,以徽两优858产量摘要为了了解天长市市场上杂交中籼稻品种在天长市的机插种植表现,筛选出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杂交中籼稻品种,2017年在天长市进行了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徽两优858、徽两优985产量较高,均高于对照品种徽两优996,且未倒伏,可在天长地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机插;品种筛选;安徽天长;2017年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18-0031-012017年天长市杂交中籼水稻机插适宜优质品种筛选试验王玉军1陈光明2(1安徽省天长市天长街道办事处农技站,安徽天长239300;2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收稿日期2018-05-15最高,晶两优1212产量最低。

抗倒伏性方面,C 两优0861、C 两优粤禾丝苗、Y 两优2号倒伏,其他品种不倒伏[5-6]。

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858、徽两优985、C 两优0861产(下转第35页)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8期(上接第31页)量较高,均超过9000kg/hm 2,但C 两优0861容易倒伏。

因此,宜在天长市推广的杂交中籼稻品种为徽两优858、徽两优985。

4参考文献[1]唐柳华,覃素能.不同水稻新品种田间产量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60.[2]吴文革,张健美,周永进,等.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5,21(4):118-124.[3]何岸玲,罗丹利.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8):105.[4]王祖勇,李继良.富源县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6(2):28-30.[5]杨峰.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11(13):11-15.[6]张培江.水稻生产配套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分值外观包含品种27~30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一致,穗型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紧密,具乳熟期应有的色泽;苞叶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皮薄,无秃尖,无虫咬,无霉变,无损伤华威甜16号(27分),华福甜844(30分),华福甜10号(27分),广良甜27号(27分)22~26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基本一致,穗型粒型基本一致,少数籽粒不饱满、排列整齐紧密,色泽稍差;苞叶较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性稍差、皮较薄,秃尖≤1cm ,无虫咬,无霉变,损伤粒少于5粒金穗甜11(25分),晟甜7号(25分),华威甜玉913(25分),云甜玉2号(CK )(25分)18~21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穗型粒型稍有差异,饱满度稍差,排列基本整齐,有少量籽粒色泽与本品种不同;苞叶基本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性稍差、皮较厚,秃尖≤2cm ,无虫咬,无霉变,损伤粒少于10粒表5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感官(外观品质)评分评价品种气味色泽甜度(糯性)风味柔嫩性果皮厚度籽粒长度蒸煮品质总分金穗甜1166158815 1.165晟甜7号66138913 1.365华威甜16号66169914 1.365华威甜玉91356138817 1.160华福甜844761791010 1.168华福甜10号56158815 1.362广良甜27号66168915 1.565云甜玉2号(CK )661588151.065表6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蒸煮品质评分(上接第33页)未发病;晟甜7号、华福甜844发病率10%;华福甜10号发病率20%;云甜玉2号发病率30%。

7月9日晟甜7号、广良甜27号根倒伏50%;8月6日近乳熟期,金穗甜11、华威甜16号茎折倒伏30%[3-5]。

2.5外观品质表现由表5可知,外观品质华福甜844评分最高,为30分;华威甜16号、华福甜10号、广良甜27号评分居第2位,为27分;金穗甜11、晟甜7号、华威甜玉913、云甜玉2号(CK )评分居第3位,为25分[6]。

2.6蒸煮品质评价由表6可知,蒸煮品质华福甜844评分最高,为68分;华威甜16号、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晟甜7号、云甜玉2号(CK )评分居第2位,为65分;华福甜10号评分居第3位,为62分;华威甜玉913评分最低,为60分。

2.7品质评分定级按照鲜食甜玉米品质评分等级,1级≥90分、2级≥80分、3级≥70分、4级≥60分,5级穗病害严重,无法蒸煮。

华福甜844最高,1级90分;华威甜16号、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晟甜7号、华福甜10号、云甜玉2号(CK )居第2位,2级80分;华威甜玉9133最低,3级70分。

3结论与讨论鲜食甜玉米品种选择要考虑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内外品质、商品质量和抗病性(特别是穗粒腐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鲜食玉米外观和食用品质是试验中重点考察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是决定品种是否通过审定的主要依据[2]。

综合分析认为,2017年参加试验的鲜食甜玉米品种中,以华福甜844、华威甜16号可以扩大示范面积;金穗甜11、华威甜玉913、华福甜10号下一年试验后再下结论;晟甜7号和广良甜27号作淘汰处理。

4参考文献[1]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27-128.[2]常雪艳,刘士丛,王晨,等.鲜食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的品质品尝鉴定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7):95.[3]番兴明,姚文华,黄云宵.云南省鲜食玉米育种及栽培情况分析[C]//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2012.[4]郑锦荣,韩福光,李智军.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35-38.[5]姚文华,韩学莉,汪燕芬,等.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2):1-8.[6]高虹妮,田焕芹,何余堂,等.我国鲜食玉米研究与开发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17(19):122-124.长期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要强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同时为广大农户给予精细化的气象服务,科学指导广大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减轻各类气象灾害对小麦生长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动漯河市小麦产业实现优质高产[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